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教材教辅大学素质教育论
2476800000025

第25章 社会责任意识是素质教育的内核(2)

社会责任感为实现理想的条件,而理想又为社会责任感提供动力。理想和责任是相互关联的。正确、远大的理想能激励人们自觉承担应尽的社会责任。这里,我们所说的责任是指在一定社会中生活的个体基于一定的社会关系,对他人、自身和社会所承担的职责、任务和使命。它既包括与一定的权利相应的、按照法律或有关规定应尽的义务,又包括与社会的进步及伦理关系相应的道义上应尽的义务。作为一个社会成员。每个人既享有一定的权利。又要承担一定的义务,既获得于社会又要奉献于社会。那种只要权利,不要义务,只要获取,不讲责任和奉献的思想和行为是极其错误的。那种谈起理想慷慨激昂,而具体到行动上,对社会、对集体、对他人漠不关心,“拔一毛利天下而不为”的做法同样是错误的。

对于当代大学生来说。首先要树立强烈的责任感。这种强烈的责任感,表现为一种“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忧患意识。表现为对学习机会的珍惜、对专业的热爱、对未来职业的憧憬和追求真理的执着,表现为自觉而深刻的道德理性。然而,至关重要的是要有基于上述认识的实实在在的行动。方兴未艾的“大学生文明修身”和“青年志愿者”活动,是很好的方式。它们的进一步开展和深化,必将唤起越来越多的青年思考并履行自己的道德责任、社会责任和历史责任。

当代大学生正处在长身体、长知识、长才干的关键时期,既要明确为理想而奋斗的思想,又要结合时代特点和自身实际,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从点点滴滴做起。“从我做起”是责任感、历史使命感的表现。它要求大学生把自己看成行动的主体,而不是定位于客体、定位于旁观者席上。从“现在做起”,体现的是一种唯物主义的态度,一种与现代文明社会相适应的十分重要的时间和效率观念。时间是财富,时间是资源。把握时间,最重要的是把握现在。“从点点滴滴做起”,强调的是求知和修养的连续性、艰巨性和漫长性。要求大学生树立严谨求实的态度,以内涵求发展,以量的积累求质的飞跃。“祖国的未来是无限美好的,青年的未来也是无限美好的。”只要大学生始终坚持树立远大理想与进行艰苦奋斗的统一。把对理想的追求转化为实实在在的行动,我们的事业就有希望。祖国的未来就一定灿烂辉煌。

三、如何培养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如何培养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使他们由不成熟到成熟,由不完善到完善,笔者认为在大学教育阶段应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大学的所有教职员工都必须成为富有责任感和献身精神的楷模。面对市场经济的大潮,社会利益的重新调整与重新分配,社会价值观趋于多元化的浸透,教师不能不面对精神的富有与物质的贫困这样现实的问题。要使自身的价值观达到一个新的境界。就不能期望在一朝一夕使自己的付出与得到有等值的改观。要守住理想的净土,用爱心、真心的泉水去浇灌、培育大学生的事业之根、理想之树,用甘为人梯和蜡烛的精神,赢得社会的普遍尊重、理解和支持。教师不应该只是知识技能的传播者,更应该是信念、道德、思维方式和治学精神的传播者。

大学必须成为友好和互相关心的集体,成为一个国家追求文明、正义、平等、理想的社会缩影。学校的每一个教职员工都要有一份工作责任心,兢兢业业地干一行,爱一行。对待工作和学生都要有责任心和爱心,不以学生表现好坏来论近论亲疏。不以工作岗位论高低贵贱,使学生视教师为可亲、可敬、可依赖的师长,使教师视学生为可爱、可教、可成才的弟子。

正确引导,强化个性对共性的认同感。社会的发展是通过人的个性发展来实现的。要使个性的发展与社会要求的共性发展相一致,强化个性对共性的认同感就显得尤为重要。一个价值观、人生观、世界观趋于成熟而未能完全成熟的大学生,在确立个性发展目标时,经常面临的问题是“他做不到,我为什么一定要做到”、“他能做到的我为什么做不到”,这也使他们往往处于责任的认知混乱状态,解决的办法,就是正确地运用人类社会文明最优秀的价值观、人生观、世界观加以引导和确立。

有志才能立业,大学生要把振兴中华、强国富民作为自己奋斗的目标,把职业的选择与祖国的需要结合起来,在利国利民的前提下,实现个人事业的最大价值。要视野宽阔,胸怀博大,勤于探索,善于深思,以“海纳百川,有容乃大”的人生境界,开拓人类未尽的事业。

纵观中国近代的历史,我们的祖国曾经长期处于贫穷落后挨打的悲惨地位。我们的前辈对此并没有袖手旁观,他们一代又一代的奋起救国,浴血斗争,为了国家的富强,人民的幸福,在历史的舞台上演出了许多慷慨悲壮、英雄威武的活剧,从而激励了一代又一代大学生前赴后继地奋斗。

当年“五四”运动的先驱者们,反复地表达了这样的信念:青春中华之创造,全靠青年之觉醒。今天,在我们国家发展的中兴时期,大学生应该采取什么态度呢?是徘徊观望,评头论足,坐享其成?还是居安思危,勇敢地承担历史责任,在四化建设中建功立业呢?每一个大学生都面临着严峻的考验,需要作出抉择。由于我国还未摆脱贫困和落后,又面临着新的挑战,如果不能把握机会,改革自强,中国就很难在未来时代站稳脚跟。在这样的时代,对大学生来说,需要有忧国忧民的的忧患意识,更需要有为中华腾飞建功立业的责任感和使命感;需要有对美好未来的理想和憧憬,更需要有把这些理想和憧憬变为现实的积极行动;既需要有抨击一切社会腐败现象和不良风气的胆识和勇气,又需要有从每个人做起,切切实实革除这些弊端的务实精神。总之,当代大学生一定要坚定信念,振奋精神,以“四化”、改革为己任,真正做到“为四化建设贡献才智,为改革大业奉献青春”。同时要有民族自豪感。要对祖国的历史、传统、文化深入地了解,熟记于心。只有知之深,才能爱之切,关心国家大事,牢记祖国的需要,把个人的命运与祖国的命运联系在一起,把个人的成长与祖国的哺育联系在一起,把祖国和人民的利益高于一切做为自己生命价值的最高准则。

马克思说,“人的本质,在其现实性上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人是关系的人、社会的人。社会是个体赖以存在的条件,为个体的成长、发展提供基础与根本保障。社会是所有公民、个体的社会。没有社会整体的强大,从根本上讲,个体的利益、个性的发展将失去基础与保证。对社会的责任要求个体在寻求自身利益时不能损害社会、国家、集体的利益,要求个体具备公民意识、国家意识、集体意识,在言谈与行为上自觉维护社会整体的良性发展。

社会发展、市场经济的根本动力无疑是个体的实践能力、素质的提高,个性张扬是市场经济的内在要求。但个性的张扬并不意味着人与人之间责任的丧失。从根本上讲,市场经济发展的“个性动力”是一种“个性合力”,即个体能力、素质的有机整合。形成社会合力的重要基础是人与人之间的责任意识。市场经济条件下人与人的责任感包括人与人的信任、尊重、诚实、对他人利益的自觉维护,对不道德、不公正、欺诈行为的自觉抵制等等。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目标是全体公民的共同富裕,人与人的责任意识是我国市场经济健康发展的重要保证。

个体对社会、个体对个体的责任意识离不开人对自我的责任意识。个体对自我的责任意识是个体对社会、对他人有责任感的内在基础。很难设想,一个对自己不负责的人能为社会、为他人尽责任、尽义务。个体对自我的责任意识意味着个体的自律。意味着个体对“人性善”的追求,意味着个体对不当利益的排斥,意味着个体在任何条件下对正义、道德、价值的“绝对”遵守。人只有具有了自我责任意识,才能成为一个真正的人。只有社会中的每个个体都有了自我责任感,才能有真正的公正社会。

我们面临着世界新技术革命的挑战的严峻考验,要改变我们相对落后的物质生活状况。必须提高全民族的科学文化水平。列宁说:“只有用人类创造的全部知识财富来丰富自己的头脑,才能成为共产主义者。”要掌握先进的科学文化,就要增强历史责任感,激发刻苦学习的热情。大学时期是成才创造的最佳时期,也是人生的黄金时期。抓住这个关键时期认真学习科学文化,奠定成才的基础,是时代和现代化建设所提出的必然要求。有责任感而无知识是脆弱的。有知识而无责任感是危险的。因此,青年大学生要十分珍惜这个来之不易的机会,增强成才意识,刻苦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