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亲子名家教子书:父亲的榜样(中国篇)
2757800000027

第27章 三博士之父陈克正:教孩子“玩学习”(1)

把学习视为玩儿,充分开发“玩儿”的内涵,深度挖掘读书学习的娱乐成分和趣味成分。这就是“玩学习”的家庭教育理念,被媒体誉为“家教革命”。实践已经证明,让孩子“玩学习”,他会更容易取得成功。

三博士:陈淑华,1969年生,没有受过良好的早期教育。五年级时接受父亲的教育训练方法,成绩一路上升,1987年登上武汉市江夏区高考榜首,进入武汉大学病毒学及分子生物学系,毕业后又以第一名的成绩考取武汉生物制品所免疫学专业硕士,最后在德国耶拿大学攻读博士学位。陈中静,1974年生,小时候天资不好,别人一遍能学会的字,她需要教30多遍才会。经过父亲的训练方法,她成了德国慕尼黑工业大学的博士生。陈中州,1975年生,一开始,她就在父亲的教育下成长,1998年获得江夏区首届华罗庚数学金杯赛第一名,2000年进入中国科学院地球物理研究所,硕博连读。

陈克正,湖北武汉人,毕业于武汉大学生物系,1979年开始,一直在武汉市江夏区任教。三个女儿都生长在农村,没有接受过正规的学龄前教育。但是,正是在他的引导和教育下,三个女儿先后成才,都成了博士研究生。令人难以置信的是,在学习上,三个女儿并不是以刻苦勤奋取胜,而是一路“玩儿着”走向成功的。

学一点管教艺术

管教孩子是一门艺术,在这件事上,陈克正的看法是,做父母的,不要说孩子好管与难管,无论是好管还是难管都得管。他指出,想做一位成功的父母,就得尽力多学一点管教孩子的艺术。

一个星期天的早晨,陈克正的妻子下地干活去了,大女儿陈淑华在县一小读书还没有回来,陈克正煮了一锅稀饭,还有上顿剩下的一小碗干饭,二女儿陈中静与三女儿陈中州都争着要吃。因为饭不多,陈克正当时想,中静是姐姐,应该让着妹妹,于是他把那一小碗干饭给了中州,这下,中静一下子就发孩子气了。

中静很犟,平时大家总是将就她,中州就比中静小16个月,特别温和,很听话,在静或者别人面前吃点亏,也总是不在乎,陈克正那天的处理,完全违背了“常规”。中静也就5岁多,这次她满脸不高兴,眼泪直流,离开小饭桌,把筷子一扔,一屁股坐到地上,身子往后一倒,一双小脚在地上乱蹬,一双小手乱抓,样子十分难看。当地人称之为“搭虾子”。

当天的情形,陈克正脑海里至今仍能清楚地记得。三个孩子中,这是第一次遇见,他完全没有思想准备。不过,陈克正当时比较冷静,没有像一般的家长一样,立即在女儿屁股上打几巴掌,而是让中静一个人在地上乱滚,自己像没事人一样,让中州自己吃饭,不理她,陈克正也盛来一碗稀饭,吃了起来,但心里却不能平静。

陈克正想,得想个办法来解决孩子这样的问题。他决心动点脑筋,专门“备”一次课。中静在地上闹腾了几分钟后,见没人理她,就不乱蹬、不乱滚了,静静地躺在地上哭。哭了几分钟后,还是没人理她,她不再哭了,眼睁睁地躺在地上,躺了几分钟还是没人理她,她就悄悄地爬起来自个出门去玩去了。

妻子回来后,陈克正把这件事告诉了她,妻子一时也想不出一个好办法来。他们非常担心中静的这种不良性格。

为了尽快让中静改掉这个坏毛病,陈克正整整想了一个星期,设计了一套又一套的“教案”。陈克正比较认同说理教育,这种方法,他也在家里试过几次,有时有效,有时却没有效,特别是年龄小的孩子,你给他讲道理,他也不懂,这样小的孩子是比较难管的。

陈克正想,那天如果我在中静乱蹬、乱滚的时候,与她好好讲理,她一定不会听,因为她爱面子,不会当面认输,而且她又很犟,如果她不认输,陈克正自己又难以下台,最后会逼得自己采取过激行为。

陈克正又想,如果选择在她完全消气的时候和她来讲理,情形会是怎样呢?经过认真思考后,他以为这是最有可能进行说理教育的时机。于是,他像真正上讲台一样,开始认真地“备”起了课。他设计了一个非常具体的“教案”:

一天早晨,陈克正拿出4个苹果来,让中静、中州一起坐在饭桌旁,先给她们每人削了一个苹果,在她俩高兴地吃的时候,在中静没有想到的情形下,有意识地给她们“讲课”:“静静、州州,以后,你们有什么要求,都可以跟爸爸妈妈讲,如果讲得有道理,爸爸妈妈一定会让你们满意。但是,一定不能乱吵乱闹,静静你听着,一定不能‘搭虾子’,‘搭虾子’很丑,以后不再‘搭虾子’,能做到吗?”

话是对她们俩说的,中静自然听得出主要是为了上次“搭虾子”的事,这时,她也会直觉地感到爸爸完全是为她好,这时,她再也没有丢面子的感觉,也没有坚持说“我要”的想法了,而且现在也不存在争饭的事了,这时,她嘴里又正吃着爸爸削的苹果,她自然只有点头了。

此后,中静仅仅重犯过一次,就彻底改正了这个坏毛病。这说明,通过这种教育,中静的自我克制力大大增强了。这种是很难得的,正因为“难能”,所以“可贵”。

这件事,让陈克正悟出了一个教育孩子的大道理:选择好进行说理的时机,是对孩子进行说理教育成败的重要条件。他认为,管教孩子要有一个“法”,这个“法”就是管孩子的指导思想。具体地说,在这件事上这样管孩子,是为了什么?有时候,一些父母管教孩子尽管是出于爱心,看似是为了孩子好,但结果还是适得其反。

教子点睛:

管孩子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作为父母,一方面应该正确认识管教孩子的意义,另一方面也应该掌握一些正确的管教孩子之道。管教孩子确实是一种艺术,每一位父母都应该多学一点这样的艺术。

以训练代替说教

陈克正认为,家庭教育主要是“训练”,而不是说教。一提到“家庭教育”、“早期教育”,一般人就会联想到小学教育,以为一般的孩子6岁上学,而如果在小孩4岁时就教他认字数数,还教他ABC,那就是在进行早期教育了。在淑华2岁多时,陈克正也是这么认为的。

在家庭教育中,父母的家庭教育观念会起着重要的支配作用。有的父母想让“铁”能早日成“钢”,就让四五岁的孩子学这学那。

陈克正认为,这样的父母,他的心是好的,出发点是好的,但这样的爱心其实就等于是摧残幼儿。他的看法是,要时时观察自己孩子的“智力生长点”,训练他所具有的初级技术,使之提高。

父母有的但是孩子没有的技术,都对他进行训练。比如,“吃饭技术”、“唱歌技术”、“说话技术”、“洗脸技术”、“洗澡技术”、“走路技术”、“上楼技术”、“下楼技术”、“双脚蹦技术”、“独脚跳技术”,等等。

孩子开始学说话时,没有父母说得流利,父母就必须“训练”他,让他在最短的时间内学会,让他说得和父母一样流利;孩子开始学说话时,没有父母说的句子长,一次只能说两个字,父母就要“训练”他,让他在最短的时间内一次会说三个字。五只饭碗里各放一个红橘子,你不用数,一眼就能看出共有五个,而孩子不能一眼看出时,父母就要“训练”他,让他在最短的时间内也能这样……

三年级以下的孩子,他的口算的速度、口算的准确性,朗读的速度、朗读的准确度,写字的速度、写字的准确度,背记生字的速度、背记生字的准确度都不如父母,父母就可以采用有效的办法来训练他,让他尽可能在短时间内达到或超过父母的速度和准确度,这是现今大多数父母完全能做得到的事情。

其实,这就是在开发儿童的智力,就是早期教育,或者说是“早期训练”更恰当。

教子点睛:

父母在实行“以训练代替说教”的教育模式时,应该注意把握以下几点:要切实端正教育思想,树立以“孩子为本”的观念;训练形式可以多种多样,不拘一格;要精心选择训练的内容,精心准备训练的思路;训练应该扎扎实实,讲求实效;要随时巩固训练的成果。

教孩子“玩学习”

陈克正认为,“玩学习”是一种最佳的学习方法。一般来说,玩和学习是两个概念对立的词,玩,就不是学习,学习就不是玩。

在辅导女儿学习的过程中,陈克正意识到,寓教于玩是训练读写算记的好方式。某些学习内容完全可以进行改制,使之适于玩。这样还可以使小孩对学习发生极大的兴趣。“玩”,是一个多义词,有玩耍的意义,还有研习的意义。那么,如果是研习的话,读书的学生可以称自己是玩学习的。

陈克正认为,家长要引导孩子,让他把学习过程当成一种新方式的玩,并要玩出味来。对于小学生来说,要玩得有味,需要父母与他一起玩,这样才易于让他产生兴趣。这就好像玩扑克,你取一张牌,我取一张牌,就动作而言,也是十分单调乏味的,但4个人一起玩时,争个胜负,玩起来就有味了。玩球也是一样,如果一个人,带着一个篮球,在一个大的操场里拍来拍去,那也是十分无聊的,但是,如果设一个篮球架,进行投篮训练,情形就不一样了,训练起来,就让人觉得有滋有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