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美食茶道:中国生活艺术读本
2260400000023

第23章 堇荼如饴:茶文化的历史扇面(4)

而和茶馆相关的歇后语有着浓厚的生活气息,茶馆、茶铺里的一切,水、服务员、龙门阵、茶盘,甚至于阿庆嫂等,全都被活用进歇后语中,添趣添味。比如“茶铺里的水——滚开”、“茶馆里摆龙门阵——想起什么说什么”、

“茶馆里挂斧头_胡(壶)作(斫)非为”、“茶馆里伸手_胡(壶)来”、

“服务员上茶一和盘托出”、“阿庆嫂倒茶一滴水不漏”、“口渴遇见卖茶人——正合适”等。

此外,茶事歇后语也不少,这类歇后语将沏茶、泡茶等都演绎出了言外之意,耐人寻味。比如“爆米花沏茶——泡汤了”、“玻璃杯沏茶——看到底”、“不倒翁沏茶——没水平”、“茶碗打酒——不在乎(壶)”、“春茶尖儿——又鲜又嫩”、“滚水泡茶一又浓又香”、“冷水泡茶—一无味”、“茶里放盐——惹人嫌(咸)”、“茶食店失火——果然(燃)”、“茶杯里放块糖一寿命不长”、“茶杯盖儿上放鸡蛋——靠不住”等。

随着茶文化的发展,涉及茶的歇后语还会不断增加,这正是茶文化走向民众、走向生活、走向繁荣的象征。“有口难言”、“词不达意”、“难于启齿”,都可以用“茶壶里煮饺子——有嘴倒(道)不出来”这个歇后语来表达。茶壶一般是内置茶叶,加沸水泡茶,从壶嘴倒出来饮用。如果用茶壶做煮食器皿,从壶顶放下饺子,煮熟了,却不能由壶嘴倒出来。由此引申:有嘴倒(道)不出来,比喻在某种处境下,很难把问题解释清楚;或是不善言辞,口讷言拙,即使有嘴,也无法说出;或是为避免尴尬,不好意思直说真相……

“他有什么能耐?即使满肚子都是‘材料’,可惜是‘茶壶里煮饺子——有嘴也倒不出来’,那又有什么用?”

“你叫我向他提意见?你没见他那种自负的神态,不可一世的,我是‘茶壶里煮饺子——有嘴却倒不出来’,说了也是白说。自讨没趣!”这个歇后语另有版本,是“茶壶里煮饺子——肚里有货,嘴却倒不出来”,写得更明白了。

另一个是“茶壶里煮饺子——心里有数”,这与“哑子(或“盲公”)吃云吞——心里有数”喻义一样,只是后者多用,前者较少用。

有种与茶歇后语相类似的民间文学形式是回文,回文是指可以按照原文的字序倒过来读、反过来读的句子。茶回文当然是指与茶相关的回文了。“清心明目”这是最简单的也是很有名的茶回文,常常出现在一些茶杯的杯身或杯盖上,这四个字随便从哪个字读皆可成句:清心明目、心明目清、明目清心、目清心明。几种读法的意思都是一样的。杯随字贵,字随杯传,不仅给人以美的享受,更增强了品茶的意境和情趣。

“不可一日无此君”是挺有名的一句茶联,也可看成是一句回文,从任何一字起读皆能成句:不可一日无此君、一日无此君不可、日无此君不可一、此君不可一日无、君不可一日无此。此联横读、纵读均能得到同样的意思,堪称一首佳作。

“趣言能适意,茶品可清心。”在很多茶馆里都能看到这样的对联。如回过来读则成为“心清可品茶,意适能言趣”。前后对照意境不同,文采娱人,别具情趣,不失为茶亭联中佼佼者。

茶中生活——多样的民族茶文化

中华民族大家庭各自有着悠久的茶文化,且各具特色。

首先拿蒙古族来说,客人来家以后,要给端茶,这是欢迎客人的一种礼节。客人坐好以后,主人站起来,双手捧着茶碗,向客人敬献。客人也要坐起来,用右手把茶碗接过去,放在桌上。主人接着双手端来一盘奶食,客人用右手接过来,倒在左手里,用右手的无名指将鲜奶蘸取少许,向天弹洒,并放在嘴里舔一舔。端茶的时候,妇女一定要衣冠整齐,仪态大方。

品尝茶和鲜奶是蒙古人见面的一种礼节性活动,往往并不是真给客人解渴。茶碗不能有裂璺,一定要完整无缺,有豁子也不吉利。往碗里倒茶的时候,一定不要把铜壶或勺子拿在右手里,而用左手倒在茶碗里。茶不可倒得太满,也不能只倒一半。用手献茶的时候,手指不能放在茶里。可以多少晃一下,但不能把茶洒出来。倒茶的时候,壶嘴或勺头要向北向里,不能向南(朝门)向外,因为向里福从里来,向外福朝外流。给老人或贵客添茶的时候,要把茶碗接过来添茶,不能让客人端着碗添茶。一般较隆重的仪式是:新熬的茶在未喝之前,不管什么时候,都要先向天帝、山水土地、火神等分别作为礼仪泼洒,之后才能开始倒茶。每次倒茶,都要按照年龄的大小,从长者开始依次敬茶。茶喝到半碗以后,就要给客人添茶。锡林郭勒等地,主人先给客人敬一碗茶,然后把茶壶放到客人面前,让客人随意自倒自饮。但是第一碗茶一定要敬。客人喝完茶以后,其中一个最长者要端着茶碗,说唱“茶的祝词”。主人和其他客人要一起接着长者的尾音说道:“扎,愿祝福应验。”把碗里的茶喝完,勺子从锅里拿出来,就可以上路了。

目前,内蒙古西部地区的牧民以喝砖茶为主,东部地区的牧民以喝红茶为主。砖茶在熬的时候,可以单熬或加入其他作料,除奶茶外还有:素茶水烧开以前,把事先捣好的砖茶末放进去,加入适量的盐。茶水一滚开,就用勺子反复地扬,等茶香散发出来以后,灌在壶里端上来饮用。这种茶因为没放奶,所以称为素茶(黑茶)。冬天牲畜奶干了以后大多喝素茶。

捣茶熬好素茶以后,把茶叶皮捞出去,倒在一个特制的有木杵(捣茶器)的桶里,里面放进酥油、奶、奶皮,用木杵捣,直到成为一体时,停止捣茶,倒在茶壶里饮用。做法跟藏族的酥油茶相近。这种茶一般敬给老年人喝。

面茶把熬好的素茶捞出茶叶皮以后,再倒回锅里,把腰窝油或肚油切成碎块撒进去,再加上酪蛋之类,共煮一阵后,把炒熟的白面撒进去,拌匀以后再煮。这种茶白面要放得合适,不能放得太多,否则就会做成稀饭;而放得太少,颜色就发白,变成淡茶,喝起来很不爽口。面茶一般在冬天喝。

酥油茶是藏族群众每日必备的饮品,是西藏高原生活的必需品。寒冷的时候可以驱寒;吃肉的时候可以去腻;饥饿的时候可以充饥困乏的时候可以解乏;瞌睡的时候,还可以清醒头脑。茶叶中含有维生素,可以减少高原缺少蔬菜带来的损害。茶叶不仅仅作为饮料存在,它还被当做圣物,与经书、珠宝一道,装进每一尊新塑成的佛像体内,只有经活佛开光,这尊佛像才有灵气。藏民家的积福箱里,收藏着此家历代能够得到的神圣物品,其中最重要的一件就是茶叶。

关于酥油茶有这样一个传说。在我国唐朝时,汉藏关系和好,这和当时的文成公主远嫁边疆、和亲西藏有很大关系。文成公主去藏时,唐代汉人的饮茶之风已十分盛行,在文成公主丰富庞大的嫁妆里,有金银珠宝、绫罗绸缎无数,因为文成公主喜欢喝茶,她便随行带了许多名茶来到西藏。

文成公主刚刚入藏时,对那里寒冷的气候条件很不适应,尤其不适应藏族人以肉食为主、多腥膻的生活习惯。为此,她常常眉头紧锁,茶饭不思,对于多肉的饭食好长时间都不适应,牛羊奶的气味也使她很不习惯。后来,她想出一个办法,就是早餐时,先喝半杯奶,然后再喝半杯茶,这样感觉会舒服一些。后来为了方便,就干脆将茶和奶放在一起喝。

久而久之便养成了一种习惯,在喝茶时加上一些奶和糖,这就是最初的奶茶。

文成公主的这种做法逐渐得到宫中群臣权贵的效仿,文成公主也常常以奶茶赏赐群臣,款待亲朋。从官中到藏族居住区,人们很陕地效仿起文成公主的这种做法来,饮茶之风一时盛行,人们甚至认为文成公主所以如此美丽与饮茶有关。为了满足宫中及藏民们日益增多的茶的需求,公主还建议用种种西藏土特产,如牛羊、毛皮、鹿茸等去内地换取茶叶。在长期的饮茶体验中,人们逐渐体会到饮茶的种种妙处,既可以醒脑提神,又能去除油腻,这对于以肉食为主的藏民们尤为重要。同时,为了增加喝茶的乐趣,聪明的公主还在煮茶时加入松子仁、酥油等,并根据人们的喜好加糖或盐巴,酥油茶于是形成。现在,这种喝酥油茶的风气已遍及藏族居住区,只要你来到西藏,在任何一个藏民家,都会看到一套专门打酥油茶的长桶,都会见到一套精美的茶具。好客的主人会端上香喷喷的酥油茶及香脆的糍粑饼。也许在品尝酥油茶之余,还会听到人们满怀深l青地讲文成公主喝酥油茶的故事呢。

那么酥油茶是如何制作的呢?

制作酥油茶时,先将茶叶或砖茶用水久熬成浓汁,再把茶水倒入酥油茶桶,再放入酥油和食盐,用力将茶桶上下来回抽几十下,搅得油茶交融,然后倒进锅里加热,便成了可口的酥油茶了。

主客之间的交谈,往往从茶字开始。喝酥油茶有一套程序:客人被让座到藏式方桌边时,主人便拿过一只木碗(或茶杯)放到客人面前,主人或主妇提起酥油茶壶摇晃几下,给客人倒上满碗酥油茶。

倒茶时,茶壶要轻轻摇晃几次,使茶油匀称,壶底不能高过桌面,以示对客人的尊重。刚倒出酥油茶时,客人不能马上喝,先和主人聊天,主人再次提过酥油茶壶站到客人面前时,客人端起碗来,用无名指蘸茶少许,弹洒三次,奉献给神、龙和地灵。在酥油碗里轻轻地吹一圈,将浮在茶上的油花吹开,然后呷上一口,并赞美道:“这酥油茶打得真好,油和茶分都分不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