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都市秋天的海洋
2565200000059

第59章 与深圳重逢

又有好久没写文章了,我常常为此责备自己的慵懒。

SH的冬天依然温暖,阳光毫不吝啬的照在浦江两岸,也照进了我的办公室。很难想象,就在几天前也就是上周,SH迎来了今冬的第一场雪,申城的冬天来得比往年要迟,而我却躲到了南国的深圳,享受着比这里高出十度的温差。真的很难说这是幸运,还是不幸,错过了雪景,却收获了阳光。

是因为休年假,我和太太计划出去度假,想过回老家,也想过去HN,还考虑了杭州、青岛、大连、丽JX双版纳等等,但最终却选择了回深圳。深圳,这个我们俩曾先后工作和生活了十年的城市,这个属于我们的女儿的出生地,这个属于我和太太的第二故乡。

自从来SH后,便会时不时的怀念深圳,尤其太太更是对深圳思念得不行。也正是因为她自来SH一年半后便再也没回去过,这次我们最后还是选择了回深,既看一看亲戚朋友同事,也顺便办一些家庭小事。最近看到一句话:所谓旅行,就是从自己活腻了的地方,到别人活腻了的地方去。而我们这次度假,则是从自己活腻了的地方出来后,重新回到自己活腻了地方去。

回深圳后,才发现这个地方我们真还没有活腻,而是活得还很不够。想当年我97年大学毕业后,便来到了深圳,成为了一个真正的深圳人。而曾经我最向往去的地方不是这里而是珠海,命运让我选择了深圳,深圳也偶然选择了我。太太则在2000年到了深圳,我们在2001年认识了彼此,2004年组建了家庭,2007年有了孩子,2009年双双暂别深圳来上了SH。

说“暂别”,也许是准确的。自从离开深圳的第一天起,我们便知道终究有一天会回来。深圳是我们的家,是我们的根,是我们思念之源。当重新回到她的怀抱,熟悉的一山一水、一草一木仿佛从未离开,这里的朋友多得排着队见都见不过来,我们几乎都是在朋友的簇拥中、在亲情友情的怀抱中度过的,让我们倍感温暖,让我们不虚此行,让我们流连忘返。

这里,还有我们的哥哥、妹妹、叔叔等亲戚,还有不同单位不同头衔的同事,有不同阶段不同爱好的朋友,也有同住华侨城燕栖楼的邻居们。朋友们的容颜和性情没什么改变,但生活条件变了,许多人都买房买车了;他们的孩子也逐渐长大了,就像我们家伊伊在一天天长大一样;他们的工作岗位也变了,也有人像我一样被派往区外,也有人得到了不同程度的升迁。

深圳的城市也在改变,一如她三十年来从未停止过改变一样。侨香路两侧又建起了不少高楼大厦,楼下的“侨城北”地铁站眼看就要封顶了,创意文化园的人气比以前更旺了,乐群楼下的食街已经停业改造了。深南大道上的车辆明显增多路也开始拥堵了,深圳的天空也没有那么蔚蓝清澈了。这也许是发展,但某些方面又在倒退,正如一个人的发展一样,职位和收入提升了,健康却不如从前。

楼前的燕晗山依然郁郁葱葱,远处的深圳湾依然平静如镜,生态广场的小溪依然流水孱孱,“指挥部”前的骏马依然在纵情驰骋,“小芙蓉”和“毛家”的湘菜依然热辣可口,沃尔玛的人群依然比肩接蹱,华强北的氛围依然热闹喧嚣,莲花山上空依然风筝飘飘……这一切曾予我如此熟悉,又曾变得有些陌生,虽然中途我回过几次深圳,但只有这一次举家重回,才感觉这一切依然属于我们。

家,从来不是一个物理概念。虽然深圳有我们的住所,SH也有,但只有家人在哪儿,家才在哪儿;心在哪儿,家才在哪儿。有许多人问我在SH可曾习惯,也有许多人问我何时回到深圳,我只能笑而猜想:也许会在SH长期停留,也许会在某天突然回了深圳,也许我会去往另一个城市……这一切,都可能成为可能;这一切,也许都只是也许。

但无论怎样,深圳是我的第二故乡,这里是我的家,这个现实将永不改变。可变的,是我与她重逢的次数,以及思念时间的长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