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宗教当代人间佛教思潮
2477000000039

第39章 适应形势与社会:巨赞主要思想(1)

20世纪50年代的时代主题是,佛教必须适应当时面临的形势,必须与巨大的社会变革相适应。“适者生存”是严峻的自然法则,在自然与社会中生存的佛教自不例外。巨赞法师(1908—1984)不但精通佛学,早年参与了诸多社会活动,与社会各界人士有广泛交往,是对这一点有很清楚的认识的佛教代表人物。

巨赞,俗名潘楚桐,江阴澄江贯庄村人。自幼多愁善感,早年就萌生了出家之念。与当时许多青年佛教徒一样,他崇仰着最早提出人间佛教理念的太虚大师,要求追随太虚出家。但那时太虚已不再亲自收徒,于是几经周折,终于在1931年经太虚介绍,他在杭州灵隐寺从却非法师出家,法名传戒,后改名巨赞。巨赞乃现代名僧之一,一生爱国爱教,在大陆备受人们推崇。尤其难能可贵的是,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之初,由于佛教一时难以适应现代社会的需要,也由于有些人不了解人民政府的宗教政策,导致佛教界思想混乱,人心萎靡,组织上更是一盘散沙。于是在新的形势下,有近两千年传统的中国佛教向何处去?成为摆在佛教徒面前的重大问题。对此,巨赞毅然本着太虚提出的契理契机原则,参与筹组中国佛教协会,创立《现代佛学》,为在太虚圆寂之后,人间佛教思想在大陆的传承、阐发与恢复、弘扬,作出了特殊贡献。

一、不满现实社会深切关怀人间

巨赞自幼目睹当时社会苦难与黑暗,因而深怀“赤热真诚的正义感”,对劳苦大众充满慈悲与关怀。为了改变现实社会的悲惨状况,他早年受国民革命影响,积极参加社会运动。17岁时,他在江阴师范学校求学,就接受了革命思想。此后,不论在上海大夏大学读书,还是在家乡金童桥小学任校长,他都积极投身革命活动。出家后,除遍阅佛教经论外,又研读先秦诸子、宋明理学典籍,甚至马克思、恩格斯著作,并且多次亲近有“现代佛教革命领袖”之称的太虚法师,因此虽为出家之人,却始终关怀着社会,关注着“人间”。

抗日战争爆发后,中华民族面临亡国灭种的严重危险,各界民众奋起抵抗,以拯救国家危亡。巨赞虽为“方外之人”,却清醒地意识到自己首先是个中国人,因而在国难当头之际,毅然积极投身抗日救亡运动。他在流亡各地途中,不顾个人安危,积极宣传和鼓动佛教徒参加抗日救国运动。有一次巨赞在湖南常德向群众演讲,被国民党警备司令部抓去审问,面对恐吓,巨赞朗声反驳:“出家人不问政治,无党无派,但国土沦丧却是事实,如果贵党抗日,我偌大的中华何至于败在小小的日本之手?我等出家人何至于流离失所?”义正词严,驳得国民党军警哑口无言。抗战中苦难遍野,更加增长了他对于佛法救世的信心。他呼吁佛教界同仁投身抗日:“寄语山林深密处,倾危大厦要君扶。”为此他在中国共产党和进步人士帮助下,先后发起组织了“南岳佛道救难协会”、“佛教青年服务团”等团体,联合抗日信众,投身救亡运动。由于积极参加抗日救亡运动,巨赞遭到当局的通缉,他被迫转移到广西桂林。在桂林期间,巨赞担任广西佛教会秘书长,创办了《狮子吼》月刊,在创刊号上,以醒目的位置刊登了太虚的文章。他还撰写了大量诗文,使《狮》刊成为继《现代僧伽》之后,太虚掀起的佛教革新运动中激进一翼的又一代表刊物。同时,该刊也大力宣扬抗日救国。巨赞频繁地抛头露面,不断出现在社会公众面前,以至有人对他产生误解,认为他作为一个出家人,与他们心目中的佛教似乎应远离凡尘、避世清修的形象背离太远。殊不知巨赞利用各种机会广泛接触社会,是希望借此“深入考察社会上每一个阶层的底蕴”,因为他认为对社会上的形形色色了解得越多,就更足以证明佛理的正确,从而坚定自己彻底改革佛教的心愿。[1]

由此,巨赞始终保持对现实社会的高度关注,积极参与社会活动,这既是大乘佛法“不离世间觉”的体现,也完全契合太虚所讲人间佛教成佛必先做人的根本精神。实际上,这正是人间佛教思想的体现之一。巨赞从小关注现实社会苦难,青年时代积极参与社会活动,与人间佛教思想有着天然的契合。

二、从革除明清弊端着手提倡佛教生产化、学术化

人间佛教思想之所以在中国近代得到全面、创造性阐发,与其从革除明清佛教模式的弊端着手有很大关系。由于种种原因,明清以来,寺庙大多弊窦丛生,丛林规范尽失,管理制度混乱,完全复制了宗法社会的家长制,严重制约了佛教在近代的生存发展。对此,巨赞深感痛心,经常思考如何结合社会实际,实现太虚提出的教制改革的问题,并于1944年,撰写成《新佛教概论》一书,系统阐述了他的革新思想体系。这也是他个人对人间佛教思想具有独特理解的体现。

书中体现的巨赞思想相当激进,与同时代的许多人一样,有强烈的全盘否定传统的倾向。在该书中他认为,过去佛教由于和封建主义血肉相连,关系密切,佛教徒的思想行为大多是封建落后的,因此,佛教要想得到弘扬与发展,必须排除佛教中封建的思想与迷信毒素,剔除其糟粕,吸收其精华。必须用科学的历史的观点,重新建构佛学理论,以指导佛教实践。为此巨赞提出佛教改革必须遵循“生产化”和“学术化”两个基本方向。

具体而言,在理论上,要积极发扬中国佛教注重学术研究的优秀传统,倡导僧人进行佛学研究,要深入研究大乘教理,去伪存真,澄清思想,从根本上阐述佛教的博大精深的教理,增进佛教的文化品位,加强佛教徒对于佛教的认识,以正信破除迷信。在实践上,要“无我”破执,发扬大乘菩萨的积极的济世精神,要废除传统的广建坛场、聚众讽诵以作佛事为衣食之资的恶习,革除佛教界存在的追求安逸享受,耽于懒散,脱离民众的弊病,号召佛教徒农禅并重,发扬“一日不作,一日不食”的百丈遗风,积极从事日常生产劳动,自食其力。这样可以打破旧时各寺院靠收地租为生的经济关系,帮助佛教徒立足于社会,培养僧众自立自强的精神。只有这样,佛教才能不被社会淘汰,佛法才能发扬光大。

他认为,人是众生六道之中最具有可塑性的一类。人间佛教的本质说到底是为了提升人本身,要求佛教徒走人——菩萨——佛的修行路线,即由凡夫修人间正行(五戒十善),进而发心学修菩萨行愿,由菩萨行愿趣证佛果的同时,更要发菩提心与长远心,普度众生。因此说佛法的弘扬与否,改革的成败,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佛教徒的素质。巨赞生逢乱世,耳闻目睹寺庙原有清规渐被封建教条和仪式所腐蚀,僧人素质更是良莠不齐,许多僧众不思济世利生,弘扬佛法,专注自修自了,甚至热衷于赶赴经忏,谋取私利。为此,巨赞提出要改革僧伽制度,改进佛教教育,整顿寺院,积极培养僧才,提高佛教徒素质。

从巨赞的这些设想与倡导中,不难看出太虚思想的诸多影响,诸如农禅并重,提倡正信破迷信等,都是太虚早在20年代就强调的,只是太虚晚年更趋稳重。而对巨赞来说,这些实际上与太虚当时正在着手的“整理佛教”密切呼应。后来赵朴初把发扬注重学术研究的优良传统,也归纳到人间佛教思想体系中去,也分明受到巨赞这一思想影响。

然而,尽管当时巨赞为推行他的设想作了多方面努力,包括与中国共产党人以及社会各界人士进行广泛接触,以谋求支持,但终因时局动荡,机缘未就,不仅未能付诸实践,而且巨赞本人还为此遭受保守势力的谩骂攻击,甚至受到了生命威胁。

三、实践改革主张力倡“现代新佛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