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古籍历代赋评注(先秦卷)
2298500000074

第74章 九辩(2)

[3]春秋:年岁。逴(chuō)逴:愈去愈远的样子。

[4]然:义同”乃“。

[5]四时:春夏秋冬。递来:循环往复,递代而来。卒:终岁。

[6]”阴阳“句:言阴阳更递,不稍停,而人之寿有限。阴阳:兼指日夜与春夏秋冬言。俪偕:偕同。

[7]晼(wǎn)晚:叠韵连绵词,日偏西将暮。

[8]销铄:亏缺,消损。指月亮由圆逐渐变为下弦,以至不见。指一月将尽。

[9]忽忽:形容时光等过得快。遒尽:尽,终。

[10]冉冉:渐渐。(chí):同”弛“,愈弛,这里指体力渐衰。

[11]摇悦:刘永济疑”悦“为”怳“字之误。”怳“同”恍“。摇怳:心神不定的样子。幸:原作”“。”幸“本字,洪兴祖、朱熹皆引一本作”幸“,今据改。幸:侥幸。言有时又抱有被重新任用的幻想。

[12]怊(chāo)怅:同”惆怅“。无冀:没有希望。

[13]中:内心。憯(cǎn)恻:痛伤。《说文》:”憯,痛也。“凄怆:悲伤。

[14]太息:叹息。增(céng)欷(xī):一声声地叹气。增,通”层“,重,累。

[15]洋洋:水流的样子。《广雅·释训》:”洋洋,流也。“此处用以形容时光流逝不止。

[16]嵺(liáo)廓:同”寥廓“,空旷的样子。无处:无安身之所。

[17]”事亹(wěi)亹“二句:言行事勤勉,希得进用,结果却梗阻而停滞,陷入进退不定的境地。亹亹:勤勉不倦的样子。觊(jì):企图,希望,义同于”冀“。蹇:梗阻。淹留:留滞。踌躇:进退不定的样子。

何泛滥之浮云兮[1],猋壅蔽此明月[2]。忠昭昭而愿见兮,然霠曀而莫达[3]。愿皓日之显行兮[4],云蒙蒙而蔽之。窃不自料而愿忠兮[5],或黕点而污之[6]。彼日月之照明兮,尚黯黮而有瑕[7]。何况一国之事兮,亦多端而胶加[8]。

被荷裯之晏晏兮[9],然潢洋而不可带[10]。既骄美而伐武兮[11],负左右之耿介[12]。农夫辍耕而容与兮,恐田野之芜秽[13]。事绵绵而多私兮,窃悼后之危败[14]。世雷同而炫曜兮,何毁誉之昧昧[15]!今修饰而窥镜兮,后尚可以窜藏[16]。愿寄言夫流星兮,羌倏忽而难当[17]。卒雍蔽此浮云兮,下暗漠而无光[18]。

[1]泛滥:本义为水涨溢横流,此处形容云的涌流。

[2]猋(biāo):本义为犬疾走,此处形容迅速。上二句以浮云蔽月喻奸佞之蔽贤。陆贾《新语》曰:”邪臣之蔽贤,犹浮云之障日月。“即用此诗意。

[3]霠:”“之误。,同”阴“。曀(yì):天阴沉。此处以天的阴曀比喻奸佞壅蔽君主。莫达:不能上达于君王。

[4]皓日:白日,喻君。显行:指排除壅蔽,光明地运行。喻君能明察善断。

[5]料:原作”聊“,洪兴祖引一本及《集注》作”料“,今据改。不自料,不自量。

[6]黕(dǎn):黑斑,污垢。点:小黑点。此处”黕点“用为动词,指污蔑,诬陷。以下原有”尧舜之抗行兮,暸冥冥而薄天。何险巇之嫉妒兮,被以不慈之伪名“四句,是由屈原《哀郢》中窜入,第三句文字有变动,《哀郢》原作”众谗人之嫉妒兮“,余皆同。今删去。

[7]黯黮:黑色。瑕:玉上的斑疵。

[8]多端:头绪繁多。胶加:纷挐纠缠的样子。由此句看,宋玉的政敌借宋玉在政事上的某些疏漏或别人一时难以明了的事情攻击诬陷他,使其去职。

[9]被(pī):披。荷裯:即《离骚》所谓”制芰荷以为衣“。裯(dāo):袛(dī)裯,直襟单短衣,也叫襜(chān)褕(yú)。晏晏:鲜盛的样子。《诗经·召南·羔羊》:”羔裘晏兮。“《毛传》:”鲜盛也。“此下数句以比喻的手法批评君王的华而不实和易于被迷惑欺骗。

[10]潢(huàng)洋(yàng):同”滉漾“,水深广的样子。这里用来形容衣宽大不着体。不可带:宽大不能约束。古人着衣必束带。

[11]骄美:以自己美好而骄傲。伐武:以勇武自夸。

[12]负:背离。左右:左右臣子。耿介:专一有节度。此句指君王背离左右正直大臣的意愿和主张。以下原有”憎愠之修美兮,好夫人之慷慨。众踥蹀而日进兮,美超远而逾迈“四句,是由屈原《哀郢》中窜入。今删去。

[13]”农夫“二句:表现了诗人对社会不安定、农夫不安于农耕情况的忧虑。辍(chuò):停止。容与:犹豫徘徊。

[14]绵绵:连续不断。多私:指执政多有以私害公之事。王逸注:”政由细微以乱国也。“”子孙绝嗣,失社稷也。“

[15]”世雷同“二句:言朝臣都异口同声,自我夸耀,无是非可言。雷同:随声附和。《礼记·曲礼上》:”勿剿说,勿雷同。“郑玄注:”雷之发声,物无不同时应者,人之言当各由己,不当然也。“炫曜(yào):强光闪耀。因光强则目眩,故又引申为眩惑、迷惑。昧(mèi):昏暗。

[16]”今修饰“二句:刘永济《屈赋音注详解》曰:”此言虽如上所说,但使楚之君臣能以失败为鉴,修治内政,则后日的祸患,尚可潜消。“窜藏:逃匿。

[17]倏(shū)忽:快速的样子。当:相值,相遇。

[18]”卒雍蔽“二句:言因为奸佞的壅蔽国君,形成国家政治的黑暗。卒:终究。暗漠:昏暗。

尧舜皆有所举任兮[1],故高枕而自适[2]。谅无怨于天下兮[3],心焉取此怵惕[4]?乘骐骥之浏浏兮[5],驭安用夫强策[6]?谅城郭之不足恃兮,虽重介之何益[7]?邅翼翼而无终兮[8],忳惽惽而愁约[9]。生天地之若过兮,功不成而无效[10]。愿沉滞而不见兮[11],尚欲布名乎天下。然潢洋而不遇兮[12],直怐愗而自苦[13]。莽洋洋而无极兮[14],忽翱翔之焉薄[15]?国有骥而不知乘兮,焉皇皇而更索[16]?宁戚讴于车下兮,桓公闻而知之[17]。无伯乐之善相兮[18],今谁使乎訾之[19]?罔流涕以聊虑兮[20],惟着意而将之[21]。纷纯纯之愿忠兮[22],妒被离而鄣之[23]。

愿赐不肖之躯而别离兮[24],放游志乎云中[25]。计专专之不可化兮,愿遂推而为臧[26]。赖皇天之厚德兮,还及君之无恙[27]。

[1]有所举任:指尧舜举任了皋陶、稷、契、夔、羲仲、羲叔、和仲、和叔、禹、益及”八恺“(高阳氏才子八人)、”八元“(高辛氏才子八人)等众多贤能之人。

[2]高枕而自适:同于今所谓高枕无忧。适,舒适,闲适。

[3]谅:相信。

[4]焉:哪里。怵(chù)惕:惊惧。上二句言:尧舜当时执政时,相信自己无怨于天下,哪里会有此惊惧恐慌之事?

[5]浏浏:风疾的样子。《九叹·逢纷》”秋风浏浏以萧萧“(今本浏字不重,明翻本重),王逸注:”浏浏,风疾貌也。“此处形容马驰如疾风。

[6]驭(yù):驾车马。安:哪里。强策:用马鞭使劲赶。

[7]重介:层层铠甲。介,铠甲。

[8]邅翼翼:恭谨的样子。无终:无尽头。

[9]忳(tún):忧伤。惽惽:同”惛惛“,沉闷。愁约:忧愁穷困。

[10]”生天地“二句:念及自己生于天地之间,倏若过隙,功不成,效不见,因而愁苦。

[11]沉滞:隐匿,埋没。 见,同”现“,显现。

[12]潢(huáng)洋:此处为无所傍依的样子。不遇:未得君王赏识。

[13]直:简直是。怐(kòu)愗(mào):愚昧的样子。这里是说自己抱着一个死心眼,一心为社稷,为君王,结果自寻烦恼。

[14]莽洋洋:宽广无边的样子。极:边际,目的。

[15]焉:何处。薄:靠近,到达。

[16]焉:何处。皇皇:同”遑遑“,匆匆忙忙地。索:搜求。

[17]”宁戚“二句,参《离骚》”宁戚之讴歌兮,齐桓闻以该辅“二句注。

[18]伯乐:春秋时秦国之善相马者,姓孙,名阳。相:相马。

[19]訾:相度,观察识别。訾原作”誉“,洪兴祖、朱熹皆引一本作”訾“,又朱熹《楚辞辩证》云:”当作訾为是。“闻一多《校补》云:”朱子谓訾训相度,于义为长,又与’知‘叶,作訾者是。继观下文’得之‘’鄣之‘相叶,理不可晓,遂不得不谓二’之‘字为韵,因以彼例此,又谓此文二’之‘字亦自成韵,故誉亦无烦改作訾。按朱子后说非也。之字非韵,理无可易。下文’得之‘’鄣之‘为韵者,得乃将字之讹,将马鄣韵也。此文本自作訾,知之与訾之,支脂合韵。訾训相,见《吕氏春秋·知度篇》高注。’无伯乐之善相兮,今谁使乎訾之‘,’相‘与’訾‘为互文也。王泛曰:’后世叹誉,称其德也‘者,訾又训叹(《汉书·礼乐志》注曰:’訾,嗟叹之词也。‘)。注乃以叹誉释訾字,非谓正文本有誉字也。后人不察,或援注中’誉‘字以改正文,过矣。王鏊本、朱燮元本、吉藩本、大山雅堂本并作訾,与一本合。“吴汝纶《古文辞类纂评点》即校改作”訾“。刘永济《屈赋通笺》、于省吾《泽螺居楚辞新证》并主作”訾“,刘永济《楚辞音注详解》改作”訾“。今据各家之说改。此处以良马喻人才,以善相马喻识人。

[20]罔:通”惘“,怅然失意的样子。聊虑:即”料虑“。

[21]将:原作”得“,与上下句皆不押韵,闻一多《校补》以”得“为”将“字之误(二字草书相近),今据改。惟:只有。着意:立定心意。洪兴祖注”着“字:”明也,立也,定也。“将:持。此句言立定心意,不随波逐流。

[22]纷纯纯:洪兴祖引一本与朱熹《集注》皆作”纷忳忳“。纷:繁多。忳忳:忧愁。言愁思万端,都是因为希望效忠国家和君主的原因。

[23]被(pī)离:分散的样子。此处形容奸佞之徒纷纷从各方面来阻挡。

[24]不肖:犹言”不才“,自谦之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