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古籍历代赋评注(南北朝卷)
2299000000074

第74章 筝赋(1)

萧纲

《筝赋》是中古时期的一个比较普遍的赋题,今存有东汉侯瑾、魏阮瑀、晋贾彬、顾恺之、陶融妻陈氏、梁萧纲、陈顾野王等人的作品,其中多数残缺,唯侯瑾、萧纲的作品是全篇。在诗歌吟咏里面,咏筝也是文人普遍喜爱的题材,沈约、萧统、萧绎、王台卿等也都有相关的宫体诗作流传。

江南之竹,弄玉有鸣凤之箫焉[1];洞阴之石,范女有游仙之磬焉[2]。若夫排云入汉之美,含商触徵之奇[3],罢雍祠之丽响,绝汉殿之容仪[4]。别有泗滨之梓,耸干孤峙[5];负阴拂日,停雪栖霜[6],嵚崟岞崿,玄岭相望[7],寄丹崖而茂采,依青壁而怀芳[8]。奔电砀突而弥固,严风掎拔而无伤[9]。途畏峰涩,人群罕至[10]。乃命夔班,剪而成器[11],隆杀得宜,修短合思,矩制端平,雕锼绮媚[12]。既而春桑已舒,暄风晻暧,丹荑成叶,翠阴如黛,佳人采掇,动容生态[13]。值使君而有辞,逢秋胡而不对[14]。里闾既返,伏食蚕饥[15],五色之NFEA5虽乱,八熟之绪方治[16]。异东垂之野茧,非《山经》之沤丝[17]。于是制弦拟月,设柱方时[18]。

[1]江南之竹:江南地方的竹子。此句隐含伶伦断竹造筒(律管)的典故。伶伦为黄帝的乐官,自大夏之西断嶰谷之竹,制十二筒,以区分律吕。萧纲意思是,江南竹子不亚于嶰谷之竹。弄玉:据传为秦穆公女,嫁箫史。箫史善吹箫,能为凤鸣之声,引来孔雀。秦穆公为他们筑台居住,后世称”凤台“,二人住数年后随凤凰升天。

[2]两句用《汉武帝内传》中的故事。汉武帝与西王母会面,西王母令”范成君击洞阴之磬“。洞阴:神话中的地名,据传西王母是”洞阴之极尊“(《西王母传》)。磬:古代打击乐器,用玉、石或金属制成。

[3]排云入汉之美:用秦青的典故。相传秦青讴歌时声震林木,响遏行云。商、徵(zhǐ):都是古五音之一。含商触徵:意思是筝弹奏出的曲子音调准确,符合五音的要求。

[4]罢、绝:弃去。雍祠:即雍畤,秦汉时祭祀天帝的祭坛,不少文人为之作乐歌。雍也指古天子祭祀宗庙毕撤俎豆时所奏的乐章,亦用为撤膳时之乐。容仪:容颜、仪态,代指歌者、舞者。

[5]泗滨之梓:语出曹植《与吴季重书》:”伐云梦之竹以为笛,斩泗滨之梓以为筝。“耸干孤峙:枝干高高地孤立。

[6]两句言梓树历经阴晴霜雪。负、拂、停、栖:意均指经受。

[7]嵚(qīn)崟(yín):形容山势高峻。岞(zuò)、崿(è):意均指山崖。玄岭相望:青绿色的山岭互相对峙。

[8]两句言梓树在山崖上生长茂盛。”丹崖“与”青壁“、”茂采“与”怀芳“均相对成文。

[9]奔电:迅猛的雷电。砀(dànɡ)突:冲撞,冒犯。弥固:生长得更加坚固。严风:寒风。掎(jǐ):拖住,牵制。

[10]途畏:即畏途,艰险可怕的道路。峰涩:难以攀登的山峦。涩:形容道路艰险。

[11]夔(kuí):相传舜时乐官。《礼记·乐记》:”昔者舜作五弦之琴,以歌《南风》。夔始制乐,以赏诸侯。“郑玄注:”夔,舜时典乐者也。“班:鲁班,古代有名的能工巧匠。器:指乐器。

[12]隆杀:鼓起来与陷下去,这里指粗细。得宜:合适。修短:长短。合思:合乎理想的标准。矩:方形的工具。制:古之长度单位,一丈八尺为”制“。雕锼(sōu):雕刻。锼,镂刻。绮媚:华美。

[13]舒:展开,这里指桑树开始生长。暄风:暖风,春风。晻(àn)暧:本指日光昏暗,这里指温暖。晻,同”暗“。丹荑(tí):桑树刚长出的红色的嫩芽。黛:青绿色。采掇(duó):采摘。

[14]两句化用汉乐府《陌上桑》诗意。诗写秋胡回家时,在路边遇见自己的妻子采桑,却互不相识,秋胡见其美丽,遂进行调戏;回家后,妻子见丈夫是刚才调戏自己的人,厌恶其轻薄,于是投河而死。使君:采桑女子称谓秋胡的词。有辞:指采桑女子拒绝秋胡无礼要求的话。逢秋胡而不对:这里指萧纲笔下的采桑女不理会别人的搭讪。

[15]里闾(lǘ):民户聚居处。既返:已经回去。伏食蚕饥:伏下身体去喂养、解决蚕的饥饿,即给蚕喂食。

[16]五色:青、赤、白、黑、黄五种颜色。NFEA5(xiāo):缣帛。熟:这里指煮炼的丝织品。绪:丝。方治:刚刚整理好。

[17]两句用《山海经》典故,意思是春蚕吐的丝经过加工十分精美,远胜过《山海经》中描写的丝。《山海经·海外北经》云:”欧丝之野,在大踵东,一女子跪,据树欧丝,三桑无枝,在欧丝东,其木长百仞,无枝。“”欧“通”沤“。野茧:意当接近于”粗糙的丝线“。东垂:即《海外北经》中大踵东边的山野。山经:即《山海经》,是我国战国时期的地理书,由于当时人对地理认识的局限,因而其中记载了许多神话、鬼怪。沤(òu)丝:”沤“本义指长时间地浸泡,但《山海经》中的”欧丝“当指吐丝,是描写丝神吐丝的情态。

[18]制弦拟月:制作的弦数模仿一年中的月份为十二根。设柱方时:筝的弦数历代由五弦增至十二弦、十三弦、十六弦,现经改革,增至十八弦、二十一弦、二十五弦等,萧纲言”方时“,则应当指二十四弦。柱:乐器上的系弦木。方时,与一年的二十四节气相对应。

若夫铿锵奏曲,温润初鸣[1],或徘徊而蕴藉,或慷慨而逢迎[2]。若将连而类绝,乍欲缓而频惊[3]。陆离抑按,磊落纵横,奇调间发,美态孤生[4]。若将往而自返,似欲息而复征[5]。声习习而流韵,时怦怦而不宁[6]。如浮波之远惊,若丽树之争荣[7],譬云龙之无蒂,如笙凤之有情[8]。学离鹍之弄响,拟翔鸳之妙声[9]。朱弦在手,击重还轻[10]。

[1]铿锵:形容乐器声洪亮。温润:温和。初鸣:乐曲的开头部分。

[2]两句言乐音一会儿低沉回旋、含情不露,一会儿又激昂抒情、迎合听众的需要。

[3]两句言乐音低沉时似断若续,刚刚舒缓了却又猛然激昂,以打动听众。将:欲,想要。类:似乎。乍:初,刚刚。

[4]陆离:参差错综貌,形容乐音长短高低不齐。抑按:控制节奏,压低调子。磊落:形容声音宏大。纵横:杂乱,意指乐音变调很快。奇调间发:不时地发出不寻常的调子。

[5]两句言乐音不断地回环往复,似乎要歇息了,忽然又继续下去。息:停歇。征:远行,这里指乐音继续。

[6]声习习而流韵:发出轻灵的乐音。习习:本指风轻轻地吹,这里指乐音轻灵。时:不时。怦(pēng)怦:本指心跳,这里形容乐音间歇性地跳跃。

[7]浮波之远惊:形容乐音轻灵悠远。丽树之争荣:形容乐音盛壮、急促。

[8]譬云龙之无蒂(dì):像云龙一样没有根蒂、飘忽无定。笙凤:即凤笙,管乐器名。笙管为长短不一的竹管,能奏和音,是民间器乐合奏中的重要乐器。《说文·竹部》:”笙,十三簧,象凤之身也。“后世遂有”凤笙“之称。

[9]学离鹍之弄响:发出的乐音就像孤独的鹍鸟叫声般幽怨。鹍(kūn),鹍鸡,古代指像鹤的一种鸟。拟翔鸳之妙声:模仿飞翔鸳鸯的叫声,可能指乐音的轻灵飘忽。

[10]朱弦:用熟丝制的琴弦,这里代指筝。

尔其曲也,雅俗兼施,谐云门与四变,杂六列与咸池[1]。王赞既工,阮赋亦奇[2],曹后听之而欢,谢相闻之而涕垂[3]。至若登山望别之心,临流送归之目,陇叶夜黄,关云晓伏,睹独雁之寒飞,望交河之水缩[4]。听鸣筝之弄响,闻兹弦之一弹。足使游客恋国,壮士冲冠。

[1]兼施:犹言并举。谐:调和,协调。云门:《周礼·大司乐》:”以乐舞教国子,舞云门、大卷、大咸、大濩、大夏、大獲、大武。“”云门“相传是黄帝时的乐曲。四变:《周礼·春官》:”凡六乐者,一变而致羽物及川泽之示,再变而致臝物及山林之示,三变而致鳞物及丘陵之示,四变而致毛物及坟衍之示,五变而致介物及土示,六变而致象物及天神。“此即所谓”六乐“。后世又将六变附会配合十二律。六列:《吕氏春秋》:”帝喾命咸黑作为声歌《九招》《六列》《六英》。“可见《六列》为帝喾时的乐曲。咸池:即前引《周礼·大司乐》中的”大咸“,相传为尧时的乐曲。以上四曲中,云门、咸池应当是雅乐,四变与六列当是俗乐。

[2]王:指王粲,字仲宣,”建安七子“之一,曹操手下的著名文人。赞:古代文体之一种。现存王粲作品中没有关于筝的赞文,不过有《蕤宾钟铭》《无射钟铭》。既工:已经做好。阮:阮瑀,字元瑜,”建安七子“之一,工于章表书记。赋:阮瑀今存《筝赋》一文。

[3]曹后:指曹操。欢:欢乐。,同”宴“。谢相:当指谢安,为东晋名相,性好音乐。

[4]”陇叶“二句,可能化用柳恽”亭皋木叶下,陇首秋云飞“句意。交河:古地名,位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吐鲁番县城西十公里处,十六国至北朝期间为高昌国的交河郡城,唐贞观年间以后为高昌郡的交河县城,以后逐渐衰落。

若夫楚王怡荡,杨生娱志[1]。小国寡民,督邮无事[2]。乃有燕馀丽妾,方桃譬李,本住南城,经移东里[3]。纳千金之重聘,擅专房之宴私[4]。方美珥而不减,拟甘橘而无嗤[5]。闻削成于斜领,照玉緻于铅脂[6]。度玲珑之曲阁,出翡翠之香帷。腕凝纱薄,佩重行迟[7]。尔乃促筵命妓,衔觞置酒[8],耳热眼花之娱,千金万年之寿[9],白日蹉跎,时淹乐久[10]。玩飞花之度窗,看春风之入柳,命丽人于玉席,陈宝器于纨罗[11]。抚鸣筝而动曲,譬轻薄之经过[12]。黛眉如扫,曼睇成波[13],情长响怨,意满声多。奏相思而不见,吟夜月而怨歌[14]。笑素弹之未工,疑秦宫之讵和[15]。若夫钓竿复发,蛱蝶初挥,动玉匣之馀怨,鸣阳鸟之始飞[16]。逐东趣于郑女,和西舞于荆妃[17],足使长廊之瓦虚坠,梁上之尘染衣[18],NFEA6鱼游而不没,白鹤至而忘归[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