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北大教授给出的28条快乐法则
2804200000035

第35章 法则二十七 看开——烦恼只因看不开

快乐无时不有,无处不在,只不过每个人的感受和体验不同罢了,只要你是个细心的人,你就会发现,其实快乐就在我们身边。

当你感到寂寞的时候,听一段音乐,看一本书你就会感到自己并不寂寞,甚至会很快乐,这是你为自己寻找到了最简单的快乐方式。即使一个最普通的人,生活中也有快乐。曾经看到过一篇文章,有一个收废品的青年,专收书本报纸,他会把收来的书全部看一遍然后再转手卖掉,他从中不但学到了知识,而且也得到了快乐。你能说他不快乐吗?快乐是一种感觉,只要你以愉快的心情对待生活,不被欲望所左右,那你就是快乐的。

从前有一个亿万富翁,什么都有了可就是感觉不到快乐。有一天他说:“宁愿花完所有的钱财,我也要找到快乐。”于是他告别了亲友,带着他一半的家产去远方寻找快乐,他听人们说山上的洞里住着一位智者,可以帮助人们解决任何难题,他欣喜万分地去找那位智者,经过千辛万苦,他终于见到了那位智者,他说:“只要你能帮我找到快乐,我愿把这些钱和我所有的家产给你。”智者说:“我不要你的家产,其实快乐就在你身边,只是你没发现罢了,从现在开始,用你的钱去救济那些穷人,你就会找到自己的快乐了。”亿万富翁照做了。果然,听着人们对他的感激和赞扬,使他知道了帮助别人快乐自己这个道理。

其实想让自己快乐很简单,每天清晨起来的时候,就对自己说:“这是新的一天,把昨天的烦恼忘掉,用快乐的心情去迎接它吧!”

用快乐的心情去面对人生,用快乐的心情去感染你周围的人,和快乐的人在一起,你就会感觉到轻松自在。切记:快乐,就在你身边!

1.看得开的人才豁达

一位老僧深有感触地说:“活着是一种折腾,是一种不断被欲望折腾来折腾去的过程。所有的情啦,欲啦,都是烦恼之源,是烟云之物。想想,走了,能带走什么?名啦,利啦,你能带走多少?唯一能带的,将是你的真与灵了。”

小徒弟说:“所以我才要活得快乐些,因为死后根本带不走快乐。”

老僧缓缓摇头:“你如何明白快乐?真正的快乐你明白么?而且,快乐仍是情。无情,才是佛。”

“真与灵是什么?”

“真就是佛,灵也是佛。”

小徒弟有些糊涂了:“我不懂您的话。”

“有个一心向佛的人,苦苦悟什么是佛,悟了很久,也没悟出,就去拜访佛。那天,佛知道他要来,就在他把门推开时,猛地把门关了。那个人就敲啊敲啊,敲了很久,又喊,佛就在屋里诵经。那个人嗓子喊出了血,佛就是不开门,他只好回去了。在回去的路上,那个人猛然悟出了什么是佛。” 老僧讲了一个故事。

小徒弟更迷惑了:“什么是佛,吃闭门羹就是佛吗?”

“对了。”老僧说,“吃了闭门羹就是佛。因为这就是真。”

小徒弟说:“您要是圆寂了,也是佛吗?”

老僧但笑不语。

“那您所说的灵呢?”小徒弟又问。

“孩子啊,你怎么能明白呢?我怎样解释你才明白?灵是一种超脱,一种真气。”老僧叹口气,“在尘世之中,唯有佛能够避开忧和烦恼,避开了,就是灵。”

“在佛的眼中,什么是忧和烦恼?”

老僧轻轻地说:“世上一切牵绊,都是忧和烦恼。”

人生是个谜,是个难解的谜。有的人,潇洒度人生;有的人,消极混人生。其间的差异无非是能否看得开。

一个人要以清醒的心智和从容的步履走过岁月,他的精神中必定不能缺少淡泊和开朗。否则,他不是活得太忧郁,就是活得太无聊。

“看得开”是心理平衡的杠杆,并非消极看透人生。如果把人看得太透,从生到死,一览无余,生命就会变得毫无意义,甚至生和死都可以画等号了。那些自杀的人,大概就是生等同于死,才结束了自己的生命。

“看得开”有更深的含义,它绝不以无所事事、无所作为为雅致,以自甘堕落、满不在乎为清高。无论在什么境况什么痛苦面前,既不把名利作为唯一的精神支柱,也绝不失去对理想的执著追求、对事业的满腔热忱、对生活的真挚热爱,以及对身边美丽的细心品味。

苏东坡光照千古的前后《赤壁赋》等绝唱写于最失意的黄州,而“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作岭南人”的豪迈诗词也出自他被贬至不毛之地的岭南。正是这种始终不渝地热爱生活,关爱生命的“看得开”,成就了一位集诗、词、散文于一身的文学大家。

由此可见,“看得开”是一个超越个人“小我”而投入到以天下为己任的“大我”之中的通达大度,是“知足更励前,知止以不止”的拼搏进取,是“宁静以致远,淡泊以明志”的安之若素、处变不惊。这种以退为进的智慧,正显示了一个人的定力与操守和大智大勇。

看得开,是一种心态的反映,心理学家认为,学会保持最佳的心态,就好像一条鱼,能够自由自在地遨游在社会、家庭、生活的海洋里。社会犹如一座金字塔,越往上人越少,处在底层的总是多数。身处底层,并不说明你无能,更不说明你无德,谁都不一定能把握住自己的命运,这要取决许多客观条件。

有时候,淡泊的日子更有滋味。上班努力工作,下班携妻儿散步聊天,全家其乐融融。尽管没有去五星级酒店一掷千金,尽管没有参加高档的“派对”露一露脸,尽管没有上豪华夜总会或歌厅潇洒一回,但你却能保持心境的安宁,保持有规律的生活,保持自己的健康。而为了“出人头地”强迫自己的超负荷运转,为了与人攀比耗精神、伤肝肺、损身体,到头来换来的不过是一脸沮丧、浑身倦怠。所以,看得开对我们的身心来说实在是善莫大焉。

其实,生活中我们有许多的理由快乐。

我们有着灿烂的阳光,千姿百态的花儿,有着春夏秋冬的四季轮回,有着甜蜜的梦。这些,才是构成精彩生活的主要成分,才是生活的快乐之本。

试想一想,如果生活缺少了灿烂的阳光,会是个什么样子?

试想一想,如果生活缺少了春夏秋冬的轮回,会是个什么景象?

……

“看得开”说起来轻松,实行起来却不容易,因为面对现实的诱惑,不经过一番灵魂的拼搏,是难以抵挡得住的。哪怕你有多高的道德文化修养,修炼得如何老到,你毕竟是食人间烟火的凡人。无论哪个社会、哪个时代,都充斥着不公平,不公平的事落到你头上,你就会心理不平衡,就可能夜晚在床上辗转反侧,久不成寐。

那么,究竟应该怎样看待人生呢?

“看得开”并非彻底看透人生。把人生看得太透的,毕竟是少数。他们说“看破红尘”,其实多属自以为是。

人们都说,戴面纱的阿拉伯少女迷人。看待人生,应隔着一层面纱,这层面纱由世界的无限性织成,透过它时时产生美好的遐想,总有目标在吸引自己前行,但又不纠缠于眼前的得失。这层面纱便是“看得开”。“看得开”并不是由于无望而消极沉沦、自我麻醉,更不是因绝望而了却红尘,而是对生活的热爱消融了诸多不如意,始终保持开朗的心境。

看得开,虽是个人对待生活的境界,但也和社会环境密切相关,一个健康和谐的社会,能让人即对名利看得开,又对人生充满希望,让大家有自我实现的生存与发展条件,而这样的社会是由身心健全的人合力创建的。

2.痛过才会看得开

前几日,生病初愈的朋友打来电话说,经历了这次病痛,我算是看开了,什么钱呀物的,都不重要,健康地活着才是最重要的。我听了,备感欣慰。但愿朋友是真的看开了。

说真的,笔者一向看得开,很少烦恼。一家人,虽不是十分富足,却也平平安安,健健康康,和和气气,感觉生活很舒心。

其实,要是没有三年的病痛经历,我想我不会如此看的开。经历了病痛的折磨,我才真切地体味到正常的活着有多好。那时候,卧于病榻,看到别人笑,我也很想笑笑,可是病痛撕扯着我,让我只有流泪的份;看到别人奔跑,我也很想蹦蹦跳跳,可是我却连抬腿的力气都没有;看到别人香甜的吃着东西,我也很想美美地吃上一口,可是我满嘴有的只是涩涩的苦味,吃什么都没胃口……我渴望健康快乐的生活。

三年后,当我真的可以自由自在地奔跑时,我的心里别提有多开心了。我暗暗发誓:决不自寻烦恼,开开心心渡过每一天,让自己的生活灿烂绚丽。

人们常说:“磨难也是财富,它使人变得坚强有毅力。”的确,因为经历了撕心裂肺般的病痛折磨,我才变得更加坚强,在后来的日子里挺过了命运的捉弄,迈过了一道又一道坎。

当众多的同事误会我,猜想我为了自身的利益使他们蒙受经济损失而横眉对时,我仍然平平静静在阳光的沐浴中上下班,踏踏实实认认真真地做着我的本职工作。整整一个多月的时间,我几乎在别人的白眼中工作生活,换了别人,也许以泪洗面,早就崩溃了。而我,依然故我。后来,当我的同事们得知不是我所为,直问我为何不辩解时,我只是笑笑。

因为我知道,众怒之下,百口莫辩,而且有越描越黑之嫌。我相信,清者自清,无法辩解的事,就交给时间老人,随他自然处置。自己既然问心无愧,就不必为别人的误解而烦恼、忧伤。

凡事只求心安。当朋友生病住院向我求援时,我放下自己繁忙的工作和家事,毅然请假,前往医院陪护。身后传来不解的话语:连自身都难保,还帮助别人,真做作。

我听了,心里也有一些不舒服,但我知道,不去帮朋友,我的心里会很不安的。因为我明白,病痛中的人是多么需要别人的关心,只有痛过的人,才能体会到病人内心那份无助、恐惧和寂寞。

有时候,几句安慰的话,一抬手的微力,就会使人如沐春风,倍感温馨。而你在付出的同时,也收获了快乐,我们何乐而不为呢?

常常,节假日,我家是亲戚朋友托管孩子们的乐园。有的假期,单是水果一项,一个月就要消费几百元,这在工薪家庭来说,的确有点超常了。别人说我傻,我却偷着乐。些许钱物,换来了亲朋好友和孩子们的赞许和快乐,实乃受益匪浅。

人们常说,钱财是身外物,生不带来,死不带去。说是这样说,可好些人就是看不开,把钱物看的比命还重。钱财有限,世上的好东西无限,因此太看重钱财也就活得格外累。

想必只有经历过痛的人,才能真正看得开,才能体会到健康快乐活着的美好。

3.看得开的人无烦恼

为什么在日常的生活中,有许多人总感觉自己有太多的无奈,有太多的烦恼,有太多的痛苦,根本无法让自己快乐起来呢?为什么有些人尽管身处逆境,却整天乐呵呵?有些人事事顺意,却仍然郁郁寡欢?说到底是一个人的心胸问题,具体说,就是因为看不开。

要知道烦恼都是自找的。菜不好,你可以做得好吃点;衣不好,你可以洗干净点;住不好,你可以摆得整洁点。尽可能过好每一天、每一分、每一秒,尽可能把日子过得有滋有味。

常言道,不如意事十八九。既然一生之中有那么多不如意的事要面对,那么,我们就不得不找方法来化解这些问题。许多人都找到了方法,那就是尽可能地去包容他人,尽可能地学会看开。

一天,神对一个名人说:“你的车子、房子等所有的财产都是我给你的,今天我要全部收回。”

既然神意不可违,那个名人只好交还了所有的财产,成了两手空空的穷人。几天后,神又来讲:“你的妻子、孩子、朋友也是我给你的,我也要收回。”

无奈,名人只能从命。变得孤苦伶仃。又过了几天,神再次到来,说:“你的身体、血液、骨髓也是我给你的,我也要取回去。”名人诧异地问:“那什么才是属于我自己的东西呢?”

神答道:“有一样东西是别人永远都无法取走的,那才是真正属于你的东西,那就是你生命中曾经爱过、恨过的人和经历过的所有事。而这些,才是真正永久属于你的幸福。”

人的一生经历一些苦难并非是坏事,而是一笔财富。当我们面对风雨后的彩虹,那不就是我们的幸福吗?既然人生是由无数个烦恼串成的念珠,达观的人是微笑着数完这串念珠的。

那么,我们为什么不达观一些呢?

一位访美中国女作家,在纽约街头遇到一位卖花的老太太。这位老太太穿着相当破旧,身体看上去也很虚弱,但脸上的神情却是那样祥和兴奋。

女作家挑了一朵花,说:“你看起来很高兴。”

“为什么不呢?一切都这么美好。”

“对烦恼,你倒真能看得开。”女作家随口又说了一句。

岂料,老太太的回答更令女作家大吃一惊:“耶稣在星期五被钉上十字架时,是全世界最糟糕的一天,可三天后就是复活节。所以,当我遇到不幸时,就会等待三天,一切就恢复正常了。”“等待三天”,多么富于哲理的话语,多么乐观的生活方式。她把烦恼和痛苦抛下,全力去收获快乐。

弥尔顿在《失乐园》中有一句话:“意识本身可以把地狱造就成天堂,也能把天堂折腾成地狱。”这比较直观地讲出了其中的道理。我们每个人的烦恼和痛苦都不是因为事情的本身,而是我们看问题的观念和态度造成的。

在生活中经常不快乐的人,一种是思想比较狭隘的人。这种人,一件小事往往看得很大,很严重。另一种是思想比较敏感的人,明明是在说别人,他却认为是在影射他,神经过敏,疑神疑鬼,心里不痛快。还有一种是思想悲观的人。一事当前,总觉如履薄冰,如临深渊,在困难中看不到希望,在胜利时又时时担心出问题。“人生不满百,常怀千岁忧。”这种人,该快乐时快乐不起来,而有了事情就更是沮丧、悲哀了。

著名作家张贤亮写过一篇《心安即福地》的文章,在这篇文章里,他回忆了自己18岁从北京携老母弱妹来到宁夏,后来年过不惑而孑然一身,为省一角钱而步行十五公里去乘车的经历。是的,世事万物即在心,心安了,人也乐了。心不安,即使锦衣玉食、华屋豪车,同样不会快乐。约翰·奈斯比特说:“我们必须学会把技术的物质奇迹和人性的精神需求平衡起来。”

著名作家沈从文在“文革”期间,陷入了非人的境地。他不仅遭到无数次的批斗,每天还要负责打扫历史博物馆的女厕所。后来,他又被下放到多雨泥泞的湖北咸宁接受劳动改造。可沈从文毫不在意,他在咸宁时给他的表侄、画家黄永玉写信说:“这儿荷花真好,你若来……”一句话,竟使那段苦难的日子飘荡着荷花的芬芳,把多雨泥泞的咸宁描述成王孙可游的人间仙境。

“荷花真好”,身陷苦难却仍为荷花的盛开欣喜赞叹不已,这是一种趋于澄明的境界,一种旷达洒脱的胸襟,一种面临磨难坦荡从容的气度,一种对生活童子般的热爱和对美好事物无限向往的生命情感。

由此可见,影响一个人快乐的,有时并不是困境及磨难,而是一个人的心态。如果把自己浸泡在积极、乐观、向上的心态中,快乐必然会占据你的每一个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