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宗教当代人间佛教思潮
2477000000077

第77章 佛教弘誓学院与昭慧、性广法师(4)

可喜的是,性广法师在2006年又出版了其新著《禅观修持与人间关怀》,气象更为广大。笔者还就菩萨行的修证不宜局限于“不忍众生苦,不忍圣教衰”的“悲增上”(虽然这是最宜于现代人的最可普遍推广的人菩萨行之一)当面求证于性广。我说,还有“智增上”、“信、愿增上”,甚至艺术美学、各行各专业的深入钻研,凡达“忘我”境界时都为“增上行”。由此可见,菩萨道无限宽广。这一观点也获得了其肯认。

当然,菩萨道历来是难行道,被人视为畏途。而唯识家与印顺导师都曾批评国人乐“简便”(其实不尽然国人,现代西方人也一样),“难行”与现代人乐“简便”的悖论仍然没解决,这仍是人间佛教及其修证推广的一大制约。当然,任何真正的成就都不会简便。但正如释圣严等法师对禅法“层次化及合理化”的努力,可使任何有心学习的人都能多少获益。对众人而言,多少获些益也可以了。也许,这一问题永远也不可能彻底解决,但可以逐步澄清,澄清也就打开了接近解决的通途,这是仍有待于后人的。相反,也仍存在走向另一极端的偏向,如德国宗教社会学家韦伯概括的世界宗教中的普遍现象:“正如具有魔法品格的术士一样,在方法上获得拯救的宗教上的技艺的精英分子,处处都在信徒的共同体之内,建立一个特殊的宗教的‘等级’;在信徒的圈子内,这个等级比任何等级特殊,得到一种特殊的社会荣誉。”[71]由于这一荣誉的激励,有些人就过于偏重修行,特别是急于求成,往往导致把对解脱的追求转为对修行技艺的崇拜,这就颠倒了手段与目的。用性广的话来说,就是错把“定成就”当作慧解脱。在纠正了轻修证的偏向后,这一偏向同样值得警惕。

在中国台湾,人间佛教的提倡曾走过一节弯路,即客观上不怎么重视修证。对此,自上世纪末以来,法鼓山、佛光山、慈济以及特别推崇印顺导师思想的各寺院都已高度重视起来,其中性广法师把禅法的修证与人间佛教理论紧密联系起来,可谓后起之秀。印顺晚年曾说:“我虽‘不为民族情感所拘蔽’,而对流行于印度或中国的‘隆力乱神’,‘索隐行怪’的佛教,与(太虚)大师同样的不会尊重他们,也许我还是个真正的中国人!”[72]印顺如此,性广法师继承了特别是阐发了印顺的人间佛教修证思想,当然也是如此。故而尽管她总结的禅法还借鉴了南传的法门,但从根本看,这仍是达摩禅千年虬干上成活的新芽,通过嫁接,移取了南传禅法的部分基因,只会使之更茁壮,虽然新芽总不免稚嫩些,但自然地会趋向成熟,包容也会愈来愈广大。

注释:

[1]蓝吉富:《印顺法师在台湾佛教思想史上的地位》,《“第六届印顺导师思想之理论与实践”研讨会论文集(上)》。

[2]印顺:《教制教典与教学》,(台北)正闻出版社,1985年2月,第150页。

[3]《导师开示》,《福严佛学院第五届毕业纪念特刊》(1989年5月10日)第36页。

[4]印顺:《福严闲话》,《教制教典与教学》,(台北)正闻出版社,1985年2月,第214~226页。

[5]真华:《我主持福严十年的经过与感想》,《福严佛学院第七届毕业同学录》,第42页。

[6]真华:《我主持福严十年的经过与感想》,《福严佛学院第七届毕业同学录》,第47页。

[7]真华:《行化日记》,福严精舍1996年印本,第567页。

[8]阚正中:《福严精舍五十年》,《福严精舍五十周年纪念特刊》,第122页。

[9]《厚观法师谈福严僧伽教育的特色与未来远景》,《福严精舍五十周年纪念特刊》,第243页.

[10]《福严网站》,《福严佛学院第九届毕业纪念特刊》,第114~115页

[11]《厚观法师谈福严僧伽教育的特色与未来远景》,《福严精舍五十周年纪念特刊》,第243页

[12]印顺:《福严闲话》,《教制教典与教学》,(台北)正闻出版社,1985年2月,第216页。

[13]印顺:《游心法海六十年》,《华雨集》第四册,第60页。

[14]宏印:《海印文选》,第237页。

[15]印顺:《佛法概论·自序》。

[16]印顺:《我之宗教观》,第306页。

[17]宏印:《海印文选》,第228页。

[18]印顺:《无诤之辩》,第175页。

[19]宏印:《海印文选》,第216页。

[20]宏印:《海印文选》,第218页。

[21]宏印:《海印文选》,第219、221页。

[22]宏印:《海印文选》,第210页。

[23]印顺:《佛法概论》,第55页。

[24]宏印:《海印文选》,第213页。

[25]宏印:《海印文选》,第420页。

[26]江素惠:《政治特赦选举割喉》,凤凰网2007-04-30。

[27]宏印:《海印文选》,第423页。

[28]宏印:《海印文选》,第420页。

[29]传道:《印顺导师与人间佛教》,《妙心文集》(一),第12页。

[30]传道主讲,陈金选、邱敏捷记录《缘起八正道——中道德行》,《妙心》第32期第3~4页。

[31]传道、伍丽满:《印顺导师人间佛教思想之实践》,《第六届印顺导师思想之理论与实践学术会议论文集(下)》。

[32]传道:《人间佛教——此时、此地、此人的关怀与净化》,《妙心》第64期。

[33]传道:《印顺导师与人间佛教》,《妙心文集》(一),第187页。

[34]参见传道《印顺导师与人间佛教》,《妙心文集》(一)第196~212页。

[35]传道:《印顺导师与人间佛教》,《妙心文集》(一),第192页。

[36]传道:《印顺导师与人间佛教》,《妙心文集》(一),第194页。

[37]昭慧:《活水源头》,(台北)法界出版社,2003年3月,第287页

[38]昭慧:《活水源头》,(台北)法界出版社,2003年3月,第9页

[39]昭慧:《活水源头》,(台北)法界出版社,2003年3月,第299页

[40]昭慧:《活水源头》,(台北)法界出版社,2003年3月,第9页

[41]江灿腾:《台湾近代佛教的变革与反思》,(台北)东大图书股份有限公司,2003年10月,第287页。

[42]昭慧、性广:《千载沉吟》,(台北)法界出版社,2001年4月,第146页。

[43]昭慧:《律学今诠》,(台北)法界出版社,1999年9月,第5、7页。

[44]昭慧:《佛教规范伦理学》,(台北)法界出版社,2003年3月,第7、10页。

[45]昭慧:《佛教规范伦理学》,(台北)法界出版社,2003年3月,第13、15页。

[46]昭慧所构建的佛教伦理学思想除了有严密而完整的理论体系外,还从实际应用的角度对当代因科技发展而新出现的一系列社会问题如器官移植、“代理母孕”、人类干细胞研究、安乐死、环境与动物保护等进行了佛教伦理的全新解构。

[47]昭慧:《佛教规范伦理学》,(台北)法界出版社,2003年3月,第15页。

[48]江灿腾:《昭慧法师著(佛教伦理学):亚洲地区新佛教伦理学说的代表性著作》,《弘誓双月刊》第47期。

[49]张新鹰:《宗教情怀与理性精神——在第4届“人间佛教,薪火相传”学术研讨会上对昭慧法师新著(佛教规范伦理学)的回应》。

[50]例如,真华法师回忆他在“慧日讲堂”讲经经历时说:“每次开讲的前两三天,听众总是比较多些,以后便渐渐减少,等讲到快圆满则又渐渐增多。”其中的原因是“初开讲时大家不来不好意思,讲经圆满大家不来供养也不好意思”。换句话说,许多人仅为“捧场”而来,与讲经好坏没关系。(《行化杂记》慧日讲堂印本,第564页)

[51]当时台湾目立艺术学院舞蹈系毕业公演《思凡》,剧中有辱没僧尼情节。

[52]《人菩萨行的历史足履》,(台北)法界出版社,2006年5月,第29、32页。

[53]观音像事件:1993年,基督教灵粮堂将公园中矗立的一尊“祈安观音”铜像视如“魔鬼撒旦”,因此联合各教派神职与信徒,凭借基督教在政坛上大巨大势力,向台北市政府施压,将观音像诬为违建,意欲拆除。当时主导造像的明光法师几经抗争无效,求助于昭慧。昭慧了解情况后,一方面联合教内法师与信众谋求支持,一方面利用各种机会同赞成拆像的各派力量进行激烈辩论。在最危难的时候甚至联合他人在公园外绝食、静坐寻求各界支持,保护观音像。在昭慧等人努力下,观音像终于化险为夷,长存于公园中。而这一事件也带来连锁反应,使各地公园、道路的释迦、观音像等不再受到无辜骚扰。

[54]佛诞放假运动:多年以前,天主教利用政治上的势力,谋划“圣诞节放假”,当时台湾地区政府为顾及所谓宗教平等原则,采取折衷方法,宣布12月25日为“行宪纪念日”(指该日是中华民国正式施行宪法的纪念日),变相放假。佛教领袖亦要求平等待遇,即佛诞放假,但多年抗争无效。昭慧在1999年发起“佛诞放假运动”,她的呼吁得到各地佛教领袖、法师、信众的积极响应。经过多方努力,终于使台湾地区立法院通过“将佛诞定为法定纪念日”提案。此后由于情况变化(台湾从2001年起实行周休二日),圣诞是否继续放假又引起关注。为此,昭慧再次提出按宗教平等的精神,考虑佛诞放假。经过一连串的努力,终于使行政院下令,从2001年起,所谓“行宪纪念日”,“只纪念不放假”,终于使几十年独享放假特权的圣诞假期被迫取消。(昭慧:《人菩萨行的历史足履》,第120页)

[55]印顺:《原始佛教圣典之集成》,第402页。

[56]《人菩萨行的历史足履》,(台北)法界出版社,2006年5月,第34页。

[57]参见温金柯《现代禅对台湾佛教的影响及历史意义:建立台湾佛教的主体性》,载《现代禅月刊》第38期(1993年6月);《敬覆印顺法师:(我有明珠一颢)读后》,载《现代禅月刊》第42期(1994年2月)。

[58]以下均按相关著作出版年代先后排序,可能有重视这一问题在先,而总结经验做法在后的情况,望知情者指出,以便更正。

[59]释圣严:《禅的体验·禅的开示》,(台北)法鼓文化事业公司,1997年,第1页。他还著有《禅与悟》、《禅门修证指要》、《禅的生活》等有关著作。

[60]释星云:《佛光禅入门·序》,(高雄)佛光出版社,1999年初版,2004年第5版。

[61]江灿腾:《现代中国佛教思想论集》(一),(台北)新文丰出版公司,1990年。

[62]释性广:《新世纪的台湾新禅学刍议》,《第四届“印顺长老与人间佛教”海峡两岸佛教学术研讨会论文集》,2003年,台北。

[63]释印顺:《中国佛教的由兴到衰及未来的展望》,印顺文教基金会发行《印顺法师佛学著作集》光碟版,下同不注。

[64]释性广:《新世纪的台湾新禅学刍议》。

[65]释性广:《人间佛教禅法及其当代实践》,(台北)法界出版社,2001年,第375页。

[66]释性广:《人间佛教禅法及其当代实践》,第397~401页。

[67]释性广:《新世纪的台湾新禅学刍议》。

[68]释印顺:《青年的佛教》,《妙云集》下编之五,第17页。

[69]温金柯:《继承批判印顺法师的人间佛教思想》,(台北)现代禅出版社,2001年。

[70]当时他作为现代禅的代言人,因现代禅遭受打压,他提出的颇具启发性的论点也被长期冷落,其愤愤不平的心情可以理解。

[71][德]韦伯:《经济与社会》(上),商务印书馆,1997年,第605页。

[72]释印顺:《(台湾当代净土思想的动向)读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