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传记泉·最美:父亲心中的胡海泉
2443400000020

第20章 荣誉与担当,终点也许又是起点(4)

海泉有自己清醒的认识。有一年,他和黄征在春节后去东非肯尼亚旅游采风。他在这次旅游采风的2002年3月24日日记中说:不要把做了一点事情当成做成了事业。不要把取得一点成绩就当成了成就,那只是一个深潭的几丝涟漪……在这里,他很较真两个词:“成绩”和“成就”,“事情”和“事业”。我并不认为他是在无聊地咬文嚼字,而是融进了自己人生的体验和深深的思考,对进取有宏伟的设想,表明他的志向是远大的,不会为眼前渺小的胜利和些微的成功模糊了视线,他并没有停留或满足于眼下已有的成果上。这一点令我感到欣慰,对此我向海泉表示了称赞。

记得海泉小时候,大约是上个世纪八十年代初期,我们家里的写字台旁,悬挂着著名书法家聂成文应我之索求书写的鲁迅名句的一个条幅:“不满足是向上的车轮”。没有想到二十几年后,我在海泉的随笔本上读到了与之相关的议论:

“……今天睡了整整十个小时,是我近一个月来睡的最多的一天。之前为了‘十又二分之一’黄金十年演唱会的筹备工作(排练,策划导演,以及最后的表演),几乎每天只睡5个小时。27号的演唱会结束后,我们又开始了马不停蹄的表演,这几天奔波在飞机和公路上的时间,平均每天六个小时,疲惫怎堪负荷呢?昨天,为了早上从兰州搭飞机和坐车到安徽的宁国,表演结束后再乘车到江苏的张家港,一天内花在路上的时间将近13个小时,于是,今天竟然睡了十个小时!想起欢哥唱的‘你也太累了,也该歇歇了……’唉,自哀自怜有啥用呢?这半个月总共会有十个城市的表演,我是没有勇气和资格推辞的,况且想到,会见到更多不同城市‘羽泉地带’的朋友(很多地方的朋友已经很久没有见到了!)也就平衡了。为了新的作品,为了十年系列活动,为了年底发行的产品,为了EQ公司一大票人的生计,为了筹办跨年演唱会,想必还有很多‘艰巨’的任务等着我呢!鲁迅先生说‘不满足是向上的车轮’。而我,尽管已经很满足,但还是停不下自己这奔波的‘车轮’,总想留下更多耐人寻味的轨迹,待来日重温……如果,不满足是向上的车轮;我想,满足更是医治因奔波而迷惘的良药;我不要疲惫的‘满足’,也不要迷惘的‘不满足’……”

海泉和羽凡曾在他们举办上海演唱会的期间,在观摩演唱会之前,安排我们两家的四位长辈去著名的周庄旅游了一次。我在日记里写下了一篇游记。我写的只是风光的描述,可是当我看到海泉去周庄的游记时,立即反思了自己的麻木和浅显。海泉的思想是深邃和犀利的,他在游记中写道:

“因为今天晚上在苏州表演,于是忙里偷闲来了个‘姑苏一日游’,到了喧闹不堪的周庄走了一遭,看到那已经被不太高明的商业氛围笼罩和吞没了的美丽水城,真觉得有些遗憾,这再一次证明了中国的那句古话——人怕出名猪怕壮!陈逸飞先生在醉心为这个小镇涂抹《双桥》美景的时候,一定不会预料到,他的画作不仅将会给这个小镇带来名传千里的美誉,和那可怕的名誉伴随而来的更可能是一种文化环境和自然人文生态的灾难……今天,我到了一直向往游历的周庄,它就像个传说之中倾国倾城的因纯澈而著名的美女,为了接纳四方而来的看客,笑容已经疲惫,装容好不做作,那出名的‘纯澈’也已经成了为‘铜臭’而‘纯澈’的自取其辱般的标榜……现代中国人的智慧,可不可以少一点点运用在那些只能赚‘快钱’却亏待了‘未来’的事业上呢?!”

“海泉是个擅思考、有思想的孩子!”我在读他的日记和随笔的时候,或与他聊天的时候,会经常发出这样的感叹。清醒,力求清醒,是海泉令我满意的一种精神状态。

海泉在艰难的时候能自己给自己增强信心,看到前面的曙光。他与羽凡签约公司后,很快中断了酒吧的表演,这种收入没有了,而公司发给的租房补助也没了,海泉一时手头用钱紧张,他这样写道:“公司发给的租房补助到这个月没了,有点烦,需要解决这个问题。试想日后致富后回想这因一千多房租发愁的日子会是什么感觉?”“和房主商量,10月搬去别处,这个月希望能找到一个更适合自己的住处,不知这种飘泊的感觉何时到头。经济较拮据,应该是暂时的吧。”

在初战告捷的日子,他提醒自己:“《最美》已经开始打榜,不知在京及外地的成绩会怎样。今天新买的《音像世界》信息栏也报道了羽·泉消息,说“会给中国乐坛带来不小的冲击”,看完真有点虚伪的自豪。同志仍需努力,一切顺其自然。”“(1999年)8月13日生日很值得纪念,在济南与华健大哥见面,拍照,并结识了台湾乐坛大大有名的前辈——洪敬尧、郭家韶、世铮、WMT、李琪等老师,在最近距离观摩了华健济南演唱会,受益非浅。回京后,8月15日参加何炅的‘相聚文艺台’FANS见面会,唱了三首歌,其他歌手还有海心等人,演出后被世纪剧院门口的FANS包围,又签名、又拍照地一顿折腾,但一想刚出道一个月就如此爱欢迎,再辛苦也值得,做合格全面艺人,还需努力修炼。”

海泉记述了1999年9月22日晚在北京火山GISOO的北京《冷酷到底》首发及歌友会的感受,他说:“很令人难忘,专门赶来的歌迷挤满本来不小的空间,最难忘结束前全场清唱《最美》的片断,几千人合唱的声响几乎震破了耳朵,心里有一种很难言明的幸福。”接着,他开始了思考:“最近这段闲暇时刻,应该是自己冷静思考的时机。未来如何把握,方向在何处,有些朋友远了,是不是我的疏忽?”他写道:“也许该每天记一记心思所得,生活不应浮躁,却也不应是沉寂的。”

海泉理性的思考,总是能给自己敲一敲警钟,且看他这篇日记:“昨天写了新歌《听飞鸟谈》,最近状态较好,虽然因房子事情有点烦,但心态较平和,近期应该多写些东西。多审视自己在行内的新地位,更冷静、更认真、更有责任感地完成每一件事情,无论是羽泉的工作,还是和其他歌手的合作,如此精心地投入,才有可能在两三年内在圈中巩固自己的地位,充实自我实力,不必要的无聊的事情尽量少参加一些,应多读一些作品。”一个月后的一次表演之后,他这样写道:“睡不着,长沙的雨连绵,今晚参演金鹰电视节的巨星演唱会,同台刘德华、林忆莲、王力宏、李泉、丁薇、金海心、BOB,不知几年后我们中的哪些人还会在舞台上聆听喝彩?”

从默默无闻到家喻户晓,仅仅一年多,羽泉名就因曝光率的火速提升而声名大振。在这样的环境和状态里,海泉是怎么想的呢?他当年的日记记得清清楚楚:

“回首这一年来的路,经历着人生中的剧变,每一次的表演,每一次的访问,无数在飞机上消磨的时光,每一张向我微笑的年轻的脸庞,我们的‘艺人表演’愈见成熟,几万人的体育场表演已成家常之事,这些是我们必经的考试吗?它们真正是属于我的生活吗?长久以来,疏而沟通自我,创作状态后置,新买的设备没时间磨合,存款日进斗金,是成功的证明吗?走在街中被指认或包围是成功的证明吗?——应该不是。完成一次透明的生命体会才应是成功吧?自信源于自我满足,然而外来的虚无的光荣真的可以令我满足吗?——最终是不会的。但,看到家人的骄傲的笑容,是令人满足的,听到朋友的赞许(真诚的)是令人满足的,现在的处境利于我褒有自信的生存状态,让我心中会不断展现或华丽或单纯的期许,实现的梦想的过程应该是很美的生命吧,固有的隐忍主义的乐观,我想也应该值得被赞叹。”

海泉这样回顾曾经走过的路,这样理解和体会艰辛与快乐:“如果让我重新走过我的音乐成长之路,我将无悔地快意自由地再经历那些挚朴的童贞,那些源于流行音乐最初的心灵震颤,那些同好友歌弹笑骂的青春冲动,那些初尝甘甜的柔情蜜意,还有那些独自与音乐对话的不眠之夜,更有那些和羽凡一起打拼的创业历程……世间的快乐总是源于生活的辛劳与苦痛,而这一切的辛苦又何尝不是一种快乐?就让辛劳与痛苦化作一丝顽皮的微笑吧!”

羽泉的歌儿里,有两首我格外喜欢,一首是《桃花源》,一首是《归原田居》。大多数歌迷是喜欢这两首歌优美的曲调,或者前一首里把陈羽凡和胡海泉两人的名字诙谐地植入歌中,令人感到一种说不出的美妙的默契。其实,在前一首歌中荡漾的悠闲的情调,不知是词家金放为羽泉的曲调填词,还是羽泉根据金放的词作谱曲,那种入世与出世的淡然与超然态度,正是海泉所追求、所向往的:

前世一杯水 君子未相见

枉做了凡人百年

看他乡千张脸 若有缘不擦肩

换得今朝面对面

无意间轻描淡写小悠闲

掏出心中地与天

谈笑间情谊无边 任月光舞窗帘

恍如遁回桃花源

忘却了世间的尘与烦

想起了心中的湖海泉

真情他哪儿来的借与还

邀得一壶清酒浓半山

再多沧桑还是尘与烦

再多风雨换来湖海泉

经推窗望月独自参

今日秋寒朋友知冷暖

记得我在青少年时代,阅读和背诵陶渊明的《桃花源记》和《归去来辞》,特别的喜欢。那时候,在上学和放学的路上,经常放声地背诵着:“归去来兮!田园将芜胡不归?既自以心为形役,奚惆怅而独悲?悟已往之不谏,知来者之可追;实迷途其未远,觉今是而昨非。”“已矣乎!寓形宇内复几时?何不委心任去留?胡为惶惶欲何之?富贵非吾愿,帝乡不可期。怀良辰以孤往,或执杖而耘耔。登东坳以舒啸,临清流而赋诗。聊乘化以归尽,乐夫天命复奚疑?”那个时候,觉得迷途的桃花源和归于田园故居的舟楫都是非常遥远的美丽的图画,随着生命的前进,随着时光的流逝,逐渐对陶渊明作品中蕴含的深义和大义有了刻骨铭心的理解。所以,当我听到海泉他们演唱的《归园田居》的时候,立即有了一种共鸣:

再翻一座山 渡过一条河

就是外公外婆的村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