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传记天命的注定·朱元璋帝王之路
2781800000006

第6章 被迫投军 —— 歪打正着走上英雄之路(2)

至正十一年(1351年)四月,元惠宗下诏,任命贾鲁为工部尚书兼总治河防使,征发大名、汴梁等十三路的民夫共计十五万人,动工治河。为了防备这些民夫发生暴动,元廷特意将驻守庐州(今安徽合肥)等地的驻军共计二万余人,调到工程现场协助施工,兼负威慑作用。整个工程疏浚河道二百八十余里,历时七个月,黄河复归故道,工程于当年十一月全部竣工。为表彰贾鲁的功绩,元朝政府特授予其荣禄大夫、集贤学士之职,其他参与治河的大小官员均获赏赐或升迁。

客观地讲,脱脱与贾鲁这次治理黄河,单从事情本身而言,是十分成功的,它受到时人乃至后世的好评,属于利国利民的善举。但是,另一方面,由于工程浩大,工期旷日持久,管理上难免百密一疏,于是,开河事件被人蓄意利用,最终成为引爆农民起义的一根导火索。

前文说过,早在开河之前,天下已坏,打着各种名号的汉族起义军此起彼伏。那些对元朝政府心怀不满的有志之士,更是处心积虑地寻找向元廷发难的时机,而成功利用开河事件的乃是北方地区白莲教首领韩山童等人。

韩山童本系栾城(今河北栾城)人氏,乃白莲教世家,其祖上数代均为白莲教会首,后以“烧香惑众”的罪名被谪徙到永年县(今河北永年)。韩山童长大之后,继承祖宗衣钵,成为永年当地白莲教会首,他广纳门徒,结众烧香,在教徒中的影响日益增大。适逢元朝末年,天灾人祸,民不聊生,韩山童便趁机在教徒中散布“天下大乱,弥勒佛降生,明王出世”等言论,提前为日后起事造势。

元惠宗关于开河的诏告传来以后,韩山童便与门徒刘福通、罗文素、杜遵道、盛文郁等人策划商议。他们结合当时在黄河流域流传的一句童谣谶言——“石人一只眼,挑动黄河天下反”来分析,认为元廷开河合应天意,实乃天赐良机,于是决定择机起事。事有凑巧,五月初,疏浚河道的河工们果然于黄陵岗段(今河南兰考东)的河道中掘出一尊独眼石人,并且,石人脊背上还刻着一行字:“莫道石人一只眼,此物一出天下反”。石人应验了童谣,工地现场立马炸开了锅,民夫和官兵们个个惊骇莫名!此事一传十,十传百,很快像长了翅膀一样传遍中原大地。

韩山童等人得到消息,立即聚集三千门徒,在颍川州(今安徽颍上)白鹿庄,斩白马乌牛,发布檄文,誓师起义。按照事前的策划,起义军打出“复宋”旗号,用以迎合民众感情,宣称韩山童为宋徽宗第八世孙,刘福通系宋朝大将刘光世的后人,其起义的宗旨是“重光大宋之天”。誓师仪式上韩山童被推举为明王,并派人联络各地白莲教派,约定教徒头裹红巾为标记,于某月某日同时起兵。

正当韩山童踌躇满志,准备大干一番事业之时,孰料风声被走漏出去,永年县官府突然派兵前来围剿,韩山童被捕处死,其妻杨氏带着儿子韩林儿趁乱走脱,逃到后来改名为武安州的徐州路躲藏起来。这位韩林儿就是后来的大名鼎鼎的小明王,他的故事下文还有交待。

脱身之后的刘福通见事情败露,决定变退为进,索性提前于至正十一年(1351年)五月发动起义。短短数月之内,接连攻克颍州、亳州、项城、朱皋、罗山、上蔡、正阳、确山等城池。期间,元朝政府曾派枢密院同知赫厮率领一支六千人的阿速军,会同河南行省及其他各地驻军前来镇压。这些被汉人称作“绿睛回回”的阿速军,原本彪悍勇猛,擅长骑射,不过,由于长年的酒色和安逸生活,他们早已变质腐朽,见红巾军势大,尚未对阵,便一窝蜂似地拨转马头,不战而走。

到了九月,刘福通领导的红巾军又连克汝宁、息州、光州等地,队伍壮大到十多万人。起义军所向披靡的势头引起了元廷的恐慌,元惠宗又令脱脱丞相之弟——御史大夫也先帖木尔统率大军前往镇压,再加上各地前来增援的部队,元军共有三十余万人。几番较量,元军连吃败仗,除了也先帖木尔率领一万余名残兵撤退到朱仙镇驻扎下来之外,其余元军四下溃散,至此,这支红巾军声威日壮。因为活动地区主要集中在黄河流域的中原地区,故刘福通领导的这支起义部队又被一些史家称作北方红巾军。

刘福通奋臂一呼,天下响应,那些原本就摩拳擦掌的有志之士看到了标杆,纷纷揭竿而起。其中,最值得一提的人物当属袁州(今江西宜春)南泉山慈化寺的彭和尚。彭和尚俗名彭莹玉,据说此人出生时天有异象,他十岁出家为僧,在当地颇有名望,门徒众多。早在至元四年(1338年)六月,他就曾与徒弟周子旺发动五千门徒起义。周子旺自称周王,起义人员后背大书一个“佛”字,以期得到佛祖保佑。未料想,暴乱伊始即遭官兵剿灭,周子旺夫妇被杀,彭莹玉则辗转逃亡到江汉地区秘密传教,继续其未竟事业。时隔十三年之后,在刘福通的倡导下,彭莹玉与门徒们再度发动起义。

与十三年前的那次起义一样,此间彭莹玉再度隐身幕后,而让徒弟担纲出头,其中为首的乃是罗田县的布贩子徐寿辉与麻城县的铁匠邹普胜。起义的发动地点选在蕲州(今湖北蕲春),仅仅两个月的时间便攻下蕲州、蕲水(今湖北浠水)、和黄州等城池。当年十月,这支起义部队在蕲水建立政权,国号初始为“宋”,不久又改为“天完”,建元“治平”,徐寿辉做皇帝,邹普胜当太师。

天完政权建立之后,经过商议,由彭莹玉率领一路人马沿长江顺流而下,攻略江西、浙江以及福建等地区;另由邹普胜率领一路人马溯长江而上,攻略武昌、江陵、荆州等地区。元完起义军连克城池,一时间声势浩大,与刘福通领导的北方红巾军遥相呼应。由于天完起义军最初的活动范围系南方地区,故这支部队又被称作南方红巾军。

此外,至正十一年(1351年)十二月,邓州(今河南邓州)布贩子王权(又称“布王三”)起兵于邓州,继而攻克唐河、南阳、嵩县、临汝、洛阳等州县,这支起义军被称作“北琐红巾军”。与其同时,孟海马(籍贯不详)起兵于鄂西,相继攻克襄阳、均县、房县、荆门、秭归等州县,被称作“南琐红巾军”。此间,在本书传主朱元璋的老家一带也活跃着一支红巾军队伍,领头人是李二(又称“芝麻李”)、彭大、赵均用等人,他们控制着徐州、宿州、虹县、丰县、沛县一直到安丰(今安徽寿县)、濠州、泗州等一大片地区。这几支红巾军队伍因信奉的白莲教与刘福通的白莲教属于同一派系,而且地缘接近,因此,他们都被称作北方红巾军。

除上述占主流部分的红巾军之外,各地崛起的还有其他一些既无教派,又不采用红巾军标志的起义队伍,其代表人物当属江苏的私盐贩子张士诚和浙东的私盐贩子方国珍,这两位一个占据江苏大部分地区,一个占据浙江大部分地区,两人的实力都还不小,但均属机会主义者,忽而降元,又忽而反元,几番反复,以后会重点说到他们。

总之,由开河事件直接引发的汉族人民反元大起义,在短短的时间内席卷大江南北,呈遍地开花之势。当时,有一首流传甚广的《红巾军军歌》则非常生动地反映出蕴藏在汉族人民心中的那种反抗蒙元、驱逐鞑虏的悲壮情怀:

云从龙,风从虎, 功名利禄尘与土。

望神州,百姓苦, 千里沃土皆荒芜!

看天下,尽胡虏, 天道残缺匹夫补。

好男儿,别父母, 只为苍生不为主!

手持钢刀九十九, 杀尽胡儿才罢手。

我本堂堂男子汉, 何为鞑虏作马牛!

壮士饮尽碗中酒, 千里征途不回头。

金鼓齐鸣万众吼, 不破黄龙誓不休!

全国各地如火如荼的反元局势,不消说是元惠宗妥欢帖木儿的一场巨大的噩梦,但是,它却成就了一个当时谁也不会注意到的小人物——朱元璋。所谓时势造英雄,朱元璋以一名上无片瓦、下无立锥之地的寺庙小沙弥身份投奔红巾军,几经锤炼和打拚,先是成为威振一方的红巾军统帅,继而再成为一个王朝的开国君主,其人生履历,应当是这句话的最佳注脚。

§§§第三节 投奔红巾军,迎娶马氏

前面讲到,朱元璋于至正八年(1348年)结束长达三年多的游方叫化生活,重新回到家乡的皇觉寺安顿下来。

此时的皇觉寺已是物是人非,由于连年灾荒,寺院香火寥寥,破败不堪,以前的僧众四下离散,眼下庙里只剩三五个和尚苦捱着日子。这一切尽管令朱元璋感到有几分凄凉,但是,异常艰辛的流浪乞讨生活,已经着实令他感到疲惫和厌倦。作为一名刚刚结束漫长漂泊的年轻游子,在其热情被耗尽之后,故乡的皇觉寺才是他情感中最温馨、最安全的港湾。在朱元璋的内心深处,已情不自禁地把这座寺庙当做自己的庇护所,他奢望能够在晨钟暮鼓中日复一日地过一种平静而有规律的生活。这是朱元璋重回皇觉寺之初的真实心愿。

由于朱元璋后来开辟了大明王朝的缘故,许多人便想当然地认为朱元璋自幼就怀抱一种济世救民的大志,这不过是外人的一种臆想而已。作为一名家破人亡、食不果腹的流浪汉,朱元璋平素劳心最多的还是自己当下的温饱问题。对于这种“平庸”,当事人从不讳言——若干年后,身为皇帝的朱元璋回忆起当年自己投奔红巾军的初衷,就曾很直白的表示:当初因现实所迫,只为了有个吃饭的地方,能活下去而已!

灾荒劫后的皇觉寺,虽然生活十分艰苦,但起码不再让自己餐风露宿,对此,朱元璋谈固然说不上有多么满意,不过,也不会过于挑剔。每日除了干活做事之外,他还坚持“立志勤学”。之所以如此,一是因为年轻,尚有梦想;再者,大概是在游方过程中因某些事件的触发,感到自己很有必要提高文化水平的缘故。

清苦的日子像小河一样平静地流淌着,一晃就将近四年。到了至正十二年(1352年)二月,朱元璋在皇觉寺那种晨钟暮鼓的平静日子逐渐被打破,原因在于濠州地区出现了红巾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