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传记大象无形曾国藩
2437400000048

第48章 回师长沙(1)

导读:规制完备,终不过是纸上练兵。

曾国葆回湘增募新勇,近水楼台无人能及。

太平军兵发岳州欲雪耻,杨委员水上传书急如风。

(正文)曾国藩为湘勇都制定了哪些“规制”呢?

曾国藩为了把湘勇练成有别于国家经制之师的劲旅,特别花费了很大的精力,翻阅了许多古今成例,才制定了《七规》、《十制》

《七规》是:《招募之规》、《日夜常课之规》、《扎营之规》、《行路之规》、《禁洋烟等事之规》、《禁扰民之规》、《稽查之规》。

《招募之规》曰:“招募兵勇,须取具保结,造具府县里居,父母、兄弟、妻子名姓,萁斗、清册。各结附册,以便清查。募格须择技术娴熟,年轻力壮,朴实而有农夫士气者为上。其油头滑面,有市井气者,有衙门气者,概不收用。”

《扎营之规》共有八条:“扎营之地,忌低洼潮湿,水难洩出。忌坦地平洋,四面受敌。忌坐山太低,客山反高。忌斜坡半面,炮子易入。扎营之地,须择顶上宽平,旁面陡峭者。(四面陡峭者难得,或一面、二面陡峭亦好。)择青山面水者。(兵法:右背山陵,前左水泽;亦难择此好地。但或前、或左、或右有一面阻水者,即亦御敌。)择砍柴挑水便益者。(汲道最关紧要,如为贼所断,则不可守。)每到一处安营,无论风雨寒暑,队伍一到,立刻修挖墙濠,一时成功。未成之先,不不许休息,亦不许与贼搦战。墙子须八尺高,一丈厚,筑墙子不用门板竹木,里外皆用草坯土块砌成。中间用土筑紧,每筑尺余,横铺长条小树,庶免雨后崩裂之患。上有枪炮眼,内有子墙,为人站立之地。濠沟须一丈五尺深,愈深愈好。上矿下窄。濠中取出之土,须覆于二丈以外,不可太近,不可堆高。恐大雨时,客土仍流入濠中也。花篱用木,须粗大约长五尺余,埋土中约深二尺,坚筑旁土,以攀摇不动为主。或用二、三层,或用五、六层。凡墙子、濠沟、花篱三者,阚一不可。墙子取其高而难登也,濠沟取其深而难越也,花篱取其难遽近前也。曰垒、曰壁、曰土城。名虽不同,皆墙子之类也。曰池,曰暂,曰陷马坑(不甚宽长,其上虚铺以土),曰梅花坑(乱挖深坑,约四五尺,大小无定)。名虽不同,皆濠沟之类也。曰木城(立木圆排,周围如城),曰栅(亦系立木,不必周围皆有),曰梅花桩(乱钉者曰梅花桩,分层次者曰花篱笆),曰鹿角(树之有杈杩者),曰拗马桩,曰拒马,曰挡木(中有横木,用小木横穿,以架于地),曰地刺(用竹削尖钉于地),曰铁蒺藜,曰铁菱角。名虽不同,皆花篱之类也。墙子只可修筑一道,濠沟则两道,三道更好。花篱等则五层,六层更好。一营开两门。前门宜正大,后门宜隐僻。营官中军帐,对前门。中留甬道宜阔。亲兵各棚扎甬道两旁。前哨扎前门,后哨扎后门。左哨扎左,右哨扎右。两帐相距略宽,以留水火之路。营外开厕数处,宜远;营内开厕两处,专备夜间之用。火药挖一地窖,上覆草棚,用泥涂之,仍安气眼,免其潮湿。”

《行路之规》共有三条:“凡拔营时,以七成队预备打仗,以三成队押夫。若贼在前,则七成队走前,锅帐担子走中间,以三成队在后押之。若贼在后,则以三成队走前,押锅帐担子同行,留七成队在后防贼。如有十营、八营同日拔行,则各营七成队伍,分班行走。不许此营之队参入彼营队中,尤不许锅帐担子参入七成队中。至押夫之三成队,专押本营之锅帐担子,不许此营与彼营混乱。凡拔营,须派好手先走,或营官,或统领,或哨官、什长皆可,择其善看地形,善看贼情者向前探看。在大队之前十里,或二十里,仔细看明。一探树林,二探村庄;恐有贼匪埋伏在内。身边带七八个人,每遇一条叉路,即派一人往看。或遇过桥过渡,尤须谨慎,恐大队过水之后,遇贼接仗。进则容易,退则万难。每营派一弁在后押尾,凡锅帐担子过完之后,查明,恐有病者落后,又恐本营勇夫在后滋事,又恐游勇假名滋闹。”

《禁扰民之规》曰:“用兵之道,以保民为第一义。除莠去草,所以爱苗也。打蛇杀虎,所以爱人也。募兵剿贼,所以爱百姓也。若不禁止骚扰,便与贼匪无异,且或比贼匪更甚,要官兵何用哉?故兵法千言万语,一言以蔽之曰:爱民。撰选爱民歌,令兵勇读之。歌曰:三军个个仔细听,行军先要爱百姓。贼匪害了百姓们,全靠官兵来救人。百姓被贼吃了苦,全靠官兵来作主。第一扎营不耍懒,莫走人家取门板。莫拆民房搬砖石,莫踹禾苗坏田产。莫打民间鸭和鸡,莫借民间锅和碗。莫派民夫来挖壕,莫到民家去打馆。筑墙莫拦街前路,砍柴莫砍坟上树。挑水莫挑有鱼塘,凡事都要让一步。第二行路要端详,夜夜总要支帐房。莫进城市占铺店,莫向乡间借村庄。人有小事莫喧哗,人不躲路莫拥他。无钱莫扯道边菜,无钱莫吃便宜茶。更有一句紧要书,切莫掳人当长夫。一人被掳挑担去,一家啼哭不安居。娘哭子来眼也肿,妻哭夫来泪也枯。从中地保又讹钱,分派各团并各都。有夫派夫无派钱,牵了骡马又牵猪。鸡飞狗走都吓倒,塘里吓死几条鱼。第三号令要严明,兵勇不许乱出营。走出营来就学坏,总是百姓来受害。或走大家讹钱文,或走小家调妇人。邀些地痞做伙计,买些烧酒同喝醉。逢着百姓就要打,遇着店家就发气。可怜百姓打出血,吃了大亏不敢说。生怕老将不自在,还要出钱去赔罪。要得百姓稍安静,先要兵勇听号令。陆军不许乱出营,水军不许岸上行。在家皆是做良民,出来当兵也是人。官兵贼匪本不同,官兵是人贼是禽。官兵不抢贼匪抢,官兵不淫贼匪淫。若是官兵也淫抢,便同贼匪一条心。官兵与贼不分明,到处传出丑声名。百姓听得就心酸,上司听得皱眉尖。上司不肯发粮饷,百姓不肯卖米盐。爱民之军处处喜,扰民之军处处嫌。我的军士跟我早,多年在外名声好。如今百姓更穷困,愿我军士听教训。军士与民如一家,千万不可欺负他。日日熟唱爱民歌,天和地和又人和。”

《禁洋烟等事之规》曰:“禁止洋烟。禁止营中有吸食洋烟者,尽行责革!营外有烟馆卖烟者,尽行驱除;禁止赌博,凡打牌押宝等事,既耗钱财,又耗精神,一概尽革;禁止喧哗。平日不许喧嚷,临阵不许高声。夜间有梦魇乱喊乱叫者,本棚之人推醒,各棚不许接声;禁止奸淫和奸者责革,强奸者斩决;禁止谣言。造言谤上,离散军心者,严究。变乱是非,讲长说短,使同伴不睦者,严究。张皇贼势,妖言邪说、摇惑人心者,斩;禁止结盟拜会。兵勇结盟拜会,,鼓众挟制者,严究。结拜哥老会,传习邪教者,斩;禁止异服。不许穿用红衣、绿衣、红带、绿带,不许织红辫线,不许扎红绿包巾、印花包巾,不许穿花鞋。”

《稽查之规》曰:“查号补小印。号补上有大印数字,各营皆然。其每营官又须另有小印私记于补上,以便稽查;查口号。每夜发二字做口号。查营时,遇着人来,低声呼上一字,来者即低呼下一字应之。错者,登时拿回,以防奸细。若人多混杂之地,日间亦发二字做口号,以例稽查;查街。每日派什长及亲兵数人,至营盘附近街市稽查。如有扰民者,吸洋烟赌博者,立即拿回究办;查出营。各勇必挂号执票,方准出营。如守门人不验票,擅放者重责。各勇夫不服查者责革;查私留外人。各勇夫如有亲友来营,须报明本什长、哨长,至营官处挂号,方准留宿。违者重究。”

把《七规》看完,曾国葆已是累得头昏眼花。他至此才知道,要想当一名合格的营官,并不是件容易的事;而要想把团练训练成敢打硬仗的劲旅,更是千难万难!

曾国葆对大哥严惩亲兄弟这件事,多少有些理解了。

“大哥不容易呀!”

临睡前,曾国葆在心里感叹一声。

第二天早饭后,曾国葆没有去见大哥,而是把自己一个人关在房里,接着阅读《十制》。

萧孚泗打发亲兵给曾国葆沏了壶茶摆上,曾国葆竟然没有发现。

当亲兵如实向自己的管带官禀告后,萧孚泗羡慕地吧吧嘴,说:“俺老叔就要成真正的管带官了。不把规制读熟哪行!”

给曾国葆沏茶的亲兵说:“大人,您老现在不也是管带官吗?”

萧孚泗一瞪眼道:“俺算个鸟管带官啊!才管带一百个人!真正的管带官,要管带五百人啊!”

曾国藩亲手制定的《十制》都有哪些内容呢?竟让曾国葆如此不忍释手?

《十制》的第一制便是《营制》,依次是《营官亲兵之制》、《一哨之制》、《长夫之制》、《薪水口粮之制》、《小口粮及恤赏之制》、《外省招勇仿照楚军薪粮之制》、《帐棚之制》、《统领之制》、《马队营制》。

《营制》曰:“营官亲兵六十名,亲兵什长六名,分在前、后、左、右四哨。哨官四员,哨长四名,护勇二十名。什长三十二名,正勇三百三十六名,伙勇四十二名,一营共五百人。营官一员、哨官四员在外。”

《营官亲兵之制》曰:“亲兵六队,一队劈山炮;二队刀矛;三队劈山炮,四队刀矛;五队小枪,六队刀矛。每队什长一名,亲兵十名,伙勇一名。计六队,共七十二名。”

《一哨之制》曰:“前、后、左、右四哨,每哨哨官一员,哨长一名,共护勇五名,伙勇一名。每哨八队,一队抬枪;二队刀矛;三队小枪;四队刀矛;五队抬枪;六队刀矛;七队小枪;八队刀矛。每队什长一名,伙勇一名,其抬枪队正勇十二名,合什长伙勇为十四名。其刀矛、小枪队,正勇十名,合什长、伙勇为十二名。每哨一百零八人,计四哨兵,四百三十二人。”

《长夫之制》曰:“营官及帮办人等,共用长夫四十八名。搬运子药、火绳及一切军张等项,共用长夫三十名。亲兵每劈山炮队,用长夫三名;每刀矛、小枪队,用长夫二名。计六队,共用长夫十四名。如拔营远行,拥官另拨长夫,帮抬劈山炮。哨官、哨长及护勇五人,共用长夫四人;四哨共用长夫十六名。每抬枪队用长夫三名;每刀矛小枪队用长夫二名;计四哨抬枪八队,共用长夫二十四名;刀矛小枪二十四队,共用长夫四十八名。以上各项,共用长夫一百八十名。五百人一营,计每百人用长夫三十六名,只许减少,不许增多。”

《薪水口粮之制》曰:“营官月给薪水银五十两,不扣建。又另给办公费银一百五十两,不扣建。凡帮办及管帐目、军装、书记、医生、工匠,薪粮并置办旗帜号补各费在内,听营官酌用。哨官每员,日给银三钱;哨长每名,日给银二钱;什长每名,日给银一钱六分;新兵每名,日给银一钱五分;护勇每名,日给银一钱五分;正勇每名,日给银一钱四分;伙勇每名,日给银一钱一分;长夫每名,日给银一钱。以上大建,月支银二千八百九十二两二钱;小建月支银二千八百零二两四钱六分。军中浪费,最忌官员太多,夫价太多。今立定限制,无论官多官少,官大官小,凡带千人者,每月支银不准过五千八百两。凡带万人者,每月支银不准过五万八千两。凡带百人者,,用长夫不准过三十六名。凡带千人者,用长夫不准过三百六十名。”

《小口粮及恤赏之制》曰:“凡新立营头,奉札招勇,挑定后,无论勇、夫,每名每日给小口粮钱一百文。带至大营,上宪派员点名后,再行起支大口粮。凡阵亡者,恤银三十两。受伤头等者赏银十五两;二等者赏银十两;三等者赏银五两。成废者另加。”

《外省招勇仿照楚军薪粮之制》曰:“湖北、江西、安徽等省招勇,在本省剿贼者,照楚军章程。不关减者凡五项。营官薪水办公费,每月支银二百两。(不减);哨官每日支银三钱,哨长每日支银二钱。(不减);什长每日支银一钱六分。(不减);伙勇每日支银一钱一分。(不减);长夫哪日支银一钱。(不减)。其照楚军章酌减二分程者,凡两项:新兵、护勇,每日支银一钱三分。(已减二分,出境至外省剿贼,则全不减);正勇每日支银一钱二分。(已减二分,出境至外省剿贼,则全不减)”

《帐棚之制》曰:“营官、帮办、书记、军火等,共用夹帐棚八架,单帐棚二架。哨官、哨长、护勇共用夹帐棚一架,单帐棚二架,四哨同。亲兵每队用夹帐棚一架,单帐棚一架,八队同。正勇每队单帐棚二架,三十二队同。以上共用夹帐棚十八架,单帐棚八十架。”

《统领之制》曰:“凡统领自带一营,本营之薪水、公费及夫价已足敷用。此外,从优酌加。凡统至三千人以上者,每月加银百两,加夫十名。统至五千人以上者,每月加银二百两,加夫二十名。统至万人以上者,每月加银三百两,加夫三十名。”

《马队营制》曰:“一、一营十哨,每哨官给马一匹。一哨马勇二十四名,每名给马一匹;营官亲兵八名,每名给马一匹。一、营官月给薪水银四十两,公费银四十两;马四匹,马夫二名,火夫一名,长夫八名。一、帮办一员,月给银十六两,马一匹,长夫一名。一、字识一名,月给银五两。一、哨官十员,每员月给银九两六钱,杂费银一两二钱,马夫一名,棚夫一名。一、先锋官五员,每员给马一匹,与给口粮银五两四钱,杂费银六钱。五人共为一棚,马夫二名,火夫一名,棚夫一名。一、亲兵八名,每名给马一匹,日给银一钱四分,杂费银月给六钱。以四人为一棚,每棚马夫二名,火夫一名,棚夫一名。一、步队亲兵什长一名,日给银一钱六分。步队亲兵十名,日给银一钱五分,共为一棚。火夫一名。此专备营官差遣,及出队时留守营盘之用。毋须再向各哨派人当差。一、马勇日给银一钱四分,杂费银月给六钱。每四名为一棚,马夫二名,火夫一名,棚夫一名。一、搬运军械、草料公长夫四十名,凡长夫每名日给银一钱,火夫每名日给银一钱一分。一、营官领蓝夹棚二架,白单棚一架;帮办领蓝夹棚一架,白单棚一架。马队亲兵领白单棚二架,马圈棚子二个。步队亲兵领白单棚二架。每哨领蓝夹棚一架,白单棚六架。马圈棚子七个。一、每营月给烛一百一十斤,油二百斤。一、每营百马之内,每年准报倒毙三十六匹,如数换领,以资弥补。另于哨弁兵勇杂费银内,每月扣出三钱,作为添补马匹公项,名曰朋马银。营官总理其事,月派哨官一员,轮流经管,遇有马匹额外倒毙,及病瘦不堪驱使者,即行抽拨此项,随时换买添补。一、每马月给麸料草豆银二两,每年三、四、五等月青草正茂,可以放食,每马减银五钱,只给一两五钱。一、马医、铁匠、号褂、旗帜、大小扫把、铁刮、竹槽,出自营官公项。一、修补鞍上坐褥、布屉、后鞦、辔头,哨官兵勇自办。一、笼头、偏缰,哨官兵勇自办。一、马药钱,营官出自公费,哨弁、兵勇出自杂费。一、更换鞍鞒、油皮鞯、肚带及栓肚带、宽皮条、栓蹬、窄皮条、皮扎、铁嚼、全副哪枪、弓箭、腰刀、扎草刀、草料口袋,由军械所办给。一、凡扎营之处,先择斜坡掘地贰弓,以为马圈,可栓四马。兵勇之棚,即与马圈棚子相对。哨官之棚,亦与哨官马圈相对。凡支马圈之时,兵勇四名与马夫二名亲自锄挖。如马圈办理不妥,将该哨官分别严惩。”

从十制中可以看出,曾国藩虑事非常久远。就当时来讲,湘军尚无马队,马匹也少之又少,只有哨长以上军官才能骑用。但曾国藩已经想到,无论早晚,湘勇都要配备骑营;还有出省作战一项,曾国藩也都想到了前头。尽管办理团练初始,团练是不需出省作战的,主要目的是为了保护本地安宁。但曾国藩已经切实感受到,大清国单靠旗营、绿营等一些国家经制之师,是不可能打败太平军的。无论早晚,团练都有出省作战的那一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