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哲学男人模式:3000年关于男子品性的智者高论
2472700000020

第20章 讲求智慧的男子(4)

到了16岁,我开始跟品行不端的一些孩子混在一起:虽然从来都不说渎神的话,也不做缺德的事情,但我仍然感到自己心里埋下了一颗种子,会开出野葡萄来。但仁慈的主并没有完全抛弃我,他以仁爱时时提醒我思考自己的言行。见到自己在倒退,我的心里充满悲伤:但是,因为没有适当地注意训诫之语,虚荣接着虚荣而来,之后就是悔过。整体上说,我的思想离真理越来越远,我在快步走向毁灭。当我沉思正奔其而去的深渊,再回顾我年轻时种种的不肖之举,我的心里充满了悲哀。

我的年纪越来越大了,认识的熟人也越来越多,因此我的日子越来越难过了。虽然读圣经和思考天上的事情使我得安慰,但是,我离上帝却越来越远了。我知道自己远离了基督的羊群,也没有回头的打算,因此认真想起来心里就难受,年轻时代的虚荣和娱乐成了我最喜欢的东西。我在这条路上走下去,发现了很多跟我一样的人,我们之间建立了一种远非友谊的关系。但是,在这样迅速的奔跑中,上帝乐于使疾病来拜访我,因此我怀疑自己恢复的可能:接着,黑暗、恐怖和惊奇一把抓紧了我,甚至在我的疼痛和压抑到达最高点的时候。我心里想,但愿自己根本就没有得到这条生命,免得看到自己今天这个样子。我的内心充满混乱。我的身心都产生了巨大的痛苦,因此躺下来自我哀叹。(我没有信心向上帝呼喊,因上帝已为我所冒犯,但在我愚不可及的内心里面,我是在上帝面前抬不起头来了)但时间长了以后,他的话如同烈火与锤子一样打破与化解了我反叛的心,然后我发出了忏悔的哭喊,因为他博大的仁慈,我的内心得到了释放,感觉到了与上帝密切的联系,如果他高兴恢复我的健康,我就可以在他面前卑贱地行走。

身体恢复之后,这样的行为保持了相当长的时间,但是,在不同程度上,它还是让位于年轻时的虚荣,情况越来越严重,跟品行不端的年轻人来往时,我又失去了自己的立场。主一向宽恕我,在我最难过的时候对我说一些安慰的话。但我现在又毫无感念之情,再一次堕入了愚行之潭,在这方面,我有时候会感到深刻的自责,但还没有自责到想哭泣求助的程度。我没有发展到做坏事的程度,但我主要的心思还是在出人头地和寻欢作乐上面。但我仍然保留了对于虔诚之人的爱与尊敬,跟他们相处使我产生了敬畏感。我亲爱的父母出自对于上帝的敬畏而数次警告我,他们的警告进入了我的内心,并在一段时期内产生了效果。但他们的话也没有产生很大的影响,以致可以让我做合适的祈祷。情绪一来,还是会找到入口。记得有一次,我在嬉戏中度过了一天的一部分时光,晚上上床睡觉的时候,床边窗台上有一本《圣经》,我打开看了起来。我看到这么一句:“我们在羞愧中躺下,内心的混乱困扰着我们。”我知道这就是我的情况,因此立即产生了没有料到的很深的自责,我因此而受到影响,睡觉的时候感到了良心的懊悔,结果又很快摆脱了。

就这样,随着时间的推移,我的心填满了娱乐和嬉戏,同时,令人愉快的虚荣景象进入我的想象,直到18岁那年,我感觉到上帝的审判在我的灵魂中如同一团烈火,看着我过去的生活,未来的景象让人感动。我经常感到悲伤,渴望从这些虚荣中解脱出来。可后来,我的心又产生了对于他们的强烈的愿望,在我的心中产生了令人难受的冲突。有时候,我会去干愚蠢的事情,然后悲哀和混乱又牢牢地抓住了我。有一阵子,我下定决心放弃一切的虚荣,但我内心里仍然有秘密的处所,隐藏着更多的愚蠢欲望,我又没有谦卑到足以找到真正的内心安宁的程度。因此,有几个月的时间内,我有很大的麻烦和不安,我内心里仍然有不驯从的意愿,使我一切的努力付之东流,直到很久以后,由于神持续不断的恩宠,我才在精神上最终向最高的神低下了头。我记得有一个晚上,我读一位虔敬的作者写的书,之后,我一个人外出行走,结果卑贱地向上帝祈祷,希望得到神的帮助,使我脱离虚荣,脱离折磨着我的虚荣……这样,因为内心谦卑了,他就帮助了我,因我学会了扛起十字架,因此感觉到在主面前的新生:但是,我没有把握住那让我获胜的力量,结果又一次失去了立场,这样的感觉让我痛苦万分。我寻找荒无人烟的孤僻之所,含着眼泪向上帝忏悔了自己的罪恶,并谦卑地乞求主的帮助。我可以带着敬畏说,他在我出麻烦的时候站在我身边,在那些羞愧的日子里,他打开了我的耳朵,使我听到了自律的声音。

我现在必须认真地回顾我被吸引到纯净真理之下的方法,下面就是我所掌握到的:如果我真想生活在上帝忠诚的仆人们生活的地方,那就不能再跟以前那些人待在一起了,不能自己按自己的意愿去找他们,所有的渴望都必须受到神圣自律的约束。在悲伤和自贬的日子里,这些指令铭刻在我心里,我感觉到基督的力量战胜了我所有自私的欲望,这样,我就得到了相当程度的稳定感。我当时年轻,也相信单身生活最适合于我,因此我就得到了力量,可以远离那些人,因他们过去一直都是我面前的陷阱。

我按时去教堂,星期天的下午主要用于读经和其它优秀的著作,早早就在心里得出了结论:真正的宗教由内心生活构成,人在内心里热爱和敬仰造物主上帝,也学会了行使真正的正义和善行,不仅仅针对所有的人类,而且还针对所有的动物。因为心里受到感动,把热爱看不见和无所不知的上帝当作内心的原则,通过这同一个原则,心会感动到热爱神在这个可见世界的一切表现。因为上帝的呼吸,生命之火在所有的动物和有知觉的生灵身上燃烧起来,说我们把上帝当作一个看不见的神而热爱,同时又对因为上帝的生命或因从上帝那里得到的生命而感动的最低贱的动物施以暴行,那本身就是个矛盾。

我在不同的看法当中并不坚持狭隘的看法,但是,我相信真诚正义的人们,不管在哪个社会里,只要他们真正热爱上帝,就一定会为上帝所接纳。

因我生活在十字架下,并简单地沿着真理的道路前进,我的思想一天天得到了启蒙;我以前的熟人可以随便怎么看我,因我发现过自己的生活,把一切东西深藏在内心是最为安全的。虽然我有时暗自思考自己身上发生的一些变化,但我发现没有语言能够表达它,没有什么办法能够更清楚地把这种变化传达给别人听。我看着上帝在这个可见的造物世界里全部的杰作,一种敬畏便充斥了我的心:我的心充满柔情,有悔悟之意,对于万物生灵的博爱不断增强。这样的话,但凡走过同样道路的人都会明白。

有些真正美的东西从表面都可以看到,它们处在真正的谦恭之中。有些声音中可以听出真正和谐的气息,那是神圣之爱会说出来的。还有一些人的性情与行为的平衡秩序会在表面看出来,它们的激情受到完全的控制,可是,所以这些都不能全面地显示从来都没有体验到的内心生活,这样的白石和新名仅只为那些拥有它的人所知晓……

——

人的四个年龄段

W.B.叶芝

叶芝是爱尔兰伟大的象征主义诗人(1865—1939)。

他发动与肉体的一场战斗,

肉体赢了,它昂首行进。

接着他跟自己的心斗争,

天真与宁静也走开了。

再后他跟思想作斗争,

他骄傲的心已经扔在身后。

现在他与上帝的战争开始了,

因夜半突来的中风,上帝必赢。

——

成功随想

威廉·詹姆斯《不同的宗教体验》

在《不同的宗教体验》一文中,美国实用主义哲学家威廉·詹姆斯(1842—19100)说,一个人如果把自我感觉建立在成功与成就感上,回首往事的时候他一定会感到失望。为了说明这个意思,詹姆斯引述了马丁·路德和歌德回首往事的例子。

首先,人在此生的成功体验是非常不可靠的一种感觉,像这样的一些事情怎么可能提供稳固的支点呢?链条有最薄弱的一环,整根链条不可能比这一环更坚固,而人生说到底就如同一根链条。人有最健康和最发达的时候,但有多少疾病、危险和灾难混杂其间啊!老诗人说得好,从每一座快乐之泉的最底层,总会出其不意地冒出某种苦涩的东西:一阵恶心,全无喜悦可言的跌落,一阵阴郁的感觉,如同丧钟敲响的一些烂事,这些感觉兴许片刻即逝,但是,它们往往带来一种来自更深层的感觉,而且经常有惊人的说服力。人生的快乐在接触到这些东西的时候会停止,正如铁锤落在钢琴上,琴弦就不再发声一样。

当然,音乐可重新开始,反复不断地终止又开始,间歇性地终止和开始。但是,如果这样的话,头脑健全的意识就会留下无法医治的不稳定感。它成了破裂的钟,它只能靠忍耐和事故才能得到呼吸。

哪怕我们假定有一个人具备极强的健全意识,从来不会亲身体验到上述那些让人冷静下来的时刻,但是,如果他是一个会思想的人,他就必须拿自己的命运跟别人的命运进行比较,并据此做出一个总结和分类。这么做的时候,他必须明白他的逃避只是一次幸运的机会,并没有本质上的不同。他极可能罹落完全不同的一种命运。然后就是那种的确是空虚的安全感!如果一个人能够说的最好的一句话是:“谢天谢地,我这次又侥幸逃脱了!”那会是什么样的一种情形呢?这种幸福难道不是脆弱的虚构?你在其中感觉到的欢乐难道不是极其粗俗的,跟恶棍得逞后的窃笑有何两样?但愿那一切的确只有成功,哪怕是以这些为条件!但是,我们拿最幸福的人,拿全世界都嫉妒的一个人来打比,这样的人十有八九在内心里还是只有失败的体验。要么是他的理想就他的成功而言远远高于已经获得的成就,要么是他还有一些秘密的理想,是全世界人一点也不了解的,只有他内心里明白自己所要的。

如果像歌德这样所向披靡的乐观主义者也只能以下面这种方式表达自己,那不太成功的人能够如何表达自己呢?

歌德于1824年写道:“关于我一生走过的道路,我什么也不会说。但在最底层,除开痛苦与负担之外,并没有别的任何东西存在。我可以肯定地说,在我所度过的75年当中,我并没有过上四个星期以上的真正的幸福生活。那是一块石头永无止歇的滚动,它必须反复不断地举上去,永远没有止境。”

在孤立无助的人当中,有谁比路德更成功呢?可是,当他年老以后,回首往事时,他觉得自己的一生是绝对的失败。

“我完全厌倦生活。我祈求上帝前来这里带走我。除开一切之外,让他带着最后的审判来到我这里:我会伸长脖子,雷电会闪将出来,从此以后我就可以安息。”当时,他手中还拿着一串白色的玛瑙项链,他补充说:“啊上帝,请速速前来吧,不要延迟。我会乐于今天吞下这条项链,明天就接受最后的审判。”有一天,路德跟一位贵妇选举人吃饭,她对他说:“医生啊,但愿你能多活40年,我愿为此放弃自己上天堂的机会。”

失败!然后还是失败。世界在每一个关头都会踩上我们一脚。我们在这个世界留下滔天大错,留下不良行迹,留下我们失去的机会,所有的回忆录都是讲自己没有实现的天职。他们没有不尽力强调的,从而让我们辨别不清!没有哪一种轻微的惩罚,没有哪一种道歉或正式的赎罪能够满足这世界的需求,但是,仔细一看,每一磅肉都沾满了它的血。人类所知的最轻的苦痛与伴随这些结果的有害的羞愧联系在一起。

而这些就是最重要的人类体验。如影随形,持续不断地一个过程明显就是人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罗伯特·路易·史迪文森写道:“人类的命运当中的确有一个要素,那是盲目本身不能够加以评说的:不管我们还想做别的什么事情,我们都没有打算取得成功,失败是已经分配好的结果。”我们的天性就是这样植根于失败之中的,毫不奇怪,神学家们认为这是最基本的因素,他们认为,只有通过由此带来的个人的羞愧体验,人生更深层的意义才能够为人所体验。

但这只是世界病的第一个阶段。让人类的敏感程度更高一些,让他在悲痛极限上走得更远一点,成功时刻本身在发生的时候展现出来的良好品质就会败坏,会受损。所有天然的物品会消失。财富会长翅膀,名声是一次呼吸,爱是一场欺骗,青春和健康以及快乐会消亡。这些东西最后的结局总是尘土与失望,它们能够成为我们的灵魂所要求的真正的东西吗?在一切的背后是万物皆亡的巨大幽灵,是无边无际的黑暗:

“人在太阳底下辛劳一生所得的益处到底是什么?我看着亲手写就的所有著作,你看吧,一切都是虚荣和精神烦恼。人子所遇到的,百兽亦可遇到,此之死,彼亦亡;一切皆为尘土,一切归入尘土……死者什么都不知道,他们再也得不到任何一种回报了;因为他们的回忆已经消亡。还有他们的爱,他们的恨,他们的嫉妒,现在都没有了,他们在太阳底下所做一切的任何一个小小的部分都不会留给他们……说得不错,光是甜蜜的,太阳底下看去,它的确是悦目之物,但是,如果一个人活过许多年,如果一个人的确喜欢这一切的东西;那就让他回忆黑暗的日子吧,因为黑暗中的日子将会是无穷之多的。”

简短地说,生命及其相反之物都是彼此纠缠在一起的。但如果生是好的,生的相反物就必定是坏的。但这两者是存在当中的同样不可缺少的事实,因此,所有自然的幸福会由此而受到矛盾的感染。坟墓的气息围绕着它。

对于关注事物的这一状态,而且也受到这种思考所带来的沮丧情绪影响的一个人来说,这样的健康意识能够给人的惟一的解脱就是说:“全是胡说,快快出门,呼吸新鲜空气去吧!”或者说:“打起精神来,老家伙,不一会儿你就没事的,赶快忘了那些病态的想法。”但是,说正经话,这样一种没有毛的野兽所说的话能够当作严肃认真的回答吗?人可以在物质财富上的短暂拥有中感到满足,感到心情愉快,但如果在这样的满足感上附加一种宗教的价值,那不过是遗忘和肤浅的祭献。我们的毛病根子太深,决非这样的办法可以治疗的。我们会死,我们会生病,这样的事实就是使我们烦恼的东西,我们此刻在生活着,我们此刻过得还不错,但这样的事实与那种烦恼毫不相干。我们需要一种跟死亡没有关系的生,需要不受到疾病侵害的一种健康,需要一份不会消失的物品,但这样的物品事实上超越于自然的万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