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政治岁月集
2496500000014

第14章 群众路线仍然是我们党的生命线

———学习《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同

人民群众联系的决定》

《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同人民群众联系的决定》是一个极其重要的马克思主义文件,是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恢复和发扬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加强党的建设的重大决策。认真学习这个《决定》,全面贯彻落实六中全会精神,对稳定和发展当前的政治经济形势,有着重要的意义。

密切联系群众,这是由党的性质所决定的

中国共产党是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武装起来的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工人阶级先锋队。党的性质、宗旨和指导思想,决定了党必须把为人民谋利益作为自己全部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检验一个党是不是无产阶级的政党,其基本的标志就是看它是不是紧密联系群众。我们党从成立的第一天起,就把紧密联系群众写在了自己的旗帜上,并明确规定:党除了工人阶级和最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没有自己特殊的利益。党的纲领和政策,正是工人阶级和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的科学表现。党在领导群众为实现共产主义理想而奋斗的全部过程中,始终同群众同甘共苦,保持最密切的联系,不允许任何党员脱离群众,凌驾于群众之上。党按照这个宗旨,在长期的革命斗争和实践中,逐步形成了一条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群众路线,并把这条路线看作是实现自己思想路线和组织路线的根本保证。党正因为时时不忘记自己的无产阶级性质,才在血与火的斗争中与人民群众建立了密切联系,获得了崇高威信;正因为和广大人民群众建立了密切的联系,党才很好地保持了无产阶级的性质。要把群众路线继续当作党的生命线来对待,要心里永远装着人民群众,时时不忘记党的出发点和归宿。只有这样,才会得到人民群众的支持和拥护,永远立于不败之地。

密切联系群众,这是马克思主义的一条原则

马克思主义告诉我们: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人民群众在创造物质财富的同时,也创造精神财富。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实践,不但是我们正确认识客观世界的源泉,也是检验我们的认识是不是正确,是不是真理的唯一标准。我们党只有通过每个党员密切联系群众,了解群众的情绪,听取群众的意见,反映群众的要求,才能制定出代表群众根本利益的正确路线。如果我们的党员不联系群众,不经常地向党组织反映群众的意见和要求,那么,党所制定的路线、方针、政策就失去了客观依据,就不可能反映群众的情绪、群众的呼声、群众的要求、群众的困难,就不能不带有很大的主观随意性,进而给党和革命事业造成严重损失。群众路线的观点,就是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坚持这个观点,就是坚持马克思主义的原则立场,否则就是违背马克思主义的原则立场。当前,我们党和国家正处在一个历史发展的关键时期,党要挫败各种势力的和平演变活动,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继续向前发展,就必须对形势和前途有一个坚定的明确的认识,保证党的路线、方针、政策进一步完善和正确。而认识的明确和路线的正确,主要得力于马克思主义群众路线的立场。摸不清群众的情绪和脉搏,就不可能对形势和前途有清醒的认识,不从绝大多数人民群众的利益和立场出发,就不可能制定出解决问题的办法和措施。我们要真正认识人民群众是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是实践和认识的主体,是创造历史的动力。我们事业的发展,无一不依赖于广大群众的自觉和主动。掌握和坚持马克思主义的群众观点,是我们做好各项工作的根本。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基本原则,就是一切为了群众,并教育群众认识自己的利益,团结起来为之奋斗。

密切联系群众,这是我们事业胜利的根本保证

能否始终保持和发展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直接关系到党和国家的盛衰兴亡。历史经验反复证明,什么时候党的群众路线执行得好,党群关系密切,我们的事业就顺利发展。什么时候党的群众路线执行得不好,党群关系受到损害,我们的事业就遭受挫折。民主革命的胜利离不开依靠群众,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更需要依靠群众。这是因为,“革命战争是群众的战争,只有动员群众才能进行战争,只有依靠群众才能进行战争”(毛泽东语)。建设社会主义强国,是全国人民共同的事业,共同的事业需要共同努力去实现。离开全国人民的团结奋斗和努力,四化建设就无从谈起。群众中蕴藏着极大的建设社会主义的积极性,人民具有丰富的智慧,只有去发现,调动和保护这种积极性,支持和领导他们正确行使管理国家事务和社会事务的权利,充分发挥历史主动精神,才能把党的奋斗目标变成亿万人民群众的自觉行动。对党所提出的任务、方针和政策,在群众中有时认识不尽一致,群众的思想政治觉悟也有高低之分,每个共产党员有责任向群众宣传党的主张,做思想政治工作,灌输社会主义思想,提高他们的觉悟。而要做到这些,靠强迫命令,简单说教是难以奏效的,只有靠党员密切联系群众,用自己的言传身教去影响群众,靠循循善诱的思想工作去教育群众,才能把群众的思想统一到党的路线的轨道上来,和党同心同德,风雨同舟。我们的每个共产党员和党的组织应该懂得,在人民中,共产党员任何时候都是少数,我们的一切工作都要依靠人民,相信人民,吸取人民的智慧,尊重人民的创造力,并且接受人民的监督。在革命胜利以后,人民群众就是国家和社会的主人。党对国家生活的领导,最本质的内容,就是组织和支持人民当家作主,依靠他们来建设社会主义的新生活。当前,我们面临着一个动荡的外部环境,国内经济建设也遇到一定困难。但是,只要我们全党上下团结一致,紧密依靠群众,认真贯彻执行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就能够得到人民群众的拥护和支持,卓有成效的保证政治、经济和社会稳定;就能够克服经济建设上的暂时困难,同心同德,渡过难关;就能够挫败国内外反共反社会主义势力的和平演变活动,保证我们的党和国家永不变色;就能够从根本上增强党的凝聚力和吸引力,使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伟大事业,建立在党与群众同呼吸共命运的可靠基础之上。

密切联系群众,这是党的建设的迫切要求

我们党同群众的关系、干部同群众的关系,总的说是好的。但是,这些年来在一些党员干部中也滋长了官僚主义、主观主义、形式主义、个人主义和以权谋私等腐败现象,有的发展到相当严重的地步。如不坚决克服这些弊病,党就无法肩负起历史赋予的重任。邓小平同志在八大修改党章的报告中曾明确指出:“由于我们党现在已经是在全国执政的党,脱离群众的危险,比以前大大地增加了,而脱离群众对于人民可能产生的危害,也比以前大大地增加了。”现在看来,这种预言和告诫绝不是危言耸听。各级党组织和每一个共产党员,都必须清醒地认识到脱离群众给党的建设所带来的危害和危险。为了把我们党建设成为领导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的坚强核心,89就必须通过紧密联系群众,依靠群众,不断清除腐败现象纯洁党的队伍,克服主观主义和官僚主义,加强党的思想作风建设。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新形势对党的建设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这个要求最根本的一条,就是要首先认真解决好群众路线、群众观点和群众立场的问题。这不仅是一个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原则问题,而且是一个非常严重的现实问题。许多事实说明,我们的一些党组织和党员,已经脱离群众到了十分危险的地步。这种状况不改变,人民不拥护我们,甚至反对我们,怎样担当大任?应该说,执政党的地位为我们密切联系群众创造了有利条件,只要真正树立了群众观点,按照党的要求去做,和群众建立亲密的关系并不是困难的事。关键是,党的组织和党员个人,要摆正主人和公仆的关系,牢记党的宗旨和任务,自觉地认真地经常地深入到群众中去,倾听群众的呼声,接受群众的监督,向群众学习。没有这样一个决心和态度,联系群众就将成为一句空话。

(199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