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灵异白话聊斋故事(下)
2512700000037

第37章 菱角

胡大成,楚地人。他的母亲一向虔心奉佛。

胡大成去私塾家读书,要从一座观音祠旁经过,胡母嘱咐他一定要到观音祠中去叩拜一下。

一天,胡大成到祠中去叩拜,见有一个少女拉着一个小孩,在那里嬉戏玩耍,头发才盖过脖子,十二三岁的样子,然而面目娟丽,风致翩翩。

当时,胡大成已有十四岁,已到了慕艾蒿之年,心里十分的爱慕,便上去问她的姓氏,少女笑着道:“我是祠庙西边焦画工的女儿,叫菱角,问我名字做什么?”

胡大成又问道:“家里已把你许配人家了吗?”菱角一下脸红了起来,害羞地回答:“没有!”胡大成听了十分高兴,就继续道:“我做你的夫婿,你看好吗?”

菱角更加羞涩地道:“我不能做主。”然而,两眼脉脉含情,如秋波一般,又假装不在意地上下看着胡大成,好像对胡大成也很爱慕似的。

胡大成觉得自己有些唐突,也感到有些害羞起来,就走出去了。菱角在后面追上前去几步,远远在后面道:“崔尔诚,是我父亲的好友,去请他做媒,我父亲一定会答应。”胡大成高兴极了,答应了一声,急急地走了。

一路上,胡大成想着菱角,想着她那看着自己的样子,更加倾慕。回到家,就把自己的心愿告诉了母亲。胡母只有一个儿子,十分疼爱,听说儿子看上了,也不违背他的意愿,便去请崔尔诚做媒。崔尔诚也去说了,然而,焦画工要收取很多聘礼,事情差点说不成了。还得崔尔诚极力言说胡大成出身清白人家,才貌不错,焦画工才答应,订下了亲事。

胡大成的伯父在湖北做教官,负责管理读书士子,主持孔庙祭祀等,年老了都没有儿子,妻子在那里死了。胡母便让胡大成去奔丧。本来两三个月就可以回来,可是到了那里,伯父又得了病,病死了,胡大成就一直滞留在那里,没有能回去。

当时又碰到贼寇占据了家乡湖南,无法回去,也无法得知家里的音信。胡大成流落在湖北,形单影只,孤独惶恐,寄居在当地。

一天,有一个四十八九岁的老媪,在村里绕来绕去,太阳快要落山了,都还离去。她一边走,一边自言道:“家乡祸乱,不能回去了,只想找个人家把自己卖了,又谁愿要。”有人问她,要多少钱,她就道:“不屑给人家做奴仆,也不愿给人做家妇,只要有人要我做母亲,我就跟他去了,也不说要多少钱。”听到她这样说,众人都笑,以为她是疯子。

胡大成也跑去看,看她的面目,一两分像自己的母亲,不觉触动了自己的伤心之处,自己漂泊在外,家也不能回,也不知道母亲怎么样了,又想到自己孤独一身,衣服破了,也没人给缝补。于是,把老媪邀到屋里,像对待母亲一样对待她。

老媪也很欢喜,便给胡大成煮饭做鞋缝衣,像母亲对待自己儿子一样辛劳,胡大成犯了什么错,她也照样谴责他,但是,胡大成有一点病,她也体恤爱护,像比自己所生的还好。

一天,老媪对胡大成道:“此处太平无事,没有什么担忧的,我儿已长大成人,虽然是漂泊在外,也不能荒废了大事。两三天之后,我当为你娶一个媳妇。”

胡大成想起了菱角,不觉悲泣起来,道:“儿自有妻,只是被分阻在南北两地,不能相聚而已。”老媪道:“当时贼寇逼临,一片混乱,各自奔逃,谁也管不了谁,各自逃命,这样也没个下落,你怎么能守株待兔,干等呢?”

胡大成又伤心地说道:“且不说结发之盟不可背弃,况且又有谁愿意把女儿嫁给漂泊无定的人?”老媪不回答他,只是为胡大成装扮新房,准备帘幕被枕,准备得十分周全,胡大成也不知道她是从哪里弄来的。

一天晚上,老媪便告诫胡大成道:“你坐在房里,不要睡去,我去看新媳妇来了没有。”于是,就出门去了。

三更天将尽了,仍不见老媪回来,胡大成心里感到很疑惑。

过了一会,便听到外门喧哗,出来一看,则看见一个女子坐在庭院中,头发蓬松杂乱,隐隐啜泣。

胡大成惊奇地问:“你是谁,怎么到了我家院子里?”也不见那女子回答。过了好久,女子才说道:“娶我来 ,你也不会好过,我只愿一死便了。”

胡大成更加惊奇,不知是什么缘故,道:“姑娘说什么话,我不明白。”女子低着头,低低哭泣道:“我已受聘于胡大成,不想他到湖北去了,音信断绝,不知他现身在何处。父母强行把我嫁到你家来,身虽到这里,然而我的志向始终不变。”

胡大成听女子如此说,不觉也哭泣起来,道:“我便是胡大成,你是菱角吗?“

女子停止哭泣,感到很惊骇,哪会有有如此奇巧之事,仍是不相信:“时间哪有如此奇巧之事?”

胡大成道:“快进屋,再慢慢说。”

进屋点起灯来,相互仔细一看,各自都认出了对方,正是自己所挂念之人,才转悲为喜,菱角道:“今日相见,不会是在梦中吧!便相互道出离别之苦。

原来,祸乱发生之后,湖南百里之内,被洗劫一空,焦画工带着家眷逃窜到了长沙东境,又有周生来聘求菱角为妻,焦画工便答应了。在逃乱之中,不能按礼节一步一步地去办,焦画工便找了一个晚上,把女儿送过去。

菱角哪里肯,哭泣着不肯去装扮,家里人也不管,强行把她送上车,拉着到周家去。

走到了半路,菱角被从车上颠簸了下来,接着便有四个人抬着一顶轿子到来,说是周家派来音迎接菱角的,家人立即扶着菱角上轿去,四个人抬着菱角,如飞奔一般,到了一处屋子外面,才停了下来,一个老媪拉着菱角进去,然后道:“这就是你的夫家,只管进去,不要哭,你婆婆,天亮就会到来。”说完,就去。

胡大成问明了经过,才想到老媪是神人。

夫妻俩便焚香祷告,一则感谢老媪,二则希望母子团聚。

胡母自从祸乱发生之后,跟着同行的人,跑到溪涧深谷中,隐伏起来。一天夜里,人声噪乱,纷纷说着贼寇来了,贼寇来了,大家都慌慌张张地四处躲藏。

有一个童子,让给她一匹马来,让胡母骑,在惶急之中,胡母也没来得及询问,扶着马的肩头,就骑了上去。

马载着她轻捷快速地跑着,瞬息之间,就到了湖边,马照样踏着水,向前奔腾而去,脚下溅起了无数水波,可是,怎么也不落下水去。没多久,童子扶着胡母下来,指着一户人家道:“这里可以居住。”

胡母正准备向他道谢,回头看那马,已化为一头金毛狮,童子跳到它背上,骑着飘然而去。

胡母向着空中拜了几拜,就去敲门,门一下就打开,有人出来问道:“老人家,有什么事?”胡母听声音十分的熟悉,仔细一看,是胡大成,胡大成早上起来,还有些模糊,这时仔细一看,竟是母亲,母子便抱头大哭。

菱角也被惊醒,起来认了母亲,一家都感到很欢心。

胡母认为老媪是观音菩萨现身,更加虔诚地持诵观音经咒。

于是,一家人就流居在湖北,置办起田产房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