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管理波段炒股才赚钱
2418300000007

第7章 “国家队”踏出波段脚印(1)

【什么是平准基金?】

平准基金是一种政策性基金,其根本职责是实现证券市场的稳定,防止暴涨暴跌。外汇、国债、粮食等市场都有平准基金,而股市平准基金就是政府通过特定的机构以法定方式建立的基金。一个成功的例子就是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的时候,香港政府动用1180亿港元的外汇基金购买香港股票,全力对抗以索罗斯为首的国际炒家,国际炒家不断抛空股票,港府则全力买入。经过14日的“激战”,香港政府成功击退炒家。

虽然股市平准基金在股市非常时期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但中国截至目前仍然没有自己的平准基金,也许是管理层认为没有这个必要,也许是时机还不成熟。但笔者认为,平准基金对于中国股市来说非常必要而且也已经具备推出的条件,A股市场已经实现了全流通,制度性缺陷正在得到改善。而由于A股市场过重的政策市性质与内幕操纵行为,股市经常出现过度波动,有时下跌也会出现刹不住车的情况。这无论是对广大的股民,还是对实体经济,都会产生极大的影响。严重的时候,很可能会引起社会的不和谐。而平准基金则能够在关键时刻担当救市的大任,以免股市遭受恶意做空,危及实体经济。

既然A股市场现在没有平准基金,那么平准基金的动向是不是就没有参考意义了呢?笔者认为,目前中国股市虽然还没有推出自己的平准基金,但同样有一股力量正在履行着平准基金的义务,那就是“汇金公司”。这话从何说起呢?这究竟是怎样的一家公司?

中央汇金投资有限责任公司(简称汇金公司)是由国务院授权,代表国家依法对国有重点金融企业行使出资人权利和履行出资人义务的国有独资公司,目前控股、参股机构包括六家商业银行、四家证券公司、两家保险公司和四家其他机构。其官方的定位明确地表明,汇金公司的一举一动,实际上代表了国家的利益,代表了管理层的意图。因而,汇金公司总是会在关键时候出手,通过对绝对控股的下属上市公司进行增持操作,以维护市场的稳定,同时传达管理层对市场的维稳信号。因而,汇金公司的每一次出手,基本上都能够带来股市的上涨。

2008年9月,股市连续下跌,上证指数跌至约1800点。2008年9月18日,汇金公司为确保国家对工、中、建三行(指工商银行、中国银行、建设银行)等国有重点金融机构的控股地位,支持国有重点金融机构稳健经营发展,稳定国有商业银行股价,宣布将在二级市场自主购入工、中、建三行股票,并从即日起开始有关市场操作。消息一出,投资者无不雀跃。正是汇金公司的这一举动,点燃了投资者做多的热情,股市出现了强劲上涨。次日,股市大涨,上证指数上涨9.45%。

2009年10月股市陷入了低迷之时,汇金公司再次出手。2009年10月9日,三行分别发布公告,三行均于10月9日收到股东汇金公司通知,后者于近日通过上交所交易系统买入三行A股股份,并拟在未来12个月内(自本次增持之日起算)以自身名义继续在二级市场增持三行股份。10月9日,股市应声大涨,上证指数上涨4.76%。每一次汇金公司的出手,都会迎来股市的上涨。这并不是一种偶然,而似乎已经成为一种规律。这种走势的必然性,本身就体现出了汇金公司“平准基金”的效用:一方面通过真金白银进场买入,为市场注入了新的流动性;另一方面,也传达了管理层对股市的“救助”或者说“维稳”之心。因而投资者跟着汇金公司这支“国家队”入场,盯住它的脚步,就盯住了大盘波段机会的踪迹。

【社保基金才是股神】

社保基金是指国家有关部门把企事业职工缴纳的养老保险费中的一部分资金交给专业机构管理,实现保值增值。这种基金与我们平时所说的股市投资基金有明显的不同,集合大众的资金,通过专业团队进行投资,首要目的就是盈利,实现净值的增长。而社保基金本身承载着社保资金管理的重任,进入股市是为了实现资金能够稳定增值。这一性质使得社保资金管理首先是要保值,然后才是增值。目前社保基金并未全面进入股市,管理层对社保基金入市比例有着明确的规定。

正是以安全性为首的这一特点,决定了社保基金这又一“国家队”的行踪必然透露出不同的信号。

我们不妨来看一些数据:2001年,上证指数约2100点,2011年,上证指数约为2600点,增长了23.8%;2001年,社保基金总规模为810亿元,2011年,社保基金总规模8566.9亿元,增长了10倍以上。这10倍规模的增长中,除了社保基金本身的增长,还有相当一部分来自于投资收益。2001—2010年,社保基金累计投资收益2772.6亿,占总规模的32.36%,年均收益9.17%。可见,社保基金不仅实现了保值,还达到了稳定增值的目的。这也表明社保基金经历10年股市风雨洗礼,深谙A股投资之道,最大限度地规避波段风险和抓获机会,可以毫不夸张地说,社保基金的投资成绩已经达到了巴菲特的水准,社保基金才是中国股市的“股神”。

2008年,上证指数大跌65%,社保基金收益率为-6.79%,跑赢大盘近60个点,这也是社保基金10年来唯一一次负收益。2010年,大盘跌幅为14.31%,社保基金收益率4.23%,保持了正收益。2007年大盘上涨96.66%,社保基金收益率为43.19%。不要以为它跑输了大盘,一方面社保基金中有相当部分投资是固定收益类的,另一方面,正是对疯狂的克制使它可以全身而退。2007年年底,社保基金投资组合出现在上市公司前十大股东的股票数量是98只,在2006—2010年这5年里是持有股票数量最少的一年。这充分说明了社保基金在2007年的疯狂盛宴中已经提早撤退。

社保基金大多数时候能够在市场的低点进场,这是为什么呢?笔者认为,这是因为社保资金的安全性需求使得其在股市估值不具备安全边际时不敢贸然入场,而其一旦入场,表明市场已经出现了明显的机会,至少社保基金买入的这些股票,都已经足够“便宜”。同样是出于安全性考量,社保资金买入的一定是那些基本面经得住考验的蓝筹股。换句话说,这些权重大的蓝筹股都见底了,大盘就算不见底,也已经是快见底了。

再者,在大量社保基金增持之后,为了保证投资的安全性,不排除管理层会相继出台一系列利好政策来推动股市走强,或者让汇金公司也入场吆喝,使得股市涨起来。因而,盯着社保基金的行踪,不失为炒波段的一个套路。比如2008年,社保基金大举入市,此时股市也已经跌了很长时间,也跌出了很大的空间,这时候我们跟着“国家队”入场抄底,股市在短暂下探后即探出底部,之后一路走强,走出翻番行情。从某种程度上来说,社保基金不仅可借以进行风险和价值的评估,而且也能提前参透管理层的动向。

不管是基金经理水平真的高,还是运气好,又或许是背景因素使然,反正,社保基金就是跑赢了市场,而且每次都抄到了底,也总是能成功逃顶。所以,作为普通的小散户,我们要做的就是紧跟社保基金的步伐:当社保基金大举入市买股时便跟着做多;当社保基金撤离时,即便市场还在狂欢,也要学会克制自己,悄然离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