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古言红楼梦林黛玉续传—水润珠华(三部曲)
26400000423

第423章

水溶口中这样安慰延晟,心中却知皇后犯了皇上大忌。皇上最忌后宫耍弄权谋。由皇宫明争暗斗权诈而引发的连天血狱,史不绝书。历代王朝权力更迭骨肉相残的血案也都是后宫角斗造成的。女子无才便是德,古语有理。女子一旦有了权谋之能,又有色相之利,可说祸者大矣。圣上曾与嫔妃说过,任何人都不许干涉妄议立储之事。因此惠妃、皇后都不敢直言其事,而外求借力。现今,皇后自作聪明为掩盖其家族丑闻,玩弄谋略耍弄皇上,把皇上当刀使,十足的藐视君上,置皇上于何地?皇上焉能不怒?皇上之怒不在付家十几年前的欺君,而在今日被枕边人利用。柳霆英事易解,付家之事难脱。水溶安慰延晟一番,告诉他此事不用着急,给皇上息怒时间。说完去了御书房。



水溶见皇上面色虽然阴沉,却很平静。上前见礼道:“臣见驾陛下。”皇上一见水溶,便哼了一声:“水溶,擒拿柳霆英时你请旨审理此案,如何留恋享乐,不思国事,不回京城。”



水溶道:“陛下,此案臣已审明,待陛下圣裁。”



皇上又哼了一声,道:“你审的倒不费力气。”



水溶道:“此案亦该有个公道说辞。”



皇上道:“依北王之见,该如何处置?”



水溶呈上折本:“此乃臣之愚见,请陛下过目。”



皇上接过折子,道:“水溶,你有备而来啊。”打开来,见上面写着:

柳霆英杀抚远将军付棣,今已查明,十三年前,抚远将军付棣因微物之系擅屠柳氏一门四人,柳霆英幸而避难,今图以报。念其情堪悯,行出有由,不予罪究。然其私斗杀官,目无律法,当施以惩。念其少年英杰,弃之惜哉,允其戴罪立功,报效庙堂。

案发后,大学士付林不思明朗案件真情,蔽其兄之罪,而百般助凶手脱身,使案情迷陷。欺君罔上,当施以重罪。然念其平素为人诚恳,勤于政事,在此案中,未助纣虐,有悲悯之心,别善恶之念。于今道出真情,使无辜冤魂昭雪,俊杰脱枉,若见用于朝,亦有功于事。拟降官一级以为惩治。



皇上看了半天,道:“卿未提付棹一事,亦未提皇后与德妃。”



“陛下,陈年过往,不提也罢。说出无益于事,反致众口汹汹。皇后与德妃乃陛下家事,非朝臣政事,臣无置喙之地。”



皇上知道水溶顾及他的颜面,无论如何,付棹是他已定的妃子,与人私奔留后,酿出这一段祸事,毕竟不是美谈。至于皇后与德妃,虽说是后宫,其行亦影响朝政。遂道:“对涉案之人严惩不贷。一个个如此胆大妄为,还把朕放在眼里吗?”



水溶道:“依陛下之意……”



皇上道:“柳霆英即行监禁,付林流放,皇后、德妃迁往冷宫。”



水溶倒吸了一口凉气:“陛下,臣窃以为此案不宜重处。”



“为何?”



“陛下思不徇私情,矫枉朝政,然臣以为功效不显,反致口舌。”



“此话怎讲?”



“陛下,臣民不以陛下为公,反以陛下为私。”



“咦?”皇上询问地看着水溶。



水溶道:“臣民不以陛下公允其事,反以为陛下因付棹一事恼怒在心,志在泄愤。”



“你说什么?”皇上大怒,“朕若如此心胸,水溶,你能有今天?”



水溶不慌不忙:“臣亲历其事,自能感受陛下胸襟,然臣民不能。”



皇上怒气渐止:“依你之见?”



“陛下,柳霆英虽杀官,然付棣确有可死之处。念柳霆英为亲复仇,不避艰险,孝心可感,由监禁改为监管如何?”



“咦?”皇上不解。



“禁闭某地,令人看管,不令其擅自行动,待其立功之后,再行定夺。”



皇上微微点点头:“付林呢?”



“付林亲情两难,周旋期间,亦属不易,本非有意欺君,念其平日本分,降*****若何?”



皇上无语。



水溶继续道:“臣斗胆为陛下谋划宫中,皇后娘娘虽是使事件复杂的主谋,然念其有畏君之心,护君之意,并未造成不测之局,可令娘娘闭宫自省。此事德妃娘娘虽隐匿未报,然未参与谋划,还曾暗示陛下,不可因椒房之宠施以严惩。虽有小错,并无大过。陛下深思。”



皇上道:“水溶,此事再议。如今荥城县事急。”



水溶道:“陛下,如今农忙时节,此事不可轻忽。臣之青闼去荥城不远,臣愿请旨前往查察。”



皇上道:“北王是不是还要携带王妃前去?朕看你不是查察,是想借此逍遥。”



水溶一怔:“臣为国事,陛下何出此言?”



皇上道:“王妃滞留青闼未回,显是游心未息。北王此时请旨,朕不能不思北王有私心。”



水溶笑道:“陛下多虑,臣能公私分明。”



皇上道:“卿能公私兼顾:上次出巡,带郡主历练;此次查察,又带王妃出游。不似朕深闭宫中。名为天下主,受困于苑囿之地,何曾赏尽天下风光?”



“臣恭贺陛下。”



“朕身为一国之君,未若黎庶可行止自在,北王因何贺之?”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