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都市
2564400000040

第40章 离周庄有多远

朱家角,离周庄有多远?

从地理上看,可以说近在咫尺。从朱家角出发,驾车三十多公里,半小时便到周庄。从地图上来看,周庄与朱家角可以说是最近的近邻了,周庄也无疑是SH的近邻。你有时不得不羡慕周庄所处的位置,它位于JS、SH交界,离苏州、SH皆不远,由此辐射整个长三角。而这些便利,朱家角也都拥有。

周庄虽小,却名满天下。之前未来SH前,便多次听人提起周庄,自己也曾有了一去周庄的念头,仿佛不去便是一种遗憾。后来有机会来苏州、SH旅游,也有人提议中途去周庄,后因时间关系未能成行。第二次来华东,还是忍不住去了周庄,那次的印象是人实在太多,游客摩肩接踵,也几乎看不成风景,好在傍晚坐了一回船,感觉甚好,并由此写下了《摇啊摇,摇到周庄》一文。

来SH工作后,我也曾带家人开车去了趟周庄,因为那里离SH近,且家人也想去看一看。由于这是第一次自驾游,路不熟,完全依赖导航指引,还走了不少弯路,甚至被导航小姐带进了一条死胡同。那次,周庄给我的感觉是,它离SH不近。我们沿小河小街散步、赏景、购物,在农家小住了一晚,过得挺惬意。甚至决定择机再来。

是先去了周庄,而后再去朱家角的,那时根本不知有朱家角。去朱家角完全是偶然,从地图上先发现SH有一片巨大的水域,继而得知是淀山湖,湖旁还有一个古镇,叫朱家角。于是打算利用周末去一趟。朱家角在青浦,离佘山国家旅游度假区实在是太近了,之前还真不知自己一直与如此大湖古镇相邻。

朱家角,给人的印象是好的。某些方面甚至胜过了周庄。因为它大,面积是周庄的三倍;也因为它有大湖,从镇上便能划到湖上;还因为它人少,大家可以从容的游玩,不必避让游客;更因为它古老,说它有千年的历史;当然,这里的景也是富有特色和韵味的。

朱家角,宋元时渐成小集镇,名曰朱家村,至明万历遂成繁荣大镇。这里桥多、弄多、角多,既然是江南水乡,便难免大同小异,跟我去过的周庄、乌镇等都属“小桥流水人家”。不过我还是很佩服和羡慕江南人民的生活情调,这样的地方来多了也不觉得枯燥。赏景、逛街、购物、坐船都是必须的。乘船在古镇徜徉,“船在水上行,人在画中游”的意境便在于此吧。

“如果说九百岁的水镇周庄似小家碧玉,而千年古镇朱家角则算是大家闺秀了。”这是网上介绍朱家角最经典的一句,说得很是生动,也算和谐。然而接下来的文字则多处提到与周庄的对比,言语中透露出一股较劲和不服气的味道,仿佛是一篇朱家角与周庄优势分析文章,你也得承认,说的也多是事实。

诸如“朱家角为周庄面积的三倍多,家大,自然游玩的地方就多”,“其他三十几座古石桥之壮美也并不逊于周庄,论构筑和工艺,朱家角中和桥和西栅桥较周庄双桥更坚,而那些特色桥更是周庄无法比拟的。”“北大街成为江南古镇最热闹的古老街道,是江南其他古镇所望尘莫及的。”“这种在老街上出现奇特拐弯的景观,是其他古镇难得一见的,非朱家角不能见到。”……

然而有趣的是,在周庄的介绍里,却只字未提朱家角。不过周庄也有一系列“名头”,也是朱家角所未有的。如:列入联合国世界文化遗产名录预备清单;联合国迪拜国际改善居住环境最佳范例奖;联合国亚太地区文化遗产保护杰出成就奖;世界最佳魅力水乡;中国最值得外国人去的50个地方之一;欧洲人最喜爱的中国十大景区之一;中国首批历史文化名镇;国家AAAAA级旅游景区等等。

现实是,从历史和硬件上比,周庄也许并不比朱家角占优,然而从名气和人气看,朱家角则远不及周庄。而旅游经济最核心的便是产品知名度和品牌感召力,这些与景区本身有关,也不完全正相关,单纯靠“酒香不怕巷子深”的观念已经不够用了,在同质化产品竞争日趋激烈的今天,还需营销、策划、故事、名人、传播、活动与口碑等等,谁拥有品牌,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也就会紧随而来。

在写这篇文章的当儿,我难免多次提到这两处地名。用五笔输入“周庄”有现成的词组,敲四下键就可以了。而尝试用五笔输入“朱家角”,出来的则是“挖角”,于是只能一个字一字的敲,要敲九下键盘方可。这便是区别所在。在博客里搜索我以前写的文章时,输入“周庄”,竟出来了近十篇,原来在我以前的文字里,竟有意无意的多次提到过周庄。

必须承认,我是喜欢朱家角的,也为SH有这么一个千年古镇而骄傲。在我看来,它虽不完美,但也不比所谓江南六大古镇的周庄、乌镇、同里、西塘差多少,无非大同小异,也各有千秋。然而也正因如此,我才更觉得朱家角有些“屈”,它理不应如此低调和沉默。好在,已经有越来越多的人知道了SH也有水乡古镇,长三角还有一个古镇叫朱家角。不过名气和人气还远远不够。

朱家角离周庄有多远?如今不算近,未来也不应太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