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管理赢单先做局
2426800000018

第18章 赢单和控盘的关键要素(2)

第五,反复向客户渗透强调你在他们内部没有任何人脉关系,只靠质量取胜。重复的次数多了,信息会通过各种渠道反馈到客户决策层。如果你能设计一个能四两拨千斤的局,那就非常可能会影响客户最终的决策。

●拜访客户时要尽力拓展人脉

我在之前发展内线的章节曾谈到,前台是很好的外围内线人选之一,所以借拜访之便,要把握好和前台拉近关系的机会。

正规公司都会有前台,你到达客户公司后,前台都会问:“约好了么?”“您贵姓?”同时会打电话给客户:“你好,李经理,有位段先生说和你约好了,他现在在前台……”前台打完电话后,肯定会对你说:“请稍等,他马上过来。”就这句话你可以马上对前台说:“谢谢,你是我见过的最职业的前台小姐。”只要你眼神和态度够真诚,举止不轻浮,对方就一定会因你的赞美感到非常愉快。

一般来说,客户从接到电话到出来需要点时间,如果你觉得这个单子很有希望,那么从这一刻起就要和前台搞好关系了。前面已经有了一个好的开场白,在这段时间里,你可以让前台对你产生点好感,或者让她觉得你说话很有趣,这是销售的基本功。连前台都搞不定怎么能搞定客户?关于如何赞美,在第7章中有具体介绍。

拜访完客户出来也应该对前台再次表示感谢,如果是周末,就顺便说句“谢谢您,祝周末愉快”(对客户的电话拜访和登门拜访也应该这样),再递张名片给她。销售一定不要吝啬自己的名片,乔·吉拉德无论走到哪都会发名片,这是职业敏感性决定的。所以你顺便问问她的名字,下次再来,就完全可以直呼其名了。

前台以年轻女性为多,她们特别爱听恭维话。我建议你可以在客户面前夸前台,客户肯定会转告前台的。如果能经常礼貌性地送点小礼物,前台就会慢慢成为你的外围内线。

●巧妙回答客户提问

客户提问是好事,销售不怕客户有问题,就怕客户没问题。对待客户的提问,尤其是那些比较棘手的问题,你即使能够答上来,也要懂得迂回,给自己留点余地。这就像演讲的时候要“留白”一样,要给听众留下思考和发笑的时间。比如客户问了一个问题后,你可以这样说:

您这个问题问得非常专业!说实话,我拜访了这么多客户,第一次遇到您问这么专业的问题,现在要我马上回答比较困难,我回去准备一下,下次和我们的工程师一起过来,争取给您满意的答复。

这样回答有三个好处:

第一,让客户有满足感。他可能会想:“这么专业的销售,还是被我问住了。”客户只有先被满足了才会考虑满足你。

第二,人对容易获得的答案不会珍惜,也不会去认真理解和记忆。所以相声里说,“我不能马上告诉你,这样你印象不深”,这话确实有道理。

第三,为你的下次拜访寻找理由。

●拜访大忌

在拜访中,有很多销售经常走进一些误区,比较典型的有以下三种:

第一种,想到什么就说什么,经常向客户表露自己说话很“直”。

这类销售觉得,“反正该说的都说了,我很释然,再不能成交就不是我的责任了”。其实说任何话都是为成交这个目的服务的,对成交没有任何帮助的和不该说的,打死也不能说。

我曾有个手下,在马上就要和客户签合同的时候,他为了体现公司维护老客户利益,顺嘴说了一句:“赵总,我们这次合作以后您就是老客户了,以后我们会为老客户打九折,并实行5年内免费维修。”他其实是想用这招让客户以后重复采购,签新的单子。没想到,这个客户说:“必须现在就把我按老客户算,否则合同不签了!”这位销售再怎么解释也没用。结果因为一句废话,丢掉了近10%的利润。

作为销售,你“直”与“不直”的证明方法有很多种,但请记住:对成交没有任何帮助的,甚至是不该说的话,打死也不能说。

第二种,自认为说话幽默、阅历丰富,没完没了地和客户瞎侃,典型的“话痨”。

和第一类销售想通过直率获得客户好感不同,这类销售在潜意识里觉得大家都爱听自己说话,客户肯定也一样,所以他们想通过有趣的谈话内容获得客户好感。尤其是那些做过几年,已经是“老油条”的销售,更容易犯这个错误。其实,销售说话一定要适度,记住你不是在说相声。在拜访中,和客户的谈话时间比例最好为3:7。如果能让客户说得更多,那再好不过。销售在拜访中更多的是要去提问和引导谈话方向。你说话说得是挺过瘾,因为有个貌似忠实的“听众”,但客户的感受你想过吗?

像这样的销售,每次拜访结束后,他都会觉得很累,因为他一直不停地说,殊不知,客户更累!

第三种,语速过快。

有的销售语速非常快,让人听着都很不舒服。如果再有口音,底气还足,对客户来说简直就是一种煎熬。虽然客户会经常提醒“你慢点说”,但过一会儿他还是会不自觉地加快。客户听着销售机关枪一样的发言,实际上一点也没有听进去。

每次看到这种销售,我都会联想到一种叫虎甲(tigerbeetle)的食肉昆虫。它是陆地上奔跑最快的生物,如果按体长比例来计算,它每秒钟可以移动的距离是体长的171倍。如果把虎甲放大到与人类身高相等的长度,其奔跑速度是一级方程式赛车车速的两倍以上。因为虎甲速度奇快,所以问题也就产生了。由于它的大脑处理信息能力不足和复眼结构,在极速奔跑时虎甲会经常瞬间失明,偏离方向甚至撞到其他物体上。所以在追捕猎物的过程中,它经常会迷失方向,所以不得不停下来重新定位猎物,然后继续追杀。据统计,引起交通事故原因中,最多的也是车速过快。瞧瞧,这都是速度惹的祸。

语速过快,会让你没时间去思考,没时间去关注客户的感受,没时间去倾听客户的弦外之音,而客户也因插不上话恨不能挠你!其实语速快的销售,很多都是担心一静下来就不知所措,所以只好拼命说。有个语速快的销售曾对我说:“我平时觉得3秒钟就是眨巴下眼睛转瞬即逝,但在拜访客户时,如果有3秒钟我和客户都不说话,那简直就是痛苦的煎熬。”

所以我的建议是“一慢二看三通过”,即语速一定要放慢,客户的状态一定要看清,通过这些再决定下一步怎样走。必要的时候可以选择沉默。

总结起来,拜访是销售中很重要的一个环节,所以每一次的拜访我们都要有明确的、可实现的目的,是试探、推进、巩固,还是排异。你永远别期望通过一次拜访就能将所有信息纳入囊中。从另一个角度看,销售从蓄势到布局,从中盘到残局再到赢单,如同一盘棋,这盘棋最终是赢是输就要看你通盘的掌控能力了。具体到拜访也很有讲究,第一次拜访要为第二次拜访留下伏笔,第二次拜访又要呼应和巩固上一次的效果,第三次是需求调研,第四次是产品演示,第五次是技术交流,第六次是建立壁垒……棋局中每一步都环环相扣、步步为营。这样你给客户的感觉是有完备的计划,而不是没事找事。

客户杀价怎么办

在实际销售中,面对客户杀价,很多销售选择了无奈和妥协。因为他们迫于业绩压力,首先考虑的是做成单子,而不是做对单子。但是,如果你能够看清客户杀价的目的,同时能够正确应对,你就会做对单子。做对单子是什么意思?就是不仅要做成单子,而且做成的是有可观利润的好单子。

●看清客户杀价的原因

客户杀价是销售中的必然而又重要的环节,要想正确应对客户杀价,首先应该清楚客户为什么要杀价。通常,客户会因为以下5个原因而杀价:

第一,为了降低采购成本。

杀价永远是客户的本能!值得注意的是,如果客户是拿对手的价格压你的话,那你还有胜出的机会。如果是在用你压对手,很不幸,这时你不过是客户手中的工具而已。

第二,为了得到领导和同事的认可。

客户为了希望通过杀价证明自己有很强的议价能力,获得领导的认可、升迁机会和个人心理满足。这点和上述第一点原因不同,上面那是为满足组织需求,这是为满足个人需求。

第三,为了取乐。

猫玩老鼠大家都知道,猫把老鼠玩死了但并不吃。客户有时候就像猫,压根就没打算买你的,杀你的价不过是在枯燥的工作中,逗逗闷子寻开心罢了。看着你被弄得团团转,他就觉得莫名的开心。

第四,为了干掉你,让和他早有合作的供应商能够顺利胜出。

有时候客户干掉你并没有特殊原因,只是觉得你“不懂事”,难以驾驭,或者干脆就是因为看你不顺眼,用杀价的手段让你出局。还有些时候,客户干掉你是必须的,尤其是当你有一定实力的时候,只有把你干掉,剩一帮“老弱病残”陪标,才能保证和他有关系的供应商顺利胜出。

第五,为了自己能捞更多的油水。

杀价永远是最好的捞油水手段之一。有很多销售在客户压价的时候也加大了对客户公关的力度,这似乎是“变压力为动力”这句话最另类的解释了。但其实这是有风险的,因为这个时候是客户拿了你的好处却容易找到借口的时候,因为只要一句:“我尽力了,但是你的价格实在是太高”,就能为自己轻松开脱了。至于“你的报价超过了我们的预算”、“这是大家的集体表决意见,我确实没办法”之类的说法也让你只能打掉了牙往肚子里咽。

要避免以上“杯具”的最好办法就是弄清楚你的销售处境,此时是最能体现内线和教练价值的时刻。这也是为什么我在本书中反复强调,内线和教练意义重大!

所有客户心中都有一个供应商的排序,了解你在这个排序中到底能排第几,是头等大事。如果你能判定自己就是客户的“正室”,没有“小三”作梗,就能正确应对客户杀价了。当然,这个工作要靠你、内线和教练的里应外合,协同完成。这个过程可能漫长而纠结,并且需要反复交叉验证其真实性,但非常重要。因为它决定了你是否有必要将有限的资源都押到该项目上去。不是所有的单子你都要做的,有一种胜利叫撤退,打得过就打,打不过就跑,没必要硬往里跳。

●怎样应对客户杀价

看清客户杀价的目的后,就要应对杀价了。一般来说,杀价时客户常用的手段有三种:用对手的低价来压你、不断让你增加服务内容或不断挑你毛病、用沉默来“抻”你。

很多销售员被客户“抻”得抓狂,甚至以为自己已经丢了单子,最后自己主动松口,结果正中了客户的圈套。

还有些客户是以朋友的口吻,用请教的方式来杀价的,例如“咱们都是朋友了,我就说点实实在在的,你总得站在我的角度上考虑一下吧?你得让我对我的老板有个交代吧?还得让我避嫌吧?我是真没招了,要不你教教我,应该怎么做?”这个说法其实包括了两个意思,一是“你必须再便宜点”,二是“你不给点好处,我这儿费什么劲呢”。这是一种比较狡猾的客户,他不说让你先说,但你说出来很可能就会变得很被动。

所以我一直有个观点:客户远比你想象的要狡猾得多。

既然杀价不可避免,我们就应该未雨绸缪,提前做好准备,因为真到杀价这个环节,有些事大局已定,所以我们应该在前期、中期、后期选择正确的应对策略。

1.前期报价策略。

大客户销售中,报价从来就不是孤立存在的。对你的报价,客户常常会连同你的人品、专业程度等因素一起评判。如果前期接触中比较认可你,客户的杀价会“差不多就行了,没必要太狠”。否则,杀价的过程会很痛苦。所以,我们应该尽量尽早给客户留下好印象。具体可以参考如下做法:

第一,一定要在跟客户合作的初期少赚,这样客户才会放松警惕,并在心中形成“你这人很实在”的印象。

第二,一定要在客户容易比较的,或是最关注的一些产品报价上,比对手低一些,这会让客户觉得你的总体报价都很实惠,这时你再说“我总共赚您两个点”这样的话,客户才会相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