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北大教授给出的28条快乐法则
2804200000029

第29章 法则二十一 空杯——心无挂碍,自由自在

所谓空杯,最直接的含义就是一个装满水的杯子很难接纳新东西,因此要将心里的杯子倒空,将自己所重视、所在乎的很多东西以及曾经辉煌的过去从心态上彻底了结清空。只有将心倒空了,才会有外在的松手,才能拥有更大的成功。这是每一个想有所作为的人所必须拥有的最重要的心态。

日本高僧白隐禅师有一次接见一位满腹经纶、自视甚高的学者,禅师耐心地倾听他那咄咄逼人、喋喋不休的高论,一面亲自为他执壶斟茶,一会,清茶斟满,并由杯口向外溢,弄湿了茶几。

学者立即说:“禅师,茶已满出来了!”

禅师慈祥地微笑着,像是自语道:“啊,茶满出来了,再也装不进了。”

那位聪慧的学者立刻领悟到其中深刻的道理,顿改先前骄傲自满的态度,虚心求教,终于受益匪浅。

老子说“致虚极,守静笃。”老子所讲的“虚”是什么意思呢?“虚”就是空,空就是通,通就是灵,灵就能动,所以叫做虚空,所以叫做通灵,所以叫做灵动。当你的心虚了、空了、通了、灵了,你就灵动了,你就聪明了。

1.倾空自己的杯子

人之所恶,唯“孤”“寡”“不谷”。《老子》这里说的 “不谷”是什么意思呢?这就要提到老子先前所讲的 “古之善为士者,微妙玄通,深不可识……敦兮其若朴,旷兮其若谷。”和“上德若谷。”这其实就是“虚怀若谷”的来历。

一个满怀失望的年轻人千里迢迢来到法六寺,对住持释圆和尚说:“我一心一意要学丹青,但至今没有找到一个能令我满意的老师。”

释圆笑笑问:“你走南闯北十几年,真的没能找到一个老师吗?”年轻人深深叹了口气说:“许多人都是徒有虚名啊,我见过他们的画,有的画技甚至不如我呢!”释圆听了,淡淡一笑说:“老僧虽然不懂丹青,但也颇爱收集一些名家精品。既然施主的画技不比那些名家逊色,就烦请施主为老僧留下一幅墨宝吧。”说着便吩咐一个小和尚取来了笔墨砚和一沓宣纸。

释圆说:“老僧的最大嗜好就是爱品茶,尤其喜爱那些造型流畅古朴的茶具。施主可否为我画一个茶杯和一个茶壶?”年轻人听了,说:“这还不容易。”于是调了一砚浓墨,铺开宣纸,寥寥数笔,就画出一个倾斜的水壶和一个造型典雅的茶杯。那水壶的壶嘴正徐徐吐出一脉茶水来,注入到了那茶杯中去。年轻人问释圆:“这幅画您满意吗?”

释圆微微一笑,摇了摇头。

释圆说:“你画得确实不错,只是把茶壶和茶杯放错位置了。应该是茶杯在上,茶壶在下呀。”年轻人听了,笑道:“大师为何如此糊涂?”

释圆听了,又微微一笑说:“原来你懂得这个道理啊!你渴望自己的杯子里能注入那些丹青高手的茶,但你总把自己的杯子放得比那些茶壶还要高,茶怎么能注入你的杯子里呢?涧谷把自己放低,才能得到一脉流水;人只有把自己放低,才能吸纳别人的智慧和经验。”

俗话说:“泰山不让土壤”,此话是说,泰山如此之高大,也不拒绝接受土壤——故愈成其高大。

自然界这样,人类也是如此,只有不知满足,虚怀若谷,大度能容,才可以成为伟大的人物。

可见,一个有志成大事的人,要想最终实现自己的理想和抱负,就必须吸引各方面的人才;虚怀若谷,有包容一切人、事、物的雅量,才能不断发展壮大自己,实现其远大抱负。

可是现实中几乎每个人都难以做到真正倾空自己的杯子,而这恰恰是我们所犯各种错误的根本原因。这是一件说来简单却很难做到的事情。

每当你拒绝任何人或任何观点时,一定要对自己说:“且慢,先让我倾空自己的杯子,冷静地分析、客观地辨别、理智地取舍,也许我现在还有许多错误观念是自己并未意识到的”。

人要有空杯心态和海绵心态,让自己从学徒的心态开始前行。如果总是守着自己的半桶水,晃呀晃的,就会陷入孤芳自赏、敝帚自珍的封闭境地,就会成为孤陋寡闻、不思进取的井底之蛙。保持空杯心态的唯一的方法就是把杯子里原来的水给倒掉。人的大脑就如同电脑一样,你只有不断删除那些过时的知识和经验,才能不断接受新的东西。否则,你内存有限的大脑和心灵就会被一些无用的垃圾塞满而死机。

2.做有空杯心态的人

哈佛大学校长来北京大学访问时,讲了一段自己的亲身经历。有一年,校长向学校请了三个月的假,然后告诉自己家人,不要问我去什么地方,我每个星期都会给家里打个电话,报个平安的。

校长只身一人,去了美国南部的农村,尝试着过另一种全新的生活。在农村,他到农场去打工,去饭店刷盘子。在田地做工时,背着雇主吸支烟,或和自己的工友偷偷说几句话,都让他有一种前所未有的愉悦。最有趣的是,最后他在一家餐厅找到一份刷盘子的工作,干了四个小时后,老板把他叫来,跟他结帐。老板对他说:“可怜的老头,你刷盘子太慢了,你被解雇了。”

“可怜的老头”重新回到哈佛,回到自己熟悉的工作环境后,却觉着以往再熟悉不过的东西都变得新鲜有趣起来,工作成为一种全新的享受。这三个月的经历,像一个淘气的孩子搞了一次恶作剧一样,新鲜而有趣。自己原本洋洋自得,甚至呼风唤雨的哈佛大学校长职位,自己原本认为的博学与多才, 在新的环境中一文不值。更重要的是,回到一种原始状态以后,就如同儿童眼中的世界,也不自觉地清理了原来心中积攒多年的“垃圾”。

这个故事说明,我们只有定期给自己复位归零,清除心灵的污染,才能更好地享受工作与生活。

真正经得起风雨的人,是那些有真才实学的人,有空杯心态的人。

一个已经成功的人,一个已经辉煌的企业如果不敢和不能空杯归零,都极有可能陷入失败的境地。如果将自己放小,那么世界就会变大。当心中装满了自己,就不会有别人的地方,世界当然就会很小。而将自己放小,所有的人和事都能容下,世界自然就会变大。要做到这一点,就需要倒空自我,只有这样,才能实现更好的自我。

这是一种对工作、对学习、对生活、对生命的放空、低头和吐故纳新。放得越空,拥有越多。如果你不愿意放弃,就无法重塑,倒掉心中盛满的,才能让心灵甚至整个生命重生。此空为彼满,放弃是为了更深一层的拥有,要有空杯心态,这样才会拥有得更多。

林语堂先生有过这样精辟的高论:“人生在世,幼时认为什么都不懂,大学时以为什么都懂,毕业后才知道什么都不懂,中年又以为什么都懂,到晚年才觉悟一切都不懂。”

此乃空杯心态的最完美体现。空杯心态不但是一种精神,更是一种人生境界、一种职业态度、一种修身哲学。

永远不要把过去当回事,永远要从现在开始进行全面的超越。当归零成为一种常态,一种延续,一种不断时刻要做的事情时,也就完成了人生的全面超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