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宾诺夫·米哈伊尔·谢苗诺维奇
(1909~1983)苏联俄罗斯作家。1909年11月21日生于西伯列亚阿尔泰边区农村。1983年10月3日在莫斯科逝世。出生于农民家庭。1927年起曾在西伯利亚和鞑靼自治共和国担任农村教员,并开始发表作品。第一部中篇小说《轰轰烈烈的一年》于1932年问世,反映阿尔泰农村在1929年农业集体化大转变一年里的情况。短篇小说集《春汛期》(1940)和中篇小说《永垂不朽》(1940),描写国内战争时期西伯利亚人民的生活和斗争。
卫国战争开始,布宾诺夫参军上前线。当过迫击炮手,后调至师部和军部的报纸编辑部当编辑,并升仕军官。不平凡的战斗经历,为他战后的创作积累了素材。1947年,他的著名长篇小说《白桦》第一卷问世,受到好评。作品塑造了一位普通士兵的形象,揭示了他在1941年大撤退的艰难日子里精神上的成长过程,在讴歌苏军战士如“白桦”般坚韧不拔的性格与优秀品质的同时,作者愤怒谴责了逃兵的可耻行为。小说获1948年度斯大林奖。
布宾诺夫1951年入党,第二年发表长篇《白桦》的第二卷,受到评论界的批评,认为作品受“无冲突论”的影响,在描述莫斯科保卫战这一战争事件时,削弱了矛盾冲突和现实感。当苏联开始向荒地进军时,他与第一批垦荒者一起来到哈萨克草原,并于1959年创作了长篇小说《鹰的草原》。它描述年轻垦荒者的功勋,塑造了一个意志坚强的青年领导者的形象。1970年,描写苏联社会尖锐的现实问题的长篇小说《悬崖》问世。1977年,作家发表最后一部长篇小说《红色之夏的闪光》,反映西伯利亚地区建立红色政权的历程。
库尼亚·欧克里德斯·达
(1866~1909)巴西作家。1866年1月20日生于圣塔·马里亚多·杜·里约·内格罗,1909年8月15日逝世于依塔马拉蒂。幼年丧母,靠亲戚抚养长大,11岁进寄宿学校读书,20岁进军事学校攻读土木工程,后因积极参加民主运动,公开对巴西封建专制制度表示不满和抗议,被军校开除军籍。
1888年,库尼亚到圣保罗,担任《圣保罗州报》记者,撰写专栏文章,宣传共和思想,抨击封建制度。1889年,巴西共和革命胜利,他回军事学校担任教官,因受保守势力排挤而辞职,后任圣保罗州的公共建筑工程师。1896年,巴西内地小城卡努杜斯爆发农民大起义,政府三次派兵讨伐,三次被击败。这个事件震动了全国,动摇了人们对共和制度的信念,为了调查这一事件的真相,库尼亚作为随军记者去卡努杜斯采访,亲眼目睹了政府军对农民的大屠杀。这一次血的经历,使库尼亚从一个浪漫主义的民主主义者变成了一个坚定的现实主义者。
卡努杜斯农民起义惨遭镇压的悲剧,在库尼亚心中引起极度不安,他决意写一本书来揭露和控诉政府的罪行。1899年他担任一座大桥的建造工作,便利用这个机会开始写书。1902年,《腹地》问世,震动全国,库尼亚一举成名,被历史研究所和文学院提为研究员。《腹地》是巴西文学的经典作品,是一部长篇报告文学,全书分三部分,计45万字。作品描写了卡努杜斯的地理环境,人民生活,起义经过,战役始末,揭露了政治的腐败、谴责对农民的镇压。同时赞扬起义农民视死如归、不屈不挠的斗争精神。作为一部名著,《腹地》的艺术特点是描写真实生动,事件描述气势宏伟,全书构思严密、合理,层次分明,文笔细腻,富有感染力。巴西人民自豪地称这部书为“我们最优秀的书”,“巴西民族主义的《圣经》”。
1904年,库尼亚担任圣多斯港的卫生工程的验收工程师。后又任巴西上普鲁斯河流域勘察团团长,他写的勘察报告于1906年出版。1907年担任绘制边界地图的工作。同年出版论文集《相对与相接》、《秘鲁对抗波利维亚》。1909年任里约热内卢佩德罗二世学校逻辑学讲师,不久遭暗杀。
韦伊
法国宗教思想家。1909年2月3日生于巴黎。受教于巴黎亨利四世中学,1931年接受中学教师学衔考试。1931~1937年先后在勒普中学、欧塞尔中学、罗纳中学、布尔日中学和圣—昆顿中学任教。1934~1935年为工厂工人;1941年为农场工人,1936年在西班牙共和国军队短期服役;1942年离开法国加入伦敦自由法国抵抗力量组织。1943年8月逝世于肯特的阿什福。
著述
I.宗教和社会
《伊利亚特;或力量的诗》(The Iliad;or The Poem of Force)1947年法文版;宾西法尼亚,沃灵福特、彭德尔—希尔小册子出版社1956年英文版。
《重任与恩典》(Gravity and Grace)巴黎,帕农出版社1947年法文版;伦敦,劳德里奇出版社1952年英文版。
《需要根基》(The Need for Roots)巴黎,伽利马出版社1949年法文版;伦敦,基根—保罗出版社1952年英文版;纽约,普特南出版社1953年版。
《超自然的认识》巴黎,伽利马出版社1950年法文版。
《期待上帝》(Waiting for God)巴黎,哥伦布出版社1950年法文版;伦敦,基根—保罗出版社和纽约,普特南出版社1951年英文版。
《工人的境况》巴黎,伽利马出版社1951年法文版。
《给牧师的信》(Letter to a Priest)巴黎,伽利马出版社1951年法文版;伦敦,劳德里奇出版社1953年英文版;纽约,普特南出版社1954年英文版。
《基督教的暗示》(Intimations of Christianity)巴黎,哥伦布出版社1951年法文版;伦敦,劳德里奇1957年英文版;波士顿,比肯出版社1958年英文版。
《希腊源泉》巴黎,伽利马出版社1953年法文版;《基督教的暗示》节选,1957年版。
《反抗和自由》(Oppression and Liberty)巴黎,伽利马出版社1955年法文版;伦敦,劳德里奇1958年英文版。
《伦敦来信以及最后来信》巴黎,伽利马出版社1957年法文版。
《哲学讲座》(Lecturcs on Philosophy)巴黎,帕农出版社1959年法文版;伦敦,剑桥大学出版社1978年版。
《历史与政治文集》巴黎,伽利马出版社1960年法文版。
《关于上帝爱的随想录》巴黎,伽利马出版社1962年法文版。
《文选》(Selected Essays)伦敦,牛津大学出版社1962年版。
《论上帝、必然性和上帝爱(文选)》(On Science,Necessity,and the Love of God(Collectej Ess ays))里查德·里斯编,伦敦和纽约,牛津大学出版社1967年版。
《西蒙·韦伊文选》(The Simone Weil Reader)乔治·A.潘尼切斯编,纽约,麦凯出版社1977年版。
Ⅱ.其他
《西蒙·韦伊的笔记》(The Notebooks of Simone Weil)2卷本,巴黎,帕农出版社3卷本,1951~1956年法文版;伦敦,基根—保罗和纽约,普特南出版社1956年英文版。《得救的威尼斯:三幕悲剧》巴黎,伽利马出版社1955年法文版。
《70封信件》(Seventy Letters)里查德·里斯编,伦敦和纽约,牛津大学出版社1965年版。
《诗集,附得救的威尼斯》巴黎,伽利马出版社1968年法文版。
研究著作:
《我们所认识的西蒙·韦伊》(Simobe Well as We Knew Her)J.M.佩林和古斯塔夫·蒂邦著,伦敦、劳德里奇出版社1952年版;《西蒙·韦伊》(Simone Weil)E,W.F.图尔明著,剑桥,鲍斯兄弟出版社和纽黑文耶鲁大学出版社1954年版;《西蒙·韦伊))(Simolle Well:A Fellowship in Love)杰奎斯·卡鲍著,纽约,海峡出版社1964年版(包括书目);《西蒙·韦伊的一生》(Simone Weil:A Life)西蒙·贝特蒙著,纽约,万神殿出版社1976年版,伦敦,莫布雷斯出版社1977年版,《西蒙·韦伊》(Simone Weil:Interpretation)乔治·阿波特·怀特编,阿默斯特马萨诸塞大学出版社1981年版。
西蒙·韦伊出生在一个有教养的犹太裔法籍中产阶级家庭。受过优良的古典文化和道德思想方面的教育。在她短暂的一生中,她是引人注目的哲学教师、有贡献的左派斗士、广泛涉猎社会和宗教问题的挑战性评论家和特别令人困扰的神秘人物。她在学生时代就获得过“红色修女”的外号。在她晚年和死后,由于读者的激增(当她的论文、笔记和通信首次以书籍形式出版时),她得到了一个更荒唐的浑名:“教会外的天主教圣徒”。她不是个安分守已的人,她那极端的道德忧虑和在社会和宗教方面的剧烈烦恼(尽管包含着相当程度的困惑)60年来感染了各式各样的知识分子。
在她的大半生中,她对被压迫者和“被凌辱者”——躲避红色和黑色法西斯统治的工人和农民、殖民地人民和其他被剥削人民——有一种难以抑制的认同。她后来信奉天主教的一个基本因素是因为她把基督教的真实形式看作是一种“杰出的奴隶们的宗教”,她和他们同在。她比大多数左翼知识分子更迅速而兄更敏锐和勇敢地转向了独立于革命马克思主义的激进主义。这不是同她那个时代的斯大林主义的欺骗、暴行和残酷分手,而是与列宁主义的冷酷的机会主义和马克思主义教主的矛盾分道气扬镰。她在30年代中期所进行的严格分析的辩论支持一种好战的民主工团主义、殖民主义、和平主义以及充满激情的自由主义者的社会重组(见《压迫与自由》)。
虽然她脆弱、笨拙和多病(包括厌食),但她对被剥削者的完全奉献驱使她在学术方面作出痛苦的人格承诺,并做过土地劳动者和工厂雇员。她对劳动所做的调查文章(“工厂日记”),不赞成在所有关系和政治力量方面进行传统的左派变革,而主张对现代劳动本身作一种更深刻的改变。统治集团的统治和管理效率的状态甚至真正的机器设计和技术体系都应广泛地人道化,以满足理性和情感的存在者的需要。她那至今仍旧是恰当的回答(包括现今称为“工人管理”和“自由主义的非集中化”的)是悲观主义乌托邦式的回答。
虽然她后来的社会思想——诸如在伦敦避难受戴高乐主义者领导时从道德上解释战后社会的纲要(需要根基)——仍然强调劳动公平的中心地位,但已显示出跟早期观点有很大不同。反政治、自由主义、平等主义和和平主义的倾向部分地表现在统治集团的、排他性的制度中。正象经常出现的俏况一样,提高了的精神需求削弱了人类社会中纯粹的差。
30年代后期,在红色法西斯主义和黑色法西斯主义暴力的笼罩下,韦伊对人民阵线抱有的希望消逝了。政治上的解脱促进了她的宗教热情。神秘体验(从1933年起)的不断出现,更加密切了她和天主教的关系。这包含着反对她那世俗犹太人的身份(既是犹太复国主义也是犹太分裂主义)。令人啼笑皆非的是,她对《旧约》的柏拉图式的反感和它那令人痛苦的神性,使她和基督教的关系变得复杂起来。就象在她的哲学教学中强调文学内容的道德分析一样,她的许多最有说服力的宗教反省采取了沦荷马的评论形式。她那带有相当片面倾向的《伊利亚特;或力量之诗》一书强调了暴力、富有激情的痛苦的否定性后果。
韦伊的基督教(伴随着它那强烈的人格及苦行性质)是精致而广博的调和论。它不仅包括希腊基督化身(《基督教的暗示》),而且包括佛教(克里希拿神)、民间传说和文学。宗教美学包括对罗马式建筑、艺术高峰时期的肖像画、格里高里的音乐、传统的弥撒音乐和文学的许多领域的热爱。她写天主教诗歌,但实质上,她那虔诚的天主教信仰是和批评教会是官僚主义机构(尤其是教会的审问官们的偏隘、暖昧的道德、非理性主义和其他庸俗的不洁方面)辩证地联系在一起的。这不仅是现代知识分子独特辩证态度的“骄傲”(虽然这是韦伊现有的某种吸引力),而且是一种有意识的深刻异端即诺思替教。
她热爱普罗文卡尔的卡瑟斯(极端国家和教会迫害的牺牲品),痛恨一切罗马式的帝国主义,并沉浸在希腊唯心主义和导致极端二元论的晚期新柏拉图主义中。这种强烈的异教徒唯灵论获得了不同凡响的效果。这是由于她那明晰的分析风格和对关于绝对善(它的实现需要一种默祷的知觉)的茫然神性的玄学所作的尖锐而严谨的论辩(《期待上帝》和《重任与恩典》)。也许最惹人注目的是她对“痛苦的赠与”(一种对刑罚的羡慕)和绝对纯洁的矛盾要求。“恶的基础……是白日梦”,因为它自私地疏忽了痛苦的世界,并腐蚀了对先验之善的关注。
堕落的物质世界总是包含着性和安逸以及其他成名欲望(至少不是对食物的欲望),她对此大为不满,这种不满在她于英国结核病疗养院去逝时达到了顶点,疗养院剥夺了自杀和要求在痛苦世界中(她对这个世界十分敏感)寻求绝对个人痛苦的权利。她异常坚强而又热情诚挚,这种个人品性和经验丰富的哲学和历史能力(实为一种苛刻又好争辩的思想方式)非凡地结合起来了。她即使不会因此成为没有上帝和教会的圣徒,也会成为对人类不该有的痛苦之可能的社会和宗教超越的证人。
——Kingslcy Widm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