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学九天揽月
2550100000017

第17章 游学与从政生涯(2)

1982年,美国物理学家凯布雷拉宣布,在他的试验仪器中发现了一个磁单极子。他采用一种被称为超导量子干涉式磁强计的仪器,在试验室中进行了151天的试验观察记录,经过周密分析,试验所得的数据与磁单极子理论所提出的磁场单极子产生的条件基本吻合,因此他认为这是磁单极子穿过了仪器中的超导线圈。不过由于以后没有重复观察到类似那次试验中所观察到的现象,所以这一事例还不能确证磁单极的存在。

在长时间的寻找中,可以说,没有一个科学家敢于理直气壮地声称自己完全真正找到了磁单极子。于是,导致了关于磁单极子是否真的存在的疑云的产生,并且这种疑云渐渐地越积越厚,浓重地笼罩着科学界,并引发了新一轮的、更加激烈的关于磁单极子的争议。

在肯定磁单极子存在者中,不乏非常杰出的物理学家。他们坚持认为,磁单极子是存在的,但它们成对结合得太紧密了,现在所有的高能粒子尚不能把它们轰开。但是,他们也认为,有一点是可以肯定的,就是磁单极子即使存在,它们也极可能是在宇宙形成初期产生的,残存下来的数量也是微乎其微的,因为假如宇宙间充满了大量磁单极子,则宇宙间的磁场将不复存在。这些磁单极子本来就很少,而且它们又散布在极其广袤的宇宙之中,所以要找到它不是很容易的。但是,如果磁单极子含量很少,那么正负磁单极子之间相互湮没的概率同时也会很低,所以它们就更有可能被保存下来。

也有的科学家首先肯定磁单极子的存在,但同时又承认磁单极子实际上很难发现。他们的理由是,在人类观测所及的范围内,存在的大多数磁单极子应是属于一种运动速度极其缓慢、惰性很强的“慢磁单极子”,而那些精力充沛、运动神速的“快磁单极子”,早已飞离银河系,消失在无边无际的宇宙空间。但慢磁单极子对物质电离作用很弱,要想观察到它们,需要有比现在装置灵敏度高上万倍的探测器才可以,而以目前的科技水平,这样的探测器暂时还无法制造出来。

两种观点激烈交锋,可谓谁也说服不了谁。

欧阳自远自然也十分盼望能够探究到这个难解之谜的谜底。欧阳自远和美国密歇根大学的物理系合作,期望通过将铁陨石置于液氦的低温下,用极强磁场拉出磁单极子,用最灵敏的探测器探测磁单极子的相关效应,终因探测器的灵敏度不够而没有取得可信的实验结果。

努力了,汗水就不会白流。虽然磁单极子假说到现在为止,还没有能在实验上得到最后的证实,但是,在对磁单极子进行探索的过程中,对物理学特别是粒子研究技术如加速器的发展,具有很大的促进作用。

磁单极子仍将是当代物理学上十分引人注目的基本理论研究和实验的重要课题之一,因为今天的磁单极子已成为解决一系列涉及微观世界和宏观世界重大问题的突破口,如果磁单极子确实存在,不仅现有的电磁理论要做重大修改,而且物理学以及天文学的基础理论也将有重大的发展,人们对宇宙起源和发展的认识也会再深入一步。

$短暂的从政生涯

还是在1983年,时任贵州省委副书记兼省长的王朝文向中央举荐,邀欧阳自远出任贵州省分管教科文卫的副省长。欧阳自远婉言拒绝,表示自己没有能力做官,也不想做官,愿意一生做科学家。20世纪80年代中期,贵州省委再次推荐欧阳自远出任副省长,这一次,欧阳自远当面向中组部考察组拒绝道:“我何德何能,难以担当此重任。”

无数人说欧阳自远傻,欧阳自远淡然一笑,不做任何解释,只有他自己最清楚,他的心在另一个空际。

1988年,欧阳自远在历任助理研究员、副研究员、研究员、副所长后,被任命为中国科学院地球化学研究所所长。该所除了设在贵阳的本部外,还有一个设在广州的分部——中国科学院广州地质新技术研究所,后改名为中国科学院广州地球化学所。

1990年,欧阳自远又被任命为中科院资源环境科学局局长。资源环境科学局主管地理、地质、海洋、空间、大气、生态、环境等领域,下属有四十多个研究所。此外,欧阳自远还兼地化所所长和广州地质新技术所所长两职。

欧阳自远上任时,时任中国科学院院长周光召找他谈话,首先说明了科学院需要一位科学家来担任资源环境科学局局长,周光召又说道:“一般局长不能同时兼任下属研究所的所长,由于你们研究所全体研究员给院党组和我来信,强烈要求你继续担任所长,院党组决定同意你兼任地化所所长。”

周光召主要谈了资源环境科学局的任务、目标、主要工作内容与要求以及他的期望,最后询问欧阳自远有什么困难和要求。欧阳自远回答说:“第一,户口留在贵阳,不迁来北京;第二,工资仍然拿贵阳地化所的工资,不拿北京中国科学院的工资;第三,我认真负责做一任局长,好好工作,完成任务后回贵阳,做我的研究工作。1966年大家从北京搬迁到贵阳,条件艰苦,工作困难,通过大家的共同努力,现在地化所蒸蒸日上,我要和大家在一起。”

周光召感到十分惊讶和感动,激动地说:“我们从外地调人员到北京,都要求迁报北京户口;北京中国科学院机关的工资接近贵阳地化所工资的一倍,你都放弃这些优厚的条件,为什么?”“我的钱够用了,回去后还是做我的研究工作。”欧阳自远淡淡地回答。周光召紧紧握着欧阳自远的手,深情地望着欧阳自远说:“谢谢,我都同意!”

1991年,欧阳自远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这一年他56岁,在当时的院士中是非常年轻的。

1992年,求将征才心切的贵州省推荐欧阳自远出任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身为人大代表的欧阳自远清楚,对于人代会的选举结果,他不能推辞。在他的理解中,人大就是民意机关,既然选上了,就要肩负起职责,他决定努力为贵州的百姓做点实事。

贵州多山,是全国唯一没有平原支撑的省份。在贵州流传着一句话:“天无三日晴,地无三里平,人无三分银。”贵州省农业土地面积只有2.3%,主要集中在各种山间盆地、谷地或者洼地中,耕地量少质差。为了达到农业生产和增产目的,新中国成立以来,许多地方被迫走上毁林、毁草开荒的道路,“坡耕地”和“大规模垦殖”耕地因此应运而生。过度垦殖加剧了水土流失,也加剧了山林土地的石漠化。

石漠化是指在亚热带湿润地区喀斯特地貌发育的自然环境下,受人为活动的干扰,造成植被严重破坏和土地严重侵蚀,基岩大面积裸露,地表呈现类似荒漠化景观的土地退化。石漠化最直接的后果就是土地资源的丧失,实质是水土流失。水土资源不断流失后呈现的石漠化现象,不仅恶化了农业生产条件和生态环境,而且使人类失去赖以生存的基本条件,被人们称为“地球癌症”。

石漠化严重的地方,石头一丛丛、一堆堆地蹿出土壤,嶙峋而狰狞。土地中石头就占了一半还多,在石头与石头的缝隙间,土层薄而贫瘠,庄稼稀疏瘦弱。

贵州省石漠化面积为35920平方千米,占贵州总面积的20.39%。其中,轻度石漠化面积22733平方千米,中度石漠化面积10518平方千米,强度石漠化面积2669平方千米。另外,尚有43714平方千米的土地有潜在石漠化趋势。在贵州50个扶贫开发重点县中,石漠化面积占贵州总面积20%以上的有30个县,而且凡是石漠化严重的地方,都是贵州最为贫困的地方。

欧阳自远当选为人大副主任后,开始致力于贵州省人口、资源和环境的协调发展。他组织并指导他的学生、地化所副所长王世杰的研究团组,进行了全省喀斯特地区碳酸盐风化成土与环境变化的研究,成功地解决了红土风化壳的定年方法与技术,深化了对贵州新生代地质演化历史的认识,为石漠化的成因研究和治理方法提供了科学依据。欧阳自远不仅自己研究,还组织、带动起地化所一大批力量投入这方面的课题中来,除了石漠化治理,还有地方病成因、酸雨对贵州地区土壤的侵蚀、破坏及其对策等。

欧阳自远还争取到中科院的支持,在所里成立了矿床地球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和环境地球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在该实验室的指导下,贵州在几个地方开始进行恢复植被和灌木丛的试验。为此,欧阳自远荣获2003年度贵州省最高科学技术奖。但是,欧阳自远立刻将50万元奖金全部捐出,作为地化所月球与行星中心的科研经费,以及贵州省喀斯特生态科技研究经费。

因为欧阳自远还兼任着贵州省人大财经委员会主任,为了更好地履行自己的职责,从未接触过财经的欧阳自远经常向财经委的委员,如贵州省计委、财政厅、体改委等厅局的老领导请教贵州发展经济的锦囊妙计。

省人大每年都要审查全省上一年财政预算执行情况与本年度的财政预算,欧阳自远根据贵州的现状明确提出:第一,增加农村和农业的投资,并保证每年连续性地增加。第二,增加教育、科学技术的投资,不能因为贵州人均GDP全国最低,这方面的投入也长期甘于全国倒数第一。第三,缩减公检法部门的开支,目前这方面的投入已严重超过贵州的财力。

欧阳自远掷地有声地表示,如果达不到这三项要求,政府的财政计划不可能在人大通过。

不久,修改后的财政计划报告交到了人大,大体都按照财经委所提要求,欧阳自远很宽慰。但没过多久,他就听到反映,过去怎么开支,现在还是怎么开支,财经计划报告居然是应对财经委的“假报告”。欧阳自远第一次感受到一些以自己的学术思维无法理解的事情。

作为当时户口在贵州的唯一一位院士,欧阳自远毫无争议地当选为贵州省科协主席。上任之后,欧阳自远了解到,在他之前的各位主席,奔走陈情了十多年:科技馆是面向社会,尤其是面向青少年进行科学宣传、科技普及的必要设施,全国哪个省都有,唯独贵州省没有,应该尽快建立。

欧阳自远决定在自己的任期内办成这件事。

1998年“两会”前后,欧阳自远在北京发了一份紧急传真给贵州省委领导。内容是,准备将自己的工资捐出,以发动全省科技界同人捐款,在贵阳尽快建设省科技馆。经与省军区联系,他们也有意发动干部、战士捐款,对于这一行动,请省委能够同意和支持。

省委领导收到传真后,立刻将电话打到北京:“欧阳,你千万不要带头干这种事。贵州再穷,这点钱还是拿得出来的。省里每年都要安排为民造福的十件大事,我们一定想办法将建设科技馆今年给安排进去。”

果然,当年贵州省财政拨款3800万,投资建设省科技馆。欧阳自远细致地计算过,这笔钱只够完成科技馆的土建,而硬件与软件部分比例起码是一比一,如果真要全面竣工,还需要4000多万。欧阳自远趁热打铁,又找机会对省委领导说:“我们盼望了多少年的这件事,好不容易破土开工了,省委要支持到底啊!”省委领导表示一定支持到底!

2005年4月,科技馆落成时,欧阳自远异常欣慰。

贵阳的冬天特别冷,欧阳自远家里没有暖气,尽管在客厅烧了炉子,欧阳自远还是不得不披着毯子御寒。春节前的一天,省委领导来看望欧阳自远,欧阳自远正披着毯子伏案工作着。看到欧阳自远如此清苦的居住环境,省委领导感慨道:“你怎么住这样的房子,比省委、省政府的处长们住得都差……”随即问陪同的省人大秘书长:“省里不是给副省级干部建了一批住房吗,房子还有吗?”当秘书长回答说房子已经没有后,省委领导立刻指示:“那就由省里出钱给欧阳院士买一套好的商品房。”

欧阳自远一下急了,说道:“这使不得,千万不能开这个头。就是买了我也不会要!”

省委领导没有再坚持。但是,没多久,按照省委领导的指示,秘书长向省政府打了报告,以欧阳院士为例,要求给省人大建一批住房。报告很快获得通过,一共建了8幢,省人大处以上干部全部搬进了新楼,干部们无不感谢欧阳自远。

但欧阳自远的心又怎能离开他魂牵梦萦的月球探测呢?

在2000年的一次省人大会议上,一直心系飞天梦的欧阳自远诉说着自己的苦恼:“自从担任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后,我一直觉得责无旁贷,要把这个工作做好。同时,我也始终没有忘记科技人员的本分,两边的工作都尽量去兼顾。但现在月球探测已经脱离研究阶段,开始进入论证、答辩阶段,全部身心放在这个项目上,时间也不够用,可省人大这边又不能图个虚名。这一直让我十分苦恼,真怕两边有什么事给耽误了……我想,能不能辞去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一心一意去做月球探测那边的工作?”

主持会议的省委领导立刻表示:“能不能这样,以后你就当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财经委员会主任就不兼了。”并问与会者:“大家同意不?”在几秒钟的停顿后,与会者纷纷表示同意。省委领导又补充道:“欧阳,人大这边有需要你参加的会议,由你决定出席不出席,一切保证你手上月球探测的工作不受影响……”

辞掉省人大财经委员会主任的工作后,欧阳自远得以全身心地投入到探月事业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