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把握好最重要的事
2803800000009

第9章 与下属交往中最重要的事(4)

改变这样现状重要的做法是:你首先提出建议,听听他们的想法,充分地讲究一下民主,调动下属们的积极性,最后请大家进行一下比较,那样他们就会承认你的办法是最好的、最有效的,同时你与下属之间的沟通也就成功了,在满足了主人翁感后,他们会更加地敬佩你,更加支持你的工作。

有些事情直接说或许会遭到拒绝,会让下属对你有种不满的感觉,不妨先试试让他一点一点地做,最后在他逐渐适应的过程中,再向其吐露自己的真实意图,到那时,就是水到渠成了,也让他感受到了自己的能力和成就感。

办事不要急于求成,不能让对方一下子就答应你的要求,俗话说得好:“心急吃不了热豆腐。”对下属也是一样,有些事情也要采取“软着陆”的办法,就像我们爬山一样,有时直上直正是行不通的,倒不如采以迂回的办法更有效一些。

与下属交往时,你应掌握的要事之七——培养下属的成就感——让下属充满希望地工作。

8、最大限度发挥下属的积极性

作为上司,根据下属的实际工作能力去大胆地使用下属,放手让他们去做,将下属“做什么”和“怎么做”分离开来。下属在某种程度也要参与决定达到什么样的目标,尽管最终承担责任的还是上司。在决定员工的目标时,你也不可能毫不考虑下属处理这一问题。但作为上司,你不要过多干涉下属去做自己的工作,放手让他们去作罢了。

韩国有一家工厂,实行了一种独特的管理制度,即让职工轮流当厂长管理厂务。一日厂长和真正的厂长一样,拥有处理公务的权力。当一日厂长对工厂有批评有意见时,要详细记录在工作日记上,并让各部门车间的员工传阅。各部门、各车间的主管,得依据批评意见随时改进自己的工作。

这个工厂实施“一日厂长制”后,大部分干过“厂长”的职工,对工厂的向心力都大为增强,工厂的管理收到了显著的成效,节省了生产成本200万美元。厂方把部分作为奖金发给了全厂员工。这样做全体职工皆大欢喜,同业望尘莫及。

放手让下属去大胆做事,对下属也是一种挑战。他们必须对自己决定负责,而提供建议与做出决定两者是有区别的。有时,你也许只需向下属提供有关资料和信息,然后由他们做出最终的决定,如果你将此视为向下属提供帮助,这是十分正确的。当下属碰到困难时,向他提出建议和解决办法是可行的,是否会被他们接受又完全取决于他们自己。如果你建议带有强制性,这一决定似乎就是你做出的了,只不过你巧妙地转移了自己的责任。因此不要鼓励下属遇到事就找你。否则,你将背上过重的提出建议、做出决定的包袱,而成为一种过时的“万能”上司,当下属带着问题走到你身边时,不能一开口就做出决定,因为有时只有下属才能做出决定,尤其是那些在他们范围之内的决定。

1981年4月,杰克·威尔士是美国通用电气公司总裁。通用电气公司是一家典型的集团公司中,它的13家公司都有名列《幸福》杂志“全球五百家大公司”的实力。从空气发动机、动力设备到灯具、塑料、医疗设备,通用无所不造。

威尔士深知,经营这样一家规模庞大、产品分散的公司中,必须采用一种崭新的经营观念,才能保证公司销售额和利润的高速增长。他认为公司管理得太多,而领导得太少,“工人们对自己的工作比老板清楚得多,经理们最好不要横加干涉”。

为此,他决定实行“全员参与”制度,使那些平时绝少有相会互相交流、按钟点上班的工人、中层管理人员以及工会领袖等,都能被邀请出席决策讨论会,与会者彼此平等,各抒己见。“全员参与”的深入开展,沉重地打击了公司中的官僚主义端,诸如为添置一面小镜子也要盖10个图章等许多人为的繁琐程序。公事总部鼓励管理人员在决策讨论中决策,不必去经过种种渠道推给上级部门或董事会。实行“全员参与”,与日俱增为重要的是对全体员工产生了心理作用,增强了他们对公司经营的参与意识,使他们的积极性得到很大激发,渴望提出合理建议以改进工作。

人各有所长,又各有所短。作为上司,你绝不能抱着一种求全责备的心理来看待你的下属中。而且,作为一个善于用人的上司,你要用的是人的长处,而不是他的短处,因此,在你组织人力为公司的总目标奋斗时,你所见到的下属便只是一种才能的化身,大胆地放手让他们去做事,积极参与到你的整体经营中来,才能使下属在实践中不断的提高自身的能力,为整体经营打下良好的基础。

9、怎样应对难缠的下属

对于知人善任的上司,都很清楚每个下属中的能力和水平,也会把他们安排在适合的岗位,让他们有效地施展自己的才华。

对于那些能力较差,以验较少,但又要求升职,加薪的下属应该采取什么样的方式和方法回绝呢?这大概是每一个上司都会遇到过的具体问题。

对于那些老员工,他们自视很高,自认为劳苦功高,而且有丰富的经验,就目中无人,常会提出一些不合理的要求。

如果这样的下属真有能力,上司当然要提携,但对于能力有限,工作经验也只是一般的,那么就应该用诙谐幽默的方式回绝他,或者用另一种方式敷衍他,他让自行知难而退,这比直接批评他要好得多。

纽约一家一流印刷公司的董事长万德先生,有一天必须纠正一名技师的态度和观念,但却不能伤害到他的自尊心,这位技师负责维修公司数十台打字机,以及其他昼夜不停运转的机器。他抱怨工作量太大,工作时间太长,工作又枯燥无味,所以要求一位助手来帮助他。

万德先生既没有另派助手,也没有降低工作量和缩短工作时间,便使对方感到非常满意。原来万德先生给这位技师一间专门的办公室,在门口钉上“维修科科长”的名牌。这么一来,他再也不是普通技工,摇身一变而升为维修科科长了。他被其他同事承认具有这一方面的能力,满足了他的自尊感,竟将过去不满的情绪统统忘掉,而且更卖力地工作。

经验与资历固然重要,但这并不是衡量能力,才华的惟一标准。许多聪明的老板认为,有10年的经验,只不过是一年的经验重复几次而已。年复一年地重复一种类似的工作,固然很熟练,但可怕的是这种重复已经阻碍了能力的增长,扼杀了想象力与创造力,他们只不过是熟能生巧罢了。

在日本本田技术研究公司里,工人一般在同一工作岗位上大约只呆3个月,一旦他们能够胜任所承担的工作,就安排他们去干别的工作。

不管是谁,长年地在一个岗位上重复同样的操作,久而久之,都很自然地产生一种单调、厌倦的心理,进而影响工作积极性,工作效率也会随之降低,而本田公司的做法,正是考虑到这个不利因素,允许职工自由变动工作。从短期来看,职工确实需要有个熟练操作的适应过程,这个过程中的生产效率可能较低。但从长远看来,却是只有百利而无一害的。因为职员经过几次岗位变动后,已经掌握了整个工厂生产程序的操作过程,熟悉了每道工序的操作规则,就能有效发挥他们的工作潜能和创造性。这样,整个公司的生产效率就能保持蒸蒸日上、生气勃勃的局面。

另外,在应对难缠的下属中,也可以借助下属的话,将其意思进行一下扭转往往能达到意想不到的效果。明知对方不是这种想法,偏把意思扭转一下,使其知难而退。这就是我们平常说的装作糊涂,偷换概念。

威尔逊任新泽西州长时,他接到来自华盛顿的电话,说新泽西州的一位议员在几分钟前去世了,这位议员生前是威尔逊的一个好朋友。

得知这一消息,威尔逊非常伤心,立即取消了当天的一切约会。

可没过几个小时,他就接到了一个来自于新泽西州的政治家霍德斯的电话。

霍德斯结结巴巴地说:“州长,我希望能代替那位议员的位置。”

威尔逊问:“你是哪位朋友,让我考虑一下。”他说得很牵强。

霍德斯还以为威尔逊答应了他呢!非常高兴地说:“我是新泽西州著名的政治家霍德斯。”

威尔逊对霍德斯皖不及待的态度感到厌恶,他的朋友还没有过世几个小时,就有人惦记着这个位置,而且他的能力也有限,根本就无法应付这个职位,怎样去回绝他呢?

最后,威尔逊慢吞吞地回答说:“好吧,如果殡仪馆同意的话,我本人是完全同意的。”

总之,对待那些难缠的下属,聪明的上司一般都会采用机智、诙谐的办法来对付,这样既可避免直截了当陷入尴尬的境地,又可使问题得到很好的解决,可谓一举两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