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灵异棺中天问
2655900000044

第44章 荒野魔咒(6)

在白虎镇上呆了三天,没有任何消息,警方称,尸体失踪这种怪事还是头一回遇到,一时没有什么线索,叫我们先回去,一有线索就通知。

回到宜昌,番茄说,她已把那“卐字串”破译完了,反映出来的事情不得了!

眼下,孙友元对此却没有任何反应了,我想,他牵挂着吉娟的尸体,眼下对破译“卐字串”不可能有什么兴趣,便把他送进房里,扶上床睡了。我则和番茄开始分析从“卐字串”里破译出来的信息。

番茄指着翻译出来的一段话说,这一段尤其重要,应是一个突破口。

我凑近屏幕,见上面写的是:

赶紧到三峡屈原纪念馆下面的浮船码头,找导游刘莉,行包在那里,请尽快设法与我家里联系!

番茄说,照片上的那些“卐字串”编码,当然有一些错误的字码,因为,书写者当时无法将编码输入电脑里对照,只能凭记忆中的规则编码,错码就在所难免,但是,根据上下文的意思和整体语境的情况综合分析,她顺利地完成了校正,所有的“卐字串”密码都破解了。

我说,那你给我讲一下所有“卐字串”归纳起来的主要意思。

番茄说,主要有三个方面的意思,一是警示性的编码,表示有的地段很危险,不能经过。二是求救性的,要发现此事的人尽快找到三峡姓刘的那个导游,然后跟其家人联系。这就是我刚才指给你看的那段话,这样求救性的“卐字串”反复出现,甚至在同一块石头上,都会重复书写五六次,总共不下50处。三是路线图,表明了去向,其中,“将往神农架川鄂古盐道”的语句也是反复出现,共有23处。

我说,书写者究竟遇到什么危险了,他为什么没有提示报警呢?

番茄说,这也就是需要破解的地方了。

说着,她轻点鼠标,翻过几页,破译整理好的一张路线图呈现在屏幕上:

天门垭—塔坪—鸾英寨—官封—赶集沟—九里十三湾—高坪—弯腰树—玛瑙池—三道沟—天池垭—苦桃园—老鹰垭沟—莲花坪—红花塘—七里砍—板仓坪—东溪—大九湖……

我说,看起来,这大概就是书写者要经过的川鄂古盐道的线路了,这些地名听起来可是相当陌生呀!

番茄说,也许当地人不觉得陌生。

她喝了一口番茄汁又说,在破译过程中,始终有一种直觉,觉得一路上的怪事,也许跟这“卐字串”密码有关联。

我说,是呀,我也有这种感觉,可是,即使我们要跟着这“卐字串”密码追踪书写者,揭开谜底,也不能蛮干呀!因为,我们现在根本就不能确定这“卐字串”密码事件,是否真的就是一个求救事件,万一是个骗局呢?万一是有人恶作剧呢?

番茄说,即或是求救,但是,书写者标明了这条线路,却最终并不一定完全按这样的线路走。我们当时出来探险时,不是也制定了线路图吗,可是后来情况一变,根本就没法那样走了。而这个书写者,好象处于危险之中,仿佛行动不自由,这条线路很可能只是一个设想,能不能这样走,还是个未知数。

我说,是呀,眼下,我们即使要对这个书写者提供什么帮助,继而揭开谜底,也要基本摸清情况再行动。当然,对于书写者而言,情况紧迫,我们也要抓紧时间,当务之急是找到“卐字串”中提到的三峡屈原纪念馆下面浮船码头的那个女导游!

番茄说,对呀,从宜昌到屈原纪念馆下面浮船码头,现在坐船走的话,中午就到了,很快的!

我说,那现在就出发吧,救人一命胜造七级浮屠!

孙友元听我们讲述了“卐字串”的详情后,也很兴奋,并且,也认为,跟我们一路上遇到的怪事有某种牵连,急欲揭开谜底,希望由此找到吉娟遇害的线索。

中午时分,船泊屈原祠浮船码头。

下船时,我问番茄带好相机没。她说,差点就忘了。我说,上车睡觉,下车拉尿,景区拍照,是如今旅游的通行法则,怎么会把相机搞忘呢!

下船跟着人流穿过一条趸船,涌进岸边浮船码头的表演舱,这里即将上演一台具有峡江民俗特色的《船工号子》。

人们在长长的木条凳上坐定之后,纤夫的吆喝在幕后响起:

船过西陵峡呀,人心寒,

最怕是崆岭呀,鬼门关!

一声的号子,我一身的汗!

一声的号子,我一身的胆!

几句唱罢,一个精神矍铄老纤夫领着一队身强力壮的壮年纤夫从后台走出来,穿着镶红布边的对襟短褂,包着红布头巾,摆开阵势,拉起纤绳。

纤夫们拼命向前,演绎着过险滩、斗恶浪的悲壮情景,号子声粗犷沧桑,场内掌声雷动,有游人和导游情不自禁地在身边和:西陵峡上滩连滩,新滩泄滩崆岭滩,滩滩都是鬼门关,血汗累干船打烂。

少年时学地理,讲到长江三峡,老师就会介绍,三峡中的西陵峡极为险峻,到处都是急流险滩,自古以来,吞没了无数船只,无数船工葬身鱼腹。我问番茄,记不记得。

番茄说,也许讲过,但印象不深了,倒是在大学里,老师介绍的劳动号子,尤其是极具特色的川江船工号子还记忆犹新。国外,也有很多作品反映纤夫的生活,有一支名为《伏尔加船夫曲》的交响乐就是以纤夫生活为题材的,这是世界上最经典的交响乐曲之一。其旋律,时而激情澎湃,时而婉转低咽,时而热情奔放,立体地表现了19世纪末的俄国纤夫的悲苍人生。

我说,看来,纤夫与自然抗争的精神在世界范围内,是广为传颂的,不是还有一幅列宾创作的著名油画《伏尔加船夫》吗?与险恶的命运抗争,自强不息,应该是人类共同的精神遗存,艺术热衷于这样的主题。

我们被这台气势雄浑的《船工号子》深深吸引,想对三峡的民俗文化有更多更深入的了解。仅仅我们内部探讨是不能解决问题的。可是,眼下,我们没有带队的导游,没人给我们解说。 于是,我靠近一个举着黄色小旗子的导游小姐。可能是我长得不令人讨厌,沟通能力挺强,导游小姐很热情地回答我们的问题。

我急不可耐地率先提了一个问题:据说,纤夫的生活都很苦,那么长江的船工们到底有多苦呢?

导游小姐笑起来,让我感觉到这是哭笑不得的笑,也许是我提的问题太浅薄了。

她说,这一带,以往传唱着这样的打油诗:一条纤绳九丈三, 纤夫尸骨埋江底,父子代代肩上拴, 老板年年添新船。严冬里,为了生存赚钱,纤夫们也要作业,刺骨的寒风裹着冰雪,会像刀一样在他们裸露的肌肤上切割。俗话说,行船走马三分命,纤夫们一旦遭遇狂风恶浪,弄不好,船就回滑,甚至船翻人亡。特别是在汛期,船行急流险滩,货船在江中随着桀骜不驯的洪流横冲直撞,几十个纤夫都拖不动,累得吐血也控制不了平衡,好多时候,船只被水冲翻。一旦翻船,纤夫往往被巨大的惯性拽倒,有的落水,有的摔伤。不过,如今好多了,尤其是三峡大坝建成后,长江的水势不再那么凶险,船工们已不再那么危险了,人们现在唱的是:峡峰变矮江变宽,急流隐去水更缓,暗礁险滩沉江底, 峡江如镜微波泛, 千舟万舸纵情行, 指点满江尽大船。

孙友元这个一向不正经的家伙则提出了一个近乎非礼的问题:听说纤夫们拉纤时,都是光屁股,在大姑娘面前也不回避,甚至,大冬天也是,请问是不是真的呢?

没想到,导游小姐还一本正经地解释,确实有许多纤夫拉纤的时候是不穿衣服的,这样的情景,有很多图片,网上可以看到,在仲春、初秋和整个夏天,纤夫们爱光着身子拉船,即使迎面走来大姑娘也不回避。

听到这里,我取笑孙友元:孙老总,你这种流氓挺适合在三峡拉纤的。

孙友元并不还嘴,而是急着问,纤夫为什么不穿衣服呢,难道有什么规矩?

导游小姐说,纤夫家境都不好,如果穿着衣服拉纤,汗水和江水浸蚀衣服,加之纤绳的磨损,衣服穿不了几天就坏了。而且,拉纤时,随着船的行进,往往要频繁下水,好多时候,紧张得没有时间脱衣和穿衣。最重要的是防病,如果穿着衣服,衣服干了湿,湿了干,久而久之,会得风湿病和关节炎。

番茄还沉浸有号子的悠扬中,提的还是关于船工号子的疑问:纤夫们为什么喊号子呢,不喊就不行吗?

导游小姐说,人活一口气,佛是一炉香,往往就凭喊号子发力的那股猛劲,船才得以摆脱急流进入安全地带。

我们跟着导游小姐边聊边走,进了屈原祠。屈原祠规模庞大,倚山而建,面临长江,坐北朝南,四周是密密的柑桔林和苍松翠柏。一眼望去,有屈原青铜像、东西碑廊,还有一座两层主楼,上面悬挂着郭沫若先生题写的牌匾:屈原纪念馆。

导游小姐说,屈原祠占地14000多平方米,原叫清烈公祠,1976年,长江葛洲坝水利工程兴建,江水升高,于是秭归县政府将其迁往这里,更名为屈原祠。现在挂“屈原祠”牌匾的这座楼是陈列馆,楼后的山上是屈原的衣冠冢。

我心里想,幸好跟上个热情的导游,要不还弄不明白这些。

来到院坝里的屈原青铜像前,只见屈原,微微低着头,双眉紧锁,身体体微微前倾,右脚向前迈起,左手提在腰际,两袖生风。

我站到像前让番茄拍照,孙友元则双手合十,虔诚地参拜。

导游小姐介绍,这座青铜像,高6.42米,重3吨。并问我们能不能说出几句屈原的经典诗句:

我立即想起中学时背诵过的《离骚》,便吟道:

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 余虽好修姱以鞿羁兮,謇朝谇而夕替。 既替余以蕙纕兮,又申之以揽茞。!

孙友元接着念道: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

还能多念几句吗?导游笑着问。

这时候,我们只有在心里默默地埋怨自己的浅薄无知,为什么一时就记不得屈大夫的诗了呢?

导游见我们久不能语,便补充道,还有两句,很好地体现了屈原的品质:“吾不能变心而从俗兮,固将愁苦而终穷”,“欲横奔而失路兮,坚志而不忍。”

导游说,这几句诗能很好地表现屈原爱国爱民的满腔激情和孤忠高洁的精神境界,所有当年塑像的美术师正是按这种意境来构思的。

屈原青铜像两侧的长廊内的青石碑上,分别刻着屈原的《离骚》、《九歌》、《九章》、《天问》,还有历代文人骚客歌颂屈原的诗词手迹,让我们顿感历史的沧桑厚重。

屈原纪念馆是上下两层。下层展厅里,有关于屈原生平的图片、诗词、书画,各种版本的《楚辞》,以及明嘉靖十六年当地百姓捐刻的一尊巨大的屈原石像。上层展厅陈列有在秭归境内出土的各种珍贵文物。

纪念馆的背后是屈原衣冠冢,也称屈原墓,是从原来的清烈公祠迁过来的,四周环绕着石梯石栏,掩映郁郁葱葱的树木之中。墓上刻着青狮、白象、鱼吻等,两侧是威风凛凛大石狮,据说是明代雕刻的。透过墓中的石门,可隐约看见里面悬吊着一具红漆古棺,下面是一个巨大的莲花石座,导游说,这就是俗称的“屈原吊棺”。

凝视着屈原的铜像,我忽然想起屈原那句名诗,“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不禁反复吟诵。又过浮船码头上的表演舱,一台节目正在上演,美髯飘飘,一袭白衣,云袖飞舞的屈大夫站在浮船的舱门边向着我们微笑。

我说,番茄,快上去拍照!

可是,番茄刚刚靠近,屈大夫却已折身往舱里走了,边走边吟唱: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

番茄遗憾地说,我们动作慢了,屈大夫进舱给游客们吟诗去了!

游轮的汽笛响起来,游客们回船,不过,我们是自游人,不赶那时间,便请导游小姐跟我们合影留念。然后就问她,这浮船码头上有没有一个叫刘莉的导游?

刘莉?她惊叫起来,迅速掏出导游证递给我。

导游证的姓名一栏工整地填着:刘莉。

刘莉说,你们找我怎么不早说啊,还兜了这么老半天的圈子。

我说,我们也想先好好领略一下屈原的风采嘛。

番茄急着问,你这里有没有游客存放了行李什么的,一直没有来取?

刘莉的眼睛一下睁得铜铃般大:你们怎么知道这事啊?两个月前,一个香港来的教授游三峡,跟我玩得很愉快,后来,他说要去神农架一带考察什么古人类遗址,便把行李存在我这了,说一周后就来取,可是一直没回来,或许遇到什么不测了,我已经报警了。警方虽然一直在调查,但还没有什么进展,难道,你们得到了什么线索?

我们找了个茶坊坐下来,番茄打开手提电脑,翻出那些“卐字串”给刘莉看。

最后,我们提出打开教授的行李包,查找其家人的地址,以便联系。

刘莉说,报警时,警察已查看过行李了,找出了他家人的地址,也联系过了。

我说,那么现在可以肯定的是,教授出事了,我们想顺着那“卐字串”标出的川鄂古盐道线路图去找他。

刘莉说,川鄂古盐道的路多危险啊,就凭你几个去,怕是势单力薄哟!

孙友元急切地问,怎么个险法?

刘莉说,那古盐道上,可是狗熊和野猪的出没之地,蛇呀,蚂蝗呀四处乱爬。

我问,地势险峻吗?路好不好走?

刘莉说,当然不好走了,尤其是莲花坪到板仓乡,要徒步20公里,路险坡急。而从板仓到横梁子,是长达15公里的上坡,沿着悬崖一直上,而且一路水源少。你说险不险?

我说,看样子,你走过这古盐道?

刘莉说,我是吃导游这碗饭的呀,附近稍微知名一点的景点,早就走过了。

孙友元说,你一个女孩子都不怕,我们怕什么呀?

刘莉说,不能这样讲,我们那可是大部队行进呀,有专业人员带队,还带着猎枪等防护装备,你们这两三个人自行进去的话,怕是凶多吉少。

我说,那就还是找警察开路安全可靠呀!

然后,刘莉跟我们交换了手机号码,又打了几个电话,告诉我们,她已通知了警方,办案警官叫我们就在这里等着,很快过来会合。

最后,刘莉买了些小吃招待我们,叫我们在这里边喝茶边等,不要走远,她又去招呼游客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