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都市
2564400000061

第61章 遇上洛杉矶

2013年6月14日,我们乘车从深圳出发,经福田口岸进入香港,从赤腊角国际机场飞往美国洛杉矶。

飞机从太平洋西岸起飞,在太平洋上空飞行了12个多小时,终于到达了太平洋东岸也即美国西海岸,在洛杉矶顺利降落。这是我第一次跨越太平洋的飞行,也是第一次几乎绕地球半圈的旅行,也是第一次踏上美洲的土地,还是第一次来到这个熟悉又陌生的国度——美国。总之一切都是新鲜和充满意义的。

说对美国熟悉,是因为我一直对这个国家和民族很感兴趣,对美国的历史、地理、文化、政治和经济都有一些了解,也对美国能在短短200多年取得如此巨大的成就、成为各国人民心中向往的国度感到佩服和好奇。说对美国陌生,则是因为我此前的确从未踏上美国的土地,与美国人打交道的机会也不多,对美国和美国人还未有过实质性的接触。

我们的第一站是加利福尼亚州的洛杉矶,面积约1200平方公里,人口也差不多1200万。它是美国第二大城市,仅次于东海岸的纽约,它也是美国西部最大的城市和最大的海港,还享有“科技之城”的美誉。这里还是美国仅次于纽约的金融中心,当然好莱坞、环球影城和迪士尼的存在,也让洛杉矶成为美国娱乐文化和世界流行文化的发源地。因宗教的关系,洛杉矶还被称为“天使之城”。

由于国泰航空的空姐大多是中国人,因此我们对美国人的第一印象,始于下飞机后在机场和海关遇到的这拨美国人。机场里有奥巴马的头像,还印有他“欢迎来到美国”的客气话,虽然头像画幅并不算大,但至少还是传递了美国人民的自信与热情。可接下来的实际体验有些差距,机场和海关的工作人员慢慢腾腾、效率极低,也根本看不出他们对来美国的人们有多欢迎。

在等候过关的队伍里,我们足足排了两个多小时,第一次体验便给了我们一个下马威。其实中国人早已习惯了排队,可在这里竟还是有些难以忍受,试想在经过十多个小时的飞行后还要排几个小时的队才能进到美国,而等待的原因根本不是因为人多,而仅仅是工作人员效率低下。好不容易轮到我们了,大家顺利过了海关,可一位同行者又被盘问了半天,至少又拖延了一小时。

这还没完,过了海关,取了行李,出来居然还要排队。原来又有两名工作人员坐在那里拦着,他们不光是检查行李票,而是将刚才海关人员的问题又盘问了一番,诸如你来美国做什么,呆多少天,带了多少钱等等,完全是重复询问,且给人有“多管闲事”之嫌。我不知道再盘问一遍意义何在,这难道就是美国人的办事风格和行为逻辑?机场的这几小时,让美国人给了我较差的第一印象。

终于出了候机厅,算是第一眼见到了美国的外景,今天天气晴朗、气温适宜。之前在航班落地前也俯瞰了一眼洛杉矶,与大多数城市也相差无几。这一天是美国西部时间6月15日下午,这里比中国晚15个小时。有一个明显不同会让你立马感觉的确是到了外国,那便是房车很多,其比例甚至超过了别的车型。当然这些房车并非都是家庭陈设,而是里头排满了座位的类似“中巴”的交通工具,只是比中巴更舒适和气派一些。

客观来说,我眼中的洛杉矶跟想像中的还有着不小的差距,这种落差很容易让你误认为这就是你对美国的期望落差。毕竟美国在世人心目中是如此发达、繁荣和先进,但洛杉矶给我的感觉则更像是一座过了气的老城,经济不算繁荣,风景也不够美丽,建筑不够新潮,人气也不够旺盛,甚至比起国内的许多中等城市来说,洛杉矶在观感上都会略显黯淡。

除了市中心有一片面积并不算大的现代高楼外,其余大多是比较陈旧的低矮房屋,看上去更像是中国比较老一些的三线城市。这里的路不宽也不新,但路上车不少,车速也挺快,不过一直非常畅通,其中有一条是专门用来跑2人及以上车辆的专用道,其它车辆跑是要缴费或罚款的。美国的私家车里多是孤身一人,又多是长得很胖很胖的中年男女,黑人的比例则差不多占了一半。

我们驱车来到“中国城”用餐,说是中国城,其实也就是一两条中国人聚集的街道,除了有一个门头上有龙的雕饰,提醒这里与中国有关外,也看不出来是一座“城”,甚至连唐人街都算不上。这里并不热闹,路边的商店有点类似杂货铺,居民、游客和商店也不多,但据导游说这便是洛杉矶主要的“中国城”之一了。这里的中国菜自然无法跟国内相比,只能是勉强充饥而已。

我们来到市中心的TheWestinBonaventure酒店入住,将行李安顿好后,便去了久负盛名的好莱坞参观。风靡全球的好莱坞巨片和巨星便诞生在这里,与它的名气和地位比起来,好莱坞的街道又一次让我们产生了落差。这里也就是一个并不算长但比较宽的街道——日落大道,我们到的时候还正赶上了日落,看到了日落时分的日落大道,也算是名符其实。

街道两旁分布着众多剧院和商店,有多比剧院、中国大戏院等,全球瞩目的奥斯卡颁奖典礼便在多比剧院举行。星光大道也在这里了,众多好莱坞巨星的名字、手印和脚印被刻在地面上的五角星里,街道上满是漆着好莱坞字样和明星头像的车辆,街道两旁有不少扮演成电影角色的人物造型和一些街头即兴表演。只需半小时,好莱坞便参观完了。你简直不愿相信,这个不起眼的小地方居然成为了世界电影文化的名代词,这便是美国文化的力量。

“好莱坞”在英文里是“冬青树林”的意思。在回酒店的路上,远远望见了“Hollywood”那几个大字,之后往返又多次经过这里。本来还想去看一看明星们住的比佛利山庄,导游说为了避免游客干扰,好莱坞明星们迫使当地政府修改了相关规定,游客便无法靠近。远望了一下这里的别墅,山并不高,树也不绿,与国内的高端楼盘比起来倒也谈不上多夺人眼球,但这里已是洛杉矶最好最贵的住所之一了,况且住的都是世界级大腕明星们。

在美国度过的第一晚,主要是用来倒时差的,辗转反侧在所难免,好在听了不少关于美国的有声书,尤其是《美国的本质》更是让我对美国有了较透彻了解。第二天一早,我们开车前往好莱坞环境影城,这里不光是游客游玩的主题公园,也是影视拍摄的片场。影城里有不少与电影题材相关的数字娱乐体验项目,还有一些影视特技表演。公园里无论是游客还是工作人员,胖子和超级胖子随处可见,这大概也算美国“一景”了。

园区内不同年代的电影海报,显示了有哪些好莱坞大片诞生在这里。场景布置并不算华丽大气,但影片拍出来的效果却让人震撼。我更了解到,影视拍摄场是参观与拍摄两不误,哪些场景今天有拍摄任务,便围合起来,将游客的游览路线导入没有拍摄的区域,因为场景足够多,也根本看不出来有“缩水”的成份。说这里是好莱坞大片的生产车间,一点也不过分。

从环球影城出来已是下午,我们还有一大心愿便是看看美国的西海岸,毕竟难得来一次,怎么也得看一看太平洋东岸是什么样子。于是我们驱车来到洛杉矶的一处海滨沙滩,这里的沙滩面积超大,从踏入沙滩到真正来到海边差不多要走十多分钟路程,这在国内倒好像没遇见过。太平洋东岸的风景真不错,这里的海水很蓝,游人和市民也很多,海鸟多且不怕人,我们在沙滩边居然还看到了四只小松鼠。后来在美国又多次见到这种可爱的小动物。

我们脱了鞋,将脚浸泡在海水里,看许多小孩子和年轻人在大海里嬉戏,我真想投身其中尽情畅游,因为这里便连接着对面的祖国,连接着SH和深圳的那片海水。天下如此之大,太平洋如此之广,但当今的世界变得越来越没有距离。我们原本共享着同一片蓝天,共依着同一片海水,我们都属于地球上的子民,原本也不应该有太大的差距。无论是物质上、文化上还是精神上,地球上的人们都应该有更多的交流和促进,如此才不枉呆在同一个地球。

美国的西海岸算是来过了,太平洋东岸也看到了,除了意义非同一般,这里的美景也不虚此行。接下来我们将往美国内陆进发,驱车前往下一站——拉斯维加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