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红崖湾的秘密:1978年陇西率先实行包产到户实录
2469500000085

第85章 当年有名的“烂包队”如今发生的新变化

——陇西县文峰镇曲家山村高咀社回访纪实

刘树武董维强

1981年1月30日和5月8日的《甘肃日报》,分别以《“烂包队”一年翻身记》、《“老没治”的新生机——访陇西县文峰公社曲家山大队高咀生产队》为题目,对文峰镇曲家山村高咀社实行包产到户之后发生的巨大变化进行专题报道,而且第一篇加了编者按,第二篇为新华社统稿。而今,改革开放已过去30年了,曾经“没啥吃的,屋里扎站不住人”的高咀社,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高咀社坐落在陇西县南部的山区,海拔2200多米,全社共19户80人,占全村人口总数的8.94%,土地面积254亩,经营旱作农业,主要种植冬小麦,经济作物以冬花、黄芪、甘草、党参为主。小麦亩产量120斤,社员人均纯收入3000多元。30年前,人均口粮不到200斤,社员为了生计,被迫像飞鸟一样流落四方,走青海、下四川、跑关中,靠背粮、挖野药材艰难度日。吃的是糠皮、野菜、树皮子;穿的是打满补丁的单衣裳;谈精神文化生活是一种奢望,比电视剧里当年走西口的场面还要凄凉得多。现在,群众吃多少有多少,生活达到了小康水平。

为了更详细地了解高咀社发生的巨大变化,我们专程采访了75岁高龄,曾任高咀生产队队长的韦士贤老人。韦老激动地讲述了当年的艰苦岁月和如今亲眼目睹的新变化。

当年因为穷,全队的人没吃的,在1961年到1980年的20年中,除了2年没吃回销粮外,18年共吃回销粮9万多斤,拿各种救济款近1万元。1978年底,生产队的社员强烈要求实行包产到户。时任陇西县委书记的张自强同志经过实地调研,最后决定分地到户。这一年,收成特别好,麦子长得比人还高。高咀生产队第一次丰收了。粮食总产量达到了41663斤,比1976年的19041斤净增了22622斤。整整吃了18年回销粮的高咀生产队第一次吃饱了肚子,也给国家交了公购粮。1980年,部分生产队开始试行包产到户责任制,1981年底,陇西县基本实行了包产到户责任制,高咀社开包产到户责任制的先河。

富有经商理念的韦士贤老人,在1982年到1993年的10年里,靠经营日杂百货、汽车运输发了家。而今,韦老在文峰镇三台村桥头市场购买了一块地皮,盖起了200多个平方的小洋楼。子承父业,长子韦长雄办起了汽车修理厂,孙子韦彦宏、韦彦林各买了一辆8吨的康明斯,跑起了长途运输。韦老带领家人响应党“自力更生,丰衣足食”的号召,是高咀社第一位出来创业的领头人,给高咀社的社员树立了很好的榜样。如今,全社19户人中就有8户做药材、木材生意,年收入超过3万元;有在政府机关和单位工作的人员2位,其中一位是教师、一位是某机关领导干部;有3个娃娃考上了大学。

在过好了日子的同时,韦老时刻不忘党给予的幸福生活。韦老有着一颗高尚的心,在四川汶川大地震发生的当天下午,他亲自把100元的捐款交到了文峰镇政府。

为了更好地解决“三农”问题,真正实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明主”的新农村建设方针,文峰镇党委、政府克服重重困难,建成了200多户、户均230平方米,位于文峰镇尉家店村的新农村。高咀19户社员中的13户搬进了新农村。山里人说:“党给哈的温暖比咱社员填哈的热炕还好,以前住的是寒窑洞,吃的是糠皮野菜,穿的是打满补丁的烂衣裳,交通靠的是人背驴驮,现在咱吃的是清油细白面,穿的是新衣裳,住的是新瓦房,看的是新彩电,骑的是新摩托,用的是新手机,信息畅通了,经济观念转变了,外出务工、自主创业的人多了,日子不好过才怪哩!”。

(刘树武系陇西县文峰镇党委书记、副县级干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