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红崖湾的秘密:1978年陇西率先实行包产到户实录
2469500000101

第101章 1978年1月至1982年12月定西农村改革大事记(2)

6月11日至14日,中共定西地委召开全区农村经济政策座谈会,就农村哪些政策还需适当放宽、在实行生产责任制过程中有什么经验教训和需解决的具体问题、群众喜欢什么样的责任制及在调整农业结构、确定生产方针上有什么意见和想法等问题进行了集中讨论,并印发了渭源县祁家庙公社和陇西县城关公社等五个社队实行大包干到户责任制的调查报告。会议要求各县组织力量,深入调查研究,同基层干部群众共同商定推行包产到户责任制的方案,做好准备,秋后展开。

6月19日,定西地委负责人黎中同志参加甘肃省委召集的座谈会。座谈会着重讨论了进一步解放思想、放宽农村经济政策,更广泛地实行各种生产责任制,特别是在一些困难地区实行包产到户等问题。

6月24日,黎中同志在定西地委常委会上传达了省委座谈会上提出的在放宽农村经济政策上要防止两种情绪,一种是堵,一种是放弃领导。凡符合“生产长期落后,经济落后,居住分散,群众有要求”这四条的,就可以搞包产到户的精神。

7月3日至9日,定西地委召开全委扩大会议,重点讨论放宽经济政策和十年规划设想。5日,地委全体委员会议讨论通过了《中共定西地委关于实行包产到户责任制若干问题的意见》。《意见》根据中央领导同志关于生活贫困的地区“索性实行包产到户之类的办法”的指示,按照定西地区各个社队的生产发展水平、干部管理水平和大多数群众的觉悟水平,指出在实行生产责任制时应按照不同情况区别对待,不搞“一刀切”。要实事求是,因地制宜地确定农业生产责任制的形式。具体分为三种情况:一是领导班子比较强,集体经济办得好,生产发展快,变化大,收入高,对国家有贡献,政治思想工作有一定基础的先进社队,应加强经营管理,向农工副专业化方向发展,给现代化农业创出路子,作出榜样,不要包产到户;二是生产比较正常,集体经营搞得比较好的社队,原则上也不搞包产到户。对已实行的各种责任制继续巩固,不断完善提高。没有搞生产责任制的要积极搞起来,尽快把生产搞上去。三是条件差的贫困社队,生产一直上不去,长期未解决吃饭问题,多数群众要求搞包产到户的,应当有准备、有领导、有组织地帮助搞好。包产到户责任制的形式主要有三种:一种是在生产队的统一领导下,在专业协作的基础上,包产到劳、到户,按产值记工,统一分配;一种是“三定一奖”,即定土地、定产量、定工分;定产交队,统一分配,超产归户,减产照赔;一种是“大包干”到户,即包征购,包积累提留,剩余全部归自己。实行哪一种形式由群众选择,不强求一律。同时,《意见》还对土地、牲畜、农具的使用问题,定包合同,农业基本建设,社队企业,副业生产,机械、水利设施和集体房屋的管理,半脱产人员、计划内合同工、副业工的报酬,大队、生产队干部和民请教师、赤脚医生的补贴,五保户、烈军属、特殊困难户的优扶照顾问题,社员个人贷款和生产债务的处理,历年超支、分空款的处理,计划生育,财务管理和物资管理以及加强领导等方面的问题都作了具体规定。这十六条意见的制定,对定西地区农业生产责任制的推行起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7月17日,定西地委、行署发出《关于充分重视灾区工作的通知》,要求那些严重遭受冰雹灾害的地方,对那些基本绝收属搞包产到户责任制的要立即就搞,以利今后生产。

8月至9月,仅一个多月的功夫,陇西全县2225个生产队中的2220个生产队群众强烈要求实行包产到户,大部分生产队已经搞完包产到户。

9月至10月,中国社会科学院陆学艺和该院《未定稿》编辑部的王小强到定西地区的定西、陇西、渭源等县调查包产到户,发现这些地方很穷,实行包产到户后,效果非常显著。10月份,写了一篇《包产到户的由来和今后的发展》的文章。文章经宋平同志审阅后,在1980年11月3日中共甘肃省委办公厅、中共甘肃省委调查研究室编的党内刊物《工作研究》上发表。同月,《包产到户的由来和今后的发展》又在中国社会科学院主办的《未定稿》上全文发表。

9月10日,中共定西地委转发了渭源县委书记王君党同志关于搞好包产到户责任制的讲话,要求各地都要像渭源县那样,正确分析形势,对出现的问题积极引导,明确地、合理地、恰当地解决工作中出现的各种具体问题,把这项工作健康稳妥地进行下去。

9月27日,定西地委农村工作部向地委、行署报送了《关于定西地区实行包产到户责任制进展情况的汇报》,认为:包产到户的好处有,一是充分调动了社员的积极性,挖掘了劳动潜力,提高了劳动效率;二是产量大幅度增加,社员生活有了改善;三是生产资料大幅度增加;四是牲畜、羊只大发展;五是增产措施更加落实;六是干群关系改善了。并提出要因地制宜,不搞一刀切。

10月8日至9日,中共定西地委召开地直单位负责人会议,传达了全省地、县委书记座谈会精神,认真学习了中央75号文件,结合定西实际,就如何进一步加强和完善农业生产责任制问题进行了讨论。

10月19日,中共定西地委批转了地区农业局党组《关于收益分配中几个问题的报告》,要求在改进生产责任制中一定要保证政策兑现,取信于民。要教育群众树立大局观念,处理好国家、集体、个人三者关系,既安排好群众生活,又保证国家征购任务的完成。

11月12日至13日,中共定西地委召开常委会议,听取常委们对各县推行农业生产责任制情况的调查汇报,分析了存在的问题,提出要继续加强领导,吃透政策,解决好具体问题,不断完善。

11月26日至29日,中共定西地委召开全委扩大会议,总结交流全区在7月上旬地委全委扩大会议以后推行包产到户责任制的进展情况。全区已有百分之八十五点八的生产队实行了包产到户责任制;继续以生产队统一经营、推行其他责任制的生产队占百分之十三点五;尚有百分之零点七的队还未确定下责任制形式。会议要求要继续宣传党的政策,因地制宜,分类指导,灵活多样,落实生产责任制。而全省的情况是:1980年底,宋平在向中央一位领导同志汇报工作时说:“从我调查的情况看,包产到户更能调动农民的积极性,看来势在必行。到目前,甘肃全省包产到户的农户已达到62%。”

1981年

2月17日至28日,中共定西地委召开常委会扩大会议和地委工作会议,学习中央1、2号文件,传达省党代表会议和省委工作会议精神以及胡耀邦在全军政治工作会议上的讲话。根据中央“经济上实行进一步调整,政治上实现进一步安定”的重大决策,结合全区实际,指出:定西地区经济调整中,农业始终是重点。其特点是:稳定政策,进一步健全完善生产责任制;开展抗旱斗争,力争农业增产;量力而行,扎扎实实地实行农业基本建设;稳定基层班子,明确基层干部的工作任务。

3月17日,中共定西地委农村工作部印发了《关于水川地区责任制问题的意见》。根据省委领导关于“沿河水川地区一些队在责任制问题上因不准搞包产到户而出现顶牛现象影响生产,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政策可以松动一下,是否搞几定一奖责任制”的指示,提出:经济基础好,工副业生产收入大,已扩大自留地和划了部分责任田,群众不要求包产到户的,要加以稳定和完善责任制;群众不接受现在的办法,出现“顶牛”现象,影响生产的,可以松动一下,搞成包产到户;产量低,收入差,经营管理搞得不好的队,群众要求包产到户的可以允许。地委在制定这一意见时,坚持因地制宜,实事求是的原则,并对包产到户后国家和集体财产的管理提出了四条具体要求。

3月,陇西县进行农村社队财物清理,至年底结束。这次清理,是实行农村责任制后全县农村进行的财务大清理,建立健全了财务管理制度。

3月,《甘肃日报》报道:定西、通渭两县针对持续发展的干旱和生产责任制中出现的问题,采取积极对策,提出解决措施。

4月5日,中共定西地委、定西行署向全区发出《关于尽快给社员划“三荒”地植树种草的通矢口》。指出:各地要把给社员划荒山、荒坡、荒沟,鼓励植树种草工作,当做加快绿化步伐,防止水土流失,尽快解决“三料”俱缺的有力措施抓紧抓好,具体数字根据实际情况确定,不加限制,耕地面积大的,还可弃耕一些陡坡地划给社员植树种草,验收合格的国家给予适当补助。划定的“三荒”地要明确使用权,所植的树、种的草,永远归个人所有。

4月14日,中共定西地委常委会议专题研究了水川地区搞生产责任制的问题。指出:变“水川区原则上不搞包产到户”为按大多数群众的意愿办事,有组织有领导地推行包产到户责任制。

4月15日至17日,针对农村实行包产到户的责任制后财务管理上出现的新情况,漳县县委召开会议安排部署,在全县农村进行大检查和大清理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