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历史年鉴:1909
2665600000019

第19章 表演艺术(3)

哈尔特·哈尔特洛夫·汉斯

(1909~1974)德意志民主共和国电影演员。生于德国科隆。十六岁时就跟随一个流动剧团开始了他的艺术生涯,后到科隆,当了八年通俗剧和小歌剧的演员。纳粹时期他在维也纳:布鲁塞尔和阿根廷等地舞台上演出。1945年后,他作为一个具有丰富表演经验的人,在中德意志电台以及一些剧院任艺术指导。

他参加演出的第一部故事片是1957年在德发电影制片厂拍的《廷科》。1963年他在故事片《分裂的天空》中十分成功地塑造了梅特尔纳格尔这一人物。在这之后,他经常在影片中,尤其是现代题材的影片中扮演重要角色。

他演出的主要影片还有:《马丁十四岁时》(1964)、《深深的犁沟》(1964)、《母亲与沉默》(1965,电视片)、《只要我活着》(1965)、《陷入沉默》(1966)、《军士的手枪》(1967)、《那夜的故事》(1967)、《七个月亮的山谷》(1967)、《面包与玫瑰》(1967)、《绞刑架下的枪声》(1968)、《雾夜》(1969)、《伦敦的黑人和乌鸦》(1969)、《远远的街,静静的爱》(1969)、《飞黄腾达》(1971)、《钻或是锤》(1972,与保加利亚合拍)、《保尔和保拉的传说》(1973)。《沃尔茨——一个德国无政府主义者的生活与神化》(1974)等。

格洛夫尼亚·弗拉基米尔·尼古拉耶维奇

(1909~1983)苏联摄影师,电影事业家。1936年进苏联电影学院学习。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作为摄影师参加前线摄影组,拍摄了大量战地素材。1942年任中央新闻纪录电影制片厂厂长,1943年任莫斯科电影制片厂厂长,战后曾任苏联国立电影学院院长和中央新闻纪录电影制片厂厂长等职。1963年任苏联国家电影事业委员会副主席。他曾获十月革命勋章、劳动红旗勋章、红星勋章和其他奖章。

日茂·雅尼娜·勃列斯拉沃芙娜

(1909~?)苏联电影、戏剧女演员。出生于马戏演员家庭,三岁起就参加马戏演出。1925至1927年在游艺场所表演。1929年毕业于柯静采夫和塔拉乌别格领导的“奇异演员养成所”,以后又进入银幕艺术学院学习。1925年起就参加影片演出,作品有《米施卡反对尤登尼奇》(1925)、《鬼轮》(1926,又译《‘阿芙乐尔号’上的水兵》)、《大事业同盟》(1927)、《新巴比伦》(1929,又译《冲击天空》)、《幸福之歌》(1934),《女朋友》(1936)、《仇敌》(1938)、《来自前线的士兵)(1939)、《灰姑娘》(1947)。她一共扮演了三十多个角色,它们多具有抒情和喜剧色彩。1946至1956年她还在电影演员剧院演出。此外,并参加了多部外国影片的译制工作。

哥格捷·卡尔洛·伊奥西福维奇

(1909~?)苏联电影编剧,电影史学家。1944年加入共产党。1930年格鲁吉亚电影表演学校毕业,1935年苏联电影学院编剧系毕业。由他编剧的影片有:描写集体农庄生活的喜剧片《迟到的未婚夫》(1940,与B·卡尔萨尼捷合作),根据拉马乌里反宗教小说改编的《卡德扎纳》(1941,与к·比比那士维利合作),根据э·格巴什维里的小说改编的《麦格丹娜的小驴》(1956),《马雅可夫斯基是这样开始的……》(1959,与比比那士维利合作)等。此外,根据他的剧本还拍了一批科普片和纪录片,如:《黑海沿岸》(1945)、《马雅可夫斯基博物馆》(1953)。1938至1954年在梯比里斯电影制片厂附设表演学校任教。他还写了一些研究格鲁吉亚电影史的著作。

扎卡里阿德捷·谢尔盖·亚历山大罗维奇

(1909~?)苏联电影演员,苏联人民艺术家。1926年在梯比利斯市鲁斯塔维利剧院从事表演,1934年从影,处女作是《最后的十字架》。以后,他演出的影片有《格奥尔基·萨阿卡捷》(1942)和《库图佐夫》(1944)等。1960年参加《最后一天,第一天》的拍摄工作,扮演一位乐于助人的老邮递员。在银幕上创造的最成功的角色是《士兵的父亲》(1965,导演赤赫依杰)一片中那个正直不阿,热爱故土,充满同情心而又疾恶如仇的农民形象。影片《士兵的父亲》在第四届莫斯科国际电影节上放映时,扎卡里阿德捷获最佳男主角奖。

马克良尔斯基·米哈依尔·鲍里索维奇

(1909~?)苏联电影剧作家。1932年加入共产党。1956年毕业于高尔基文学院高等文学班。1960年起为高级编导班主任。从二十年代起开始写作,第一个电影剧本《侦察员的功勋》写于1947年(影片曾获斯大林奖金)。作品描写苏联卫国战争期间活跃在敌人后方的侦察员的英雄事迹。以后他的作品也大多属于惊险题材。1950年与к·伊萨耶夫联合写作的《秘密使节》描写苏联侦察员揭穿美国军国主义分子与德国法西斯秘密勾结的故事,这部影片于1951年获斯大林奖金。1957年与л·谢宁合写的《夜间巡逻队》描写公安人员与盗窃集团进行斗争的故事。1964年与в·阿列克谢耶夫合写的《雾中枪声》表现苏联人民与外国间谍的斗争。1966年与г·库尔普涅克合写的《大使的阴谋》表现1918年契卡成员的事迹,1967年与д·阿米洛夫合写的《侦察在继续》也是一部惊险样式作品。此外,他还写了不少论惊险样式电影创作的文章。

克留其科夫·尼古拉·阿凡纳西耶维奇

(1909~?)苏联电影演员,苏联人民艺术家。早年当过工人,1928年起为中央莫斯科青年工人剧院演员。1933年从影,最初参加《边区》(1933)、《个别情况》(1934)等影片的演出,以后他一直活跃在银幕上。到1981年为止,他已拍摄过一百部影片,扮演了各式各样的角色,其中有市委书记(《共青城》,1938)、矿工(《九月之夜》,1935)、拖拉机手(《拖拉机手》,(1939)、政委(《第四十一》,1956),集体农庄主席(《归家》,1960)、红军战士(《不朽的驻防军》,1956)、牧羊倌(《养猪女与牧羊郎》,1941)等。三四十年代,他又创造了一系列新型的苏维埃工农兵形象,给观众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他的表演热情奔放,扮演的人物性格鲜明,五十年代以后,演技日臻成熟,创造了许多不同类型的形象,由他扮演的正反面人物或悲喜剧角色,都体现了一定的心理深度。七十年代演出的影片,无论是主要角色(《九月来临》中的军官、《城里人》中的出租汽车司机),还是份量不大的配角(《秋天马拉松》中的邻居老头、《特别重要任务》中的工长),都很有光彩。1980年获得社会主义劳动英雄称号。

格特·瓦勒斯卡

(1909~?)德意志联邦共和国女舞蹈家,歌唱家,电影演员。生于柏林。原名格特鲁德·安德森。她相貌丑陋,但以此为本,在舞台上滑稽诙谐,自成风格。二十年代在柏林游艺场中,她的表现主义舞蹈,后来还有她的歌唱曾引起一番轰动。她虽然不是正规的演员,但在德国许多无声影片中,却大有用武之地。第一个角色是在《仲夏夜之梦》(1925)中扮演女妖。接着她参加演出的影片有:让·雷诺阿导演的《娜娜》(1926,与法国合拍)、加伦导演的《蔓陀罗花》(t928)和雍格汉斯导演的《如此生活》(1930,与捷克斯洛伐克合拍)。派伯斯特是个善于用人之长的导演,他把扮演《没有欢乐的街》(1925)中的鸨母和《弃妇日记》(1929)中的寄宿学校校长的任务,交给了格特,她把丑陋怪异与火辣放纵熔于一炉,效果极佳。1931年,派伯斯特又让她扮演《三分钱歌剧》中的皮赫乌姆女士,这是她有对白的唯一的一部影片(至于1934年她在英国、在巴西导演卡瓦尔康蒂拍摄的《佩特和波特》中的演出虽然也有对白,但应另当别论,因为这不是一部利用她长处的影片)。此后她离开了法西斯统治下的德国,多年后才回到联邦德国。1965年她又在意大利导演费里尼拍摄的《朱丽叶精灵》中扮演巫婆;1976年她在联邦德国导演施隆多尔夫导演的《致命的一枪》扮演姨母普拉斯科维娅,也都获得很大成功。在度过纳粹时期的流离生活时,她经营过各种酒吧间,其中有“巫厨”。在坎本的一家酒馆里,她还唱着恐怖吓人的歌曲。她写的书都是回忆自己生活经历的。有《我的道路》(1929)、《纽约的乞丐酒吧间》(1950)、《我是一个巫婆》(1968)和《坎本的猫》(1973)。

米科沙·弗拉基斯拉夫·弗拉基斯拉沃维奇

(1909~?)苏联电影摄影师、导演,俄罗斯联邦共和国功勋艺术家。1927年开始在电影部门工作。后进入苏联电影学院学习,1934年毕业,一直从事新闻纪录电影工作。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他在前方进行战地摄影,拍摄了许多重大战役,如塞瓦斯托波尔保卫战,高加索战役,北方舰队行动等。他所拍的资料后来成为纪录片《英雄的塞瓦斯托波尔》(1941)、《战争的一天》(1942)、《黑海人》(1942)、《保卫高加索》(1943)、《为塞瓦斯托波尔而战》(1944)的基本内容。他拍摄的其他资料被纳入下列影片:《斯大林格勒的复兴》(1944)、《击溃日本》(1945)、《波兰》(1948)、《中国人民的胜利》(1950)、《我们捍卫和平》(1951)、《这是纽约》(1959)、《巨大的城市》(1960)、《世界的警钟》(1961)、《我的国家》(1967)以及《莫斯科,莫斯科》等。他独自拍摄的纪录片有《飞船》(1931)、《拯救里海渔民》(1935)、《秋天的乐曲》(1967)。米科沙还写过一些论述纪录电影的著作。

多姆尼克·汉斯

(1909~?)德意志联邦共和国电影导演、制片人。生于德国格赖夫斯瓦尔德,是奥托马尔·多姆尼克的弟弟。曾学习法律。1937年作为编辑进入电影界(乌发影片公司)。1945年成为格丁根建设电影公司的首脑人物。1949年开始自己制作并导演了一些影片,大部分是纪录片。他任制片人的影片有:《阿米佐》(1949,兼合写剧本)、《在蒙得维的亚的房子》(1951,兼合写剧本)、《戏法》(1953)、《我的十六个儿子》(1955,兼导演、编剧)等。他制作兼导演的纪录片有:《黄金花园》(1953)、《世界的梦幻之路》(上下集,1958,兼摄影)等。

瓦依斯费尔德·伊利亚·维尼阿米诺维奇

(1909~?)苏联电影评论家,电影理论家,苏联国立电影学院教授。1930年毕业于莫斯科大学文学艺术系,1932年毕业于电影照相科学研究所研究生部电影理论和电影史专业。1928年起发表文章。在莫斯科电影制片厂任影片和剧本编辑时开始从事影评活动,发表了许多研究苏联和国外电影艺术理论及实践的作品。1961年他撰写的《电影剧作技巧》一书出版,其中分析了当代电影剧作的理论及创作的重要问题。1964年又出版了有关国外电影艺术中有争论的复杂问题的书籍《复灭与创作》。1954年起陆续编辑出版了论文集《电影剧作问题》。他的许多著述已在国外发表。1946年起,他在苏联国立电影学院从事教学,并从事电影剧作理论、评论和银幕技巧的研究工作,多次在国外任教或作学术报告。

曼凯维奇·约瑟夫·(里奥)

(1909~1993)美国电影导演、制片人、编剧。生于宾夕法尼亚州威尔克斯巴勒。毕业于哥伦比亚大学。他是赫尔曼·J·曼凯维奇的弟弟。职业生涯始于柏林《芝加哥论坛报》助理记者,当时与乌发影片公司签定了合约,为该公司在英美发行的无声片翻译英文字幕,由此接触电影。回美国后,和哥哥一起到好莱坞,从1929年开始为派拉蒙影片公司撰写字幕、对白和剧本。1936年出任制片人,先是在派拉蒙公司,后又转入二十世纪福斯公司,直到10年以后才有机会导演第一部影片,而且这机会是在欧内斯特·刘别谦病到最后关头才降临到他头上的,这就是《无后为大》(1946)。最初,他的影片受戏剧影响较大,缺乏电影语言,虽然后来在电影技巧上有了很大进步,但他的作品大多仍充满了滔滔不绝的对白。后来通过选择有深度的剧本和诙谐的对白,他逐渐弥补了乏味的构图风格和拖沓的节奏给影片造成的欠缺。他在处理对白和启发演员方面表现出过人的长处。他编导的《给三个妻子的信》(旧译《三妻艳事》,1949)荣获第22届奥斯卡最佳导演和最佳剧本两项金像奖,同时还获得最佳影片奖提名。第二年编导的《彗星美人》又一次为他捧回第23届奥斯卡最佳导演和最佳编剧金像奖,同时还获得最佳影片奖提名。他改编的《恺撒传》(1953)被许多人认为是对莎士比亚剧作的最成功的电影改编,但是他借鉴马穆里安的方法来处理影片《克莱奥帕特拉》(1963)却是个彻底的失败;他执导的《五个手指》(旧译《五指间谍网》,1952)和《侦探》(1972)都获得了奥斯卡最佳导演奖的提名。

他的主要影片还有:作为编剧——《摄影棚凶杀奇案》(1929)、《惊天雷》(1929)、《星期六之夜》(1929)、《淘哥儿》(1931》《柔情曼歌》(1933)、《艾丽斯漫游奇境记》(1933)、《侠友》(1934)、《东风海棠》;作为制片人——《愤怒》(1936)、《逃婚记》(1936)、《结婚十字架》(1937)、《三同志》(1938)、《生死同心》(1938)、《顽童流浪记》(1939)、《九死一生》(1940)、《旧欢新宠》(1940)、《女强人》(1942)、《天国之路》(1945);作为导演——《夜间某地》(1946)、《逃亡》(1948)、《无情世家》(1949)、《没有退路》(1951)、《赤脚的伯爵夫人》(1954,兼编剧、策划)、《红男绿女》(1955,兼编剧)、《西贡谍影》(1958,兼制片人、编剧)、《安排香饵钓金龟》(1967,编剧、制片人,英、美、意合拍),《从前有一个驼背人》(1970,兼制片人)等。

桑达克夫妇

德意志民主共和国电影导演。安德烈·桑达克(1909~?)生于德国法兰克福,曾是乌发电影公司一个部门的负责人。1942年以间谍嫌疑罪被纳粹逮捕并送上东线当兵,不久后被俘,1948年返回祖国,在民主德国任纪录片导演,作品有;《十月十三日》(1949)、《向上之略》(1950)、《威廉·皮克——我们总统的生活》(1951,获国家奖)等。安德烈的妻子安耐丽·桑达克(1925~)生于德国克吕佐夫。当过教师和学校校长。1952年起与安德烈共同导演纪录片。桑达克夫妇的成名之作是反法西斯主义的纪录片《叙尔特岛上的休假》(1957)和《条顿剑在行动》(1958,获当年卡罗维·发利国际电影节大奖),它们以档案材料和现场镜头相结合,揭露了前纳粹将领的罪行和活动。他们的另一部重要纪录片是《俄罗斯奇迹》(1963,上下集),它叙述苏联在革命后所取得的成就,他们因该片获得列宁奖金和民主德国国家奖。他们摄制的主要影片还有:《铁托在德国》(1965)、《一个德国妇女的日记》(1968)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