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管理《水浒》是本管理书
2394500000014

第14章 梁山公司的“聚人”之道——大班子的管理策略(3)

顺道提醒一下,传承传统文化,要站着看,不能跪着听。很多人对待传统文化,都是扑通跪下,使劲磕头。“老祖宗你告诉我,我都听你的”,那不行。对待传统文化,我们要有勇气站起来,用平等的眼光看待圣人、高人的观点,甚至我们要勇于站在现代、知识、科学的高度,俯视古人的缺点。能平视,甚至俯视,那才叫传承。只有仰视,甚至跪着,那叫迷信。所以我们要传承传统文化,但不能迷信传统文化。

对于诸葛亮也是这样,他很高明,但我们不用迷信,他也有错误。

孔子有孔子的漏洞,诸葛亮有诸葛亮的毛病。“亲贤远小”毛病在哪儿?在第三个字“远”,为什么?从监控的角度讲,咱们的草根文化中,有一个说法,叫“宁远君子千里,不远小人一丈”。

正人君子在千里之外,都给你兢兢业业干工作;那奸佞小人,你转过身,他就给你捣乱。所以为了加强监控,我们一定得紧盯着小人。蜀汉政权的失败,就是因为诸葛亮远在汉中练兵,后方管理失控,宦官黄皓带着一帮奸诈小人趁机作乱,把国家掏空了。对待黄皓这种小人,诸葛亮应该怎么办?

首先应该知道这种人没人能管得住,只有你能管得住,既然你要走,得把他们带走,给后主上道表,说:“黄皓等年轻干部,有才华、有水平,国家正在用人之际,特申请给他们准将待遇,让他们到军前立功,将来前途无量。”然后把他们带到军前,管住了,一人给一份工作,他们要是好好干,就让他们干,不好好干,当场就杀。

杀完之后,再给后主写一个汇报,说:“前线斗争残酷,战斗很激烈,有重大牺牲,黄皓等战士都英勇牺牲了。我申请给他们烈士待遇。”

这样不就管住了?

所以不能离小人太远,否则管不住。即使看他们不顺眼,你也得盯着,这叫胸怀。

用君子靠人品,用小人靠水平

也许有人问:“这胸怀有什么用啊?我把这些小人都清理出去,我队伍当中人人都是天使,个个都是雷锋,处处都高风亮节,这样不就行了吗?”事实上,这样还真就不行!这观点不是我提的,而是孔子提的。所以,我们管孔明叫高人,管孔子叫圣人。

圣人比高人高在哪儿?孔子说了这么一件事情:

春末夏初时节,孔子带着车队、领着学生东游。结果出了城,来到了农村。那地方路上的车辙比较乱,马车是要走车辙的,所以走着走着就偏了,把路边老农的青苗轧倒一片。老农就急了,你敢轧我的苗,我管你是孔子、孟子,照骂不误。于是,老农把镢头一横,往路中间一站,开腔就骂,骂得很恶心。堵车了,走不了了,还挨骂。学生们纷纷下车,围着孔子说:“老师啊,这事怎么办?”孔子一皱眉说:“你们看看这基层群众的文化素质真低,非得教育教育不行。”说完一挥手,把大弟子颜回叫过来。颜回是孔子学生当中思想境界最高的,孔子对他说:“回啊,你去教育教育他,用你的文化、思想、理念来教育他,提升他的理想和人生境界,让他给咱们让道。”颜回颠颠颠去了。去得快,回来更快,小跑着就回来了,一边跑,一边拿袖子擦脸。孔子问:“回啊,怎么样?”颜回哭丧着脸说:“报告老师,你让我去给他讲道理,我去了才发现他整个一文盲,根本不讲道理,我刚说远大理想、先进文化,他就啐了我一脸,恶心死了。”孔子说:“赶紧去消消毒,防止猪流感,现在形势很严峻,快去吧!”

把颜回打发走了,孔子说:“你看看,有思想、有境界的人,不能做基层工作。”同理,大学生不能直接就派去当村官,你得教他怎么跟基层群众吵架,吵架的主要方式和矛盾是什么。不用这个手段教育,你怎么让他去当村官?所以大学生当村官,进行的岗前培训不是理念培训,是手段培训。

颜回走了之后,孔子说:“我得找一个会吵架、有手段的人。”一扬手把子路叫过来。子路是孔子学生里最会打架的,听了孔子的吩咐,转身去了,去得快,回来得更快,比颜回还快。孔子说:“怎么样,解决没有?”子路哭丧着脸说:

“报告老师,这老头不光是文盲,还是个流氓,拿着一个大棒子,什么远大理想、先进文化,我一张嘴他就要抡我。要不是我在之前练过短跑,早被打倒了。”

这下,剩下的那70个博士谁都不去了,大家低着头。中国的知识分子,不怕文盲,就怕流氓,有太多的文明手段,但一条野蛮手段都没有。对自己人斗争有很多方法,对敌斗争方法太少。大家围着孔子问:

“导师啊,这事怎么办?”孔子点点头说:“你们啊,靠边,我有办法。”

把学生们轰上车,孔子也上了马车,一撩车前帘,车前坐着车老板,正在那儿叼着烟袋锅看热闹呢。孔子拍拍他肩膀说:“先生,你帮我把这事解决得了。”车老板瞅瞅孔子乐了,说:“孔教授,这种事你早该找我,你那堆烂博士有什么用啊?”

车老板把小褂一抡,露出一身横肉,从车底拽出一个大棒子来,就奔着那个骂人的人去了。这老农正骂得欢,车老板往这儿一站,大棒子一亮、肌肉块一横。你猜怎么着?这老农咔叽不骂了。这就叫展示实力镇住他。这是解决问题的第一步,不让他乱说乱动。

第二步,亮明底线吓住他,让他知道他在干什么。这老农被镇住了,车老板把这棍子一横,点着老农鼻子说:“你个烂人,你这叫骂人吗?

你这在找死。你知道你骂的是谁,咱们鲁国国君座上宾孔教授,刚从国王那块讲完课回来,从你家路过,就被你给骂了。你好大胆,别说轧你几棵青苗,就是把你轧死,都可以不负责任,你们家还得掏洗车费,你信不信?你不信,我现在就一棒子打死你。”这番话吓得老农一声都不敢吭,手都哆嗦了。

第三步,换副笑脸劝住他。基层工作还得用温暖的手段解决,不能激化矛盾,不能真动手打,但你要不镇他、不吓他,他不服气。

要是上来就赔个笑脸,他觉得你软弱可欺,就可能抡圆了给你一嘴巴。

不能做软弱可欺的人,实力还是很重要的。一看老农害怕了,车老板把棒子一放,换了一套温暖的手段,上来拍拍肩膀说:“你看看,你比我大几岁,我管你叫声老哥哥。你也不是糊涂人,你想,你要不在这儿种地,我也不能轧你的苗,我要不从这儿路过,咱老哥俩起不了纠纷。天下之大,人海茫茫,咱们能在西三环相遇,也是个缘分。我知道你受了损失着急,没关系嘛!我赔你钱不就得了。人民的问题,可以用人民币的方式解决嘛,很容易。”说完之后,这老农“嘿嘿”乐了,说:

“老弟,真不好意思,老哥哥我没出息,我中午喝点酒,刚才发酒疯,我说的是什么,自己都记不清了。”这叫用遗忘来表示道歉。这是一种独特方式,他说“忘了”,说明他让步了。这个车老板说:“哎,老哥哥,你要这么说,咱俩还真有说的。别耽误时间,我给你赔钱,你赶紧让路,我还得走。”说着话,掏出几个钱往地下扔。老农低头捡钱,车老板把棍子捡起来往回走。老农抬头跟了一句:“祝你生活愉快。”——三分钟不到就解决了。

车老板上车后,小鞭一甩,车队继续前进。车上的人郁闷极了,都哭丧着脸围着孔子,说:你看世风日下、“老师,人心不古,我们博士毕业,积极要求留校,绝不到外面去找工作了。”孔子问为什么,颜回班长代表同学们发言,说:“老师,你看正人君子寸步难行,黑社会纵横天下,这世道变了。”孔子当场说了一个特别棒的道理:“你们几个人只知其一,不知其二。我们做天下大事,就要遇到天下人。天下有高风亮节的正人君子,也有不讲道理的奸佞小人。你们几个人,有才华、有水平、有能力,要在国家庙堂之上、在联合国会场上、在记者招待会上,你们能讲得风生水起、满场喝彩。但以你们这么大的才华和水平,到一个山野之地,跟一个文盲老大爷讲道理,你们就寸步难行。”

这叫君子做不了小人的事,高人做不了低事。管得住一个国、一个省,不见得能管住一个村。小人的事由谁来做?由车老板来做,正合适。中国民俗文化中,有个钟馗打鬼的故事。钟馗也是一个鬼,用鬼来打鬼,正好。所以,当领导的得记住,你虽有很多文明手段,但不能没有野蛮手段。当你遇到野蛮人,用文明手段解决不了,得靠别的手段。你碰见狗,狗冲你叫,你不能冲狗叫。你的员工抬手给你一个嘴巴,你还不能还手,挨打不还手,丢人,还手更丢人。这时候怎么办?很简单我们身边养条藏獒,就能管住天下的狗。

怕挨打,我们身边带一个大汉,谁打你他挡着。宋江为什么走到哪儿,都带着李逵?在黑社会下基层,身边要带一更黑的,这叫震慑力。

所以,小人不好管,你得管着;小人不顺眼,你得忍住;小人不爱干,你得把他激励起来。做大事,能用君子叫人品,会用小人叫水平,我们要做既有人品又有水平的领导。白日鼠白胜为什么有用?因为这号人做某些事很合适。他做的事情,你让武松、鲁智深、林冲去做,他们做不了。这叫什么人做什么事。做大事,能用君子叫人品,会用小人叫水平。

我们要做既有人品,又有水平的领导,才能把天下大事摆平。

说到这儿,要给诸葛亮的话改个字,诸葛亮的观点叫“亲贤远小”,建议把“远”字改成治理的“治”。老虎可怕,一辈子躲着老虎,那不叫水平;练会伏虎之术,把老虎训得跟猫一样,让它蹲在门口给我们看家护院,而且它往这一蹲,别的老虎不敢来捣乱了,这叫水平。亲贤治小,是我们管多样化团队的基本观点。

小人难养,小心唯上

小人虽然有他的用处,但对小人必须小心。

让小人办事,小人就可能会提许多无理的要求,你若是满足,他会贪得无厌,你若是不满足,就会招小人忌恨。怎么办?该满足的就满足,不该满足的就委婉拒绝。拒绝的技巧是特别重要的。

在团队冲突当中,大量的冲突原因都是人家向你提要求,你拒绝,而且拒绝得太简单、太生硬。如何正确地拒绝别人?《韩非子》中有一个故事,值得我们注意。

齐王手下有一个大臣,此人叫夷射。夷射在齐王手下做高官,用现代话说,相当于财政部第一副部长。齐王跟他是哥们儿,很喜欢他。有一个冬天,齐王晚上待着无聊,就把夷射叫进来,两人一起喝酒。喝到后半夜,夷射就有点晃悠,嘴都不听使唤了,但是,宫里面有规矩,成年男子不能在宫里面留宿。齐王就说:“贤弟啊,宫里不能留你,这规矩我不能破。”天地之间什么最大?规矩最大。它比一把手要牛,一把手也要守规矩。齐王接着说:“你回去吧!你不是喜欢喝这个酒吗?哥哥跟你是自己人,也不外道,我给你准备了两大葫芦,你拿回去,跟弟妹分享一下吧。”说着话,齐王让旁边的宫人拿出两个大葫芦,给夷射挂在腰上了。夷射说:“你看看,我们这领导真贴心。”

腰里挂了两葫芦酒,夷射就往外面走。那时已经后半夜了,门都已经锁了。夷射一回头,旁边耳房里面亮着灯呢,看大门的老大爷还在。

夷射就拍着门环叫:“有人吗?给我开门啊!”看门人出来了,看了看夷射,看了看这门,上去开大门。开门的过程中,看门人一提鼻子,闻到了一股特殊的香味。再仔细一看,夷射的腰上挂着两大葫芦酒,香味源源不断地从葫芦里头冒了出来,比香奈儿5号的味儿还香啊。看门人心想,他们过得真舒服,吃香的喝辣的,晚上肯定吃的韭菜合子,太好吃了!喝的是牛栏山二锅头,这牛二很好喝啊!想着想着,看门人就馋得哈喇子吧嗒吧嗒地掉。最后,看门人一咬牙,跟夷射说:“大人,你看你喝高了,你的酒又那么多,你肯定喝不完。能不能把你葫芦里的酒倒点给我尝尝啊?”

夷射把嘴一撇,都没正眼看他,说:“你,看大门的,我,副部长,咱俩差七八级呢,你都没资格跟我说话,还朝我要酒呢!你不撒泡尿照照自己是什么人,呸。”说完,夷射一抖袖子,转身跨过门槛就出去了。

他不光没给人家酒,还侮辱了人家的人格。这看门的大爷可不是心胸宽广的人,受了这番污辱,他决定报复,心里暗道:好小子,瞧不起我,你觉得我不行啊?我给你来一个狠的,要你的命。

看门人回到耳房里面端出一盆水来,估计是头天晚上的洗脚水。就是这盆洗脚水,要了夷射全家的命。这个典故叫“盆水杀人”。这老头端着水出来,看左右没人,把水照门边一泼,泼完了以后,提着水盆,哼着小曲回去睡觉了。冬天冷啊,第二天早晨,那盆水冻成一个大冰溜子了。

古人非常迷信,认为门口冻了冰必主不祥。齐王上早朝,走到门口看到冰,就急了,“把昨天晚上值班的都给我叫来!”昨天晚上值班的警卫,打更的,看门的,值夜的都给叫来了。齐王问:“都给我跪下。说,这冰是哪儿来的?说清楚还则罢了,说不清楚把你们都给杀了。”

大家不知道怎么回事,看门的大爷从人群中爬了出来,磕个头,说:

“启禀大王,我知道是怎么回事,昨天晚上是我守门的。我在耳房里面正在睡觉,你那好朋友,财政部的夷大人从那儿出来了,他让我开门。

就在我给他开门的时候,看见他在那儿踮着脚,跑到墙角里面,对着墙,把裤子解开了,之后嘘嘘两声,“哗啦哗啦”一阵,然后他系上裤子,从门里走出去了。今天早晨那儿就有了这坨冰,主公你闻闻,还骚着呢。”齐王当时就怒了:“好小子,给脸不要脸,敢在俺家门口小便,这还了得?来啊,点三百御林军,给我满门抄斩。”夷射在被窝里还没睡醒呢,被拎出来,一刀斩为两段。全家都被杀光了。

这个血腥的案例,说明了什么?汉代以后,很多人在探讨这案例的时候,有几个观点:

其一,龙眼无恩。真正做大事的领导只记你的坏处,不记你的好处,不管有多大的贡献,只要你敢违反纪律,都得动狠手杀你。不要以为人家会念旧情,要看眼前,看表现。

其二,小人可怕。宁得罪君子,不得罪小人。君子相斗狠在当前,小人相斗狠在背后。小人要是恨上你,他眼前笑呵呵的,但是,过二三十年,再给你下狠招儿,这叫不怕贼偷,就怕贼惦记。

其三,领导身边人不能得罪。一个看大门的,你把他得罪了,说不定啥时候,他告你一状,你的人生和事业就崩溃了。所以,领导身边的人敬而远之。不能给他好处,也别跟他有冲突,离远点比较好。

那么,以现代的管理心理学、组织行为学的观点来研究,我们得出一个全新的结论:夷射,不是死在龙颜无恩上,不是死在小人可怕上,也不是死在领导身边的人不好应付上,而是死在他自己没有拒绝的技巧上。他只会用简单粗暴的方法拒绝别人,那一定会出事的。人家跟你要酒,你不愿意给,有很多方法拒绝。

第一,可以无限期拖延。“这个酒现在不能给你,人多眼杂,等将来有机会我一定给你”,什么时候有机会,不知道。

第二,找个东西替代。“这个酒不能给你,没关系,赵老师那儿有酒,他又不喝酒,你去朝他要。”

第三,设个条件来转移。“我现在不能给,明天早上你过来,我再给你。”第二天早上跟秘书说:“那人来朝我要酒,就说我不在啊。”

拒绝有很多视角、很多方法,现在的人际沟通理论,给了我们拒绝的六个字口诀,适用于各种人际冲突。这六个字是:承认,苦衷,出路。承认,就是我不能给你东西,但我要承认你的要求是正当的,承认咱俩的关系是亲密的,承认你是有贡献、需要关照的。承认之后讲苦衷,说我愿意给,但是,我不能给,原因是……最重要的是讲出路,拒绝别人,不给别人指出路,你的拒绝只能打一半分,必须指明出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