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传记临夏人物志
2660900000015

第15章 历史人物(11)

鲁效杰(1913—2000),字子俊。临夏县北塬大鲁家村人,民国初年徙居城内井巷。少时入凤林小学,毕业后考入导河(今临夏)县立初级中学,后转入兰州师范简师部,后又入新陇学院深造。民国十九年(1930)结业回家,应聘先后在前河沿、复兴、德永、关家台小学任教。1932年联络同学,在城内社火仓创办私立第二小学(建国小学前身),并任教师。民国二十四年(1935)经同仁举荐到山丹县任教。同年在山丹县地方政要支持下创办妇女习艺所,专门传授针黹工艺。民国三十三年(1944)返乡后即聘任为私立兴华小学校长,并兼授语文、自然、历史等课。1949年初任国民党兰州警备司令部秘书,期间为中共旅兰临夏党支部开展地下斗争做过许多有益工作。同年7月支部遭到破坏,为营救被捕的杨松轩等人,四处奔走营救,得知杨松轩被马步芳指令在大沙沟活埋牺牲的消息,返回临夏。临夏解放后,任临夏军管会代表之一,代表军管会负责接管国立西北师范(今临夏师范),并代行校长职务,着力整顿校务,恢复学校秩序,同时呈报省上批准将校名正式改名为甘肃省临夏师范学校。

张英杰

张英杰(1913—1943),和政县城关镇龙泉村人。幼年读过几年私塾,民国十六年(1927)投国民军赵席聘部当兵,民国十九年(1930)转投国民党暂编十四师鲁大昌部任手枪队长、骑兵连长。后带领手枪队和4个连哗变,开赴武山、渭源、漳县一带,被国民党第八战区司令朱绍良收编,任特务大队少校大队长。民国二十六年(1937)在邓宝珊部任独立骑兵营营长,继任第八战区直属骑兵营营长。

民国三十一年(1942)秋,张英杰同文县程海寰及旅居武都的临洮人王德一(红帮头目)等密谋联络,准备起义。是年12月他派人到临洮与王仲甲、刘鸣等人联系,并派人去农村组织群众。民国三十二年(1943)春,马福善、马继祖、肋巴佛、王仲甲、肖焕章等按约在宁定(今广河)、临洮、卓尼等地起义,4月,张英杰部两个骑兵连提前突然起义,投入南下的刘鸣部,迫使张英杰匆忙撤离武都县城参加起义。在邓公桥与刘鸣会合后商定,于农历三月二十五日会合三路义军攻打武都,但张英杰轻敌失约,二十四日提前行动,攻武都未克,遂撤军至两水镇与刘鸣部会合,时张英杰弟张英奎亦带一连人参加起义。6月17日,义军约七八万人在武都草川崖集结,各路领导人共举张英杰为总司令、王仲甲为副总司令、刘鸣为参谋长,各路义军整编为三个路军和一个藏兵师。国民党闻讯调集5个正规师、一个空军中队、两个骑兵旅、从地方抽调8个团,从四面“围剿”义军,义军境况十分不利。国民党还派出两个“宣抚团”对义军进行政治瓦解和劝降,张英杰弟兄和刘鸣先后接受“宣抚”,后张英杰被国民党枪杀于临洮。

喇筱珊

喇筱珊(1914—1971),曾用名承德,回族,临夏市喇家巷人,喇世俊之子。幼读私塾,后入兰州兴华小学。民国二十年(1931)后历任永昌县财产督察所专员、永登禁烟善后局长、一条山百货局长、山丹统税局长、泾川百货局长,1945年辞职回乡经商。解放前夕韩起功在临夏抓兵时任命为“民兵团长”,他执意不从,避居宁夏。解放后返回临夏,被人民政府任命为临夏专署民族事务委员会副主任、临夏市人民政府副市长、市长、临夏州文教卫生处副处长,1965年任州政协副主席。任职期间,尽职尽责,廉洁奉公。为改变市区卫生面貌,制定十户一小段,十小段为一大段,设负责人,实行每天“三洒”、“两扫”制度,每周评比一次,购置马车两辆,分城内城外两片清运垃圾,并深入基层抓落实,荣获西北军政委员会锦旗一面,临夏市被树为西北区乙等卫生模范单位。1964年北塬地区白喉流行,疫区实行封闭,市政府组织医务人员到病区抢救治疗,喇筱珊带领医护人员深入病区走村串户,查看病人,疫情很快得到控制。同年北塬地区又遭受特大雹灾,他同其他领导奔赴灾区,调查灾情,安抚群众,及时调拨籽种,带领干部运送城粪下乡,使灾区群众适时补种,减轻灾情。1971年病逝于家中。

卫广恩

卫广恩(1916—2002),祖籍安徽合肥板桥村,父驻军甘肃落籍河州。一家祖孙三代从军保国,父亲参加辛亥革命,本人参加抗日战争,儿子参加对越自卫反击战,并均荣立战功,其绩可彰。

父卫守本(1883—1941),字静波。与段祺瑞同乡,青年时投段祺瑞部当兵,因机敏练达,作战勇敢,深得上司器重,逐步提升为段祺瑞边防军第二混成旅步兵团团副,北京政府曾授予7等文虎章。民国九年(1920)直皖战争中皖军败北,其所在部队遣散。民国十二年(1923)卫守本投奔广东革命政府加入国民军,参加东征,北伐战争,受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嘉奖。张广建督甘时到甘肃在临夏落籍。民国二十年(1931)因病回临夏,不问政事,人称“卫大人”。

卫广恩少入私塾,后入凤林学堂及导河联立中学(今临夏中学前身),读书之余,喜武术,擅长条子棍、散打等。中学毕业后受父亲影响的卫广恩毅然从军,他虽为独子,但一生为国效力的老父支持他,宿愿得成。民国二十三年(1934)8月,18岁的卫广恩只身到兰州,经同学介绍,到岷县鲁大昌部当兵,初当勤务兵,后任师部参谋书记、中尉书记等职。民国二十八年(1939)4月副师长王裕民介绍报考黄埔军校,以优异成绩录取,人黄埔军校7分校17期步兵科学习。民国三十年(1941)8月毕业时正值全国抗战,分配到八战区第一独立挺进纵队机炮大队第二中队任上尉分队长,民国三十二年(1943)3月二支队一中队在对日作战中全部阵亡,他所在二中队番号改为一中队,由他继任上尉中队长。继续在晋南一带沦陷区打游击,1944年5月,抗战最艰苦的阶段,日军又向晋南进行大扫荡,他奉命随支队在荣河县南河上村阻击日军,掩护大部队转移,从早到晚,他们打退了敌人无数次进攻,战场上硝烟弥漫,敌我尸体混杂,卫广恩所带中队又一次伤亡殆尽,他身负重伤昏迷在死人堆里,夜幕降临,敌军退走后,村中一位大嫂把他救护到家,第二天夜晚,村民们用担架把他送到韩城野战医院。此次战役中虽伤亡惨重,但他因作战勇敢、顽强,圆满完成了阻击任务,受到战区司令部嘉奖。

民国三十五年(1946)卫广恩伤愈出院被送入军官总队集训,后分配到国民党十二师三十五团任少校团副,1947年底所在部队从三原进攻延安,他在三原留守兵站任站长,后又转入一一九军二四四师任参谋,全国即将解放时同学、同事邀他去上海,同去台湾,他因老母孤身在家,无人赡养,拒绝去台。1949年卫广恩随全军在武都起义,所部在礼县改编为中国人民解放军独立第三军,他在第七师司令部任一科科长。1950年到西安西北军校学习一年,结业后以老母年迈无人赡养为由要求复员,经组织批准,1951年8月由临夏专署分配在畜产公司工作。

1957年反右斗争中,卫广恩被错划为“右派”,并被开除公职。“文革”初期戴“历史反革命”帽子,迁送农村,监督劳动改造。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平反。一生工书法,擅诗词,其书法谨守法度,功底深厚,多次在兰州、临夏展出。晚年他积极参加社会公益活动,担任市政协委员、黄埔同学会会员。

2002年4月1日凌晨,卫广恩病逝家中,享年86岁,临终遗嘱:“丧事简办,不念经,不放炮,不带孝。”并自挽联日:

磨难受尽阎罗岂敢加罪,

正气凛然菩萨自有安排。厚养薄葬从古训,丧事简办遵父命。

陈文俊

陈文俊(1917—2001),字秀卿,世居临夏市折桥乡陈马村。少入私塾、北街小学读书,后人导河五县联中(今临夏中学),毕业后应马矿务之聘到德永小学(今永红小学)教书,后任宁定战时民教总副干事、太子寺小学校长、宁定民教馆馆长。1942年后在凤林小学任教、任教育主任,县参议员等职。解放后在凤林小学任教育主任、校长等职,兼任干部业余学校教员,1957年因“右派言论”被冤错判入狱7年,出狱后居家劳动,性情达观,不畏权贵。1978年平反复职,任市政协委员。晚年虽患腿疾,行走不便,但一遇公益活动便到,建言献策,直述己见。

陈文俊工诗善对,临终自拟挽联以示后人,嘱儿女在他死后“不念经,不带孝,不放炮”,其自挽联日:

赤身下野圹要翻地狱十八坎

白手见阎罗没带人间半文钱

勿哭哭啼啼让人安心睡去

应高高兴兴叫我放脚离开

供养诚多半滴未见进口唇

祭品实富一丝何曾填牙缝

阎罗加罪头不低

碎鬼索命腿难软

身死魂未散怎敢鸣金震宅

骨寒体犹温何忍击鼓惊空

在厚葬成风的今天,陈文俊豁达的生死观是可贵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