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葛亮是三国时代最著名的智者之一,他在世的时候,蜀汉政权视他为顶梁柱,所有的军政大权都由他掌控。可是,如果他不在了,又将如何维持政权的稳定呢?诸葛亮也不是没有考虑过这个问题,只不过,他对接班人的选择,陷入了一个误区,那就是——人才匮乏,次中选“优”。
参差不齐的十位接班人
蒋琬
第一位介绍的,是诸葛亮遗命中指定的治国继承人蒋琬。诸葛亮连年用兵,但蒋琬总能够足食足兵地供给诸葛亮的需要。难怪诸葛亮每与人语,便称赞道:“公琰托志忠雅,当与吾共赞王业者也。”病重时,诸葛亮更秘密奏表后主:“臣若不幸,后事宜付蒋琬。”充分显示,诸葛亮已视蒋琬为排名第一的接班人了。诸葛亮去世后,蒋琬几乎掌握了蜀汉军政大权。总帅诸葛亮新逝,蜀汉朝廷内外呈现严重不稳状态。承担最高责任的蒋琬,冷静如昔,既无威容,也无喜色,一切行止和平日无异逐渐获得群臣的信任。蒋琬个性温和,思考冷峻,从不情绪化,协调能力极佳,是一流的弱势时期的领导者。其审慎、温良、谦恭的一面,比诸葛亮有过之而无不及。驻扎汉中期间,他数度派遣姜维北伐,但均无功而返。蒋仔细评估诸葛亮以来的北伐战事,认为之所以没有进展,主要在于道路险恶、运输很困难。因此认为不如由水路东下,进行水战,由汉江、沔水袭击魏兴及上庸。却因宿疾复发,无法全力工作,乃派遣姜维为凉州刺史,负责西北区战事,自己到达东方的涪城附近,认真评估东向的可能性,不幸病情转剧,逝于涪城富乐山。
费祎
承续蒋琬的是诸葛亮指派的第二接班人费秫。这时候,诸葛亮已去世11年。而后主刘禅及蜀汉重臣们仍依诸葛亮生前相命,任命费祎为蒋之继承人,由此可见蜀汉君臣对诸葛亮的敬重程度。在和东吴的谈判上,他所建立的功绩,更超越邓芝,连孙权都颇为折服,当场表示:“先生真是天下淑德,日后必成为蜀国朝廷肱股。恐怕以后不能常来我国。”并以手中常持的宝剑赠之。随诸葛亮北征,魏延和杨仪交恶,连诸葛亮都束手无策,专靠费祎从中协调,使不致影响军机大事。诸葛亮死后,费祎任后军,不久便代替蒋出任尚书令。蒋病重时,推荐费祎升任大将军,并录尚书事,作好接棒的准备。费祎记忆力甚强,能过目不忘,因此工作效率极佳。军事大事虽多,但费祎却应付得很轻松,仍有空闲和宾客饮酒,从不耽误公事。有阵子,费祎公事出差,由董允代为尚书令,欲学费神作风,十日内,竟然公事堆积如山,董允不禁感叹:“人的能力相差竟然如此悬殊,费公的能力实在远非我所及,三天拼着命工作,也得不到半日清闲呢!”费祎性谦恭朴素,家无余财,两袖清风,儿子皆布衣素食。出入常不跟随军骑,和一般小官员无异。延熙十一年,驻扎汉中前线,但他仍能有效控制成都军政大事。延熙十五年,正式开府,成为众臣之首,想不到正要发挥其才华、为国尽力之际,竟在一次宴会中酒醉,被魏国降将郭循刺杀而死。
董允
诸葛亮在《前出师表》中曾写道:侍中、侍郎郭攸之、费祎、董允等……先帝简拔以遗陛下……至于斟酌损益,进尽忠言,则攸之、祎、允之任也……若无兴复之言,则责攸之、祎、允等之咎,以彰其慢。这位诸葛亮眼中贤臣的董允,也是蜀汉后期的主要重臣之一。诸葛亮北伐时,后主刘禅还过分年轻,判断力不成熟,使以做事一向公正严明的董允,协助后主摒除奸邪、并升迁为传中,领虎贲中郎将,统率亲卫兵。郭攸之和费祎,性格较温和,故进谏纳言的工作,几乎全由董允负责,连后主刘禅都畏惧他三分。蒋琬进驻汉中后,成都军政大事由费神负责,董允成为费祎最好的助手。刘禅宠爱宦官黄皓,黄皓聪慧反应灵敏常会卖弄小聪明,唯一治得了他的便是董允。终董允之世,黄皓之地位不过黄门丞,发挥不了影响力。
杨仪
诸葛亮病逝前线,对于驻守五丈原的蜀汉大军而言,是个空前危机。主将去世全军士气势必低落,是否能安全地从敌军的监视下,脱险而退,便是诸葛亮临死前最为忧虑担心的事了。魏延气盖三军,姜维智勇双全,王平经验老到,费祎协调力佳,但诸葛亮认为他们可能都无力掌握大局撤兵的规划,需要审慎缜密的思考及行政能力,诸葛亮左思右想,最后仍然选定备受争议、人缘不佳的行政高手——首席参谋杨仪。在北伐前线中,诸葛亮最需要的两个人,便是杨仪和魏延了。这一文一武之才几乎是蜀汉北征军之宝,偏偏这两个人都恃才傲物,彼此争执得非常厉害。五丈原病重时,诸葛亮在衡量各方面得失利害后,仍派杨仪指挥并监督撤军工作,果然杨仪发挥了过人天才,领导蜀汉大军迅速脱离险境。不过,也因而发生魏延不服命令,兵败被杀的悲剧。但诸葛亮生前,对杨仪个性猖狭、与人不和的毛病深为头痛。他深知这种人只是高明的幕僚,但绝非优秀的领导人。因此他遗命中安排的继承人,是个性豁达的蒋琬。当他知道诸葛亮同意的继承人是蒋琬时,大为不悦,不但公开蔑视蒋琬,更为自己未拥实权,强烈地表达对诸葛亮的不满。杨仪的激烈反弹,立刻造成蜀汉新政权的不稳,蒋琬在无可奈何下,只好派遣和杨仪交情较好的费祎前往安慰。想不到杨仪见到费祎,感触更多,甚至口出恶言,略带威胁和埋怨地表示:“当时丞相(诸葛亮)去世时,我如果举军投降曹魏,反而将会得到大功劳,绝不会像现在一般的落寞,真是让人悔恨的结果呀!费祎大惊,不敢隐瞒,立刻向朝廷密告。蒋琬惜杨仪功劳,免其死罪于建兴十三年,废为庶人,流放汉嘉郡。想不到杨仪却认为是奇耻大辱,决心赴死,他变本加厉,上书公然指责朝廷不公平,词意相当强悍而不驯,蒋琬不得已之下,命郡令逮捕杨仪,杨仪在狱中自杀而死。
姜维
蒋琬和费祎虽前后出任大将军、大司马,但这两个人均为文官出身,又不像诸葛亮那样有第一线作战经验,所以严格来讲,他们仅是蜀汉大军的名义统帅而已。因此,真正在后诸葛亮时代统领军队和曹魏大军拼战的,是和诸葛亮有正式师生之谊、也是诸葛亮兵法上继承人的姜维。在和诸葛亮深谈后,姜维大为感动,决心为光复汉室的大业而努力。诸葛亮北征期间,姜维是地位仅次于杨仪的要员,由于他文武兼备,在战术规模上承担了更重要的任务。诸葛亮病逝后的撤军行动中,负责抵挡司马懿追兵断后重任的便是姜维。返回成都后,姜维受任右监军辅汉将军,实际统领诸军,进封为平襄侯。
延熙元年,大将军蒋琬进驻汉中,姜维随行在侧,实际指挥军事作战,不久,蒋琬升迁大司马,姜维也以司马职衔,参与军政决策,并数度由祁山西战线,领军北伐。延熙六年,姜维任镇西大将军,领凉州刺史,俨然成为蜀汉北伐军团的总军头。这段期间,蒋琬和姜维配合甚佳,也是姜维最得心应手的时刻。蒋琬去世后,姜维迁升卫将军,和大将军费祎共录尚书事。姜维连败波山平原夷人,沈大将军郭淮军团。但费祎却以连年征战,蜀汉国力大损,反对大规模用军。姜维虽数度计划由凉州大军北伐,费祎只批准一万以下的兵员而已,让姜维无法发挥实力。延熙十六年,费祎遇刺逝世,鹰派立刻掌有实权。连续三年,姜维三次对曹魏用兵,虽有小胜,但都因粮食运输困难,不得不撤军。十九年,姜维升为大将军,和镇西大将军胡济会师于上邦,共同北伐。不幸胡济迟至,致使姜维大军为魏将邓艾所败,死伤惨重,这是姜维北方用兵,首度严重挫折。隔年,姜维趁曹魏征东大将军诸葛诞反叛,由秦川率军北征响应,曹魏大将军司马望和邓艾联手对抗,姜维力战无效,后闻诸葛诞败亡,乃领军退回成都。景耀元年,宦官黄皓专政,朝风败坏,人人自危。加上姜维经年出战,功绩不立。黄皓煽动后主刘禅,有意以右大将军阎宇代替姜维。姜维乃长期驻扎汉中,坚守剑阁,对付曹魏南征军团的主力邓艾及钟会军团。不久,邓艾果然为钟会所害,姜维更煽动钟会以益州牧名义,据守蜀中发动叛变,但曹魏南征军团将领不支持,双方在成都发生争战,钟会和姜维双双遇害。据说姜维为乱兵所杀,对方剖解其尸体,见其胆大如“斗”,皆甚奇之。姜维之妻子家人,也同时遇害。
王平
街亭之役,是诸葛亮平生最大的一次疏忽,除了主将马谡处死以谢罪外,所有相关将领,包括诸葛亮、赵云、魏延等都受到贬职处分。只有一名偏将,却因特殊战功而受到重用,那便是行伍出身、大字不识十个的王平。街亭大战,王平率领千余人马,鸣鼓自持,制造疑兵,张邰不敢逼近,让蜀汉大军得以安全撤退汉中。王平以特殊军功,在一片贬职声中,加拜为参军;进位讨寇将军、封亭侯。建兴九年,诸葛亮四次北伐,令王平以副帅围祁山。司马懿派张邰领大军攻打王平孤军,但王平率领南方少数民族组成的无敌飞军,个个视死如归,张邰猛攻不下,无功而返。诸葛亮能在和司马懿第一次对阵时,取得相当优势,王平以少数军力,牵制住曹魏猛将张邰的军团,居功厥伟。建兴十二年,诸葛亮病逝五丈原,在撤军行动中魏延作乱,奉命击败魏延军团的便是王平。王平以此功劳,迁升为后典军、安汉将军,不久又领汉中太守。建兴十五年进封安汉侯,代替原驻守汉中的副车骑将军吴壹,成为蜀汉前线军团的总指挥蒋琬进驻汉中时,以王平为北征的前锋军团。延熙六年,蒋琬率军退回港城时,拜王平前监军、镇北大将军,成为蜀汉汉中驻守军团的总司令。延熙七年,曹魏大将军曹爽率步骑混合组成十万大军,攻击汉中。蜀汉前线军团各将领陷人恐慌,只有王平镇静如常,指挥若定。费祎也由成都率大军来援,曹魏无功而退。当时,王平在北方,邓芝在东方,马忠在南方,同时成为蜀汉政权的“铁卫”。王平是士伍出身,不会写字,识字不超过十个,但口述作书时,却思维敏捷,颇有条理。他常令幕僚为他诵读《史记》和《汉书》,和别人讨论时,也能知其大意。王平个性严谨,不苟言笑,经常从明到夕,彻日端坐,颇有耐性,而没有一般行伍出身将领的浮躁。只是为人小心眼,缺乏达然大度的大将之风,可能与其学识不足有关。王平于延熙十一年,病逝于军旅中。
马忠
承续诸葛亮南中远征的战果,驻扎南方最有效、成为蜀汉南方国防铁卫的便是当年南征军团的统帅之一马忠。马忠以政治手腕代替军事行动,使南中的稳定有了很大的进展、诸葛亮平定南中之后,再也没有重大的叛乱事件。延熙五年,奉命还朝,和众将军共议军国大事,并加封为镇南大将军。延熙七年,大将军费祎北征,马忠以尚书事,留守成都,费祎回朝后,马忠再度回南中。十二年,病死于驻守营区内。马忠为人宽厚而有度量,喜欢讲笑话,喜怒不形于色,处事上却果决能断。他恩威并立,南中少数民族无不畏而爱之。马忠去世后,少数民族自动各依习俗为之家眷流涕尽哀并为之建大庙奉祀。
邓芝
诸葛亮执政后,蜀汉政权和东吴长期保持稳定性的和平,可谓东线无战事。不过,这个“无为而治”的功劳,应属蜀汉东战线驻防军团总司令邓芝。刘备去世后,奉命和孙和谈的第一个外交使节便是邓芝。由于他的诚意和机敏,很快地解除了吴蜀间的敌意。孙权写信给诸葛亮表示:“和合二国,唯有邓芝。”诸葛亮数度北伐期间,邓芝是个重要的军团领导之一,受任为中监军、扬武将军。诸葛亮去世后,邓芝迁开前军师前将军,领克州刺史。并接续李丰督守江州,和孙权有相当亲密的交往。延熙六年,升为车骑将军,十四年病逝于东方前线。邓芝为将领前后二十余年,赏罚明晰,善恤卒伍,生活非常俭朴。一身之衣食均由官方薪给供用,终生不治私产,妻子有时都不免于饥寒,死时家中全无余财。邓芝性刚直,不摆排场,很少主动和同僚来往,因此在官场上明显孤单,朋友不多,但他一点儿也不在意,我行我素,尽其职责,在蜀汉官员中,只和姜维豪气相投,相互敬重。
张嶷
在王平、马忠、邓芝等第二代战将纷纷去世之后,和姜维共同撑持蜀汉局面的,主要是张嶷和张翼。张嶷协助南方少数民族耕种、畜牧、经营盐铁,改善其生活,对南中地区的进步和开发贡献良多,后主刘禅加封张嶷为抚戎将军。张嶷思虑周密,颇具见识,他曾劝大将军费祎,勿疏忽身边防卫,费祎不听,日后果然遇刺殒命。东吴太傅诸葛恪(诸葛瑾之子)北伐曹魏,声势浩大,张嶷劝他谨慎,切勿骄纵,诸葛恪不听,不久便遭到夷族的惨祸。张嶷在南中长达15年,调回成都时,夷人依依不舍,夹谷泣涕,邑民率领随张嶷朝贡者百余人,朝廷加封为落寇将军。跟随卫将军姜维北征,以少数兵力,和魏将徐质交锋,虽歼灭了不少魏军,张嶷自己却因重伤死于沙场上。南方越属郡夷人,闻张嶷死讯,无不悲泣,并为之立庙祭祀。
张翼
张翼生性严峻,一板一眼,因此不得少数民族欢心,刘胄叛乱时,张翼虽有心严加惩罚,由于得不到地方长老支持,反而使乱事扩大。诸葛亮不得已,只好调马忠前来替换。马忠尚未到任时,情况日益恶化,部属劝张翼放弃职守,直接返回成都。但张翼正色表示:“翼今天被调职,是因为自己缺才乏力,怎能怨恨朝廷?如今代替者未至,更应严加守备、加强粮草供应才对!怎可因个人情绪耽误国家大事?”马忠日后能轻易击溃刘胄,张翼作充分的准备,也是主要原因。诸葛亮去世后,张翼更拜封前将军,爵关内侯。延熙元年,升为尚书,进封都亭侯、征西大将军。张翼和姜维在军中看法上,有很大差异。姜维主张进取,急着率大军深入敌境;张翼较重稳健战术,反对轻进。双方还有争执,但姜维仍非常倚重张翼,常让其同往,张翼亦不得已而跟随之。蜀汉灭亡时张翼和姜维同在剑阁。不久,参与策反钟会之阴谋,却死于乱军之中。
破格选拔:接班人选择的唯一亮点
擢进人才不能不讲究资历,因为资历不光联系着事业者的功绩、劳绩,而且也是人才成熟的重要标志之一,只有正确地铨叙擢拔,才能很好地调动下属积极性。但是重资历绝不等于唯资历,一个有作为的领导者一定要善于从实际出发,不拘成规地拔擢优秀的人才,把他们放到适当的位置上,以充分发挥他们的作用。唯资历论,往往意味着暮气沉沉;破格用人,常常是兴旺发达的标志。
三国的创业者都善于破格用人,不墨守成规。曹操起家时的将领不过是诸夏侯、曹氏兄弟、李典、乐进等,谋臣则为二荀、程昱、郭嘉等,在南征北战、扫灭群雄的过程中,他的骨干队伍逐步扩大,人才济济,遂蔚为大观。其后来者,大多死于敌手。曹操手下最出色的四名将领中,除于禁外,徐晃原是杨奉的部下,张邰原是袁绍的部下,紧急情况下投降过来的,而张辽还是消灭吕布战争中的战俘,归曹后命拥重兵坐镇东南,防御东吴,为国家的屏障。他以少胜多,逍遥津大败孙权,威名远扬,曾使小儿闻名不敢夜哭。许褚是曹操的侍卫长,虎卫军的首领,也是来自敌方的俘虏。文官中,著名谋士贾诩原先为张绣献计大败曹兵,几乎使曹操丢了性命。治国名臣如崔琰、辛毗、袁涣、王修以及文士陈琳、王粲等,都来自袁绍、刘表等敌手,钟繇、华歆、王朗等也是半路出家罗致来的人才,后来都成了公辅大臣。曹魏人才之盛非刘孙两家可比,这与曹操不拘一格任用人才不无关系。
不拘资历任用年轻人才担当重任是孙权的突出特长。江东四杰中周瑜论年龄和资格都不及程普、黄盖等三朝元老,他受命为督时,程普还不服气,就是他指挥赤壁大战大败曹操的。鲁肃和吕蒙都是孙权这一代招募的人才,初任职时只是二三十岁。张昭就说过鲁肃“年少粗疏”。陆逊21岁才参加孙权幕下工作,临危受命时不过是个白面书生。
刘备的下属以资历论分三个阶段:涿郡起家,牧守徐、豫阶段,如关、张、二糜、孙乾;荆州阶段,如诸葛亮、庞统、马氏兄弟、黄忠、魏延等;取巴蜀阶段,法正、孟达、许靖、刘巴、黄权等。诸葛亮初出茅庐才28岁,更无资历战功可言,可刘备三顾茅庐把他聘为军师,指挥全军,一开始连关羽、张飞都十分不服气。巴蜀人士,归于刘备最晚,可在蜀汉政权中,他们却占有近一半的比例。许靖是降臣,不过有点名望,为了罗致人才,刘备称汉中王时,任命他为太傅,称帝后封他为司徒,职位还在诸葛亮之上呢。
诸葛亮一生谨慎,在用人方面也以稳健、重德著称,但这并不意味他墨守成规,唯资唯历。蜀汉后期政权的稳定,特别是诸葛亮身后依然能够取一定攻势地维持了二十余年,这与诸葛亮能不拘常规选拔了杰出人才来接替自己主持国政有直接关系。诸葛亮暮年,刘备起家时老人依然还有,可他毅然选拔了蒋琬和费祎给以精心培养,付以大任。
蒋琬在荆州参加刘备集团时不过是州的书佐小吏,人蜀后才担任县级长官。一次刘备偶然下去巡视,发现他众事不理还差点遭到诛戮。幸亏诸葛亮说情,说他非百里之才,无为而治,才未予重办,只是撤职了事。诸葛亮开府辟他为东曹掾,后来逐渐升为参军、相府长史、抚军将军等。诸葛亮北伐,他留守府事,常常足兵足食,保证了后勤和兵员的补充。诸葛亮逝世前推荐他担任自己的接班人主持国政。当时蜀汉新失元帅,远近危悚,政治上还未形成一个新的核心,人心惶惶。蒋琬出类拔萃,处群僚之右,既无戚容,又无喜色,神守举止,一如平日,于是众望渐服。蒋琬按照诸葛亮的既定方针治理国家,使蜀汉得以在稳定中继续发展。
费祎,江夏人,游学人蜀,刘备定蜀后人幕,先为太子舍人,迁中庶子,后主践位后才为黄门侍郎,奉命使吴,表现突出。费祎是诸葛亮亲自选拔培养的第三梯队接班人,蒋琬故后,他主持国政,继承诸葛亮的成规,使边境无虞,邦家和一。
姜维是继承诸葛亮的遗志统率军队坚持北伐的统帅,蜀汉后期的军事支柱。小说写他九伐中原,虽未成功,但以蕞尔小国,能对庞然大国取进攻态势且互有胜负,这也就很了不起了。姜维是诸葛亮第一次北伐时从敌方招降的人才,他居然能把系一国安危的重任交付给他,而姜维也没有辜负诸葛亮的重托。在破格用人方面,这可以说是一个奇迹。
知遇之恩的压力:姜维败局
姜维,字伯约。他本是魏国的将领,是被诸葛亮招降过来的。往明白里说,姜维是魏国的叛徒。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讲的就是借用别人的力量。弃暗投明,自古就是叛徒们一个下台阶的好说词儿。其实,什么弃暗投明了,翻然醒悟了,回头是岸了,都是欺世盗名的遮羞布,叛徒就是叛徒。就没有什么好掩盖的了,这是实质。如果我们再从技术上去分析,从古至今,叛徒这一个行当,可真是不好干。会干的,叛徒一回,能得许多好处,还能当大官儿。可是你的叛徒得当的是时候。双方对阵,正在胶着状态,饺子全上来了,就差你这一葫芦醋了,就差你这一头蒜了,你这个时候当叛徒,肯定能得到好处。要个位置,要套房子,要辆汽车,都能解决。只要许可,你就张着大嘴提条件吧。好,你要是等着人家全国都解放了,你再想去当叛徒,谁要你啊?门儿都没有哇!如果再从时机上去分析,这里边还有一说。你得看人家喜欢不喜欢你当叛徒。如果人家喜欢,你当叛徒就不叫叛徒了,那叫吸收“人才”。那叫“欢迎你加入革命队伍”。那叫“站队站错了,站过来就是了”。如果人家不喜欢你,那你可别拿自己不当外人。乱当叛徒,瞎当叛徒肯定不行。就真有不长眼的,举个例子:刘邦上台之初,有个叫丁公的家伙,过去是项羽手下的,看着项羽已经死了,就主动送上门来当叛徒,他自认为心里有底,他当年对刘皇帝有恩啊。可是丁公万没想到,他让刘邦给杀了。这个丁公真是个傻蛋,你来当叛徒之前就没调查调查,人家刘邦到底喜欢不喜欢你这个叛徒啊?脑子让驴踢了?这叫自投罗网,属于乱当叛徒,瞎当叛徒的例子。
用上边的说法作为参考,姜维当叛徒的时间、地点、技术、时机等等条件,都对,都合适。天水关一战,诸葛亮晓得了对方阵里这个青年才俊的本领,立刻眼睛一亮,盯上了。天水关战役的战果大小,既定的作战方针如何实施,都已经被诸葛亮放到了其次,如何能把姜维挖到蜀国来,为蜀国所用,倒成了诸葛亮的主要科研课题。这时的姜维,如果能来投降,已经不是叛徒这个层次上的意义了,姜维是人才啊。而且是特殊人才,诸葛亮要千方百计地把他从对手的“公司”里挖来。说千方百计也不为过,为收降这一个姜维,诸葛亮真是绞尽了脑汁。这应该算是一次诸葛亮对人才的重大的猎头行动。您瞧哇,姜维刚刚叛变过来,气还没喘匀呢,屁股还没坐稳呢,诸葛亮就给了他一个大官儿当上了。说句嫉妒人的话,你看看,啧啧!人家姜维这个叛徒当的,直是让古今中外的叛徒们红了眼睛哟!
为了收服姜维,诸葛亮的确付出了重大代价。如果按照《三国演义》上所讲述的,其实诸葛亮完全可以长驱直人攻进魏国(历史上有无这回事,且不论,作家只是按小说本身的情节来推断分析)。这正是千载难逢的机会啊,司马懿被免职了,魏军也失了元气,不乘胜前进还愣着干什么呢?可是诸葛亮放弃了这么一个破魏的大好时机。诸葛亮想什么呢?得了一个姜维便喜气洋洋地回师了?连逃跑的夏侯懋他也不缉拿了?用诸葛亮的话讲:“我放走了一只鸭子,却得到了一只凤凰(指姜维)。”
凤凰是什么?是百鸟之王啊。当然珍贵了。鸭子算什么啊?菜市场有的是。就算你夏侯懋是“全聚德”的烤鸭,你才值多少钱一斤啊。
可见姜维的倒戈,对诸葛亮的意义重大。有人读《三国演义》到此处,心里总有些疑问,为了一个人才,而放弃了整个攻魏的计划,至少是在天水关的战役中耽搁了太多的时间,失去了作战的最佳时机,值得吗?姜维是个什么人才呀,值得诸葛亮这般心向往之?姜维要是个女的也罢,你诸葛亮一见之,爱慕之,倾心之。可是姜维是一个大小伙子啊,莫非你诸葛亮是想跟姜维搞同性恋?被人类的第二种爱情驱使着?
别乱猜,诸葛亮绝对没有以上乱七八糟的想法。那诸葛亮为什么会如此看重姜维呢?这里边有诸葛亮的难言之隐,是关于接班人的问题。
刘备去世后,诸葛亮成了蜀国“企业的总经理”。“董事长”刘禅,只是一个聋子的耳朵——摆设。蜀国的一切事务,采取了总经理负责制,董事长一边晒着,养尊处优了。诸葛亮在西蜀治理多少年,他有一个致命的失误:即没有注意培养后备干部。简单地说,他没有给自己找到一个合适的接班人,即一个“常务副总经理”。我们可以分析,从诸葛亮出山之后,他身边的人才很多,他却一个也没有看中。为什么?这些人都不合他的心意。诸葛亮大概在晚年的时候,也真是急眼了。不行啊,眼看着自己一天天上岁数了,三天两头闹毛病,总是吃药打针输液,动不动就得住院,我得赶快找一个接班儿的啊。谁合适呢?诸葛亮是一个认真的人,他不可能将就。这个人一定得完全合乎他的心思。差一点儿都不行。如果换一个马大哈的脾气,这事就不叫事儿了。接班人还不容易找吗?省事儿的办法也有,找刘禅问问,皇上啊,我年纪一天天老了,我得找个接班儿的了,您看谁合适啊?这“企业”可是您老刘家的,您说了算,您看着给掂对一个?您满意就行。还有更省事儿的办法,召开选举会议,民主推荐候选人。大伙给我诸葛亮选一个接班人出来。选完了,定下一个得票最高的人选,再找“董事长”刘禅批复一下,下任命书就是了。
可是诸葛亮不会这么干。如果这么干,诸葛亮就不是诸葛亮了。在这个问题上,他采取了宁缺毋滥的态度。
诸葛亮要认真选择,这个人必须在思想上、策略上跟他保持一致,而且在性格脾气上,还必须达到诸葛亮的满意。众里寻觅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就在魏国处。好啊,这人就是姜维啊。好容易遇到了,诸葛亮不得急了眼啊。一定得把他收降过来。因此说,天水关一战,没有扩大战果,没有宜将剩勇追穷寇。一定是诸葛亮收了姜维之后,高兴蒙了,什么也顾不上了。
在日常工作中,不注意培养后备干部,这似乎不是诸葛亮一个人犯的错误,纵观历史,一些大政治家和大企业家,临到自己身体快不行了的时候,才急急慌慌地找接班儿的。古往今来的政治家们和企业家们,并不是一开始就没有找过接班人,他们开始也有意识地培养一个半个的,可都不如意。接班人刚一上来时,看着都不错,可是干着干着,总得换掉。讲句闲话,未必都是候选的接班人,都经不住考验吧,是不是领导人都审美疲劳了呢?中国的古代、近代、当代,这样的例子举不胜举。写到这里,得感慨一句:接班人啊,自古就难选,还常常闹出人命来。在此不必多说。
实事求是地说,诸葛亮也培养过接班人,马谡算不算?应该算是一个。至少我们可以说,诸葛亮开始是十分器重马谡的,把他放在身边当贴身参谋,军情大事都跟他商量,够重视的了,够感情的了。可是这位马参谋理论上有一套,实践经验差得太多。他自己主动要求实践一回吧,还经不住实践考验。把街亭弄丢了,自己的脑袋也弄丢了。其实马谡太傻,你急着立什么功啊。这叫邀宠。或许马谡把请战当做了为国争光的事儿。这为国争光或许自古就有,什么叫争光,其实就那点儿虚荣心罢了。一个国家都有虚荣心,何况个人呢。说到底,马谡是想为自己争光,想压压姜维,结果把身家性命都搭进去了。这都是虚荣心惹的祸。
除了马谡,还有谁被诸葛亮培养过?似乎没有了。翻遍《三国演义》,诸葛亮似乎没有再对谁有过培养之心,动过培养的念头。看起来,姜维真是幸运儿哟。
有了姜维,诸葛亮就很放心地死了,也很放心地把班儿交给了姜维。姜维的确不负诸葛亮多年的栽培,诸葛亮身后,他又对魏国发动了几次大动作的进攻。当然,不管效果如何,反正姜维的意思到了。什么叫意思到了?就是说,你诸葛亮作为我姜维的前任领导,你留下的大政方针,我姜维可都是不折不扣地继续执行了,这是形象工程。我不干不行。至于执行得好不好,到位不到位,效果显著不显著,那就是我个人能力的问题了。
说到这里,谈歌总感觉姜维对魏国采取的几次军事行动,都有点儿敷衍了事,往脸上搽粉的感觉。北伐中原是个脑子活,更是个力气活,蜀国的军事力量和经济力量如何?你姜维不是不知道。为什么就这样一不怕苦、二不怕死地硬干呢?就因为诸葛亮对你有知遇之恩,你就拿一个国家的命运穷折腾?凡是诸葛亮交代的就要执行,凡是诸葛亮说过的话就不能更改?如此说,姜维是个守旧派、凡是派。古今中外历史上,凡是守旧派、凡是派,注定是没有什么作为的。
由此说,姜维的失败是必然的了。
还可以猜测一下,姜维从骨子里未必就完全同意诸葛亮的既定方针,可是诸葛亮对他姜维有知遇之恩啊,姜维心里想,如果不是诸葛亮,我姜维现在是什么?大概屁也不是,顶多还是魏国里的一个普通将领,工资也不会太高,出息也不会太大。就算我当年投降过来,如果诸葛亮渐渐看不上我了,也不再重用我,我也不可能当上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蜀国的大将军啊。没有诸葛亮先生,就没有我姜维的今天啊。我姜维要是改变了诸葛亮留下的方针政策,那世人会怎么讲我呢?算了吧,诸葛亮先生怎么说的,我姜维就怎么办吧。办好办不好的,反正我是严格执行了,效果显著不显著的,那就另说了。如果是这样,那么姜维就是把工作与个人情感掺杂在一起了。
也别怪姜维,自古接班人这个角色,都是不好演啊。你或者当改革派,或者当凡是派。可不管什么派,你都得被人指责。如果你是改革派,人家会说你是修正主义。如果你是凡是派,人家会说你没有创新,是保守主义。
姜维应该是一个彻头彻尾的铁杆儿凡是派,凡是诸葛亮先生既定的方针,他坚决执行。也不管形势变化不变化。也不管诸葛亮生前没有完成的尾巴工程是不是合理,也要继续把这尾巴工程搞完,劳民伤财,也在所不惜。他姜维倒是省事儿了,萧规曹随。可是整个蜀国真是费事儿了,诸葛亮死后,蜀国的物力、财力都已经捉襟见肘,姜维还是一个劲儿地伐魏。这不是穷兵黩武吗?姜维伐魏,实在是有点儿“乏味”。真有点儿应付差事的味道了。
姜维的命运还不济,他跟司马师司马昭兄弟打了多少年,后来还遇到了两个劲敌:邓艾与钟会。这二人出道儿虽然比姜维晚些,可名气却与姜维在伯仲之间。
邓艾口吃,所以叫邓艾,书上这样讲,我们只能这样听。是不是还有它解。书上没有讲,我们只能猜。邓艾是从士卒一步一个台阶爬上来的。是一个从士兵到将军的典范。
钟会是名门之后,他父亲还是有名的书法家。他上来不会像邓艾那样辛苦。他很早就受到司马昭的赏识。他还办过一件事情,即嵇康就是他建议司马昭杀掉的。这件事另有别论,这里不提。
这两个人不负司马昭的期望,攻破了蜀国。邓艾受降了刘禅,钟会困住了姜维。邓艾大概用枪顶着刘禅的后腰,让刘禅给姜维下命令:让姜维投降。刘禅就下命令了:姜维啊,我都投降了,你还撑着个什么劲儿啊?快投降吧,咱们打不过人家。邓艾大概想得很轻松,刘禅都下命令了,你姜维敢不听吗?敢不降吗?
姜维降不降呢?这又成了一个问题。降,对不起当年诸葛亮一片刻意栽培之心。不降,就有了违抗命令的难度。但这又不是问题。姜维肯定不降啊。我投降?笑话!我来蜀国是冲着诸葛亮先生的知遇之恩来的。我得继承诸葛亮的遗志啊。说实话,我还真不大承认你刘禅呢,我是诸葛亮先生的人。我就这样贪生怕死地投降了,后人怎么议论我呢?不降!古人似乎比今天的人要脸,那时好像还没有好死不如赖活着这句俗语流行。姜维偷偷地给刘禅写了密信,意思是说,主子啊,您再忍忍,我这里再想想办法。咱们这么大的“企业”不能说破产就破产啊。我们得想办法咸鱼翻身啊。
姜维能想什么办法呢?他先是口干舌燥地说服了钟会:哥们儿啊,说你别傻了吧叽地再给司马昭卖命了。就算是你立了功,你也得不了什么好儿。司马昭也不会给你提高年薪。现在这天下的事儿,谁拳头硬就算谁的了。怎么样?咱们哥俩儿合伙干吧。先把邓艾解决了,咱们再解决司马昭,这天下不就是咱们哥们儿的了。
按说,姜维这套话儿不应该说动钟会。钟会是个聪明人啊,书读得多,脑子像转轴。可是聪明人往往昏了头,比傻子还笨。无论古代或者当代,利令智昏多数是发生在聪明人身上。钟会真让姜维说动了:老姜啊,你的话我想了一夜,你说得有理啊。司马昭这个人靠不住。这天下又不是他们家的。皇帝轮流坐,今年或许就到我家了。干!
可是姜维和钟会都忘记了他们的对手是司马昭,这人可不是个“雏儿”,钟会临出兵的时候,司马昭就料到了这一步。钟会的变化,是在他意料之中的事儿。他稍稍动了动心思,就让邓艾和钟会自相残杀起来。姜维也死于乱军之中,也让乱军剖了腹。乱军看到他的胆跟鸡蛋那么大,吓人。《三国演义》有两个胆大的,除了姜维,还有一个赵云。可赵云稳当,没姜维这么邪乎。
胆大妄为的姜维啊,真是尽心尽力了,由此说,诸葛亮算是找对了接班人。可如果我们联想一下,如果诸葛亮没有看上姜维,姜先生继续在魏国工作,保不准将来也能提拔起来,是金子总要发光嘛。你一个有本事的人,怕什么?急什么?你就在魏国先踏踏实实地工作着,就算当不到大将军这份儿上,也不至于最后惨死在乱军之中啊。
如此说,是诸葛亮把姜维给害了。历史上这种知遇之恩,确乎害人不浅啊。
接班人之死:意料之外的败局
费祎被刺是蜀国政坛的一件大事,它标志着蜀国自诸葛亮死后所采取的防御性国家战略又起了大变动,蜀国鹰派势力的抬头。这件事单从《费祎传》来看,只是一次偶发事件。但是如果和其他史料联系到一起,这起被刺事件就不那么简单了。
延熙十五年的时候,姜维进攻西平,虽然西平没打下来,但抓获了时任魏中郎的郭循。后来这郭循大概表现良好,就把他吸收进了蜀汉的阵营,而且官做到左将军!要知道,这可是马超、吴懿、向宠曾经坐过的位置,足见蜀国对其殊遇之重,不亚于对待夏侯霸。
但是这个人身在蜀营心在魏,《资治通鉴》卷七十五载:“循欲刺汉主,不得亲近,每因上寿,且拜且前,为左右所遏,事辄不果。”最后虽然刘禅没被杀掉,但他总算也拼着性命干掉了蜀国的一名大员。魏国感动不已,追封郭循为长乐乡侯,使其子袭爵。
但是这起刺杀事件仔细推究的话,疑点非常之多。就动机来说,这不可能是魏国朝廷策划的阴谋。费祎是出了名的保守派大鸽子,他在任期间是蜀魏两国最平静的一段日子,几乎没发生过大规模的武装冲突。魏国正乐不得,不可能刺杀掉他而让鹰派姜维上台,自己给自己找麻烦。
这也不可能是私人恩怨,就算郭循跟费祎再怎么有仇,他也不是神仙,不可能算出姜维什么时候打西平,自己会不会被俘,被俘以后是直接砍了还是受到重用,费棉喝醉了是否会凑到自己身边。
而这两个可能都排除掉的话,剩下的最有动机杀费祎的人,那就是姜维。
姜维与费祎的不和是众所周知的,前者是主张伐魏的鹰派,而后者则是坚持保守战略的鸽派。在费祎当政期间,“(姜维)每欲兴军大举,费祎常裁制不从,与其兵不过万人”。可以说姜维被费祎压制得很惨。费祎死后,能够获得最大政治利益的,就是姜维。事实上也是如此,陈寿在《三国志·姜维传》里很有深意地如此记录道:“十六年春,祎卒。夏,维率数万人,出石营。”短短一行字,姜维迫不及待的欣喜心情昭然若是,路人皆知。
换句话说,费祎的死,姜维是有着充分的动机的。
而姜维究竟是个什么样的人呢?《姜维传》裴注里有载。傅子曰:“维为人好立功名,阴养死士,不惰布衣之业。”就是说姜维这个人,对功名很执著,而且不像《三国演义》里一样是个愣头青,反而很有城府,好“阴养死士”。至于偷着搜罗这些死士是做什么用的,就不好说了。
而郭循在众目暌睽的岁初大会上刺杀了费祎,摆明了他自己就是拼个同归于尽,不想活着回去,这是标准的死士作风。
再回过头来仔细研究郭循的履历我们会发现,西平战役的发动者是姜维,捉住郭循的是姜维,把他抓住不杀反而送回朝廷的还是姜维。换句话说,郭循看似是偶然地被俘才人蜀,实际上这些偶然却是完全可以被姜维所控制——姜维有能力决定发动战役的时间、地点以及对俘虏的处置,这一连串偶然只有姜维能将其变成必然。
这几条证据综合在一起推测,再加上动机的充分性,很难不叫人怀疑姜维在这起刺杀事件里是清白的。
我们这些生活在后世的人,凭借残缺不全的史料尚且能推断出姜维的嫌疑,当时的蜀国肯定也有人能看出来。但是史书上的记载似乎姜维是完全无辜的,和这事丝毫没关系,这是为什么呢?
在《资治通鉴》卷七十五载有这样一件事:“循欲刺汉主,不得亲近,每因上寿,且拜且前,为左右所遏,事辄不果。”这一条记载很值得怀疑,因为如果真是郭循上寿时想刺杀后主而“为左右所遏”的话,那他早就该被抓起来,蜀国怎么可能还会放任他到延熙十六年年初去参加宴会?所以这一条记载不大可能是真的,倒像是事后为了充分证明其邪恶而后加进去的补叙。这种经验大家都有,如果一个人做了什么坏事,那么很多人就会说:“我早看出这小子不是好东西了,前天他在我家门口转悠我看他就像是要偷东西,我就是没说。”郭循这件事也一样,后主听说他刺杀了自己的重臣,大怒之下号召群臣揭批其反革命行径,于是肯定就会墙倒众人推,说:“郭循早就怀有二心,打算刺杀陛下,幸亏我们左右给您拦下来。”反正郭循死了,死无对证。后主智力低,也没想问问:“你早看出来了?那你怎么不早说哇?”
总之,这条记载应该是刺杀事后往郭循身上泼的脏水。
但是,这盆脏水还是有它的用处。它给人一个暗示:郭循是打算刺杀后主,因为太难下手,所以才找了个相对比较软的柿子来捏,结果捏掉了费祎,因此这起刺杀最开始的目标是刘禅,费祎只是次要目标。
只要大家都相信了那条记载,那姜维的嫌疑就可以澄清了。是啊,郭循原来是打算刺杀我朝皇帝,找不到机会才转来杀其他目标,费老爷是运气不好被他撞见了。我总没动机杀我朝皇帝吧。如果进一步推论的话,这段记载很可能就是姜维为了洗清自己的嫌疑而在事后说的。
综合上述种种迹象不难发现,整个刺杀事件的形成可能是这样:最初是姜维拿获了魏中郎将郭循,并收罗了他作为自己的死士(或者郭循根本就死了,姜维拿自己豢养的死士冒了郭循的名字)。西平战役就是姜维为了创造出郭循“被俘魏将,归顺我朝”这么一个令人信服的身份背景而发动的。接着郭循“被俘”,押解到成都,归顺蜀国,得了左将军之位。然后十六年年初大会上,策划已久的郭循杀了费祎,完成了他死士的使命。姜维怕别人怀疑到自己头上,于是在事后对皇帝刘禅和其他同僚说:这家伙脑后有反骨,好几次想刺杀皇帝都被左右拦下了。然后大家“哦”地一声恍然大悟,再不去怀疑姜维杀费祎的动机,纷纷谴责魏国的恐怖主义行为云云。
虽然缺乏最直接的证据证明姜维与这起刺杀事件有什么牵连,历史资料也只给出了残缺不全的几个点,但从动机、能力、条件和其一贯作风中仍旧可以推测出姜维与费祎之死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