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灵异白话聊斋故事(下)
2512700000069

第69章 小梅

山东蒙阴县的王慕贞,出身世家望族。又一次到江浙去游玩,见到一个老媪在路边哭泣,王慕贞就上去询问。老媪道:“先夫只有一个儿子,现今犯下的死刑,有谁能把他救出来呢?”王慕贞向来为人慷慨,就问了老媪她儿子的姓名,记了下来,拿出自己口袋里的钱,到官府去斡旋,官府竟然把那人无罪释放了。

那人出来后,听说是王慕贞救了自己,一片茫然,想不通是什么缘故,便到旅店去拜访,既感谢他,也要问问他为什么救自己。王慕贞道:“没有什么,只是可怜你的母亲罢了。”那人听了,一阵惊骇,道:“我母亲已死好久了。”王慕贞也觉得奇怪。到了晚上,老媪来拜谢王慕贞,王慕贞责怪她欺罔自己,说是那人的什么母亲,老媪道:“实话相告吧,我是东山的一只老狐,二十年前,曾和那人的父亲相好,因此不忍心他父亲祭享无人,在地下挨饿啊!”王慕贞肃然起敬,准备再追问,老媪已远去不见了。

王慕贞的妻子十分贤明,又喜欢行善奉佛,不吃荤菜,不喝酒,常把屋里打扫得干干净净,悬挂着观音像,因为自己没有儿子,便整天虔诚地侍奉。然而神灵又最灵,常在梦中指示她,叫她避害趋利,因此家里有什么事,都取决于神灵。后来得了疾病,十分严重,就把床榻搬到神灵面前睡卧。又在内室中摆设了锦绣床榻,开着门,像是等着什么似的。妻子在家卧病两年,厌恶喧闹,常常把人屏退,一个睡在屋里。王慕贞偷偷去看她,听到好像有人在和她说话,开门进去,又是寂静无声,也不见其他的人在哪。王慕贞的妻子的病一天比一天沉疴,也没有什么担忧的,只有有一个十四岁的女儿,整天催促着给她准备嫁妆,让她快点嫁人。

等女儿说定了婚事,才把王慕贞叫道跟前,拉着他的手道:“今天就要和你诀别了!我刚生病的时候,菩萨告诉我,说我命里注定很快就会死去,想我还有事没了,小女还没有出嫁,就赐给我一些药,让我延息着这口气,等小女出嫁。去年菩萨回南海去,把她跟前的的侍女小梅留了下来照顾我,现在我要死了,我命薄没能生一个儿子。保儿,虽不是我生的,我倒也十分怜爱,我死后,怕你娶一个悍妇,让她们母子不好过。小梅姿容秀美,又十分温柔贤淑,就娶她做继室吧!”原来王慕贞有一个妾,生了一个儿子,取名叫保儿。王慕贞觉得妻子言语荒谬,便道:“娘子素来敬奉神灵,现今说出这样的话,不是在亵渎神灵吗?”妻子答道:“小梅侍奉我一年多了,我们情同姐妹,已相王形骸,我已乞求她答应了。”王慕贞问:“小梅在哪里?”妻子道:“屋里的那个不是吗?”王慕贞准备再问,妻子已闭眼去了。

王慕贞守着妻子的灵位,听到屋里隐隐有人哭泣,十分惊骇,怀疑是鬼,就叫几个婢女过去,打开门来一看,看见一个女子穿着孝服在屋子里,众人都以为是神,一起向她下拜,女子止住哭声,把他们拉起来。王慕贞注视着她,她只是俯首低头而已。王慕贞道:“如果亡妻的话说得没错,就到大堂上去,接受儿女们朝拜,如果不可,我也不敢妄想,来增加自己的罪过。”女子腼腆地出去,竟自走到大堂的北面去,王慕贞叫婢女朝南给她摆好坐位。

王慕贞首先下拜,接着依着长幼卑贱的秩序,一一下拜,女子庄重地坐着接受拜见,只有王慕贞的妾到了,女子才下来,挽起她,不让她下拜。

自从夫人病了之后,婢女奴仆们都偷懒了,家里很久都没有人管束了,众人参拜完毕之后,整齐地排列着。女子我感激夫人盛情,羁留在人间,夫人又把大事委托给我,你们当改过自新,不能想原先一样懒惰,要积极效力,以前你们的行为,我也不计较。但从今以后,凡是有偷懒违逆的,一律严厉处置,不要说家里没有一个管家的主妇。众人一看小梅坐在上面,真像悬挂着观音图像,像平时被微风吹动一样,又听了她的话,各个在心里惶恐戒惧,哄然响亮地答应。小梅就安排夫人的丧事,把一切都安排得井井有条,因此大小奴婢们都不敢懈怠。小梅整天管理着内外事务,王慕贞想做什么,也禀明了她,才去做,然而,虽然一天见几次,也并没有一句私下的话说。

等妻子下葬好了,王慕贞想把前面妻子的事,和小梅说,又不敢直接去和她说,就嘱咐自己的妾,微微向她示意。小梅道:“我受夫人谆谆嘱咐,义不容辞,只是匹配乃人生大事,不能如此草草。年伯黄先生德高位重,去请他来主持我们的婚事,我惟命是听,没有什么话说。”当时沂水的黄太仆正退居在家闲居,黄太仆和王慕贞的父亲是好友,经常来往。王慕贞便立即亲自去拜访,把实话告诉他。黄太仆觉得很奇怪,就跟着王慕贞一起去。小梅听说黄太仆来了,就出来迎接拜见。黄太仆见了小梅,觉得她真是天上的仙女,十分惊诧,谦逊地道谢,不敢接受小梅的礼节。接着黄太仆赠送了很多贺礼,帮他们成了婚,才回去。小梅也馈送给黄太仆枕巾鞋子,用对待舅姑一样的礼节对待他,因此,两家的交往更加亲密。

王慕贞和小梅成婚之后,王慕贞始终觉得小梅是神,在亲密相处的中,总是带着几分拘束,时时向小梅追问菩萨的日常生活。小梅笑着道:“你也真是愚笨,哪会有正直的神,下到尘世成婚的?”王慕贞就一直追问她是从哪里来的,小梅道:“不必问那么清楚,既然你认为我是神,早晚供养,总没有错。”

小梅对待下人十分宽厚,如果不笑,她一定不说话,但是,要是婢奴们不务正事,在那里戏耍时,远远地看见小梅来了,就规规矩矩地不出声了,小梅也笑着安慰他们道:“难道你们也认为我是神吗?我是什么神呢,实际上是夫人的姨妹,小的时候和她玩耍长大的,姊姊病了,想见我一面,就私下叫南村的王姥姥把我叫来。因为整天接近姊夫,有男女之嫌,就故意伪托说成是神,整天关在屋子里,有什么神呢?”众人还是不信。整天在她的身边来回,见她举动,和常人也差不多,渐渐地便没有人再提小梅是神。然而,有些奴婢顽驽愚钝,叫他们做什么都做不好,常常违逆自己,,王慕贞常常鞭打他们,也还是无济于事,小梅一去叫他们,稍微说一下,他们就很听话,做得很好,奴婢们都说:“不知道为什么,也不是畏惧,只是一看到她的面貌,心就软了下来,就不忍心违背她的意思了。”从此,家里百废俱兴,几年过后,家里田地便阡陌相连,仓库也储存的几万石粮食。

又过了几年,王慕贞的妾生了一个女儿,小梅生了一个儿子。儿子生下来,左臂有一颗红点,因此就取名叫小红,满月了,小梅让王慕贞摆下盛宴召请黄太仆,黄太仆送去很多贺礼,只是推辞说自己年老了,不能远行了,小梅又派遣两个老媪去强行邀请,黄太仆才到来,小梅把儿子抱出去,袒开左臂,让黄太仆看,并说明给儿子取名叫小红的意思,又再三问儿子一生的命运凶吉,黄太仆笑着道:“这是喜红,可取字叫喜红。”小梅很高兴,就向黄太仆拜谢。当天,乐鼓冲天,全家人欢天喜地,到王慕贞家来道贺的尊贵之人,犹如赶集一样人多。

黄太仆在王慕贞家留了三天才离去。

又忽然有车马来到门口,说迎接小梅回娘家。几年来,都没听说小梅又什么亲戚,大家都在议论,小梅像没听见似的,梳洗打扮,把儿子抱在怀里,要王慕贞送他们母子出去,王慕贞就跟着去了,送出了二三十里,路上寂静,没有一个行人,小梅才把马车停下,叫王慕贞下去,并把旁人屏退,对王慕贞说道:“王郎王郎,会短离长,说得上可悲吗?”王慕贞惊讶地问是什么缘故,小梅道:“你说我是什么人?”王慕贞答道:“不知道。小梅道:“你还记得,在江南拯救过一个被判死刑的人吗?”王慕贞道:“记得。”小梅道:“在路上哭的那个老媪就是我的母亲,感激你的恩义,便想报答你。因为夫人喜欢奉佛,因此就依附着神道,实在是让我来报答你。现今幸好生了小儿,我的愿望已满足了。我看你晦气准备来了,让这小儿在家不安全,因此便暂且回娘家去,让小儿渡过危难。你记着,当家里有人死去时,就要在晨鸡初唱之时,到西河柳堤上去,见有一个挑着葵花等的人到来,立即跪在路边哀求,可以免去灾难。”王慕贞听了妻子的话,答道:“嗯,记着了。”就问小梅什么时候回来,小梅:“不能预定。要牢牢记得我的话,相会的日子应当不远。”两人分别,拉着手,十分凄怆,流下泪来。王慕贞下了车,小梅坐在马车上,像一阵风刮过,一会儿就不见了,王慕贞才一个人回去。

经过了六七年,也没有小梅的音讯。忽然到处流行瘟疫,死了很多人,王慕贞家里的一个婢女,病了三天就死了,王慕贞想到小梅以前说过的话,很关心这事。当天,王慕贞和客人喝酒,喝醉就睡了。等他醒来,就听到鸡已经叫了,他便急忙起来,到柳堤上去,见灯光闪烁,一个人已走过去,王慕贞立即追上去,开始的时候,距离只有一百步那么远,可是越追越赶不上,渐渐地就看不见了那人了。王慕贞懊恼地回去。过了几天就暴病死了。

王慕贞的家族之中,有很多无赖无行之人,王慕贞一死,就相互争夺他家的家产,他家的田禾树木,他们公然收割砍伐,家里便衰落了。过了一年多,保儿又死了,一家人更是没有亿管家做主。族人更加蛮横,瓜分他家的田产,马圈中的马也被他们牵走光了,又想着要瓜分他家的宅第。因为王慕贞的妾居住在里面,于是就叫几个人来,强行把宅第卖给他人。妾想着女儿还小,便抱着哭泣,凄惨之声,惊动了邻里。正在这为难之间,接着听到门外有车马到来,大家出去一看,看见小梅牵着一个小儿从车中出来。小梅向四处一看,见人纷纷攘攘,犹如集市,便问道:“这些是什么人?”妾便哭泣着把缘由告诉她。小梅听了,脸色大变,便叫跟来的仆人一起进去,想把门关起来。众人想不让她关,准备上去抗拒,可是一个个,都瘫软无力,小梅叫人,把他们一个个绑了,把他们绑在廊柱上,每天只给他们喝些稀粥。立即又叫家里留下来的老仆去把黄太仆叫来,。

然后,小梅走进屋里哭泣起来,等哭泣停了,对王慕贞的妾说道:“这是天数啊!我本来想前一个月就来了,可是碰到母亲病了便耽搁了,于是就拖到了今天。不想转眼之间,家里已破败如此。”小梅又问起以前那些婢女老媪,都没族人掳掠去了,又更加唏嘘感叹。

过了两天,。婢女老媪们听说小梅回来,都纷纷逃了回去,相见了无不唏嘘流泪。

绑着的族人都说小梅带来的小儿不是王慕贞的亲生骨肉,小梅也不和他们争辩,等黄太仆到了,小梅和儿子出去迎接,黄太仆握着小儿的手臂,撸起袖子,见红点还在,就把红点露出来,让众人看个清楚,以证明确实是王慕贞的骨肉。

小梅又细细登记了家里丢失的东西,亲自到县官那里去说理。县令把那些无赖之辈抓起来,各自大了四十大板,严厉地警告他们。没有几天,家里丢失的天地牛马等都还回来了。黄太仆准备回去了,小梅拉着儿子,哭泣着向他拜谢:“我不是世间的人,这是叔父知道的。现今就把小儿托付给叔父了。”黄太仆道:“只要老父一息尚存,一定会安排料理好。”

黄太仆走了,小梅把家里的事,盘问清楚,就把小儿托付给妾,就又准备酒食,去给丈夫扫墓祭拜,去了一半天也没见回去。到王慕贞的坟上去一看,见杯子食物还摆在那里,然而,小梅早就无影无踪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