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哲学老子·庄子(最爱读国学系列)
2265000000033

第33章 外篇·秋水(3)

原文孔子游于匡①,宋人围之数匝(zā)②,而弦歌不(chuò)③。子路入见曰:“何夫子之娱也④?”

孔子曰:“来,吾语女。我讳穷⑤久矣,而不免,命也!求通久矣,而不得,时也⑥!当尧、舜而天下无穷人⑦,非知得也;当桀、纣而天下无通人,非知失也,时势适然⑧。夫水行不避蛟龙者,渔父之勇也;陆行不避兕(sì)⑨虎者,猎夫之勇也;白刃交于前,视死若生者,烈士⑩之勇也;知穷之有命,知通之有时,临大难而不惧者,圣人之勇也。由,处矣!吾命有所制矣!”

无几何,将甲者进,辞曰:“以为阳虎也,故围之;今非也,请辞而退。”

注释①匡:春秋时卫国邑名,在今河南长垣县西南。②宋:当作“卫”,匡是卫邑,非宋地,故当依司马彪说改正。匝:环绕一周。据《史记·孔子世家》载,孔子由卫去陈,路经匡邑。因以前阳虎侵暴过匡邑,孔子长得很像阳虎,又因孔子弟子颜剋也曾与阳虎一起凌犯匡人,此次又恰好是他为孔子御车,匡人误以为阳虎重来,便出兵把他们包围起来。③弦歌:弦指琴瑟之类乐器,歌为诵诗、唱诗。孔子和弟子们虽被包围,仍在行礼作乐,唱诗并以琴瑟等乐器伴奏。惙:通“辍”,停止。④娱:快乐。孔子一行为匡人包围,处境十分危险,孔子不但不忧惧,反而让弟子唱诗奏乐,子路不理解,故有此问。⑤讳穷:忌讳困穷。⑥时:时势,时运,机遇。⑦穷人:困厄而不通达的人。⑧时势适然:时势、时运造成这样的。⑨兕:犀牛一类猛兽,独角,青色,体重可达三千斤。⑩烈士:指重义轻生的人。处矣:安心吧。指让子路不用担心,顺天安命而已。制:分限、限定。孔子意为,我的命运是由上天安排决定的,只须顺时安命就是了,不必担心。将甲者:统帅甲士的长官。将,统帅。甲,甲士,身着盔甲的兵士。阳虎:又名阳货,本为鲁国季孙氏家臣。后篡夺鲁国政权,把持大权达三年之久。在鲁定公六年,他带兵侵略匡邑,与匡人结仇。

译文孔子周游到匡邑,卫国人把他们重重包围起来,然而孔子还是不停止唱诗奏乐。子路进来见孔子说:“为什么先生还这样快乐呢?”

孔子说:“过来,我告诉你。我忌讳困穷不得志很久了,而摆脱不掉,这是命啊!我渴求得志显荣很久了,而不能得到,这是时运啊!处在尧舜的时代,天下没有不得志的人,并不是因为他们有智慧;处在桀纣的时代,天下没有通达得志的人,并不是因为他们没有智慧,都是时势造成的呀。在水底行走不躲避蛟龙,是渔夫的勇敢;在陆地行走不躲避犀牛老虎,是猎人的勇敢;闪光的刀剑横在面前,把死看得如生一样平常,是节烈之士的勇敢;知道困穷不得志是由于命运,知道通达得志是由于时机,遭遇危难而不畏惧,是圣人的勇敢。仲由,你安心吧!我的命运是由老天安排决定的!”

没过多久,统领甲士的长官进来道歉说:“以为你们是阳虎一伙,所以把你们包围起来;现在知道你们不是,请允许我致歉并退兵。”

诵读星级★★

原文公孙龙问于魏牟曰①:“龙少学先王之道,长而明仁义之行;合同异②,离坚白③;然不然,可不可④;困百家之知,穷众口之辩⑤;吾自以为至达已⑥。今吾闻庄子之言,焉异之⑦。不知论⑧之不及与?知之弗若与?今吾无所开吾喙(huì)⑨,敢问其方。”

公子牟隐机大息⑩,仰天而笑曰:“子独不闻夫井之蛙乎?谓东海之鳖曰:‘吾乐与!出跳梁乎井干之上,入休乎缺甃(zhòu)之崖。赴水则接腋持颐,蹶泥则没足灭跗(fū)。还(xuán)(hán)蟹与科斗,莫吾能若也。且夫擅一壑之水,而跨(zhì)井之乐,此亦至矣。夫子奚不时来入观乎?’东海之鳖左足未入,而右膝已絷(zhí)矣。于是逡(qūn)巡而却,告之海曰:‘夫千里之远,不足以举其大;千仞之高,不足以极其深。禹之时,十年九潦,而水弗为加益;汤之时八年七旱,而崖不为加损。夫不为顷久推移,不以多少进退者,此亦东海之大乐也。’于是坎井之蛙闻之,适适然惊,规规然自失也。且夫知不知是非之竟,而犹欲观于庄子之言,是犹使蚊负山,商(jù)驰河也,必不胜任矣。且夫知不知论极妙之言,而自适一时之利者,是非坎井之蛙与?且彼方(cǐ)黄泉而登大皇,无南无北,奭(shì)然四解,沦于不测;无东无西,始于玄冥,反于大通。子乃规规然而求之以察,索之以辩,是直用管窥天,用锥指地也,不亦小乎?子往矣!且子独不闻夫寿陵余子之学行于邯郸与?未得国能,又失其故行矣,直匍匐而归耳!今子不去,将忘子之故,失子之业。”

公孙龙口(qū)而不合,舌举而不下,乃逸而走。

注释①公孙龙:战国时赵国人,曾做过平原君的门客。名家主要代表人物之一,以善辩著称,提出“白马非马”、“离坚白”、“物莫非指而指非指”等著名论题,在诸子百家中有重要影响。现保存之《公孙龙子》六篇,为其代表作。公孙龙所处时代比庄子稍后,此处或为庄子弟子、后学所记。魏牟:魏国公子,从其言论推断,为庄子推崇之得道者。②合同异:为名家惠施一派的典型命题,强调事物的同一性,把事物的同与异看作齐一而无区别。③离坚白:为公孙龙的著名命题,认为一块坚硬的白石,坚白两种属性是分离的。④然不然,可不可:以不然为然,以不可为可。⑤辩:口才。⑥至达:极为通达事理。⑦汒焉:同“茫然”,迷惘的样子。⑧论:指口才、辩才。⑨喙:鸟兽的嘴,此指人的口。⑩公子牟:即魏牟。隐机:背靠小几。古人席地而坐,靠小几以减轻疲劳。机,通“几”。大息:叹息。大,通“太”。埳井:浅井。埳,通“坎”,坑洼。跳梁:又作“跳踉”,跳跃之意。井干,井上的围栏。缺甃之崖:井壁缺口靠水之处,井蛙在这里休息。甃,用砖砌的井壁。崖,水边。腋:腋窝。颐:两腮下面。这句指井蛙入水时,水托在前肢和两腮下面。蹶:践踏。跗:脚背。没、灭:埋没、盖住。还:顾视,向周围看。虷:井中赤虫。又说为孑孓,蚊子幼虫。科斗:即蝌蚪,蛙类幼虫。莫吾能若:“莫能若吾”的倒装,没有能像我这样的。且夫:递进连词,犹况且、再说。擅:独占。壑:深沟。此指土井。跨跱:盘踞。跱,蹲着。夫子:井蛙对东海之鳖的尊称。奚:何。不时:时常,经常。絷:绊住。东海之鳖身躯巨大,而坎井空间狭小,所以左足还未踏到井底,右膝就被绊住了。逡巡:有顾虑而退却的样子。举:称说,形容。潦:雨后积水,此指水灾。崖:通“涯”,水边,此指海岸的水位。顷:短暂。久:长久。推移:改变、变化。不以多少进退:不会因雨水之多少而使海水有所进退。适适然:惊骇恐怖的样子。规规然:自失的样子。知不知:智慧不能通晓。前一“知”,通“智”,指人的智能、智慧,后一“知”,当通晓讲。竟:通“境”。商蚷:又名马蚿,一种暗褐色小虫,栖息于湿地和石堆下,能在陆地爬行,不会游水。极妙之言:指庄子讲论大道极其玄虚微妙的言论。适一时之利:追逐一时的口舌之利。指在辩论中得利。彼:指庄子。跐:踏、履。黄泉:地底深处之泉水,此泛指地下极深处。大皇:指天之极高处。大,通“太”。奭然:释然,逍遥自在,无拘无束的样子。四解:四面八方无不通达。沦于不测:深入于不可测知的境界。玄冥:幽远暗昧不可测知的玄妙境界。大通:大道。乃:却,竟。规规然:琐细分辨的样子。察:小聪明。直:简直。用管窥天:从管子里去看天,比喻所见极小。寿陵:燕国邑名。余子:少年。邯郸:赵国都城。国能:赵国人行路的本领。故行:原先行走的步法。直:竟然。匍匐:爬行。呿:张开口。逸:逃走。走:奔跑。

译文公孙龙问魏牟说:“我少年时就学习先王的大道,年长后通晓仁义的行为,能把事物的同和异论证为无差别的同一,能把一物的坚硬和白色分离开来;能在辩论中把别人认为不对的说成对,把别人认为不可以的说成可以;能困倒百家的见解,使众多善辩者理屈辞穷;我自以为是极通达事理了。现在我听了庄子的言论,深感迷惘不解。不知是我的辩才不及他高呢,还是知识不如他多呢?现在我都不知道从哪里开口了,请问这是什么道理呢?”

魏牟听了,凭靠着小几深深叹息,仰头朝天而笑,说:“难道你没有听说浅井之蛙的故事吗?井蛙对东海之鳖说:‘我多么快乐呀!我跳到井栏上,又蹦回到井中,在井壁缺口的水边休息。游水则井水托在腋窝和两腮之下,践踏淤泥则盖过脚背;回头看周围的小赤虫、小螃蟹、小蝌蚪,没有能像我这样快乐的。况且独占一井之水,在其中跳跃蹲踞的乐趣,这也就算达到极点了。先生你何不时常进来观光呢?’东海之鳖左足还没有踏到井底,右膝就被绊住了。于是小心翼翼地退了出来,并把大海的样子告诉井蛙说:‘千里的遥远,不足以形容海之大;八千尺的高度,不足以穷尽海之深。大禹的时代,十年有九年发生水灾,可海水并不因此而增加;商汤的时代,八年有七年闹旱灾,可海岸的水位也不因此而下降。海水不会因为时间的短暂和长久而有所改变,不会因雨水的多少而有所升降,这也就是东海最大的乐趣啊!’浅井之蛙听了这些,惊讶不己,茫然自失。再说,你的智慧还不足以弄清是非的究竟,就想观察领会庄子的言论,这就如同让蚊子背负大山,让商蚷游水渡河一样,必定不能胜任。况且你的智慧还不足以理解和论述极微妙的言论,而要追求一时口舌相争的胜利,这不是和浅井之蛙一样吗?再说庄子之言玄妙莫测,就像刚刚站在地下极深处,又忽而上升到天之极高处,不分南北,四面畅通而毫无滞碍,深入到不可知的境地;不分东西,从幽远暗昧之境开始,再返回到无不通达的大道。你竟然还琐琐碎碎地想用你的小聪明和辩才去与他的思想较量,这简直如同从管子里看天,用锥子尖测量地一样,不是太渺小了吗?你去吧!你难道没有听说过寿陵少年去邯郸学习走路的故事吗?没有学会赵国人走路的姿势,反而把自己原来的走法也忘记了,只好爬着回去。现在你要不走开,也将会忘记你原来的本事,失去原有的学业。”

公孙龙听了这番话后,惊异得嘴张开半天合不拢,舌头翘起放不下,就悄悄溜走了。

诵读星级★★★

原文庄子钓于濮水①。楚王使大夫二人往先焉②,曰:“愿以境内累矣③。”

庄子持竿不顾,曰:“吾闻楚有神龟,死己三千岁矣。王巾笥(sì)而藏之庙堂之上④。此龟者,宁其死为留骨而贵乎?宁其生而曳尾于涂中乎⑤?”

二大夫曰:“宁生而曳尾涂中。”

庄子曰:“往矣!吾将曳尾于涂中。”

注释①濮水:水名,在今山东濮县南。②楚王:指楚威王。往先:前往致相邀之意,表示对贤人的礼遇。③愿以境内累:愿以国事劳累先生。也就是请庄子去做官的委婉说法。④巾笥:面巾竹箱。这里用作动词,用面巾包裹好,装进竹箱。庙堂:古代君主与群臣议政和举行祭祀仪式之处。⑤曳尾于涂中:拖着尾巴在泥中爬行。比喻生之微贱艰难。

译文庄子在濮水边钓鱼,楚威王派二位大夫前往致意,说:“愿意把国事委托给先生操劳。”

庄子手持着钓竿,头也不回地说:“我听说楚国有只神龟,已经死去三千年了。楚王将它的骨甲装在竹箱里,用布巾包裹好,藏在庙堂之上。对这只龟来说,它是愿意死后留下骨甲显示其尊贵呢,还是宁愿活着在泥地里拖着尾巴爬行呢?”

两位大夫回答说:“宁愿活着在泥地里拖着尾巴爬行。”

庄子说:“你们请回吧!我还是想拖着尾巴在泥地里爬行。”

诵读星级★★★

原文惠子相梁①,庄子往见之。或谓惠子曰:“庄子来,欲代子相。”于是惠子恐,搜于国②中三日三夜。

庄子往见之,曰:“南方有鸟,其名为鹓(yuān chú)③,子知之乎?夫鹓,发于南海而飞于北海,非梧桐④不止,非练实⑤不食,非醴泉不饮⑥。于是鸱得腐鼠⑦,鹓过之,仰而视之曰:‘吓⑧!’今子欲以子之梁国而吓我邪?”

注释①惠子:即惠施,宋人,名家学派的主要代表学者之一,曾做过梁惠王的相,是庄子的老朋友。梁:即大梁(今河南开封),为战国时魏国都城,故魏亦称梁。②国:都城。③鹓:传说中凤凰一类神鸟。庄子以之自喻。④梧桐:落叶乔木。传说凤凰只在梧桐树上栖息。⑤练实:竹米。⑥醴泉:甘泉。⑦鸱:猫头鹰,比喻惠施。腐鼠:比喻相位。⑧吓:动物发出的威吓敌人的声音。

译文惠子做梁国的相国,庄子前去拜访他。有人对惠子说:“庄子此来,是要取代你做相国呢。”于是惠施恐慌了,派人在都城内搜捕庄子,搜了三天三夜。

庄子找上门去见惠子,说:“南方有一种鸟,名叫鹓,你知道吗?这种鸟从南海出发,飞往北海,不是梧桐树不肯停下来休息,不是竹子上结的米不食用,不是甘美的泉水不饮用。在这时,猫头鹰得到一只腐烂的老鼠,见鹓飞过,仰头看着鹓发出一声怒斥:‘吓!’现在你也要用你的相位来吓唬我吗?”

诵读星级★★★

原文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①之上。庄子曰:“(tiáo)鱼②出游从容,是鱼之乐也。”

惠子曰:“子非鱼,安知鱼之乐?”

庄子曰:“子非我,安知我不知鱼之乐?”

惠子曰:“我非子,固不知子矣;子固非鱼也,子之不知鱼之乐,全矣③!”

庄子曰:“请循其本④。子曰‘汝安知鱼乐’云者,既已知吾知之而问我。我知之濠上也。”

注释①濠梁:濠水桥上。濠水,在今安微凤阳县境内,北流至临淮关入淮。②儵鱼:亦称白鲦,银白色,为淡水小型鱼类,喜欢在上层水面游动,故易为人见。③全矣:完全肯定的了。④循其本:循着争论的根源讲起。本,根源,起点。

译文庄子与惠子在濠水桥上游玩。庄子说:“白鲦鱼悠闲自在地游在水面上,这是鱼儿的快乐呀。”

惠子说:“你不是鱼,怎么知道鱼是快乐的?”

庄子说:“你不是我,怎么知道我不知鱼的快乐?”

惠子说:“我不是你,固然不知道你;你本不是鱼,那么你不知鱼的快乐,也完全可以肯定。”

庄子说:“请循着我们争论的起点说起。你说‘你怎么知道鱼是快乐的’这句话,就是已经知道了我之所知而向我发问的。(既然你能知我,我为什么不能知鱼呢?)我是在濠水桥上知道鱼是快乐的呀!”

诵读星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