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南宋词人刘辰翁“托以易安自喻”,作《永遇乐》,词中有:
璧月初晴。
黛云远澹。
春事谁主。
香尘暗陌。
断烟禁夜。
芳景独自如故。
《须溪集》
2.宋代无名氏评李清照《金石录后序》:
“以见世间万事,真如梦幻泡影,而终于一空而已。”
《瑞桂堂暇录》
3.清照说:“有聚必有散。”
《金石录后序》
4.清照说:“散为云烟。”
同上
5.清照说:“绮筵散日,谁人可继芳尘。”
《庆清朝慢》
6.清照为亲族“代进帖子”,即代为写诗向皇族呈献。
《癸巳类稿》
7.清照代作的是五言诗。
《帖子词》
8.清照诗的韵脚用字是,“床,香”。
同上
9.明诚将清照词句,混入自己五十首新作,友人看后说:“只三句最妙!”
正是清照词。
《琅嬛记》
10.明人陶宗仪说清照:
“韵事奇人,两垂不朽矣。”
《说郛》
11.清照说:“余性偶强记。”
自夸记忆力强。
《金石录后序》
12.明诚“与细君共赏”《楞严经》时,“犹不欲寐”。
《云自在龛随笔》
13.明诚说,欣赏《楞严经》是“展玩”。
同上
14.清照在帕子上题词,送于明诚。
《琅嬛记》
15.清照的题帕词《一剪梅》,共12句。
同上
16.清照题帕词的结句是:
“才下眉头,却上心头。”
《一剪梅》
17.明诚“昼寝”时,梦兆姻缘。
《琅嬛记》
18.明诚昼寝醒来时说:“言与司合,安上已脱,芝芙草拔。”像是谜语。
同上
19.明诚与清照雪中寻诗时,“顶笠披蓑”。
《清波杂志》
20.明诚与清照和诗,因才力不及,“每苦之也”。
同上
21.清照喜欢剪来梅花插到瓶里。例如归来堂后亭梅花开时,她说:
“南枝可插,更须频剪。”
《殢人娇》
22.清照作诗择韵,曾持一本书,“信手开之,约以所开为韵作诗”。
《感怀诗小序》
23.清照开书择韵作的诗里说:“静中吾乃得至交,乌有先生子虚子。”
即寂静之中得到一个好友,他就是“没有”。说明清照何等寂寞。
《感怀》
24.清照作《感怀》诗,是离开青州归来堂,到莱州做客之时。
《感怀诗小序》
25.清照曾说自己:
“闾阎嫠妇亦何知。”
“嫠妇”读作“梨妇”,寡妇的意思。
《上枢密韩胄诗》
26.清照去莱州看望明诚,是明诚纳妾之后,所以,清照说自己“独处一室”。
《感怀诗小序》
27.清照溪亭游玩时,“沉醉不知归路。兴尽晚回舟”。
《如梦令》
28.清照因划船争渡,“惊起一滩鸥鹭”。
同上
29.清照惊起的鸥鹭,飞在“藕花深处”。
同上
30.清照的全部精神与性情,只保留于《金石录》与《漱玉集》,这一“金”一“玉”之中。
《金石录》等
31.清照于青州建归来堂时,是宋徽宗大观元年(一一○七)。归来堂正是“大观”园。
《李清照年表》
32.清照少年时的家里有竹子,父亲李格非(字文叔)为之取名“有竹堂”。
《有竹堂怀李文叔》
33.明人王鸿参观清照故居后,写诗说竹:“月中瘦影惊龙舞,窗外秋风和凤吟。”
同上
34.王鸿看过清照家后还说:
“引我故园归梦好,一轩书锁绿云深。”
同上
35.清照家里有栏杆。
她还有个倚栏的习惯:
“玉阑干慵倚”。
“倚遍阑干”。
《念奴娇》等
36.清照归来堂的居室,取“审容膝之易安”,名之“易安室”。正是因其小得聊可容膝。
《金石录后序》
37.清照的归来堂内,“室无涂金刺绣之具”。十分简朴。
《金石录后序》
38.清照汴京的家里有梨花。所以她说,“梨花欲谢恐难禁”,“皎月初斜,浸梨花”。
她的归来堂以及南渡后的居所,均有芭蕉,这才有“窗前谁种芭蕉树。”
《浣溪沙》等
39.清照的归来堂院里有水域,故有:
“唯有楼前流水,
应念我终日凝眸。”
《凤凰台上忆吹箫》
40.清照家的房梁上有燕子。
她这才写了:
“梁燕语多终日在。”
《春残》
41.清照的归来堂里,有狮子形状的铜质香炉,所以她说:“香冷金猊。”
“猊”就是狮子。
《凤凰台上忆吹箫》
42.清照极喜饮茶。她高兴时“烹小龙团”;醉后“更喜团茶苦”;梦中“活火分新茶”;唯有病中“莫分茶”。
《金石录后序》等
43.清照最爱下棋。她说自己:
“余性喜博,凡所谓博者皆耽之,昼夜每忘寝食。”
“耽”是沉溺,入迷。清照一旦下起棋来,就没白没黑,不吃不喝。
《打马图序》
44.王士祯在和清照词中说:
“断鸿南去,便潇湘千里,好为侬留。”
“浦叶藕花相映暮,援琴更鼓潇湘句。”首次将“潇湘”与清照相联系。
《凤凰台上忆吹箫》等
45.归来堂的“书画彝鼎”,“盈箱溢箧”。
《金石录后序》
46.清照说:“连天衰草。”
《点降唇》
47.清照曾写道:
“遥想楚云深,人远天涯近。”
《生查子》
48.清照说:“暗香盈袖。”
《醉花阴》
49.清照的“暗香盈袖”之后是:
“莫道不销魂”。
同上
50.清照的名句有:
“花自飘零水自流。”
“花”与“水”承载了她的情感。
《一剪梅》
51.清照说她欣赏名作的过程是:
“意会心谋,目往神授”。
《金石录后序》
52.明人江之淮评价清照的命运:
“易安乃逐水桃花之不若矣!”
《古今女史》
53.清照曾描绘过一个小美人:
“素约小腰身。”
《浪淘沙》
54.清照说,小美人在唱歌:
“歌巧动朱唇。”
同上
55.清照说那小美人:
“不奈伤春。”
同上
56.清照说,小美人在“桃花深处”。
同上
57.清照的最后时日是:
“流落江湖间以卒。”
即无人得知,她去世于何时、何地、葬于何处。
《郡斋读书志》
58.明人徐士俊评价清照的菊花词:
“此真能统一代之词人者矣。”
《古今词统》
59.清初的裴畅评价清照:
“易安自恃其才,藐视一切。”
《诗苑萃编》
60.清照的菊花词中有:
“东篱把酒黄昏后”。
“泽畔东篱”。
“莫负东篱菊蕊黄”。
她的菊花总在“篱”边。
《醉花阴》等
61.清照《芭蕉》词中的雨夜是:
“点滴霖霪,点滴霖霪。”
《添字采桑子》
62.清照的《芭蕉》词首句是:
“窗前谁种芭蕉树。”
“窗”字十分要紧。
同上
63.清照《芭蕉》词中还说:
“伤心枕上三更雨,愁损北人,不惯起来听。”
她三更时正在失眠,不知何时才能睡去。
同上
64.清照原是听到雨滴芭蕉,方“伤心”“愁损”的。
同上
65.清初的文士们评论清照,多以为她是风流人物:
任宏远说:“往昔风流在。”
高宅旸说:“风流不独词人尽。”
朱照说清照故居:“是风流基址。”
清照自己也说:“疏影尚风流。”
《鹊华山人词集》等
66.清照很瘦。她的画像,明人吴宽看后说:
“人比黄花瘦几分。”
清人周乐看后也写道:
“几阅沧桑遗像在,
果然人瘦似黄花。”
《易安居士画像题辞》等
67.清照有词“愁眉翠敛春烟薄”。
眉是敛着的,且有烟。
《菩萨蛮》
68.清照说“欲语泪先流”“但余双泪”,言其眼内泪水之多。
《武陵春》等
69.“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
清照的愁,恐怕船都装不下。
《武陵春》
70.清照时常生病,“病里梳头恨发长”,“病起萧萧两鬓华”,“余又大病,仅存喘息”。
《春残》等
71.清照说“宠柳娇花”,“照水一枝清瘦”。
《念奴娇》等
72.清初的彭孙遹说清照:
“病里腰肢慵似柳。”
《念奴娇》
73.清初的彭孙遹,说清照是“湘娥”。
“湘娥”即潇湘妃子。
《念奴娇》
74.清照说自己,“盐絮家风人所许”。
《青玉案》
75.明人评价清照:
“易安多以文字中人忌。讥刺甚众。”
清照的文章总是扎人的疼处,扎了很多人。
明嘉靖版《山东通志》
76.清照的词里满眼皆“愁”:
柔肠一寸愁千缕。
薄雾浓云愁永昼。
独抱浓愁无好梦。
正人间天上愁浓。
从今又添,一段新愁。
泪向愁中尽。
熏透愁人千里梦。
怎一个愁字了得。
《点绛唇》等
77.清照的“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十四个叠字,被人赞为“卓绝千古”。
《词律》
78.清照词中,“帘”字极多:
“人悄悄,月依依,翠帘垂”。
“人间帘幕垂”。
“凭栏翠帘低卷”。
“帘垂四面”。
“夜长帘幕低垂”。
“日上帘钩”。
“日影下帘钩”。
“疏帘铺淡月”。
“帘卷西风”。
“帘外五更风”
“帘外拥红堆雪”。
“蔷薇风细一帘香”。
“不如向帘儿低下,听人笑语”……
《漱玉词》
79.清照最擅用的修辞格是,复沓:
永夜恹恹欢意少。
病起潇潇两鬓华。
物是人非事事休。
却对菱花淡淡妆。
车声辚辚马萧萧。
旧时天气旧时衣。
潇潇微雨闻孤馆。
淡云往来月疏疏。
恨潇潇无情风雨。
寒日萧萧上锁窗。
梅蕊重重何俗甚。
花自飘零水自流。
《漱玉词》
80.清照说“人比黄花瘦”。
《醉花阴》
81.清照父亲李格非的职务是太学博士、校书郎、著作郎等。均为文案工作。
《宋史》
82.清照的父祖,是齐鲁故地“位下名高”的诗书之家,当时“纵谈”她家的人,多得“挥汗成雨”。
《上枢密韩胄诗》
83.至清照这一代,“今家世沦替,子姓寒微”。
“沦替”是沦落不振。
同上
84.清照头上不戴珍贵首饰。她说:
“首无明珠翡翠之饰。”
《金石录后序》
85.清照总是很难入睡:
“卧看残月上窗纱”。“伤心枕上三更雨”。“夜阑犹剪灯花弄”。这是该睡觉时睡不着。
“醒时空对烛花红”。“瑞脑香消梦瑰断”。“被冷香消新梦觉”。“梦断偏宜瑞脑香”。
“梦断漏悄”。这是好容易做了个梦,偏又醒了。“永夜恹恹欢意少”。“那堪永夜,明月空乐”。这便是彻夜失眠了。
《漱玉集》
86.明人徐熥说清照是:
“红粉由来薄命多。”
《李易安》
87.明人赵世杰说清照赋是:“五陵豪士面目,三河年少肝肠。”“形容豪放。”
宋人魏仲恭说清照:“出言吐句,有奇男子之所不如。”
明人杨慎说:“不独雄于闺阁也。”
《古今女史》等
88.清照爱酒成癖:
“东篱把酒黄昏后。”
“不如随分尊前醉。”
“酒阑歌罢玉尊空。”
“夜来沉醉卸妆迟。”
“浓睡不消残酒。”
“酒醒时往事愁肠。”
“沉水卧时烧,香消酒未消。”
《醉花阴》等
89.清照归来堂斗茶时,“举杯大笑”。以至笑得那茶水“倾覆怀中”,反而喝不到口里去。
《金石录后序》
90.清照居归来堂的20年,覆盖了全部的大观年间。
《李清照年表》
91.清照家里有“可比黄金千两”的米襄阳的书法。
《灵峰行记帖跋》
92.清初的裴畅评论清照:
“其妄不待言,其狂亦不可及也。”
《词苑萃编》
93.清照说:
“彩云易散月长亏。”
失调名
94.清照说梅花:
“玉人浴出新妆洗。”
《渔家傲》
95.清照说梅花:
“此花不与群花比。”
同上
96.清照说:
“离情别恨难穷。”
《行香子》
97.宋人朱敦儒遥想清照:
“会寻织女趁灵槎。”
意思是:我想搭乘那通灵的木筏,去天上与清照这位织女相会。
《和李易安金鱼池莲》
98.王士祯说:
“但鲛人,只有泪滴。”
鲛人住在海市蜃楼里,流泪成明珠,织水为鲛绡。
他说,清照就是那个善于流泪的鲛人。
《和漱玉词》
99.清照归来堂的所在地青州府,有许多有趣的地名:
石城。
灵河。
太虚宫。
天齐观与天齐渊,在青州城西。
《齐乘》等
100.清初,王士祯与彭孙遹均有和清照词,彭词说清照与明诚,“何时玉席手重携?同拂香巾,同上朱楼”。王词说清照,“望君何处最销魂,旧日青山,恰对朱楼”。
均让清照住进了“朱楼”。
《和漱玉词》等
《红楼梦》
1.大观园内十三个主要人物的名字,出自“托以易安自喻”的《永遇乐》:
璧:宝玉。(璧是中间有孔的玉)
妙玉。
月:麝月。
晴:晴雯。
黛:黛玉。
云:湘云。
春:元春。
迎春。
探春。
惜春。
香:香菱。
烟:岫烟。
芳:芳官。
一回等
2.红楼开篇即道:“乐极悲生,人非物换,究竟到头一梦,万境归空……”批书人于此写道:“四句乃一部之总纲。”
一回
3.黛玉说:“人有聚就有散。”
三十一回
4.太虚幻境里有“云散高唐”,“春梦随云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