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宗教学步集:曾召南道教研究论稿
2263200000022

第22章 元代道教龙虎宗支派玄教纪略(4)

首先,不仅刘大彬之后有无继任宗师值得探究,就是刘大彬本人的生平也是值得探究的。因为刘大彬于元天历元年(1328)完成《茅山志》写作时,他本人尚健在,故该志对他的生平只作了在世时的简单叙述,称:“四十五代宗师洞观行妙玄应真人姓刘名大彬,号玉虚子。吴郡钱塘人。延四年得九老仙都君玉印,有司闻于朝,仁宗皇帝特旨还赐宗坛,以传道统。”可见刘大彬的生平只记到延四年(1317)。那么,在这之后,刘大彬还做了些什么,掌教至何年,何年逝世,都是没有答案的。本以为成书于清康熙十年(1671)的笪蟾光《茅山志》会对这些问题做出回答,然而十分遗憾,该志除重复刘志的记述外,没有只字的增加。这样我们就不得不从其他资料中来寻求答案了。

据刘大彬《茅山志》卷四载,刘大彬在延五年(1318)、泰定三年(1326)、天历三年(1330),曾先后三次领旨与皇帝派来的道士使者在茅山元符万宁宫共建过金大斋,证明他在元文宗天历三年前尚健在,且仍在掌教任中。前不久翻阅石刻碑记资料,又在《句容金石记》卷六中发现了一块碑记,名《上清二十五代宗师泰中大夫葆真观妙冲和先生、谥静一真人刘仙翁冠剑虚室》,其文曰:“三真潜神养素(按指四十四代宗师王道孟——引者注)七十三解真后,敕赐山建观藏冠剑于此。至顺癸酉上元日,徒弟四十五代宗师刘大彬谨书立。”(《石刻史料新编》第2辑第9册第6507页。)至顺癸酉,本元顺帝元统元年(1333),因元统改元在该年十月,而此碑立于正月,故仍书至顺。从此碑署年,可知刘大彬在元顺帝元统元年正月仍在掌教任中。此后何年卸任和逝世,则不见记载。

其次,刘大彬之后,还有没有继任的第四十六代宗师?笪蟾光《茅山志》没有记录,倒是《句容金石记》为我们保存了一通证明其有的碑记。该书卷六有《三清阁石星门记》,记述元符万宁宫提点储得仪领众修复三清阁事,中云:“至正十年,三清宝阁庆成。”末署“至正十三年十二月初九日立石”。接着有多人署名,最末一行署名为:“宣授冲素明道贞一真人嗣上清经四十六代宗师主领三茅山道教、住持元符万宁宫事王天符。”(同上,第6516-6517页)这个署名,明确无误地表明王天符是继刘大彬之后的第四十六代宗师。惜乎遍查有关资料,未找到王天符的生平事迹记载;不过仅此记录已弥补了笪蟾光《茅山志》的重大缺失,对茅山道教的研究是有重大意义的。

再次,在王天符之后还有没有第四十七代宗师呢?现存资料尚未发现。据我推测,大概是没有了。因此碑署年为至正十三年(1353),再有十四年,元王朝即被朱明王朝所取代。而朱明王朝、特别是它的前期对佛道的管束都较严,曾经建立若干组织和制度以加强对它们的管理。在洪武十五年(1382)设道录司管领天下道教之次年,即决定在三茅山设灵官一人(例定从元符万宁宫道士中选授),以管理茅山道教,规定灵官“掌领华阳教事,三茅山各宫观统属之,并掌管祖传剑、印,主行符”。又设副灵官一人(例定从崇禧万寿宫道士中选授),“同署教事”( 见《藏外道书》第19册第962页。此明洪武十六年所定之制度,为其后明代各朝乃至清朝所沿袭,皆以灵官管理三茅山之道教。)。上述记载,除明确规定灵官掌领茅山教事,统率茅山各宫观外,又规定灵官掌管祖传剑印。此剑、印是指宋徽宗赐给第二十五代宗师刘混康的九老仙都君玉印和一柄玉把剑(被称为景震玉阰具剑)。这两样东西,在刘混康之后被定为宗师掌教的凭证,和宗师传代的信物。既然这两样象征茅山宗教权的东西已改由灵官来掌管,无疑表明茅山道教已由原来的宗师掌教改变为灵官掌教,即过去的宗师制已被改为现在的灵官制。所以我认为在四十六代王天符之后不可能再有第四十七代宗师。应当指出,现在偶尔也从一些方志中见到其后仍有称为宗师者的记载,如《镇江府志》云:“任自完(当为任自垣之误——引者注),一名一愚,号蟾宇,丹阳人。茅山元符宫道士。永乐间,选赴文渊阁修书。宣德间,授太常寺寺丞、上清五十三代宗师、提督泰岳太和山,六年,表进《泰岳太和山志》一十五卷。”(转引自《古今图书集成》卷二八七,见该书第51册第62685页,中华书局、巴蜀书社1985年版)任自垣任过茅山灵官职,这里称他为“上清五十三代宗师”,只是表明人们将灵官等同于过去的宗师,习惯性地称其为宗师而已,这不是官方所给名称,也不是正式场合的称谓,故不能以此特例证明宗师称谓的继续存在。

二、宫观承传揭秘

明清时期茅山宗的宗师制改成灵官制以后,其本宗教法(上清经)还继续承传不?过去我在写《中国道教史》第四卷时,是不明确的。前道教协会会长黎遇航等人在《茅山道教今昔》中说,明清时期,茅山由全真与正一分治之。“三宫(元符宫,崇禧宫,九霄宫)沿传正一,五观(德观,仁观,玉晨观、白云观,乾元观)习传全真。”(载《中国道教》1987年第4期。)可惜语焉不详。我在写《中国道教史》第四卷时,只从笪蟾光《茅山志》中发现了乾元观承传全真龙门支派阎祖派,而对沿传正一的三宫之承传却茫然不知。这次再读笪蟾光《茅山志》,结合《诸真宗派总簿》加以探索,终于找到了三宫沿传正一(包括茅山本宗)的踪迹,也同时窥见了《诸真宗派总簿》所记之某些宗派的秘密。下面依次对此三宫的承传作些考察。

首先,看看元符万宁宫的承传情况,笪蟾光《茅山志》卷三有这样一条记载:“静一刘真人道门传派”,其派字为“混靖希景,守汝玄志,宗道大天,得性自尊。克崇祖德,光绍真应,师宝友词,永仁世昌。公存以敬,有子必承,能思继本,端供一成”。末署:“嘉靖己丑孟秋灵官戴绍资立石元符宫宗师祠。”(《藏外道书》第19册第755页。)《诸真宗派总簿》第二十五,亦记此静一派,称是“三茅真人姓刘名熹字世伦,号大元”者所“留传”,只是所记派字有几个误字(《诸真宗派总簿》载《白云观志》卷三,见《藏外道书》第20册。)。笪蟾光《茅山志》所记“静一刘真人”引起了我的注意,经查,此“静一”乃北宋著名茅山道士刘混康之谥号。刘大彬《茅山志》卷一二云:“二十五代宗师葆真观妙冲和先生、太中大夫、谥静一,姓刘讳混康,一字志通,晋陵人。”景二年(1035)生,元元年(1086),以符法愈哲宗后孟氏,从此深受宠信。绍圣四年(1097),哲宗敕江宁府即所居潜神庵为元符观,徽宗加号元符万宁宫,并赐印和剑。年七十二卒。可见静一派就是一个尊刘混康为始传祖师的宗派,其四十八派字之第一字“混”,即取自刘混康名之第一字。刘混康是茅山宗第二十五代宗师,其派字“混”之后各字是否与其后历代宗师之名相符呢?经查,果然相符。从第二十五代刘混康,二十六代笪净之(在派字中将此“净”改为“靖”,是唯一一个有改动者),二十七代徐希和,二十八代蒋景彻,直到第四十五代刘大彬,其名之第一字依次与上列派字(去其重复)相符(请参看《茅山志》卷一二《历代宗师传)。“大”字之后的“天”字,自然是取自王天符之“天”了。那么,这些派字是何时何人定下的?或者说,此道派何时出现,是刘混康本人定下的?我看不是。因为刘混康在教内很有名气和影响,后世道士为了抬高教派的身价,才奉他为始祖的。组织教派,订立派字,只能是他之后的事。《诸真宗派总簿》第二十五称其为“刘熹,字世伦,号大元”者所“留传”,此刘熹为何人,现已难于考知,其名“熹”又不在四十八派字内,令人十分费解。上引《茅山志》卷三“静一刘真人道门传派”之末所署“熹靖己丑孟秋灵官戴绍资立石”,倒给我们提供了此派出世年代的启示。即至迟在明嘉靖己丑(1529)已出现了以“静一”命名的教派,那时起即按此四十八字进行传派了。我很怀疑戴绍资就是定此派字、倡此教派的人。这当然仅是猜测,是否如此,有待将来资料的进一步发现。

此教派在刘大彬、王天符之后,即在明清时期是如何承传的呢?现在只见到一些零星资料,只能据之做出大致的描述。前文提到的《三清阁石星门记》,除末署四十六代宗师王天符外,在其前面还有多人署名,依次为:上座佥书范克全、储得珑,提举宫事秦得科、商自立,提点宫事张天晟,宫门掌籍虞惟诚,提点知宫事尹天悦(《句容金石记》卷六,《石刻史料新编》第2辑第9册第6516页)。其中除虞惟诚之“惟”字不在派字中外,其余“天、得、自、克”等字,皆在四十八派字之中。该碑署年至正十三年(1353),表明元末已传至“克”字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