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传记泉·最美:父亲心中的胡海泉
2443400000021

第21章 荣誉与担当,终点也许又是起点(5)

喝一口泉水 唱一支老歌

看那袅袅炊烟舞婆娑

采一朵野菊 插在你酒窝

酿出牛郎织女的传说

吹一首牧笛 暖在你心窝

看那斜阳 笑山坡

为了什么才离开 又为什么而归来

故乡是永远能给我原谅的胸怀

要走几段路 犯过几个错

才明白自己想要的太多

要恨几个人 伤过几次心

才了解为了爱要怎么做

一座城市 又一个城市

才知道流浪的路多颠簸

一次成功 又一次坎坷

才懂得陶渊明先生的快乐

这首歌的歌词是这样的简洁和明了,可是其中的寓意是何等的深邃!这首歌,仍是海泉的一种追求,一种向往,一种希冀,一种期盼。我在海泉本子上记录的一篇感言,窥见了海泉内心翻滚的波澜:

“归园田居中的闲适,恬淡,静谧,千百年了,一直徘徊在中国人的心灵幻想之中,挥之不去。历史中的现实,现实中的历史,无论是数风流人物或者看草根庶民,无论是经历战乱的动荡还是历经盛世的太平,每个人心中都有一片桃花源。它仿佛成了穿越时空永不过期的中国人的集体心灵安慰剂。人生不尽如意时,那一片“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田园就若隐若现地召唤着我们回归自己血脉里铭记的心灵家园。

“有多少人能够在功成名就的巅峰时刻选择华丽的转身,退隐江湖;又有谁能够做到即使身处市井的喧嚣,依然可以随时随地从人生的百态里回归生命初始的原态,回归童真般的懵懂?陶渊明和李太白还有苏东坡这些老先生们,不也是在历经各自现实人生中一次次荣华光耀又一次次落寞黯淡后,才走向终极的豁达,才获得灵魂和灵感的双重自由,即而流芳千古。

“身体的流放地,往往成为心灵的乐园,这种乐观精神是中国人坚韧并且淳厚的性格使然。所以谁都不能说我们传统宗教的世俗化和信仰活动的民俗化就是集体精神生活浅薄的象征。这一点,恰恰彰显了我们这个民族达观开朗的可爱天性。尽管陶渊明只有一个,可是,拥有陶渊明一般生活智慧的中国人在市井或乡间到处都是,只是他们不会写诗罢了。所以,中国人往往不把陶先生当成文坛巨匠一样的崇拜,却把他当成一个可以推心置腹煮酒畅谈的老朋友,即使是那些历朝历代的文坛巨匠也是一样。

“每个中国人心中其实都有一片田园,每个中国人其实都擅长陶渊明的那种从容的微笑,当然,我也相信,美国人也都是吹着口哨的惠特曼,咱们地球人这几百万年就是靠这样的微笑活下来的。话说的太大,题扯得太远,甚至我的立意有些自相矛盾,没关系,我只是想说,现代人啊,就算我们过得再现代,我们也是人,别忽视我们最原始的天性,愤怒或压力太大时闭目养养神;失败时念念田园诗;要得到的和将失去的,若我们计较不清,索性就关掉心里的那个计算器,回到我们的桃花源去享受一会儿清净,让天空洗洗自己的眼睛,让乡谣洗洗自己的耳朵,不问名利成败,独享清朗的心境。从苦行中跳脱,是我们必经的智慧修行。现代的陶渊明们,我们都行!”

海泉是知道给自己这台车加油打气的。他有勤读书、勤动笔的好习惯。他喜欢读钱钟书、林语堂、余秋雨、余光中、北岛、顾城等人的书。他喜爱作家的书,都要买到手,反复阅读并珍藏。

我随便翻我的日记,就会看到一些与海泉谈读书的内容,比如:

“上午与海泉聊天,聊了两个多小时。他向我介绍美国克里斯·安德森的《长尾理论》,《免费——商业的未来》那本书也是这个人写的。我看了这本书,书的勒口有这样的话:“你可以把书架上的新经济书籍清除一空了,有《长尾理论》足矣!”“如果每一个人都能得到每一样东西,这个世界会怎样?如果数百万种冷门产品的总价值超过了寥寥几种热门产品的价值,这个世界会怎样?”在《免费》一书中说:“‘免费’——不是一种左口袋出右口袋进的营销策略,而是一种把货物和服务的成本压低到零的新型卓越能力。”

“从书架上找到海泉博客里写到的一本书《中国不高兴》。江苏人民出版社出的,作者宋晓军、王小东、黄纪苏、宋强、刘仰。海泉说这是一本激进的民族主义的书,也是一种声音。海泉读完书写了篇博客,标题是《中国不高兴,中国人高兴》……”

我觉得海泉诸多的好习惯中,喜欢读书和动笔,是特别好的两个习惯。这是他从小养成的。海泉小时候就喜欢一个人静静地读书。功课之外的书籍,他读得很多。离家外出闯荡的这些年,他似乎也离不开书。在飞机上,在酒店里,在演出现场化妆间,在家睡觉之前,他都要拿出书来读。我在他四处游走的背囊里,总会发现他在读的一本或两本新书。这些书并不是为了消遣才读的,都是他有计划在读的。他曾说过:“每天好像都是浮躁的,阅读确实能够让人平静。但凡我有一段时间,比如一两个星期,没时间读书,那肯定浮躁了。如果能够进入思考的状态,那一定是看了书了。”

海泉做什么都是认真的,他心存正义,为人正直。一次他在一家电视台为一个选秀节目当评委,竟遇到了意想不到的麻烦。

那天晚上在某个城市的某个剧场里开始了某卫视同步直播的一档电视选秀节目的十强总决赛,而海泉和羽凡作为这次电视歌手选秀活动的合作伙伴公司旗下的艺人,出席并担当专业评委,与其它选秀节目大同小异的比赛流程按部就班地开始了:PK,评判;PK,评判;PK……由于这个比赛的报名活动只是在某一个省内举行,参赛歌手也没有性别限制,加之从这些年轻歌手的舞台形象和歌艺舞艺表现来看,他们和制作单位都没能做到有最好的准备,因此导致所有歌者的表现都乏善可陈。但是。毕竟他们还是初出茅庐,临场发挥不一定代表他们的真正实力。所以海泉他们作为评审的发言尽量简短,很严谨地指出歌手的某点不足,更多的还是鼓励。其实,海泉也非常非常地了解这群追梦的年轻人在此之前已经付出了很多的心血和辛苦,也完全能理解他们此刻身上所承载的巨大压力。可这毕竟是一个要得出谁走、谁留的结论的夜晚,于是,专注地聆听他们每个人、每一秒的歌唱,并马上经过比较,做出对得起他们所有人的评论和决定,就是他们除了了解和理解之外唯一能够做的事情。这时,令海泉意想不到、哭笑不得并且愤懑不已的事情在比赛进行到尾声的时刻发生了!

一个在比赛中演唱上有明显失误的女孩儿被评委送上了“待定席”,人们都被各种选秀节目熏陶得明白这个环节是什么意思了。而在她之后演唱的其他选手都表演得相对完整。于是,她在“待定席”上等待的时候可能已经预感到自己就是那个即将被淘汰出局的人,情不自禁地哭了起来,而且她也告诉评委和观众她最近一直生病,在坚持比赛,所以没有上佳的表现,自己感到特别遗憾!看此情景,海泉心里也有些替她难受,可是作为评委,又岂能因为对她的怜悯、同情而放弃自己更重要的责任,怎能把令她啜泣的这份不太公平的命运,转嫁到其他歌手身上去呢?

正当海泉皱着眉头准备公布最后这个无奈的选择的时候,突然,身边有人伸手叫他,这是一张陌生人的脸。因为节目还在进行,海泉最开始没有听清他对海泉说的话,但是,海泉却看到几个高大的穿着黑体恤的光头壮汉就围在这个人的旁边,集体怒视着海泉。海泉意识到这是典型的黑道兄弟出来办事的表情。接着,海泉听清的话就和他猜测的差不多:“你们最好再给某某某一次机会吧!”这说的倒是“客气话”,傻子都明白这是在明目张胆地进行威胁!

那一刻,海泉的心是又凉又痛,光天化日,怎么会在这样的时间、这样的地点、发生这样的事情?!还没等海泉回过神儿来,这帮“兄弟”已经被赶过来的武警战士推开了。比赛继续,电视镜头里看不到的一幕已经过去了。海泉说:“我以人格担保,这个女孩儿最终的落马不是因为我那已被搅坏、搅乱了的心情!”直到最后,这个选手的那些“支持者”的粗暴的谩骂声都没有在场内停止过,一直侵扰着正在比赛的其他选手的耳朵,侵扰着所有在场观众的耳朵……直到,海泉他们几个评委在一群紧张的武警官兵护送下离开了剧场。

之后才听说这个女生从海选以来,短信票数一直遥遥领先;听说,她的家人在比赛过程中对她的“关心与帮助”;?听说,开大“买卖”的这家人在此地有一定的“影响力”。听说……海泉说:听说什么都不重要!重要的是,对孩子的这种偏爱、宠爱和溺爱,已经在这个晚上发展到了歇斯底里、肆无忌惮的程度!海泉苦口婆心地告诉他们:“就算是这个孩子夺得了本次比赛的最后胜利,也离你们想要的那种成功还远到不止十万八千里呢!”此种成功又有何用?!急功近利地、目光短浅地父母依然不会停止对他们的掌上明珠的“偏宠溺爱”,成者王、败者寇的习惯思考会继续间接地重压在小女孩儿的肩上,让她未来人生的每一步都走得不容易!真有一夜成名、一步登天的事儿吗?真的要这个孩子相信,世界上的各种成功都会因为走“捷径”而垂手得到吗?!海泉说:为一夕成名而闹得鸡犬不宁的现实故事在我们的身边还少吗?!花钱买名儿的人终究难逃和花钱买官儿的人一样的下场,那可就后悔也来不急了!

海泉在自己的博客里为这事儿发出忠告:女生某某某,还是要祝你未来一切顺利!最重要的是,别忘了在其它可能失意或失败的时刻,给自己一次最美的笑,那是你最应该做的事情。心想当明星和星妈星爸的朋友们,你们好!我因为这些年积累的专业经验得出了一句箴言,相劝如下:千万别因为这两年电视机里创造出了什么奇迹般的“灰姑娘”的童话,就坚信大街上童话可以像笑话一样遍地都是,于是就也要抛开所有,不顾一切地为了星途“大胆地往前走”了!醒醒吧!珍惜快乐,远离烦恼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