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金口才
2435300000005

第5章 如何与陌生人一见如故(2)

(4)了解对方所期待的评价。心理学家认为,人是这样一种动物,他们往往不满足自己的现状,然而又无法加以改变,因此只能各自持有一种幻想中的形象,或期待中的盼望。他们在人际交往中,非常希望他人对自己的评价是好的,比如胖人希望看起来瘦一些,老人愿意显得年轻些,急欲提拔的人期待实现的一天。

(5)注意自己的表情。人的心灵深处的想法,都会形诸于外,在表情上显露无遗。一般人在到达约会场所时,往往只检查领带正不正、头发乱不乱等问题,却忽略了“表情”的重要性。如想留给初次见面的人一个好印象,不妨照照镜子,谨慎地检查一下自己的脸部表情是否和平常不一样,过分紧张的话,最好先对着镜中的自己傻笑一番。

(6)留给对方无意识的动作。初次见面的场合中,如果有一方想结束话题,往往会有看手表等对方不易察觉的无意识动作。因此,当你看到交谈的对方突然焦躁地看着手表,或者望着天空询问现在的时刻,就应该早结束话题,让对方明了你不是一个毫无头脑的人。你清楚并尊重他的想法,必能留给对方一个美好的印象。

(7)引导对方谈得意之事。任何人都有自鸣得意的事情。但是,再得意、再自傲的事情,如果没有他人的询问,自己说起来也无兴致。因此,你若能恰到好处地提出一些问题,定使他心喜,并敞开心扉畅所欲言,你与他的关系也会融洽起来。

(8)坐在对方的身边。面对面与陌生人谈话,确实很紧张,如果坐在对方的身边,自然会比较自在,既不用一直凝视对方,也避免了不必要的紧张感,而且会很快亲近起来。

(9)找机会接近对方的身体。每个人都会在自己的身体周围设定一个势力范围,一般只允许特别亲密的人侵入。如果你侵入了,就会产生与对方有亲密人际关系的错觉。比如,推销员往往一边说话一边若无其事地移动位置,直到坐在客户的身旁,好感顿生。因此,若想早日建立起亲密的关系,必须找机会去接近对方的势力范围。

(10)以笑声支援对方。做个忠实的听众,适时的反应情绪,可以使对方摒弃陌生感、紧张感,从而发现自己的长处。尤其要发挥笑的作用,即使对方说的笑话并不很好笑,也应以笑声支援,产生的效果或许会令你大吃一惊,因为,双方同时笑起来,无形之中产生了亲密友人一样的气氛。

(11)找出与对方的共同点。任何人都有这样一种心理特征,比如,同一故乡或同一母校的人,往往不知不觉地因同伴意识、同族意识而亲密地联结在一起,同乡会、校友会的产生正是如此。若是女性,也常因血型、爱好相同产生共鸣。

(12)表现出自己关心对方。表现出自己关心对方,必然能赢得对方的好感。

(13)先征求对方的意见。不论做任何事情,事先征求对方的意见,都是尊重对方的表示。在处理某一件事中,身份最高的人握有当时的选择权,将选择权让给对方,也就是尊重对方的表示。而且,不论是谁,都希望得到他人的尊重,决不会因此不高兴或不耐烦。

(14)记住对方“特别的日子”。当你得知对方的结婚纪念日、生日时,要一一记下来,到了那天,打电话以示祝贺,虽然只是一个电话,给予对方的印象却很强烈。尤其是本人都常忘记的纪念日,一旦由他人提起,心中的喜悦是难以形容的。

(15)选择让对方家人高兴的礼物。俗话说:“射将先射马”,馈赠礼物时,与其选择对方喜欢的礼物,倒不如选择其家人喜欢的礼物。哪怕是一件小小的礼物给对方的妻子,她对你的态度就会改变,而收到礼物的孩子们更会把你当成亲密的朋友,你将得到全家人对你的欢迎。

(16)直呼对方的名字。我们都习惯在比较亲密的人之间才只称呼名字。连名带姓地呼叫对方,表示不想与他人太过亲密的心理,所以,直呼对方的名字,可以缩短心理的距离,获得意想不到的效果。

为什么与陌生人不敢开口

俗话说“沉默是金”“金口难开”,只有自己开口讲出的是金,你才能引出别人的“金”来。

社交中的沉默有两种,一种是对社交有益的沉默;一种是对社交有害的沉默。对前一种沉默我们应学会使用和理解,对后一种沉默则应努力避免和打破。虽说没有什么打破沉默的诀窍,但是根据人们日常的社交习惯和心理,还是有些常用方法的。

打破沉默局面有两个基本要求。一是深入分析引起沉默的真实原因。如张三因患急性咽喉炎而不愿说话,你却以为张三对你说话的主题没有兴趣,于是转换话题想打破对方的沉默状态,那肯定是难以奏效的。二是在打破沉默的过程中,不要给对方以压迫感。只有巧妙地打破沉默,才能给双方带来语言沟通的热情和感受到社交的乐趣。

如,你的朋友第一次参加某社团的集体活动,会拘谨而沉默寡言,这时你可主动向他介绍有关的情况,并引见诸位,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使你的朋友不知不觉地消除拘束感,沉默也就被打破了。

打破沉默局面,应该注意以下几点:

(1)把架子放下来

如果是自己太清高、架子大,使人敬而远之,而造成了对方的沉默,则主要应从完善自己的个性着手,在社交场合中主动些、热情些、随和些。

如果是自己太自负,盛气凌人,使对方反感,而造成了沉默,则要注意培养谦虚谨慎的品德,多想想自己的短处,在社交场合中适当褒扬对方的长处,并真诚地表示向对方学习。

如果是自己口若悬河,讲起话来漫无边际,无休无止而导致了对方的沉默,则要注意自己讲话应适可而止,并主动征求对方的看法和意见,让对方也有机会表达自己的立场和观点。不要让人觉得你是在作单方面的“说教”,而应让人觉得彼此在进行双向沟通,让对方产生你很重视他的观点的印象,引起他的交谈欲望,从而使谈话不致陷于沉默之中。

(2)谈别人得意的事

如果对方流露出对此话题不感兴趣而不想开口的情绪,那最好是马上转移话题,选择对方乐于谈论的事情进行交谈,或故意创造机会让对方自己转移话题。

如果对方事先没有准备,对此话题有兴趣但又不知从何谈起,那么应以简明的、富有启发性的交谈来开阔对方的视野,活跃对方的思想,从而引起对方的谈话兴趣,消除沉默。

如果对方自我防卫的意识太重,不轻易开口,那么,就要努力创造非正式的交谈气氛,支持和鼓励对方无顾忌地坦率地交谈,不马上反驳对方的观点,对其一些合理的看法给予赞许,促其进入交谈。

如果对方过于谦让而造成了沉默,则要增强交谈的竞争气氛,用热烈、紧张而有趣的谈话激发沉默者进入交谈。

(3)多谈共同点

如果是因为双方互不了解,不知谈什么得体,那么就应当主动作自我介绍,并使交谈涉及尽可能广泛的领域,从中发现双方的共同话题。

如果因双方过去曾经发生的摩擦或隔阂而造成了沉默,那么就应该高姿态,求大同存小异,或者干脆把过去的隔阂抛在脑后,仿佛什么也没有发生似的,热情地与之攀谈,增强信任和友善的气氛。

如果是刚刚发生了争论而出现了沉默,那么就应当冷静下来,心平气和地谈些无分歧的问题;如果局势太僵,则可暗示在场的第三者出面积极调解,打破沉默。

(4)找合适的地方说话

如果对方觉得这个环境不适合他发表意见,那么可以换个环境,也许他就愿意敞开思想来。如果对方认为环境中的个别因素妨碍了交谈,在可能条件下,可以排除这些干扰因素,使对方积极地参与交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