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学唐代女性形象研究
2496200000027

第27章 后记 唐代女性形象研究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中国人的价值标准、思想观念和生活方式因经济体制、社会结构和利益格局的改变而发生了深刻的变革。我在南京师范大学教书近二十年了,随园校区的路边竖立着一块牌子,上面刻着中国共产党著名领导人张闻天的一句名言:“生活的理想就是理想的生活。”每次我从牌前走过时,都不由感慨万千。近一百多年来,中国人为了追求理想的生活,与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和各种反动势力浴血奋战,还要和各种天灾人祸不屈不挠地斗争。人们所有的奋斗和牺牲只有一个目标,那就是想让中国人过上他们想过的生活:和平、安定、富足和平等的生活。中国女性追求这种理想生活的斗争更加艰苦。毛泽东主席曾经说过,中国女性面临着四种压迫,那就是政权、族权、夫权和神权。当时,中国女性不仅要面对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压迫,要和贫穷、战争、饥饿等斗争,她们还要和父权制社会的种种性别歧视和压迫做长期不懈的抗争。

中国是一个历史漫长、传统悠久的国家,也是一个性别压迫严重的国家。在关于性别的价值观和哲学观基础上,中国很早就形成一套阳刚阴柔、男尊女卑、男主女从、男外女内的完整理论,强调男优女劣,将男女间的性别差异绝对化、神圣化。这套理论成为男性牢固统治的理论基础。汉代著名的思想家董仲舒将夫妇关系等同于神圣的天地关系和君臣关系,明确了女子在社会和家庭中的第二等人的地位。此后长达两千年的封建社会中,男性知识阶层不断进行着关于性别的知识、价值观和象征意义的生产和再生产,他们的精神活动影响着官方的性别制度建设,从而也深刻影响着历代女性的生活和观念。家国一体的政治背景下,儒家思想与父权制互为表里,形成一套严格规范女性生活的伦理道德,政治、法律、教育、文学等都参与了对女性的建构。政府和男性士大夫们不断制定种种新的性别规范,给女性套上层层枷锁。

文化对女性的驯化经历了几千年。几乎每个封建王朝都在书写“列女传”,向天下昭示政府和男性士大夫所提倡的楷模女性形象,表彰各类各样的贤妇、节妇、烈妇和勇妇。尽管知识阶层的观念在变化,但男性文人心目中的理想女人却大多类似,她们柔顺、专一、贤惠、婉丽、孝顺。华夏文化不断要求女人忘掉自我,拒绝自我,或以某种方式否定自我。从儿童时期开始,家庭教育就在培养她们顺从和守纪律的品德,让她们学会顺从地与他人和睦相处,以便于她在出嫁后成为一个为人们称道的贤妇。女性未嫁时应是孝女,出嫁后应是贞节的妻子和贤顺的媳妇。她们必须忍耐、顺从、先人后己,以家庭的荣誉为己荣。

今天,中国虽然已经进入了21世纪,但父权制社会留下的意识根深蒂固,旧时代的精神垃圾继续在各个方面影响女性生活。在南京这座历史悠久的古城,就有人提出要将悲悲戚戚的莫愁女作为南京女性的代表形象,以标榜柔弱贞节、忍辱负重的东方女性美德。中国的各类媒体在不断地颂扬贤妻良母,宣扬东方女性的牺牲和忍耐精神。他们打着新时代的招牌,核心内容却依然建立在父权制社会对女性的价值定位和角色分工的基础上,他们想让中国女性带着精神上的裹脚布行走在21世纪和谐文明的大道上。探讨历史上女性的发展历程,清除旧传统在现实生活中的不良影响,这是时代赋予当代知识分子的使命。

我对女性研究产生兴趣是在1986年,当时我还在复旦历史系读书。在翻阅史料的过程中,我对唐代女性在历史上的发展产生了兴趣,并选择唐代女性作为本科毕业论文的研究题目。同年,我考入了复旦大学历史系研究生,在徐连达、彭神保两位老师的指导下,继续从事隋唐史的研究。复旦毕业后,我被分配至南京师范大学的历史系任教,并在2001年9月进入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读博。我一边教书,一边攻读文学史的博士学位,导师程杰教授给予我很多的教益,使我获益非浅。博士论文完成后,我又前往天津师范大学访学,师从国内著名的妇女史专家杜芳琴老师。回顾多年的教书研究生活,我深深地感谢指导过我的各位老师,感谢他们对我的教诲。能够跟随几位学识渊博、人品高尚的先生学习,这是我人生最大的幸运。

多年来,我一直专心地埋头于故纸堆,从广阔的文化视角考察文学作品中的女性形象,潜心探索古代女性历史。2005年5月,我在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通过博士论文答辩,论文题目是《唐代女性形象研究》。性别是建构社会关系的元素,在许多权力关系中运用。文学作品中的妇女形象来源于现实生活,与现实社会中的性别关系和制度密不可分。唐代文人在诗歌小说中塑造了大量的妇女形象,这些妇女形象是在一定的文化环境的期望和规范下形成的,浸润着作者头脑中的性别观念。什么样的女人是理想完美的女人?什么样的女人是丑恶的女人?女人应遵循那些行为准则?不同的时代,答案是完全不同的,其中蕴涵了主流的知识观念对女性价值的判定和特定历史时期社会性别制度的内容。中国古代主流的知识观念是以处于统治地位的华夏族男性的生活为基础的,反映了他们的欲望和要求。女性自身被完全排除在对社会秩序和知识系统的设计与指导外,她们只能使自己适应于这套关于性别的话语体系。女性个体的感觉、欲望、行为都被社会性别化了的规范和期望界定。传统文化对她们的气质、言行、姿态、行为准则等作了极为详尽的规定。

本书即是在此博士论文基础上补充修改完成。本书与前人研究比较,有以下几个特点:一是在广泛阅读唐文本的基础上,吸收西方女性主义理论的成果,在跨学科的基础上考辨诗歌小说中的女性形象,揭示男女两性的关系是如何在诸种复杂的社会因素的交织中历史地形成的,揭示社会文化是如何规范、塑造唐代女人。二是较多地采取文史互证、微观和宏观结合的方法,借鉴史学、文学史、社会学、心理学等方面的成果,对唐代妇女的地位和形象进行多角度、多侧面的研究,力求站在整个中国文化演变的视角下透视女性形象的文化内涵。我也将多年来汉唐史研究的一些成果附录其后,便于读者在整个政治、经济和宗教发展的背景下去了解历史上的女性形象发展。

正文脚注比较简洁,详细资料请见“参考文献”。

值此出版之际,向甘肃人民出版社的大力支持表示诚挚的感谢!

2007年10月于随园

纟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