书城养生心态好 身体就好
2805000000002

第2章 把脉健康:做自己最好的医生(1)

一个人拥有健康才是最可贵的。健康不是一切,但失去了健康就没有了一切。由于环境的污染、紧张的工作节奏、过大的心理压力、不良的生活习惯等因素,很多人在展现自身光彩与荣耀的同时,也无奈地透支着健康。保持健康的身心,既是对自己的负责,也是对亲人和家庭的一种责任。因此,我们一定要全面了解自己的健康问题,并且采取相应的应对措施,最大力度地为自己的健康护航,从而提高生活质量。

你真的健康吗?

对“健康”这个词,人们都不陌生,但如果要问,什么叫健康?自己的健康程度如何?未必每个人都能拿出确切的答案。过去很长一段时期,人们普遍认为,“没有疾病和不适,就是健康”。这种“无病即健康”的传统健康观念一直影响着人们的心理保健。在日常社会中,人们比较注意锻炼身体,却大多忽视心理的健康。一有头疼脑热就赶紧看医生,可心理出现障碍,往往不能正视。

其实,身心健康才是人们应该真正追求的,那么,如何才能算身心健康呢?身心健康有什么标准呢?对此,1998年世界卫生组织提出了人体健康新标准,它包括躯体健康和心理的健康状态。

1.躯体健康的标准

躯体健康可用“五快”来衡量:

(1)快食:所谓快食,就是吃得痛快。三餐的饮食吃起来感觉津津有味,能快速吃完一餐而不挑食,食欲与进餐时间基本同步。快食并不是狼吞虎咽,不辨滋味,而是吃饭时不挑食、不偏食,吃得顺利,没有过饱或不饱的不满足感。

(2)快眠:快眠就是睡得舒畅。有睡意后就能很快入睡,醒后头脑清醒,精神饱满。在保证每天8小时的睡眠前提下,如果能很快入睡则是健康的表现之一。如果每天的睡眠时间超过8小时,且睡后仍感乏力,无精打采,则是心理生理的病态表现。

(3)快便:便意来时,能顺利快速排泄大小便,且感觉轻松自如,在精神上有一种良好的感觉,说明胃肠功能良好。

(4)快语:说话流利,语言表达准确,有中心,合乎逻辑,头脑清楚,思维敏捷,说话不会时常停顿或下意识重复或者前言不搭后语,说话不觉吃力。说话过程中没有疲倦之感,没有头脑迟钝、词不达意的现象。

(5)快行:行动自如、协调,迈步轻松、有力,转体敏捷,反应迅速,动作流畅。因为很多病变导致身体衰弱,都是先从下肢开始,所以,能做到“快行”说明躯体和四肢状况良好,精力充沛旺盛。

2.心理健康的标准

心理健康可用“三良好”来衡量:

(1)良好的个性:性格温和,言行举止能被公众认可,能够很好地调整情绪和适应不同环境,没有经常性的压抑感和冲动感。目标坚定,感情丰富,热爱生活,乐观豁达,胸襟坦荡。

(2)良好的处世技巧:看问题,办事情,都能以现实和自我为基础,与人交往能被大多数人所接受。不管人际关系如何变化,都能始终保持对社会环境和自我需求的平衡。

(3)良好的人际关系:有与他人交往的强烈愿望,能有选择地与朋友交往,尊重他人人格,待人接物能宽大为怀。

北宋大诗人苏轼有词曰:“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人生在世,喜怒哀乐、酸甜苦辣在所难免。面对诸多困难、挫折、不如意,有的人能很好地调适,有的人则困惑、抑郁,跨不过这道心灵的坎儿。

一个健康的人,应该能适应紧张,承受压力和挫折,积极安排自己的各种活动,通过自我调节,使自己的身心和谐统一,使人生更丰富多彩、更充满生机和活力。其实,人们对此已经达成了共识,在电视小品中就有“高禄不如高官,高官不如高寿,高寿不如高兴”的说法。这就说明,人不仅仅希望活得长,更在意是否活得快乐、心情好。

由此可见,没有疾病只是健康的最低要求,健康的目标应该是追求人生更积极的境界、更高层的适应和更充分的发展。

心灵维他命:心理不健康的判定

美国《精神障碍诊断统计手册》第三版对心理障碍的定义是:在某个人身上发生的临床上明确的行为或心理上的综合征,它包括实际的苦恼(痛苦的症状)或无能(一项或多项重要功能的损害),或有着明显的导致死亡、疼痛、伤残或严重失去自由的巨大危险。心理障碍的特点是:不协调性,就是心理活动的外在表现与其生理年龄不相称或反应方式与常人不同;针对性,有心理障碍的人往往对障碍对象(敏感的事、物、环境等)有强烈的心理反应,而对非障碍对象表现正常;损害性。它可能使当事人不能按常人的标准完成某项社会活动,对此状态者而言,心理医生的指导是必须的。

当人出现出理不健康时,通常从以下方面综合判断心理异常:

(1)异常心理发生的频度。偶尔发生的异常心理可能不足以诊断疾病,经常发生的异常心理现象则提示心理障碍。

(2)异常心理的持续时间。异常心理持续的时间越长,心理障碍的可能性越大。

(3)异常心理发生的严重性。异常心理发生的严重程度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判断:是否影响本人的社会功能,是否使本人感到痛苦,是否影响了他人的生活。

关注心理健康,洞悉躯体与生命的区别

当今社会,因为各种情绪困扰而得心理疾病的人越来越多了,我们很难在这个世界上找到一个丝毫不郁闷的人。无论是富人还是穷人,明星还是普通人,都有情绪不好的时候。

当我们得知看似很正常的人竟然有可能患有严重的心理疾病时,我们大多数人最初都选择逃避,不相信,不接受 。逃避改变不了事实,之后我们还是会知道自欺欺人也是心理问题的一种,而且有可能是最严重的一种。因为智育和道德教育不是万能的,他们不涉及心理健康这一范畴。很多影星和歌星抑郁、酗酒、吸毒、聚赌、跳楼、割腕、飙车、厌食或暴食,或歇斯底里,或癫狂,或有妄想症,或有迫害狂,都是因为心理抑郁得不到宣泄,导致了这一系列的行为。也就是说,这些最初都是由心理问题引起的。

在我们周围也有着许多因为心理问题而跳楼,吃安眠药等选择自杀这条不归路的人。大学就是个心理问题的重灾区,涉及面从刚入学的大一新生到快毕业的博士生。如果觉得大学的自杀现象不严重,那么,屡见不鲜的小学生约定集体自杀是不是让你觉得震撼?现在,从儿童到老年人都没有心理问题的“安全区域”了。

比起古人,我们够富有,够鲜活,够精明,我们也有着更舒适方便的生活条件,可我们没他们活的快乐潇洒自在。究其原因,是因为我们轻率的在躯体与生命之间划上了等号。躯体与生命实际上是不能等同的,它们有着本质的区别,躯体,摸得着,看得见,可度量;生命,看不见,摸不着,不能度量。

《黄帝内经》中说:“形者,生之舍也。”“形”即躯体,是生命的“房子”,不是生命本身。医生修理“房子”是为了使生命住得安适,但是如果心神不宁、生命不安,躯体这座“房子”再富丽堂皇,也不能使生命住得舒适安然。

现代医学证明,人活着与其他生物活着不一样,因为人在信息系统这个层次之上,还同时存在着一个决定生命的价值之所在高级的意识系统。这个系统,使得人的生命与其他生物生命区别开来。如果说,其他生物生命的健康,是由它们的信息系统来决定的;那么人,却更多的是由他们的意识系统来决定的。因此,人的生命包含着信息和意识两个系统,躯体则是包装和显示生命的物质外壳。

现代医学主要注重的是躯体,忽略了大脑和精神。这是因为从他们物质方面去认知生命,过分倚重于躯体的解剖,而不知生命是非物质的,躯体的解剖是无法观察到的。这个误读,导致20世纪30~50年代,产生了一系列医疗理论和实践的错误,使很多人无辜的失去了生命。

现在有很多人把躯体与生命等同起来,不注意情志养生,放任坏情绪的蔓延和堆积,直至出现严重后果时才幡然悔悟。因此,现代人一定要将生命与躯体区分开来,无论是治病,还是养生,生命都应被作为治疗与保养的对象。在养好生命的前提下再修躯体这座“房子”,就会发现有着更好的效果。

心灵维他命:注重调养精神

注重调养精神,是养生的重要方面,这是因为神是生命活动的主宰,对生命的存亡有着十分重要的影响。关于养神的方法主要有以下两种。

(1)虚静养神:调神摄生,静养为首。经常保持思想清静,调摄精神,多练气功,可有效地增强肌体的抗病能力,有益身心健康。

(2)安心养神:人生不会没有忧患,对于日常生活中所遇到的种种复杂问题及任何重大变故,都要保持稳定的心理状态和达观的处世态度,要养成理智与冷静的德行,凡事从容以待,冷静思考,正确处理各种难题。

不要让“心病”瓦解你

人的一生获得财富,取得成就,感受幸福都与健康的心理息息相关,密不可分。心理健康是幸福美满生活的源泉、延年益寿的妙药。 病由心生的一个人,就不会享受到生活的幸福,更不会拥有真正的健康。

情绪决影响人的行为举止、饮食起居乃至身体的每个细胞。情绪,是人各种的感觉、思想和行为的一种综合的心理和生理状态,是对外界刺激所产生的心理反应,以及附带的生理反应,如:喜、怒、哀、乐等。情绪是个人的主观体验和感受,它反映了人的愿望、理想、要求等一系列心理因素。因此,人的情绪好坏不是由外界客观事物所决定的,而由主客观之间协调的程度所决定。

现代心理学家把情绪归属于4种基本类型,即快乐、愤怒、悲哀和恐惧,其他各种情绪都是由这些基本类型派生的。情绪和人的健康有着密切的关系,是导致疾病产生不可忽视的因素之一。情绪如果过分波动,长期处于兴奋状态,就容易影响心血管系统,造成血管收缩、高血压、心绞痛和心肌梗死等一系列疾病。

情绪是的变化是有一定原因的,当一个人心理受到挫折时,往往会情绪低落、意志消沉;而一旦受到鼓舞,则为之振奋、情绪高涨。人们常说:“食欲是情绪的寒暑表。”情绪愉快食欲增加,情绪不悦食欲减退,这已是生活常识。长期持有消极情绪,会引起消化不良、慢性胃炎、消化性溃疡、过敏性结肠炎。为了证明这一观点,许多医学科学家做了大量的临床实验,其中最著名的是现代心理、生理学家沃尔夫的实验。沃尔夫应用胃镜长期地观察情绪与胃功能之间的关系,发觉当病人处于恐怖、忧郁时,胃黏膜变成贫血状态,胃酸分泌低下,胃运动功能抑制;而当面临敌意、愤怒、焦虑或处于长期矛盾状态情绪时,胃黏膜充血,胃运动和分泌亢进并可见胃黏膜出血、糜烂。

经研究证实,愤怒的情绪会引起血压升高,如果愤怒情绪得到平息,血压即恢复正常;如果愤怒情绪得不到宣泄,长期被压抑,处于慢性愤怒状态,那么高血压就会持续,变成高血压病。除此之外,愤怒情绪还会导致舌喉和头颈部肌肉痉挛,如有异物梗阻于喉头,出现呼吸困难、胸闷、胃部不适、心悸、头昏、出汗、呕吐等多种症状。

专家研究证明,情绪也是诱发肿瘤产生的重要原因。山西省是我国食管癌高发地区,统计发现患者56.9%有忧虑、急躁、消极等不良情绪,52%半年之内有重大精神刺激。

从上面的叙述可以知道,情绪好坏会直接影响到一个人的健康,坏的情绪会引发多种疾病,所以要多多关注自己的情绪,不要让“心病”瓦解你!

心灵维他命:发脾气好于生闷气

美国科学家的研究结果表明,那些不愿意宣泄自己不满情绪或喜欢抑制自己的愤怒的人容易缩短自己的寿命。研究结果还显示,那些活得长的研究对象基本上都属于“有脾气则发”的类型。

研究人员表示,生闷气一方面不利于心脏,另一方面也会影响免疫系统的正常工作,并引起大脑内激素发生变化。因此,与其闷在那里自己和自己生气,不如宣泄不满情绪更能有效地减少外界环境对人所产生的不利影响。尽管文明世界经常强调要克制和冷静,然而在日常生活中,许多人发脾气的方式仍不外乎是朝着家人怒吼,如果家有宠物的话,甚至还会踢上它几脚解气。研究人员认为,虽说这些方式并不雅观,但是,人们对发脾气的人应有人性化的理解,让对方以一定的方式将不满宣泄出来,总比他为了显得有绅士风度而将怒气憋在心里要更有利于健康。

心身疾病,健康的最大威胁

心身性疾病又称心理生理疾病,是一组躯体疾病,其发病、转归、治疗和预后,都与心理、社会密切相关。说起心身疾病,大部分人只是听说过但并没有引起足够重视。然而,实际情况是,我国死亡人数中,有70%是死于心身疾病。心身疾病已取代多发病、常见病成为威胁人类健康的头号杀手,心身疾病几乎占人类疾病总数的50%~80%。更为严重的是心脏病、脑血管病和恶性肿瘤这3种心身疾病的病死率已列居前三位。

由于人的心理压力具有长期性。工作、生活和社会上各种各样的压力源很多,长期精神紧张焦虑、身心劳累及不正常的生活规律使很多警察长期处于高压之中难以解脱,这些都是直接导致警察心身疾病产生的根源。人心理压力大、心理障碍多,高风险、高负荷、高强度的工作使身体免疫功能降低,从而产生各种心身疾病。

心身疾病是心理因素、社会因素、生理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因而心身的预防也应同时兼顾心、身、生三方面。

世界卫生组织(WHO)明确提出:“一个人的健康与否,遗传因素占15%,社会因素占10%,气候因素占7%,医疗因素占8%,个人因素占60%。”

像遗传、社会、气候都是不能随便控制的,但我们可以控制个人生活因素。因此,我们可以改善生活方式,提高生活质量,把健康和生命掌握在自己手中。在激烈的社会竞争环境中,我们应该时刻注意保护心身健康、培养健全人格、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增强对心身疾病知识的认识和抵抗能力。

1.塑造健全人格

人格也就是一个人各种心理特征的总和,是相对稳定和持久的,能影响个人外显行为和内心状态的个性倾向和心理特征,人格的核心性格是在人生的早期形成的。拥有健康的体格可以战胜各种躯体疾病,同样的拥有健全的人格也能抵御各种心理致病因素的侵袭。因此,塑造健全人格对预防心身疾病非常重要。一个人格有缺陷的人,就难以适应社会环境;对各种心理因素的承受能力较差,易于陷入心理困境,使自己经常处于心理紧张、焦虑状态,从而诱发各种心身疾病,塑造健康的人格除了要在社会环境条件下磨练外,还需要个体通过吸收有益的社会文化,然后再经过自身的努力和社会的作用,使自身人格逐步健全。塑造健全人格的过程就是自觉发展自我,完善自我,超越自我,成就自我的过程。

2.保持良好的情绪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