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管理《水浒》是本管理书
2394500000006

第6章 给你一个抢的理由——宋江的精神激励策略(2)

这个培训搞完了,你再看看大英雄怎么劫道。林冲大白天就敢去了,穿戴整齐,西装革履,拿着大枪,骑着大马,去了之后还掏名片,说:“这位客官,请把东西给我。另外这是我的名片,我叫林冲。回头宣传我一下:一、三、五上班,二、四、六休息;私人采访可以安排在星期天。另外我有新浪博客,你有空看看;更多劫道帅照,可以访问www.抢抢抢抢抢光荣.com!”

让一个团队成员干事业,让他觉得实惠容易,让他觉得光荣难。

但如果只有实惠,你这团队只能做低层事务,招揽不了高层人才。所以,高明的团队领导,要给低层的人实惠,给高层的人理想和光荣。

这种理想和光荣,我们称为价值驱动。

让他看到利益容易,让他看到价值难。这就是为什么团队做到高级境界,一定要做文化,就是为了让人人都有价值认同,让大家有价值驱动。

那么宋江做文化的一个重要手段,就是大旗上面的“替天行道”。

人的积极性从哪儿来?

第一,在工作中有个人利益、有实惠;

第二,第二,让他觉得有价值、能认同。

愿景规划——另类的激励梦想的鞭子胜过胡萝卜的诱惑俗话说,万丈高楼平地起。任何伟大的事业,都是一块砖、一块砖一层一层垒起来的。当领导的,在打地基的时候,头脑里就有万丈高楼了,很壮丽。但是跟你一起干工作的基层员工,每天干的就是和泥、垒砖,和泥、垒砖……你说和泥、垒砖这事谁能热爱?当团队领导的,得让他们看到砖和烂泥背后壮丽的大厦。

在盖教堂时,一个牧师来了,问第一个泥瓦匠:“你在干什么呀?”

泥瓦匠说:“你没看见吗?我在垒砖、垒砖……累呀,烦死我了,天天垒。”问第二个泥瓦匠:“嗨!哥们儿,你在干什么?”这哥们儿说:“你没看见吗?我在垒墙。一面、两面、三面……累呀!烦死我了。”牧师转过来问第三个泥瓦匠:“先生,你在干什么?”这人回头微微一笑说:

“你看看,我在建世界上最壮丽的大厦,这大厦要是成功了,我会青史留名呢!所以我今天要加班,一定要把它尽快建好。”

这三个人谁的工作效率最高?当然是第三个人,因为他心里有壮丽的未来,有光荣、有理想。

基层同志干工作,特别容易陷在和泥垒砖的痛苦当中。领导要做是本管理书的是精神提升,在他每天和泥垒砖的时候,我们走到现场,在他背后展开一幅壮丽的大厦图,告诉他:“你看看,你根本就不是和泥垒砖,你在盖这座大厦。这大厦对国家、对民族有……意义,世界第×,中国历史上从来没有过。”讲完了意义,再告诉他:“小伙子,你的名字将在大厦建成之后,刻在墙上,让你青史留名。”这是让他感到光荣。

讲完这个以后,还要给他讲一件事,即有了愿景规划、远大理想提升之后,还要包含个人价值的实现。你得跟他说:“小伙子呀,你看看这大厦第七层的房间是给我们员工准备的,第七层从右往左数第三间是你的,里边有鲜花、水果,还送家具、送装修,门口还站着一个大美女,你的未来就在那儿了,加油干吧!”那小伙子肯定连夜加班,谁不叫他干,他就拿砖拍谁。

做事业不容易,起步阶段我们做利益、做实惠很简单,但是达到一定的层次了,企业要蜕变成大企业、基业常青型企业,就要靠愿景规划、远大理想提升。我在清华讲课时,学生问我:“赵老师,企业发展分几个阶段,靠什么?”很简单,赚第一桶金靠的是资源和机遇,你地下有铁矿、有煤窑、有石油……行了!你有资源。还要拿到开采证或者正好有一个团队,他们要开采。这就是资源加机遇,保证你赚第一桶金。从第二桶到第五桶靠坚固的社会平台、稳定的人脉关系。

从第五桶到第十桶靠有效的内部管理。很多大企业在创业阶段闪光,起步腾飞阶段闪光,但是做大了以后,一夜之间崩溃了。那就是因为内部管理不到位。外面市场现金流很好,中国的企业都是做经营、做市场的高手,但是内部管理、控制成本方面容易出问题。第十桶以后靠文化建设。

佛家讲,“不光要念经,还要普度众生”。所谓罗汉行就是只超度自己,所谓菩萨行就是先普度众生,“我不下地狱,谁下地狱”,众生不成佛之前我不成佛。这叫境界!假如你有了这种愿景规划、远大理想,团队就会跟你前进。

强盗不可怕,就怕强盗有文化团队文化还有什么用?可以防止内部出现重大问题。一个组织出了事之后,第一个反应是什么?一把手该负责任,先撤了。一把手说:

“我冤枉啊!我下面这么多人,每天的事千头万绪,我虽然是一把手,但不能一天到晚盯着他们呀!所以你处理我,处理得多冤。”很多人都觉得出了事故以后,处理一把手比较冤。一个团队出了事情后,一把手到底应该负多大的责任?我的观点是,出了事就得处理一把手。

任何一个大事故发生之前,都会有迹象,这个迹象就是预警信号。

在企业中也是如此,流程有问题,标准有问题,肯定会有迹象。这个迹象只要下边的人向领导汇报一下,马上就解决了。可事实是,显出了那么多迹象,发现迹象的人超过一百个,居然没有一个人汇报。哪怕有三个人向上级汇报,也不会出那么大的事。为什么没人汇报?因为下边的人觉得:“我为什么要汇报?出事更好,出了事,把你们都换了,再找一个更好的领导。”

做大事,要让基层的人有实惠,让高层的人有理想。怎样防止基层出大事?就得靠别人给你盯着。基层的人有实惠了,那么他就因自己已经拿得很多了,出于良心、出于回报、出于情感,会帮忙盯着。

高层的人因为有理想了,他会出于责任、价值观、个人主动性而帮你盯着。很多团队却违反这个规律,这样团队做得越大,越容易出事。

出一次事、两次事是个别问题,要是总出事、处处出事、天天出事,那肯定是团队领导和制度的问题。

有一个营业厅总丢东西。丢一次,总经理处理一个营业员;再丢一次,又处理一个营业员;丢第三次,还要处理一个营业员。其实总经理大错特错,不应该处理营业员,而应该处理营业厅主任和这个营业厅管人事的干部。如果再出事,总经理就得引咎辞职,因为这完全是总经理自己的问题。

管理中有一句话,“一个人的问题是个人问题,几个人的问题是领导问题,一群人的问题是制度问题”。所以,一个人出事处理他本人;如果他反复出事,或者是好几个人出同一件事,那得追究领导;如果一群人出事,甚至整个公司都出事,换了好几个领导也解决不了,那麻烦了,就得考虑制度调整;如果一代人出问题,就是文化问题,文化问题就要从文化层面,用文化手段来解决。

回过头来看,宋江树大旗,代表了宋江对团队管理有了一个很深入的理解。管理团队,要两条腿走路,既给物质也给精神,给物质比较容易,给精神比较难。因为给精神要达到一定的境界,宋江提倡的“替天行道”,就达到了一定的境界。

在给精神的过程中,有一个问题需要注意。很多领导都特实在,实在到糊涂的程度。他们说:“同志们,我们干这个事业,也没什么别的目的,其实就是挣钱养活家。大家把这个钱拿回去,该怎么花你就怎么花。咱们也甭讲得那么高,都是实在人,该挣的钱就挣,只要有机会咱们就拿点。”他们觉得这样讲很贴心,这种实在的领导很多时候讲个人、讲家庭、讲眼前利益,讲完之后,听见群众鼓掌说“领导真实在”,领导自己还很得意。殊不知,实在的领导做小事,高明的领导做大事。光实在不行,把实在的问题展示了,把眼前实惠讲完了,只能调动低层次的人,不是思想水平低,而是生活层次低。这些低层次的人干工作就为个温饱,领导讲点实在的,给点实惠,当然开心。但是在我们的团队中,真的人人都是为温饱吗?不是。有些需求层次高的人,需要理想的提升。所以高明的领导,在实在的基础上,还得设计一个远大的理想,愿景规划和远大理想提升,拔高到对全国人民、对中华民族乃至对世界和人类具有重大意义这个层次上。

干工作如同建设一个大厦,一到十楼叫实惠,十楼以上那叫境界。如果没有实惠,上来就讲境界,讲理想,那是空中楼阁。但是一直在讲一到十楼的事,没有更高的境界,只能是一个低矮的楼房。

总之,当团队领导,得上下结合、高低结合;既用物质手段,也用精神手段;既有为人民服务,也有为人民币服务。宋江在这方面做得很棒,值得我们认真地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