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哲学启迪智慧的金钥匙:逻辑思维方法纵横谈
2668600000020

第20章 推理要合乎逻辑(上)(2)

逻辑分析 楚王企图侮辱晏子的“计策”其实是歪曲逻辑的错误三段论推理:被差役架着从堂前走过的那个披头散发的人是善于偷盗的,此人是齐国人,所以齐国人是善于偷盗的。显然,前提中的“齐国人”(小项)不是指每一个齐国人,不是周延的,而结论中的“齐国人”则指的是每一个齐国人,是周延的,也就是结论的断定范围不适当地扩大了,犯了“小项不当周延”的逻辑错误。

理论探讨 三段论推理的第三条规则:在前提中不周延的项,在结论中也不得周延。因为,如果在前提中不周延的项,却在结论中周延了,那么就会使得结论所断定的范围超出前提所限定的范围,因而就不能保证结论的正确性。我们把违反本规则的逻辑错误称为“大项不当周延”或者“小项不当周延”。

9.鸭嘴兽冤案

森林里,声势浩大的宴会正在热烈地进行着。今天是百兽之王狮子的生日,百兽都来祝贺,狮王十分高兴。鸭嘴兽也准备了礼物,早早就来朝贺。

狐狸一见到鸭嘴兽,就满脸不高兴。它乘机向狮王进谗言:“大王,我们这里来了奸细。”

“在哪里?”狮王问。

狐狸指了指鸭嘴兽,说:“就是那个可恶的家伙。”

“你怎么知道它是奸细?”狮王又问。

“报告大王,我们兽类①都是胎生的,而它却是卵生的。它和我们不是同类,它混进来是为了刺探军情。”

狮王一听,勃然大怒:“你是什么东西?竟敢前来冒充兽类?给我拿下!”

“启禀大王,我叫鸭嘴兽。”鸭嘴兽战战兢兢地说,“您从我的名字就可知道,我是地地道道的兽类。”

“胡说八道!本王问你,你是胎生的还是卵生的?”

“我虽然是卵生的,但我是舔食乳汁长大的。”

“你还狡辩!”狮王咆哮起来,“来呀!割去它的耳朵,砍掉它的尾巴!”

鸭嘴兽一面受刑,一面哭喊道:“冤枉啊!我确实是兽类呀!不信你们去问问动物学家,他们早就把我划到哺乳动物里去了。”

狮王怒气难消,呵斥道:“什么哺乳不哺乳?我们都是娘肚子里直接生出来的,你却是你妈下蛋孵出来的。况且,你还长了一张鸭子嘴,你还抵赖!今天是本王的生日,就饶你一条性命。滚!”

据说,鸭嘴兽被赶出森林后,养了一年多的伤,身体才得以复原。不过由于受过大刑,所以今天我们见到的鸭嘴兽都没有外耳,尾巴也短而扁。

逻辑分析 狮王听说鸭嘴兽是卵生的,而不是胎生的,就不承认它是兽类,在逻辑上犯了不小的错误。它的推理可以整理为:“绝大多数兽类都是胎生的,鸭嘴兽不是胎生,所以,鸭嘴兽不是兽类。”也可以整理为:“所有的胎生动物都是兽类,鸭嘴兽不是胎生动物,所以,鸭嘴兽不是兽类。”在这两个三段论中,前提只涉及了

①狐狸所说的“兽类”,显然不包含鸭嘴兽,从客观上说,应当是:绝大多数鸭嘴兽都是胎生的。因此,从逻辑上说,这里“兽类”不周延。“兽类”的部分外延,而结论却涉及了“兽类”的全部外延;大项“兽类”在前提中是不周延的,而在结论中却是周延的。它违背了在前提中不周延的项,在结论中也不得周延的推理规则,犯了“大项不当周延”的逻辑错误。

10.谁的答案正确?

在一次逻辑课上,老师给学生出了一道思考题:有神论者都不是真正的马克思主义者。现在有一个人宣称自己是无神论者(即不是有神论者)。请问这个人是不是真正的马克思主义者?下面有几种回答,请问谁的回答正确呢?

(A)小赵说:“这个人可能不是真正的马克思主义者。”

(B)小钱说:“这个人一定不是真正的马克思主义者。”

(C)小孙说:“这个人一定是真正的马克思主义者。”

(D)小李说:“这个人不可能是真正的马克思主义者。”

(E)小周说:“这个人不可能不是真正的马克思主义者。”

(F)小吴说:“这个人可能是真正的马克思主义者。”

请问谁的回答正确呢?为什么?

逻辑分析 正确答案是:(A)、(F)。从两个否定前提“有神论者都不是真正的马克思主义者”和“这个人不是有神论者”不能必然地推出:这个人一定是或一定不是真正的马克思主义者,两个可能都有。

理论探讨 三段论推理的第四条规则:三段论的两个前提不能都是否定的。证明:若两前提否定,则小项与中项不相容,中项与大项不相容。若小项与中项不相容,中项与大项不相容,则小项与大项是.否不相容是不确定的,也就是说结论是不确定的。因此,要得出确定的结论,两前提不能都是否定的。

11.无赖现形记

古时候,有一位少女看上了一个秀才,媒婆得知,就替少女牵线搭桥,将少女的心意传递给那个秀才,可秀才没有答应。媒婆的儿子是一个无赖,得知其事,就冒秀才之名,深夜进入少女住处,少女未辨真假,把他当作那个秀才而委身于他。

一天,少女家中来了一对客人,是夫妻俩,少女父母就叫少女把房间让给客人睡。天亮后却发现夫妻俩双双被杀死在床,于是赶紧到县衙报案。县令依据被害夫妻是在少女房间睡觉被杀,就下令逮捕少女。经审讯,少女承认了有奸情,奸夫就是某秀才。押来秀才,秀才矢口否认。县令问少女:“你可知秀才身上有什么标记吗?”少女说:“他手臂上有痣。”县令当即察验秀才的手臂。未发现有痣,遂知秀才所说是实情,认定秀才不是杀人凶手。

后经进一步查审,证实杀人凶手是媒婆的儿子。那晚他摸到少女床边,碰着两个并列的头,误认为少女另有奸夫,一怒之下,就把俩人杀死。

逻辑分析 县令的思维过程就是这样一个三段论推理:那个凶手是手臂上有痣的人,那位秀才不是手臂上有痣的人,所以,那位秀才不是凶手。这个推理的小前提是否定的,所以结论也是否定的。

理论探讨 三段论推理的第五条规则:若前提有一否定,则结论否定。等价于:若结论肯定,则前提都肯定。证明:结论肯定。意味着大小项是相容的,二者存在着共同的外延。这部分外延必定属于中项;否则,会导致出现两个否定前提:有P不是M,有S不是M;而两个否定前提是推不出必然结论的,这与假设的一定得出肯定结论相矛盾,因此,属于大、小项的外延必定也属于中项,大、小项都与中项相容,也就是两个前提都是肯定的。

第六条规则:若结论否定,则前提有一否定。等价于:若两个前提都肯定,则结论肯定。证明:两前提肯定,意味着大小项都与中项相容,又因为中项至少要周延一次,所以,中项不能处在两个肯定前提的谓项位置上,只能处在全称肯定前提的主项位置上,因此,三段论的前提之一必定是:所有M是P,或者所有M是S,这意味着大项(或小项)与中项的全部外延重合;另一前提肯定,意味着小项(或大项)与中项的至少部分外延重合。所以,小项和大项必定有外延重合,小项和大项相容,表现为判断就是:至少有一S是P.也可能所有S都是P,也就是结论肯定。四、选言推理——“或者”型推理与“要么”型推理

12.伽利略破案

伽利略是近代实验物理学的巨匠,他的聪明才智在破案上也闪耀过光芒,却不大为人所知。有一天,一位家里养有很多鸟的富翁在郊外别墅举行宴会。宴会开始不久,来宾中一位伯爵夫人遗失了一只钻戒。她是在洗手前把钻戒放在三楼客厅的桌子上,但从洗手间回到客厅时钻戒不见了,桌上却多了一支小牙签。以前这里也发生过一件相同的事情,同样在遗失钻戒的地方,放着一支小牙签。钻戒确实被偷,这不是虚报。大家议论纷纷:小偷或者从门里进来,或是从窗户上爬进来。但是,这间三楼客厅,两次丢失钻戒时,里面都上了锁,小偷用钥匙开门的可能性也被排除,窗外没有梯子和其他攀登工具。钻戒真可说是不翼而飞。

正当来宾们迷惑不解的时候,伽利略送来富翁定做的望远镜。有人对他说:“伽利略先生,你有超人的智慧,能不能帮我们侦破这个案子?不然,我们都成了嫌疑犯。”伽利略听了两次失窃的介绍后.问:“发生失窃时,别墅里的养鸟人在哪里?”富翁说:“他在院子那边的小屋中,一步也没走过来。”伽利略说:“他就是失窃案的主谋,一定不会错!”后经调查,养鸟人也供认不讳。人们赞美伽利略不愧为有头脑的科学家,头脑敏捷又思路开阔。

原来,养鸟人暗中训练了他喂养的鸟,让鸟飞到三楼去衔钻戒。为了防止鸟儿叫,就让它衔着一支牙签。如果鸟儿行窃时被捉,人们也不会加以追究。

逻辑分析 亲爱的读者朋友,伽利略运用的是什么推理方法侦破此案的呢?是“或者”型推理方法(也称选言推理方法):

(1)尽可能地考虑所有的可能情况:小偷或者是从门里进来拿走了钻戒,或者是从窗户上进来拿走了钻戒,或者通过其他途径。如让驯养的小鸟从窗户飞进三楼客厅衔走了钻戒。

(2)根据具体条件排除有关情况:这间三楼客厅。两次丢失钻戒时,里面都上了锁,小偷用钥匙开门的可能性也被排除,窗外没有梯子和其他攀登工具,小偷从窗户上爬进来的可能被排除。

(3)结论:小偷是通过其他途径——让驯养的小鸟从窗户飞进三楼客厅衔走了钻戒。所以,伽利略断言:养鸟人就是失窃案的主谋,一定不会错!

理论探讨 “或者”型推理方法是根据相容选言判断的逻辑性质做出的:对于一个相容选言判断来说,若否定其中一部分支判断,就必须肯定其余部分的支判断。其推理形式可以是:从“或者p,或者q”和“非p”可推出“q”。这叫“或者”型推理的否定肯定式。在“或者”型推理中,肯定一部分支判断,就否定其余支判断的推理是错误,因为相容选言判断中各个支判断是可以同时成立的。例如,“这份统计材料或者原始数据有错误,或者计算有错误。经查证,这份统计材料计算有错误,所以,这份统计材料原始数据没有错误”,这个推理不是必然成立的。

13.要钱不要脸

在一次灯会上,有这样一个谜面:一支竹竿的一侧挂着一个玩具脸谱,另一侧则吊着一张百元大钞,脸谱与钞票之间悬挂了这样一幅横额:以左右两物为谜面,打俗语一句,猜中者则以100元钱相赠。观众纷纷前来猜测,但没有一人猜中。正在这个时候,忽然来了一位青年人,推开围观的人群,什么也不说,拿下竹竿一侧的100元钱就走了,而工作人员却笑笑了事。众人奇怪地问:“他并没有猜谜,为何让他把钱取走?”工作人员说:“他已猜中了,谜底就是‘要钱不要脸’。”众人愕然。

逻辑分析 这个谜底其实是一个“要么”型推理:(1)要么要钱,要么要脸;(2)要钱,(3)所以不要脸。

理论探讨 “要么”型推理是根据不相容选言判断的逻辑性质做出的。它具有两个正确的推理形式,一个是肯定否定式:若肯定其中一部分支判断,就必须否定其余的支判断。其推理形式可表示为:“(1)要么p,要么q;(2)p,(3)所以,非q。”

14.农民和毛驴

有一次,阿凡提在山上打柴时,毛驴被阿毛偷走了。阿凡提巧妙地从阿毛家的院子里找回了毛驴,当他刚走出阿毛的院子时,有人就对阿凡提说:“你说过‘毛驴找到了,一块银元就把它卖了’。”

阿凡提说:“我说的话当然算数。明天集市上见。”

阿毛在院子里听见了这话,心里就盘算开了。

第二天阿毛打扮得衣冠楚楚,一大早就去赶集了。来到卖驴子的地方,见那里挤满了农民和毛驴。阿毛转了一圈,终于找到阿凡提和他的驴子,就搭讪着上前说:“这地方除了农民,就是驴子。”

阿凡提问他:“喂,那么你是农民喽!”

阿毛说:“不,我不是农民。”

阿凡提说:“你说这里除了农民就是毛驴,你既然不是农民,那么你又是什么呢?”在旁的人都哄笑开了。

逻辑分析 阿凡提在这里,两次用了不相容选言推理的否定肯定式。第一次:“这里要么是农民,要么是毛驴;你不是毛驴。所以,你是农民。”第二次:“这里要么是农民,要么是毛驴;你不是农民。所以,你是毛驴。”

理论探讨 “要么”型推理还有一个正确的推理形式,即否定肯定式:若否定其中一部分支判断,就必须肯定其余的支判断。其推理形式可表示为:“要么p,要么q;非p,所以,q。”

五、假言推理(也即条件推理)

(一)“如果……那么……”型推理

15.买名声

孟尝君是齐国的宰相,其为人礼贤下士,特别重视人才的选用。当时寄居在孟府能出谋划策的食客多达几千人。

这年秋天,又到了一年一度的收债时节。孟尝君贴出告示,寻求善于算账的人为他到薛地(今山东薛城)去收债。食客们看完告示都摇头不语而去,他们知道,薛地连年收成不佳,这收债的差使不好干。一连几天过去了,仍没有人愿为他收债,孟尝君有些着急了,他睡不好,吃不香,整天坐卧不安。

正在这时,孟尝君收到了一个名叫冯谖的食客递上的一份报告,说愿为宰相到薛地去收债。孟尝君看完报告觉得奇怪,在他印象里那些稍有才能的人好像没有叫冯谖的,便问身边的人:“这人是谁?”左右的人告诉他:“就是那位曾经弹唱‘长剑啊,回去吧,的。”孟尝君这才忽然想起。

原来这冯谖是个穷困潦倒的破落户,听说孟尝君礼贤下士,便托人引荐到孟府做一名食客。

那天,孟尝君问他:“你有什么爱好?”

“我没有什么爱好!”

“你有什么才能?”孟尝君又问。

“我没有什么才能!”

孟尝君听后苦笑了。碍于引荐人的情面,收留了他做了一名食客。人们都认为孟尝君看不起冯谖。平时,以粗茶淡饭招待他。

过了不久,冯谖便靠在门前的柱子上,拍着所佩的剑唱道:“长剑啊,咱们回去吧,在这儿没鱼吃!”下面的人把这事告诉了孟尝君,孟尝君说:“给他鱼吃。”于是,冯谖吃饭时,每顿必有鱼。

又过了不久,他又拍着他的长剑唱道:“长剑啊,咱们回去吧,在这外出无车。”下面的人都觉得可笑,既无爱好,又无才能,有顿饭吃就不错了,还想坐车。有人把这事告诉了孟尝君,孟尝君说:“给他准备车马。”于是冯谖每外出必有车马。

可过了没多久,他又拍着长剑唱道:“长剑啊,咱们回去吧,在这儿无钱养家。”下面的人开始厌恶他了,认为他贪心不足。这事传到孟尝君那儿,就问:“他还有亲属吗?”下面的人告诉他:“有一位年迈的老母。”孟尝君便派人定期给他家送些钱物。从此以后,冯谖再也没有拍剑而歌。

想到这,孟尝君笑着说:“真看不出,他果然有本事,我对他了解的不够啊。”

于是就请冯谖来会面,并向他表示歉意说:“我平时被一些琐碎的事情缠得疲惫不堪,以致这么长时间都没会见过你。先生毫不介意,还愿为我到薛地收债,真是太感谢了。”

冯谖回答说:“作为一名食客,为您做点事是应该的,您不必客气。”

临别时,冯谖问道:“收完了债,要顺便买些什么东西回来吗?”

孟尝君想了一会说:“你看我家里缺什么就买什么吧!”

冯谖告辞出来,立刻准备车马,收拾行李带着债契出发了。

冯谖来到了薛地,就派手下人召集那些应该还债的老百姓来核对债契。债契全部核对完了,就对百姓们说:“孟大人知道年景不好,特意派我来告诉大家,今年的债不收了,把债契全部送给你们。”说完,当场把债契全部烧掉。老百姓紧锁的双眉舒展了,薛地的百姓欢呼不已,感谢孟大人的恩德。

冯谖办完了事,便驱车连夜赶回齐国。一大早就要求见孟尝君。孟尝君对冯谖回来得这么快感到奇怪,就穿得整整齐齐地出来迎接他:

“债都收完了吗?这么快就回来啦?”

冯谖说都收完了。

孟尝君又问:“那么你买回什么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