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艺术古琴清英
2662200000020

第20章 古琴——敢问路在何方

古琴——敢问路在何方

徐子涵

这些年来,有两个问题一直困扰着我:一是古琴如何走向现代化和生活化?二是作为青年爱好者,我们应该怎样走?下面,我把我的感受和大家分享。

首先,要让古琴走向现代化、生活化,要去除很多虚的东西。从产生到现在,古琴已经被历史赋予了太多、太多附加的东西(例如尧舜之说),以至于人们早已经忘记了这只是一件乐器,和所有的乐器一样,人们都是通过该乐器发出的不同音符来传达自己对万事万物的感受,仅此而已。我们把古琴看得过于虚高,人为地拉开了艺术和生活的距离,这是不对的。

虽然艺术高于生活,但艺术是源于生活的。没有生活的艺术是空洞的,就像没有心灵世界的人永远活得像行尸走肉一样。我记得在香港文化艺术馆看吴冠中先生的画展时,有一句话让我深深地感动。他说:无论他这只风筝(艺术)飞得有多远,那根与地面的线永远不能断。但是,在我学习琴的过程当中,或者和其他古琴学习者交流的过程当中,发现很少有老师愿意带学生或者告诉学生这根线。最近,我的《流水》有了很大的突破,原因就在于我把我的不同感受,融入了我的音乐当中,这一下我突然感觉我不是在弹别人了,而是弹自己面对大海时的感受。

在台湾新竹,最美的海滩,我静静地坐在石头上,听着大海一阵又一阵温柔地拍打着海边的岩石,仿佛我和这幅巨大的自然画卷已经合二为一,心里异常地安静和宁静;在鼓浪屿阳光明媚的早晨,我把自己埋在沙滩里,看着刚刚从海边洗完澡健康活泼的金毛,那种感觉叫幸福;美丽的西湖,夜深人静,好友从外地赶来请客,拉着朋友喝着小酒,聊着生活与梦想,不时还传来抑扬顿挫的歌声,此时此刻什么是知足,我心领神会;沿着六和塔窄窄的楼梯,站在塔顶,看到一望无际的钱塘江,我明白了阳光总在风雨后……

人说“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我们现在的古琴教育,更多的是放在了技巧的培养或者说死的技法上面,诚然这也很重要。但是,如果一再忽略音乐的人文精神,古琴人就自己局限了古琴的发展。人类历史发展是建立在不断传承基础上的创新,而不是一味地模仿。我非常反感很多老师和书本关于琴曲技法的教学方法,我的理由如下:每个人的手掌大小、手指长度都不一样,为什么那么多古琴书籍,没有一本提到在不影响乐曲音乐表达的前提下,学生可以根据自己手掌的规格来调整弹奏琴曲的技法?我们的文化劣根性就在于,太害怕改变了,以至于不去教导别人如何合理地改变,而是一味地压制人天性的自由,慢慢地人就没有了表达自己真实想法、做自己的勇气。

另外,我一直在思考为什么一直标榜代表了中国文人精神的古琴,其音乐表达方式,相对于代表西方人文精神的钢琴是如此的单调和无力?而我们,作为年轻一代的古琴学习者,又应该将古琴带向何方?

现在,我渐渐地明白了。首先,如果说我们中国人感情世界就是如此单调,那是泯灭人性。这个世界上的每一个人都拥有同样对爱与被爱的渴望,同样多的灵魂和一样充实的心,而为什么产生那么大的差距?这就是源于后天的教育。我认为,我们现在不应急于到处搞宣传、做活动(尤其是老师),现在真正缺乏的不是这样那样活动的策划人,而是真正有艺术技巧水平,并且有强大、丰富内心世界的艺术家。现在很多老师输给了钱和寂寞,我想说就这点寂寞都耐不住,你怎么可能真正明白古琴?而如果一个人连起码的艺术真诚都没有,这样的老师根本就是误人子弟。

作为青年古琴爱好者,我觉得大家应该沉下来,脚踏实地地生活,早睡早起,实在是能够驾驭艺术的前提,否则会摔得很惨;有时间,一定要多走出去看看,这笔日积月累的无形资产会真正丰富你的内心,打开你曾经封闭的心灵空间,而一个开放、自由的心才有力量和智慧,将古代与现代、中国与外国联系起来,而游弋于艺术的殿堂之中;还要读一点或者听一些真正有养分的东西,别搞得自己的心灵世界也像吃过三聚氰胺一样的龌龊,健全、美好的人格是做一个有社会责任感的艺术家的前提。

路在何方?古琴的命运掌握在我们每一个青年爱好者的手中,你也不要小觑音乐的力量,如果将美好和踏实融入我们的音乐当中,我相信自然会有更多的人来真心地喜欢古琴。因为美好和踏实,就是爱的真谛,让我们一起来聚集正能量,从我们每一个弹琴人,修正、丰富自己的内心世界开始做起。

(徐子涵,香港中文大学研究生,琴师于胡锦蓉、香港刘楚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