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宗教中国佛教(第一卷)(方立天文集)
2262000000068

第68章 佛教论坛与佛学研究

《宗教周刊》:您能从宗教研究学者的角度谈谈举办世界佛教论坛的意义吗?

方立天:世界佛教论坛的举办具有重大意义,是佛教"文化自觉"和"文化崛起"的标志性事件。它表明佛教将以其文化为社会成员提供生活价值取向和规范社会行为的参照。这可能是佛教对当代社会最重要的贡献。世界佛教论坛是一个历史性的平台,意味着佛教开始与其他宗教和西方文化主动地对话。佛教跟儒学等构成了东方文化,世界佛教论坛也可以说是东方文化对世界的一种馈赠,不是强加于人,而是提供给人们作为参考。世界佛教论坛的举办是佛教史上的一个里程碑。

《宗教周刊》:这次世界佛教论坛的主题是"和谐世界,从心开始",您能谈谈对论坛主题的看法吗?

方立天:主题"和谐世界,从心开始"很有创意。佛教可以从多方面为世界做贡献,重要的是切入点要找准确。我认为最重要的是运用佛教所讲的"正见"为社会成员的生活价值取向和社会行为提供积极的参照。为此要挖掘、筛选、诠释、阐扬佛教的思想理念,带有普遍意义和生命力的佛教哲学范畴很多,我认为佛教有6个概念或者说理念对和谐世界的构建可以发挥积极作用,它们是:缘起、因果、平等、慈悲、中道、圆融。

如果人们都知道缘起共生的道理,那么就知道人类是相互依存的,不同地区、不同民族、不同国家需要和平共处,世界经济一体化意味着他们之间的相互依赖性越来越强。佛教缘起说为和谐世界的构建提供世界观的基石。因果理论则为人们提供行为规范的理论基础。做任何事都需要考虑因和果。平等理念是处理人际关系的思想基础。佛教慈悲观给世界和谐提供心理基础,大家有慈悲心、同情心、爱心、怜悯心,而不是妒忌心和仇恨心,这种心理素质对构建和谐世界很重要。中道和圆融是为构建和谐世界提供方法论基础。佛教讲中道是指要看到两个方面,不要单边思维,不搞单边主义,不走极端主义。佛教讲圆融可以引申为重视团结合作,互相让步,必要时要做适当妥协,这是人类共处的很根本的要求。

佛教重视"心",重视思想的功能、作用的传统优势,与法律、制度、规定等对人的外在规范相比较,佛教的"正心"对人的行为的约束和调适是内在的、第一位的,"从心开始"有助于从根本上确立世界和谐的思想基础。

《宗教周刊》:佛学研究中学者如何保持学术独立性,同时又处理好与研究对象的关系?

方立天:经过长期的努力,我国形成了政界、学界、教界的团结与合作的格局,促进了佛教工作和佛教研究与佛教信仰的健康发展。这是非常宝贵的历史经验,值得我们继续坚持和发扬。

为了继续做好这方面的工作,宗教研究学者应该尊重研究对象。以佛教来讲,就是要尊重佛教的教义、教规,僧人的人格、僧格和信众的信仰、感情。

学者不是信仰者,佛教研究学者要站在客观的立场,理性地,也可说是中立地去做佛教研究。学者作为学术探讨者应该对佛教义理进行独立思考,学者的独立性不能动摇,不能混淆教界和学界的角色,两角色定位不同,也正因为两者不同,才能产生互补作用。

我在《中国佛教哲学要义》绪论中有关研究佛教的三原则,是从汤用彤先生对佛教及其哲学要有"同情之默应,心性之体会"中推论出来的,三原则是研究与体验、研究与信仰、研究与批判的关系。研究者要有一定体验,但并不是要成为信仰者。我反对盲目信仰,而主张有分析有批判地进行研究。

学者应有一份真诚和良知,对国家和民族的文化负责;应有实事求是之意,努力追求真理,推动国家学术事业的发展。

《宗教周刊》:研究佛教首先要给它一个定位。请您谈谈佛教的定位,佛教是哲学、宗教还是文化?

方立天:这是一个争议了很久的问题,我们需要用辩证的眼光,考察佛教的内涵是什么。我认为佛教是典型的宗教,这是毫无疑问的,因为它有教主、教义、教规、制度和修持实践,是种制度化的宗教。同时佛教包含了丰富的哲学内容。佛教以缘起论为基石展开的一系列的哲学思想,特别是大乘佛教关于空的问题、关于唯识的观念等,都是讲的哲学问题。不是说佛教等于哲学,但佛教也是哲学。

同时佛教也是文化,是一种文化形态。1952年10月8日,毛泽东在接见西藏致敬团代表时说:"文化包括学校、报纸、电影等等,宗教也在内。"宗教是文化中的一种形态,佛教同样也是一种文化。我认为文化可以分为信仰性的文化和非信仰性的文化。我在《论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宗教观》一文中提出"宗教本质为有神论的信仰文化"。佛教可以说是一种信仰性的文化。我们说佛教是文化,并没有否定佛教是信仰,并不影响佛教的神圣性,也并不影响它的修持。有人认为一讲"文化佛教"就冲击了、淡化了佛教的神圣性和修持,这是一种误解。

佛教中的"三法印"被公认为佛教和其他宗教理论的根本区别。"诸行无常,诸法无我,涅槃寂静",三法印在一定意义上既是哲学,又是文化,还具有佛教的神圣性。佛教的神圣教义离不开文化和哲学的支撑,佛教的修持也不能离开文化和哲学的指导。就禅宗来讲,其理论基础是心性论,讲究"明心见性"。参禅就离不开禅宗哲学,离不开心性哲学,也就是说离不开文化和哲学。

如果忽视佛教是文化,佛教发展的路就会走得比较窄;如果我们能全面地理解佛教是文化,佛教在理论和实践两方面都能得到推进,佛教就能取得良性发展。在历史上有很多教训,其中一条就是忽视佛教文化的性质与作用。讲"文化佛教"有助于保障佛教神圣信仰的庄严性,有助于推动佛教修持的规范性。我想历史将证明这一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