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宗教中国佛教与传统文化(第六卷)(方立天文集)
2447200000076

第76章 谈谈佛教与中国民俗

佛教自汉代传入我国以后,不仅对我国的伦理道德、哲学、文学、艺术等方面给予了影响和渗透,而且与各类民俗也有着广泛的联系,甚至有的民俗简直就是中土与印度佛教的混血儿。正是随着佛教的流传,我国的民风民俗在不断充实、变化,佛教气息、佛教色彩日见鲜明浓郁。佛教对我国民俗方面的影响,方面之多,范围之广,程度之深,恐非千言万语所能详尽,这里只从几个方面略述其皮毛而已。

一、佛教信仰与民风葬俗

说起佛教对我国民俗方面的影响,最主要的方面怕是在民间信仰观念上带来的变化。早在佛教传入之前,我国就有了天上、人间、地下的三维空间的概念。人们普遍认为,天上有个天帝,它是至高无上的神,最具权威,严正无私,它时时刻刻在俯视人间,行使着奖善罚恶的权力。一些有权威的祖先神也客居在天上,谁做了坏事,他们都能看得清清楚楚。而地下是鬼类待的地方,极其阴森恐怖,人死了会变鬼,鬼也有识别善恶的能力,既能报答恩情,也能报仇雪恨,会把活人的魂勾了去。佛教传入后,宣扬因果报应理念,认为人们作善事会得善报,作恶事会得恶报,因果关系是宇宙的法则,因果报应是人生命运不可抗拒的铁的规律。

佛教的因果相应、六道轮回观念不胫而走,改变了中国人的生死观念,并使民间习俗发生重大的变化,出现了信仰佛教的热潮。修建寺庙,塑造佛像,建造佛塔,烧香拜佛,吃斋诵经成为普遍的风气。在我国许多地区,无论是都市或乡村、平原或山野,普遍建有佛寺。历史上的长安、洛阳、开封、太原、北京、南京、苏州、杭州等地都曾佛寺林立,盛极一时。我国佛教徒对观音、地藏、文殊、普贤四大菩萨尤为尊奉,分别将他们安放在环境清幽的普陀、九华、五台、峨嵋四大名山上。普通的百姓对四大菩萨中的观音菩萨更怀有发自内心的崇敬。为什么会这样呢?据佛典说,观音菩萨是以救苦救难为本愿,当你遇到困厄之时,只需要在口中诵念他的名号,观音菩萨就会立即作出回应,根据声音判断出你的方位,然后前来搭救。观音菩萨如此慈悲,这自然就打动了苦难重重的平民百姓的心,把他视为生命的保护神。对观音崇拜的狂热,不仅表现在造像之多,出现了十面观音、千手观音像,而且还将观音菩萨这个男性菩萨改变为女性菩萨,日久天长,又成为能给人们送子的菩萨娘娘了。这自然是非常符合中国“不孝有三,无后为大”的传统观念,符合人们求子心切的心理需求。此外,阿弥陀佛也是人们信仰的一个热点。

由于佛教信仰的普及,长期以来佛教寺院(庙)就成为民间信仰的中心。“初一十五庙门开”,每月的这两天,善男信女相携而来,尤其是妇女、老太太们怀着无比虔诚的心情,带着香烛到佛像前烧香礼拜,求神问卜。一些寺院每逢佛教节日也向社会开放,人们便纷纷去“赶庙会”,拜佛诵经,祈求消灾祛难,保佑平安。后来又有一些老百姓乘此机会带上自家的土特产品、自制的日用杂物、手绣剪纸之类的民间工艺品等设摊叫卖。届时也有民间艺人玩杂耍,献绝活。孩子们最喜欢的各种风味小吃也搞得火火热热。庙会和集贸活动、文化娱乐联袂携手,发挥了特殊的经济和文化功能。历史上,河南开封的相国寺,每月要开放五次。旧时北京的隆福寺每月初九举行庙会。四面八方,百姓云集,熙熙攘攘,好不热闹。庙会活动几乎成了普通人家生活中最有趣、最引人的一部分。

佛教的因果报应、轮回转世说的流传,使人们普遍对地狱怀有恐惧之感,在世的人总希望亲人死后不要堕入地狱受尽折磨。这种观念又带来了丧葬习俗的重大变化。佛教轮回观认为,人从死亡的一刹那始,到再次受生的一瞬间止,这中间称为“中有身”。“中有身”最多只存在七七四十九天。在这个阶段里将根据死者生前所作的善恶行为决定转生的方向,于是出现了七七四十九日的诵经祈福的习俗。

至于死者遗体的处理方式也受佛教影响不小。我国大部分地区的民俗是讲“归土为安”的,人死了,埋在地下,修座坟。佛教实行的火葬,一般把骨灰(舍利)装进瓦罐,找个认为风水好的地方埋下。大僧人还要筑龛建塔安放骨灰。佛教这一规定,民间也不断效法。有的寺院还为俗人提供方便,推广火葬,帮助火化俗人死者。佛教纪念死者,寄托哀思,常以扫佛塔来表示。这种方式也逐渐被民间所仿效。我国传统的祭祖活动是在祠堂宗庙里进行的,后来也出现了扫墓活动。时至今日,我们仍沿袭着这一习俗,怀念亲朋,祭奠先烈。清明时节扫墓成为一种普遍的民间风气。

二、佛教活动与民间节庆

我国不少地区的民间节庆与佛教活动是密切相关的。到目前为止,我国从历史上沿袭下来的民间节日名目繁多,不同民族又有各自不同的节日。例如说中元节、腊八节、藏族的萨格达瓦节、傣族的泼水节,几乎都是佛教传入后形成的节日。让我们简要介绍一下。

佛教有一个制度,就是每年阴历的七月十五这一天,僧人都要对自己一年来的言行进行忏悔,或检举其他僧人的不端,称为“自恐日”。这一天还同时举行“盂兰盆会”。“盂兰盆”是梵语音译,一般认为是救助倒悬之苦的意思。七月十五这一天,各寺院拿出百味干鲜果品,各类饮食供养十方的自恐僧。以此善举使现生父母及七世父母得以超脱苦难。在我国最早举行“盂兰盆会”的是南朝的梁武帝。每逢七月十五设“盂兰盆会”,施放食物于各寺院。此后蔚然成风,上自王公大臣,下至普通百姓,到了这一日,纷纷前往寺院贡献各类杂物。至唐代更是盛况空前。唐代宗把“盂兰盆会”就设在宫廷之内,所供奉的器物也更加庄严豪华。当时长安各寺庙的供奉也非常隆重。花蜡、花饼、假花,满堂生辉。佛殿前铺设丰富的供养,全城人也到各寺随喜贡献,以修功德。大约到了宋代,“盂兰盆会”又与道教的中元节相结合,并逐渐为之取代。有的地区老百姓认为,七月十五这一天,地狱大开其门,大鬼、小鬼一时出动。于是民间举行各种活动,施主到寺庙供奉钱财米粮,和尚也集中诵经。有的人则带上果品到荒郊野外祭奠祖坟,把纸鬼纸船和灯一起点燃,放在河里顺水漂去,叫做放河灯。中元节又叫鬼节,它的一系列活动都是为了超度亡灵,消灾免祸,祈求鬼神保佑,阖家平安。目前台湾地区仍十分重视中元节,当地佛教界正在酝酿,把这一天定为僧宝节。

我国民间现在仍保留着喝腊八粥的习惯。其实这腊八粥的来历也与佛教有关。据佛典说,腊八这天(阴历十二月初八日),是佛祖释迦牟尼的成道日。释迦牟尼出家后,一直过的是云游四方的苦行生活。一天,由于饥饿困顿,昏倒在地,幸遇一牧羊女,她用随身带着的杂粮和采来的果品,用泉水熬煮成粥汤,并给释迦牟尼一口口喂下。释迦苏醒过来后,就到附近的尼连河里洗了个澡,又坐在荜钵罗树(后称菩提树)下闭目打坐,终于在腊月初八这天悟道成佛。后来佛教便把这天称为佛祖成道日。各寺院也效法牧女煮粥以示纪念。腊八粥的主要原料多以五谷杂粮为主,辅以红枣、杏仁、核桃仁、栗子、花生仁等,甘甜爽滑,有滋补功效,在寺院的影响下,民间也逐渐有了煮腊八粥的习惯,乡邻好友互相馈赠品尝,增添了生活的情趣。后来祭佛祖的意义逐渐淡化以至消失了,主要意义变成为驱邪避疫,欢庆丰收。

我国云南西双版纳傣族人的重要传统节日是新年,俗称“泼水节”。这个节日的形成也与佛教传入直接有关。根据小乘佛教上座部的传说,公历的四月十五日是佛祖的诞生日,也是他的成道日和涅槃日。又根据佛教所说“佛生时龙喷香雨浴佛身”的说法,傣族人也在这前后三天里泼水庆贺。人们先是拥入佛寺为家人祈祷,然后用浸着鲜花的清水为佛洗尘,再捧起洗过佛的清水洗自己的双眼、面颊,最后用手或树枝撩水彼此洗尘,互相祝福。从寺院出来,人们又走向街头,用桶、脸盆盛水,互相泼洒,追逐嬉戏,互相洗礼、祝愿,高潮迭起,极为热烈。

在西藏地区,人们信奉的是藏传佛教,俗称喇嘛教。他们庆祝佛祖成道日是在公历的四月十五日举行“萨格达瓦节”。届时,拉萨人倾城出动,带着自制的酥油茶和各种酥油食品,先到布达拉宫后面的龙王潭里,乘着牛皮船悠悠泛舟。夜幕降临时分,就在龙王潭的林子里搭起一座座帐篷,尽情歌舞,通宵达旦。四川康定地区的藏民有“转山节”的习俗。为了庆祝佛祖的成道,他们在四月初八这天纷纷骑马上山,纵横驰骋,尽情抒发对佛祖的虔敬之情和节日的欢愉情怀。

三、佛教生活与饮食习俗

最后谈谈佛教在饮食方面对民俗的影响。影响最明显也最深刻的有两方面,一是素食,二是喝茶。原来印度早期佛教并没有禁止僧人吃荤,只要是自己没有亲眼看见、亲耳听见或者怀疑是特地为出家人而杀生的肉都可以吃。后来大乘佛教认为食肉就是杀生。南朝梁武帝信仰大乘佛教,我国佛教徒吃素就和梁武帝直接有关。他根据《梵网经》和《涅槃经》等大乘经文,提出佛教徒要爱惜生灵,禁戒酒肉。他认为吃肉就等于杀生,是违背“不杀生”戒条的。此后和尚吃素成为了戒规。一般在家信佛的人也以吃素律己。影响所及,每逢初一、十五,或在年节不动荤腥,逐渐在民间形成为一种风气,也有人甚至常年吃素。和尚不能吃荤,寺院就想方设法在素食方面不断研究开发出新品类,尤其以豆制品为主料的素食,真是花样翻新,也颇多美味佳肴。

“天下名山僧占多”,“好茶出在我山中”,名山多寺庙,名山出名茶。茶与僧相伴成趣,声名与共。喝茶是寺院生活中的一项重要内容。寺院一般都设有“茶堂”,这是专门用来讨论佛教义理,招待八方施主宾客,品尝名茶的地方。类似现在的会议室、会客室,但冠以茶字,说明了喝茶是缺不了的。有的寺院还设有“茶鼓”,每到喝茶时,击鼓为号。寺院里有“茶头”,专司烧水煮茶工作。此外还有“施茶僧”,每日站在寺门前为进香的人或过往者免费供给茶水。有的寺院还常常举行品茶活动,邀请僧人来共同品评名茶,叫做“茶宴”。不少寺院有自己的茶场,能自制名茶。现在人们喝的“碧螺春”茶,原来叫“水月茶”,是江苏洞庭山水月院的山僧最早焙制的。人们喜喝的乌龙茶,在宋元以后,以福建武夷寺僧人制作的为上乘。可以这样说,许多名茶最早几乎都是从寺院传出来的。现在讲究喝茶的人多愿用紫砂壶,这种壶的发明者就是明代江苏宜兴金沙寺的一位老僧。唐代有个叫陆羽的人,他遍游名山古刹,对茶道深有研究,撰写了世界上最早的一部《茶经》,其内容不少来自于寺院种茶、制茶、饮茶的经验总结。

寺僧喝茶是生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僧人宗教生活的一种调剂。寺院的喝茶之风也流行到民间,形成为中国人普遍的习俗,直到今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