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学得与失的智慧
2423700000011

第11章 教育方法论

据说人类的智力是如此构成的,即一般观念产生对具体观察的抽象,从时间上来说,也就在具体观察之后。如这是符合实际情况的话,那么,对一个不得不靠自己的经验而获得知识的人来说,他完全了 解自己的具体观察隶属一般观念,并由一般观念表达,他十分熟悉自己经验中的两个方面。因此,他能够以正确的观点处理所面临的一切事情。

人工的方法是听别人说,向别人学习,读别人的书。在你对世界的真实面貌有任何广泛的认识之前,你已经使自己的头脑塞满了各种一般观念,你可以自己认识它的。人们会告诉你可以在经验的过程中 进行具体观察并形成一般观念,在这之前,你总是错误地运用你的一般观念,从一种错误的观点去判断人与物,用一种错误的眼光看待它们,用一种错误的方法对待他们。所以正是这种教育使人的心灵 误入歧途。

这说明为什么会常常发生这种情况,即我们在青年时代经过长期的学习和理解之后再步入社会时,我们仍然带有对事物的质朴、无积压和关于这些事物的错误观念;所以我们的举止作为有时表现出一种 神经质的紧张,有时又表现为一种错误的轻信。理由很简单,我们的头脑中充满了一般观念,现在我们正试图使用其中的一部分,但我们却不能够正确地加以使用。这是直接违反大脑的自然发展所造成 的结果,即主张首先获得一般观念,最后进行具体观察,这恰恰是本末倒置的。教师不是去发现儿童自己的辨别能力,也不去教他们进行独立的判断和思考,相反倒是竭力向他们灌输现成的思想。而儿 童在成年后又不得不花费多年的时间,用自己的经验去纠正由于错误地使用一般观念而造成的错误的人生观,这些错误很难完全彻底地纠正。

获取关于人世的知识,可能是一切教育的目的;由此可见,为了获取这种知识,尤其要注意方法的正确,这样才有一个正确的开端。正如我曾说过的那样,上面这句话的主要含义是,对某一事物的具体 观察总是先于有关此类事物的一般观念;进一步说,狭隘的局部观念总是先于范围宽泛的观念。因此,完整的教育体系应当遵循其自身形成过程中必然经历的步骤。无论何时,只要忽略或遗漏其中任何 一个步骤,这种体系就是不完整的,所获的观念就是谬误的,最终将导致一种个人所特有的偏颇的世界观——这种观点有时几乎人人皆有,大多数人则终身持有。没有人能窥透自己的心灵深处,除非他 明白只有达到一定的年龄。在某种情况下,人们往往不希望达到它,他才可能正确地理解或清晰地认识生活中的种种现象和事物,毕竟,这些现象和事物并不十分复杂和困难。只有到那时,这些现象和 事物才构成他的关于世界的知识的要点,如它们仍然含混不清,那是因为在早期教育中他曾忽略了某种具体的课程,无论它是哪种教育体系,人为的教育体系、传统的教育体系或以个体经验为基础的自 然的教育体系。

所以,教育意味着努力寻求严格而自然的求知途径,以便使教育能够沿着一条正确途径继续进行;这样孩子们才能了解人世间的一般习俗和常情而不致产生种种谬误,这种谬误一旦产生便很难摒弃。如 我们采用上述计划,尤其需要注意防止孩子们在未明确清楚地理解语词的含义及用法之前就使用这些语词。满足于这些语词,而不是试图理解事物这已成为一种命里注定的倾向而始终存在,在孩提时代 就已存在;它一直延续至成年时期,使得许多人的知识充塞着大量冗长的措词。

在获得一般观念之前,我们必须把主要精力集中于具体的观察之中,而不是相反,像通常令人遗憾的情形那样;这就如同婴儿双足先出母体,或者创作诗歌总是韵律在前!普通的方法是在儿童尚未对世 界进行具体观察之前就将各种观念和意见印入他们的脑海中,而这些观念和意见,严格地说,就是偏见。儿童正是通过那些现成的观念和意见,才渐渐认识这个世界,并积累经验的,而不是相反,从他 自己的生活经验中形成观念。

当一个人用自己的眼光打量这个世界时,他能看到许多事物的许多方面,但是,这种学习方法与那种对任何事物均用抽象概念和草率归纳的方法相比,远不是简短而快速的捷径。因此,经验对先人之见 的修正将是长期的,或许这种修正永无止境;无论何时,只要他发现事物的某个方面与他已形成的一般概念相矛盾,他就会否定这一事物所提供的某个部分或某一方面的证据;他会无视整个事物,根本 否认这一事物与他的先人之见有任何矛盾,这样,他的先人之见便可免遭任何损害。所以很多人终身背负谬见的重负——如奇思怪想、精神失常、异想天开、偏见歧视等,所有这一切最终都变成了固定 不变的观念。事实上,他从未试图从他自己的生活经验,从他个人观察世界的方法中独自形成他的基本思想,因为,他是从其他人那儿形成他的现成观念的。

代替此种教育方法,是遵循自然的求知途径来教育儿童。在儿童头脑中树立概念的方法莫过于让他自己去观察,应当由同样的方法加以验证;结果将是孩子所获得的观念即使很少,也总是理由充足并且 准确精密的。这种教育方法将使孩子学会如何用自己的而不是别人的尺度去衡量事物,这样也就可以避免许多胡思乱想和偏执成见,而无需在孩子以后的人生课堂中再去根除这些胡思乱想和偏执成见。 通过这种方法将能使孩子的思维永远习惯于获得明晰的观念和彻底的知识,从而使他运用自己的判断力对事物进行公正而无偏颇的判断。

一般来说,在孩子们从生活中获得人生真谛之前,不应当首先从书本中了解人生并形成其观念。因此,不要急于将书本,并且仅仅是书本塞到孩子们手中,而要让他们一步一步地认识事物,认识人生现 实境况。首先,要注意引导他们按照世界的本来面目去清晰而客观地认识世界,教育他们直接从现实生活中获取概念——这些概念应当与现实相一致——而不是从其他源泉诸如书本、神话故事或他人的 谈话等推导、演绎出的,然后把这些概念当做现成的观点运用于现实生活中,这将意味着他们的头脑充塞着大量的错误概念,意味着他们或者以一种谬见去认识事物,或者徒然地试图让世界去适应他们 的观念,这样他们便会误入歧途;这还将意味着他们要么仅仅建构起自己的人生观,要么只是埋头于实际事务中,人一生中的早期阶段在其头脑中播下了谬误的种子,便结出偏见的果实,这种种错误观 念对人造成的危害程度简直令人难以置信。因为在此后一生中的大部分时间里,主要精力都要放在将从现实世界中所学的知识用于根除头脑中的种种偏见。根据第欧根尼·拉尔修的记载,当安提西尼被 问到什么知识是最为必需的知识时,他回答说:摒弃邪恶与谬见。

任何不足十五岁的儿童都不应当接受各门学科教育,这种教育很可能是重大错误的媒体,如哲学、宗教,或其他任何必须具有广博见识的学科;因为早年接受的错误概念很难摒弃,在一个人所有的理智 能力中,判断力是最后才达到成熟的。儿童应当把注意力投向那些决不可能产生谬误的学科,如数学;或者学习那些即便会产生谬误但也没有特殊危险的学科,如语言、自然科学、历史等等。一般来说 ,一个人一生中各个阶段所能达到的智力相等,这样才能为他所完全理解。童年和青年时期应把时间主要用于收集资料,用于获取有关个别的和特殊事物的专门而彻底的知识上。这时,要大规模地形成 各种观点尚为时过早;最终的解释必须在之后的年月方可作出。判断力的运用需要成熟的经验,否则便不能发挥作用,应听其自然,成熟后再使用,应注意不要在儿童自己观察世界之前预先给他灌输种 种偏见,以免使其判断力永远处于瘫痪状态。

一个人的青年时代总是镌刻在他的记忆中,因为那个时期给他留下的印象是最强烈最牢固的。在选择那些应当记住的事物时,务必小心谨慎,深思熟虑,因为青年时代学到的知识是终身难忘的。要精心 耕作这块记忆的沃土,以便获得尽可能多的丰硕成果。倘若想到那些你12岁之前认识的人是如何深地根植于你的记忆中,在那些年月中发生的事件留给你的印象是如何难以磨灭,你对自己在那时发生的 大部分事情和别人给予你的忠告和教诲的回想是如何清晰,似乎自然而然地就会将那个时期头脑的灵敏度和记忆的牢固性作为教育的基础。而这只有通过严格遵守一定的方法并使头脑接受的印象保持系 统的规律才有可能做到。

一个人的青春年华总是短暂的,一般来说,记忆也就被限定于一个狭小的范围内,对于任何单一的个体来说,情况更是如此。既然事实的确如此,那么最为重要的就是将任何一门知识中的精华和实质部 分贮入记忆的宝库之中,同时摒弃那些非精华部分。至于确定哪些是精华和实质部分则取决于每一种思想的主导精神;这种选择和确定应当经过反复思考,而决定一旦作出就成为固定不变的结果。这样 一种选择应从这里入手,将那些就一个人所知一般来说是必要的和重大的事情,此外就他所知在任何特定的事务和职业中是必要和重大的事情筛选出来。第一种知识将必须按百科全书式的风格,根据不 同的等级加以分类,以适应于一般的文化水平——这种文化水平是一个置身于他所处环境中的人可望达到的;这种分类是从初级教育有所必要的科目开始,进而扩展到全部哲学思维分科所涉及的科目。 第二种知识的规划应留给那些在若干已分类的科目显示出非凡才智的人去判别;整个知识体系将为智力教育提供一种详尽的规则,当然,这些规划每隔10年必须修改一次。这样的分类将会使年轻人特有 的记忆力发挥最大效力,一旦日后实施,将为判断力提供极有效的工具。

一个人的知识的成熟,它已达到尽善尽美的程度;在这种程度上,作为个体,当他所拥有的抽象概念与他实际上感觉到的事物之间完全相符时,他就能够驾驭知识。这意味着他的每一种抽象概念,都直 接或间接地建立在观察的基础上,只有观察才能使抽象概念具有实际价值;而且还意味着他能够运用正确的抽象概念去指导他所进行的每一次观察,而他的观察则从属于观察。成熟是经验作用的结果, 它需要时间。我们通过自己观察而获得的知识通常不同于我们以抽象概念为中介而取得的知识,前者是由自然的途径得到的,后者是从他人那里或者从我们所受的教育中获取的——无论它是有益还是有 害。一般说来我们年轻时所获得的抽象概念与现实知识之间很少有一致的关系,前者只是我们头脑中的词语,后者则是我们亲自观察的结果。只是后来到了成年时期,这两种知识才一边相互纠正谬误, 一边彼此逐渐接近,直至这种结合完成,知识才达到成熟。知识的这种成熟与完美无论它是高级的抑或低级的,都是某种绝对独立于另外一种完美形式的东西——我所说的这另外一种完美形式指的是一 个人通过运用他个人的能力所达到的境界,这种完美不是通过两种知识之间的一致性加以衡量的,而是由每一种知识所达到的强度所决定的。

注重实际的人,需要的是关于人情世故的正确而又渊博的知识。这种知识显然是最需要的,却又是所有学问中最令人生厌的,是一种人到老年也不能穷尽的学问。在科学的领域里,一个人尚在年轻时就 能掌握更为重要的知识。一个人当他初到世上面对陌生的世界时,当他处于童年或青年时代时,有关人情世故的知识便作为一门最初也最难的课程摆到了他们的面前;常常出现这种情况,甚至到了晚年 ,也仍然有大量的这方面知识需要学习。

学习研究这种知识本身就困难重重,而小说更加大了这种困难。小说向我们展示了人生和世界的境况,但是这种种境况在现实生活中并不存在。年轻人往往是轻信的,易于接受这些人生观,而这些人生 观随后又逐渐成为其思想的一个部分;他所面临的就不是无知的单纯否定性,而是确定无疑的谬误——首先是一整套错误的概念,这些错误概念破坏学校的正规教育,并曲解学校所教的知识。如果当一 个年轻人尚未形成自己的人生观以引导他为人处世时,他就会被妖言所蛊惑而陷入迷途,女孩在这种情况下更是如此。他们都接受了有关事物的错误观念,这些观念是通过读小说的途径贩卖给他们的; 于是便产生了永远难以满足的希冀。一般说来,这会对他们的一生产生毁灭性的影响。在这方面,那些年轻时没有时间和机会阅读小说的人,亦即那些从事体力劳动的人,则往往处于非常有利的地位。 只有为数较少的几本小说可以说是无可非难的,不但如此,而且具有抵制邪恶的作用。首先应当提及的有,例如《吉尔·布拉斯》和勒萨日的其他一些作品,此外,还有《威克菲牧师传》,在某种程度 上也包括瓦尔特·司各特的小说。《唐·吉诃德》则可作为我在上面所提及的错误的一次具有讽刺意味的揭露。

——当对生活的恐惧压倒对死亡的恐惧时,人们就会结束其生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