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葛亮有一个很大的理想,他并不想困守蜀汉政权的益州之地,而是想东进江南,北略关陇,而后逐鹿中原。只可惜,他实现这个理想的计划——北伐,却一次次失败。究竟北伐是怎样的计划,又为何会一次次失败?
诸葛亮用兵模式:揭秘第一次北伐
诸葛亮率领蜀汉军队首次北伐,拉开了其六出祁山的序幕。第一次北伐的无功收场,似乎为之后一系列的出征,打下了同样命运的烙印。其实从军事角度推演,仍然可以看出,诸葛亮在军事战略上的独到眼光和才华。有时候只能尽人事,听天命。在命运的安排之下,人纵然是使尽千般努力,运道不在,总不得不以失败告终。
第一次北伐其实分为四个阶段,准备期、转折期、得势期、退兵期,各自有侧重。分别推演如下:
一、准备期
时机:这时期经过蜀汉内部的整顿,诸葛亮基本安定了内部秩序,并且积蓄起相当的军事后备实力。从外部看,重新和东吴建立良好关系,孙、刘联盟重新建成,并约定灭魏后平分天下。而魏国曹丕去世,新主继任不久,政权可能存在一定程度的不稳。
根据这一时机的判断,诸葛亮觉得能够北伐。而且蜀汉仅有一州之力,很难抵挡日后实力过于强大的魏国进攻,所以必须扩大根据地,增强实力。即主动出击,以攻代守。
所以从动机上看,诸葛亮至少在短期目标中,并不是灭魏,而是希望增强实力,等待条件完全成熟后,再联合东吴与魏决战。
如此,才可以完全理解,诸葛亮在北伐中所作出的一系列举措真正的意图,反击历史以来的一些误识,还历史以真面目。
策略:从地理位置上看,蜀汉拥有汉中,汉中之东北出秦岭,即为魏国的关中、长安,再是魏国都城洛阳。汉中之西为祁山,往北为陇山、六盘山,再顺东为凉州,长安位于凉州之南。这样,形成一个回环的地理特征。
诸葛亮出兵汉中,驻扎阳平关。从地理位置的绝对长度来看,出阳平关进攻关中地区,攻占长安这一自古以来的中心地区,行军距离最近,即内圈。诸葛亮的主力部队正驻扎在汉中,所以以态势看起来非常明显,即从汉中出兵关中地区。
但是现实最致命的问题是,关中地区作为护卫长安甚至首都洛阳的重要地区,魏国必定派驻重兵把守。而且诸葛亮出秦岭,地势险要,需要修筑专门的行军栈道才能通行,攻势相当浩大。因此难度也极其巨大,不慎便全军覆没。当时诸葛亮倾蜀汉之有生力量,也只有5万兵力。内圈距离近,而难度最大。
因此,必须继续等待最佳时机。
从诸葛亮坐守汉中时起到真正出兵,历史上有一年的时间。鉴于实际情况,诸葛亮驻扎汉中的策略只是疑兵,吸引对方主力。其中真正目的是出祁山,夺取凉州,扩大蜀汉实力,稳扎稳打,步步为营。这是符合诸葛亮北伐的真正目的的。如果冒险出兵秦岭,进攻长安,就算打了下来,也是伤亡惨重,日后也难免不被重新夺回去,造成前功尽弃。外圈的进攻,虽然距离远,但是难度相对较小。
而诸葛亮等待的时机还有另外一层用意。如果这个目的完成了,那么诸葛亮有可能快速夺取凉州后,便可立即南下,攻占长安,历史就可能改写了。这个时机的关键人物就是孟达。
因为关羽事件,从蜀汉投降魏国的孟达,驻守在新城郡,同为守卫长安的战略要地。而且这一地区,距离洛阳只有六百里。当时孟达已经向诸葛亮表示愿意重新归蜀,而诸葛亮也得到这一情报。甚至可以大胆假设,一但孟达归降成功,诸葛亮也可能冒险一次,进攻关中,与孟达会合,进攻长安、洛阳。
因此孟达在诸葛亮第一次北伐中,战略地位极其关键。
二、转折期
历史上说由于孟达过于急切的心理,缺乏大将才华,导致计划泄露,被司马懿破坏。其实这也应该归功于魏国在军事驻防上的成功。
作为实力范围广阔的魏国,在军区分布上,必然应该形成一环扣一环,相互牵制的军事力量布防。即一方沦陷或受到威胁,那么邻近区域的军事力量可以有效地予以支持,而在平时,相互之间也起到了牵制和监视的作用。
孟达作为降将,非魏国嫡系出身,而驻守相当重要的地区,肯定会受到周边其他军区的牵制和监视。东边的司马懿在名义上防卫东吴,实际上多少也有牵扯孟达的作用。
孟达在军事行动上过于急切,重大军事调动必然引起情报人员的注意。而且当时已经有孟达的政敌向魏主告密。这反而让孟达更加紧张。越是紧张,调动越是急切,又越是引起注意,走漏风声,陷入恶性循环之中。很快,司马懿围攻孟达,消灭了这一潜在的反叛力量。
诸葛亮也已经察觉,孟达这一奇兵有失。幸好他按照稳扎稳打的方式进行布置,并非意在关中,才不至于过多地依赖孟达一方。否则孟达有失,导致满盘皆输。
在孟达失败之后,诸葛亮立刻正式展开了军事行动。为什么要在孟达失败的时候开始行动呢?难道这一时机非常恰当?从后世推测,应该是由于孟达事变,诸葛亮的出兵意图遭到魏国洞晓,如继续驻扎原地,主动权有可能旁落到魏国手上。军事上最为忌讳丧失主动。最好的是自己主动出击,把决战地点安排在对自己有利益的地方,则会占有胜算。官渡、赤壁以弱胜强的战例,充分证明这一观点。
从历史资料上显示,魏延在这个时候提出过子午谷偷袭长安的战术,遭到诸葛亮坚决否决。古书云“见胜不过众人之所知,非善之善也”。偷袭子午谷完全可能被魏国料到,只要派出少许兵力,便可稳守子午谷。任何一个可能导致成功的方法,一旦被人料到,那么成功的可能性就太小了。因为对方很快就能找到应对的方法。
魏延在主观上认为长安守将不堪一击,战之即胜,就犯了骄兵的错误。长安背后有魏国的大军,而且一马平川,魏国的军事调动将非常迅速。即使魏延攻占下来,很快,最长不过20天,就将遭到魏军猛烈反扑。魏延手上只有先军5000人,后军5000人,总共万人的兵力,而且还没有计算在路途中和攻城时损失的兵力。而诸葛亮的主力部队,从子午谷很难全数快速补充上来,修建栈道出秦岭,步伐又太慢,很难给魏延形成支持。到时候魏延将遭受孤军奋战的态势。
而且这还是乐观的估计,能够顺利拿下长安。一旦对方坚守顶住20天,魏军增援部队又来到。魏延缺乏后勤补给,很快就将被歼灭。无论怎么看,这一战术都将导致失败。
因此,诸葛亮在这一时机,果断出兵,不再依赖孟达的投诚,继续按照自己的思路,独自出兵祁山。只是缺乏互为掎角的响应,导致魏军无所顾忌地可以全力反扑,为以后的失败埋下了伏笔。
从整个战略上看,虽然诸葛亮规划得很正确,但是算盘打空,就丧失响应,为西征制造出了过大的压力。但是,这仍然不是最为致命的。
三、得势期
虽然在一出兵之机,诸葛亮就遭受孟达事变的重大打击,等于丧失一臂。但他依然相当冷静,显示出了相当高的战略思想。
任何一项进攻均不是单独行为,特别是己方实力明显偏弱的时候,更要借助多个渠道,造成对方错误判断,无法预知自己的主要目的,导致无法出击,力量分散,从而被其各个击破。
因此,诸葛亮兵分三路,一路兵力最少,由经验最丰富的赵云领头,出阳平关,形成要进攻关中的疑兵,这很像田忌赛马的计策,以最弱对对方最强。而赵云部队也是选择易守难攻的箕谷驻扎。由于兵力不足,又要牵引对方主力,地形的选择自然大有学问。另一路由魏延领军,进攻最远的凉州的安定郡。而诸葛亮自己带领主力4万人,为魏延殿后,进攻陇山东北的南安、天水。
这一计划很快就被事实证明相当成功。先是赵云牵制魏军主力部队——大司马曹真部队,然后魏延在基本没有遭受多大阻抗的情况下,顺利攻下最远的安定郡,并威胁凉州全境,并从西北方虎视关中地区。诸葛亮也顺利强占兵力偏弱的天水、南安。并在这里收下了日后成为其军事继承人的姜维。
四、退兵期
实力毕竟是决定双方胜负的最关键因素。而计谋,在某种程度上只能作为一种手段的尝试,虽然有可能成功,并不能保证最后的成败,一步走错,全盘皆输,非得小心翼翼,不出差错不可,这也是人力无法回天的悲哀。
诸葛亮这次北伐仍然证明这个观点。如果计策、用人正确,其实也有可能获得第一次北伐的成功。只是胜面较小,但不至于没有希望。所谓尽人事听天命。岂能事事如意,但求问心无愧,已是莫大幸运了。
这次战争,因为多个军事成果的实现,自然完全暴露了诸葛亮的军事意图。而这个也是最危险的征兆,即魏军可以得出正确判断,依据事实合理调动兵力。据史料,魏帝亲自出兵,坐镇长安,更在洛阳编组30万军队待命。命令曹真出击赵云的少量疑兵,截断诸葛亮后路。然后派出名将张邰率领5万人,追击蜀汉主力,以消除凉州的威胁。
从实力上判断,魏国似乎已经胜券在握,三条线的兵力均强过诸葛亮不说,后方更有超强的兵力作为补充,随时待命。因此,这更证明诸葛亮放弃魏延的冒险战术偷袭长安的正确。毕竟长安地位太为敏感,蜀汉实力过于弱小,即使进攻下来也很难防守,加上退兵路线多险阻,无法保证全身而退。
当年关羽也是冒险北伐,虽然有水淹七军的胜绩,但是后方空虚,被东吴乘虚进攻,曹军再行反扑,前有阻击后有追兵,导致全军覆灭。魏延和关羽均属于冒进型将领,虽然自身才华、能力出众,但是过于骄傲,提出的方案冒进而难免没有不切实际的地方。
诸葛亮本身就没有准备攻占长安,而选魏国实力最弱小的凉州,以在日后实力巩固的基础上,对长安形成钳击。因此,如果击败张邰部队,诸葛亮的第一次北伐仍然具有成功的可能。
由此可以看出,诸葛亮虽然在《出师表》里面表明了重振汉室的远大目标,但并非妄言。任何远大的目标都是一步一步、扎扎实实的努力实现的。诸葛亮放弃冒进的策略,选择这样一小步一小步的方法,本身在难度上已经减少了许多,确实值得后人学习。
因此,只要诸葛亮击败张邰部队,那么这次北伐就能够圆满完成,难度其实已经相当小了。可惜用人失误,连这点儿小小的目标都未能达成。
张邰确实是一代名将。他并没有因为凉州、长安告急,而阻击前锋军魏延。放弃眼下看起来最危急的地方,头脑相当冷静。他选择的是切断诸葛亮和魏延的通道,使双方无法得到联系。魏延没有后方支援,孤军奋战,自然就走向末路,同时阻击诸葛亮,击破其北伐意图。张邰这一战术,具有一石两鸟的效果,确实精彩。犹如两人对决,一人直击对方要害——咽喉,一招致命。
而这个咽喉之地——街亭的战略地位就显得非常重要了。守住街亭,满盘皆活,既能抗拒张邰的进攻,拖住对方兵力,前锋魏延部队由于继续保持后方补给,又能有所作为。双方确实都是一些博弈高手,一部《三国演义》,因为这些精彩绝伦的素材,才能写得如此不朽。
可惜,最为关键的街亭守卫将领,诸葛亮错误选择了马谡担当。
渭水在祁山和陇山之间。其中,街亭在祁山之北,又北邻渭水。渭水之北则为张邰部队来袭之所。诸葛亮本是安排马谡凭渭水之险与北面越陇山而来的张邰周旋。待到从北面退回来的魏延之后,双方对张邰形成南北夹击。本来张邰既然要从中间切断诸葛亮和魏延,虽然一石两鸟,但从辩证角度看,其用兵本身就面临着反被对方夹击的危险。
马谡不听诸葛亮的安排,居然异想天开,放弃坚守渭水,让出渭水和祁山之间的大片平地,退守在后面的祁山上。这样,张邰只要强渡渭水,扎营在渭水与祁山之间的空地,切断祁山上马谡部队的供水线路,形成对峙,则就成功地走出了险被夹击的困境,很快就折了对手一个手臂。
这样,街亭失守,诸葛亮不得不重新集结部队,放弃此次北伐的所有成果,退回汉中,重新等待时机。
从这一次北伐来看,诸葛亮的最大失误在于用错了两个人,一为孟达,一为马谡。因为孟达失算,诸葛亮出祁山没有照应,在魏军发现其进攻动向后,立刻无顾忌地进行反扑,造成蜀军势单力薄。因为马谡,造成街亭这一咽喉失守,连本是谨慎谋划的北伐成功也丧失殆尽。
历史往往也是由很多偶然性组合而成的,偶然中似乎又暗含着必然。诸葛亮的第一次北伐,从弱势出发,步步为营,小心盘算,精心设计,谋略非不薄也,然用人失误,运道不佳,终无功而返。
第五次北伐失败的内情
诸葛亮的第五次北伐失败得十分蹊跷,究竟是什么因素起到了最重要的作用?
一、役前的局势
蜀国自231年6月第四次北伐撤兵后,已经有两年半左右的时间没有大的军事行动了。因此蜀军此时不仅已经补充了第四次北伐的作战消耗,估计实力还有所增强。其中233年进行了平定南夷豪帅刘胄反叛的小规模作战。诸葛亮又使用木牛、流马将粮草运输至斜谷口一带,并沿斜谷建立粮仓,为下一步的军事行动作好了准备。
魏国在西线一直采取守势,没有与蜀国发生大的冲突。但是在东线,这两年连续与吴国有中等规模的作战。
吴国在这段时间里,一直不断向魏国发动中等规模的军事行动,其中233年吴主曾亲自出动进攻合肥新城,没有获胜。
鉴于以前吴蜀双方对魏军事行动的不统一,此次专门进行了协调工作,约定双方同时发动大规模进攻,使魏军东西不能兼顾。
二、战前双方部署
由于此前蜀军连续多次进攻魏关陇地区,魏国已经逐步在该地区建立了稳定的防线。当时双方在关陇地区的兵力部署大致是:
魏军:大将军司马懿、扬武将军郭淮率西线主力兵团屯于长安一带,5万人左右;
征蜀护军秦朗(由魏明帝派来增援)率2万人随后赶到战区;
另外在陇右的天水郡、祁山等地大约还有防御部队一至二万人,由于距离远,没有参战。
故魏军在西线的总兵力约9万左右。其中参加本次战役的兵力为7万人左右。
由于近三年西线没有什么军事活动,所以魏军在西线保持的基本兵力属于中等水平。考虑到魏军利用秦岭有利地形作防御作战,这些兵力已经足够了。《中国军事史》则估计魏军兵力不少于7万人。但是准确数字无记载。根据魏明帝严令司马懿在西线坚守不战,估计在西线是蜀军兵力占有一定的优势。
蜀军:蜀汉丞相诸葛亮、前军师征西大将军魏延、护军杨仪、征西将军姜维、讨寇将军何平、将军马岱等统大军出斜谷进军关中,总兵力号称10万人,实际估计八至九万人。(根据《资治通鉴卷七十二》的记载)
由于吴蜀建立了同盟关系,蜀军可以集中所有兵力于北线,除去汉中的少量留守、成都和南方的一些部队外,其余应都在这里了。由于蜀军前面恢复了近三年的时间,总兵力应当在11万左右。
蜀军战役企图:考虑到陈仓已经成为坚固的要塞,而远出陇右难于及时形成对魏国的威胁和与吴国的协同进攻,加上魏军两线作战兵力不足,因此本次战役,诸葛亮冒险出斜谷直接进攻关中的中部地区。
魏军战役企图:由于东、南线吴军的三路进攻对魏国威胁更大,因此魏明帝集中主力先迎战吴军对合肥、襄阳、广陵的进攻,以部分兵力增援西线,在西线依托有利地形坚守,以尽量避免两面作战的不利局面。
三、战役实际进程
在第一、二次北伐失败后,诸葛亮从第三次北伐开始,改变了基本战略——不以夺占魏国城市为重点,而是以围困魏国战略要点,诱使魏军来援,自己控制强大的机动兵团以求在野战中歼灭魏军的主力。本次战役诸葛亮依然采取这一战略,希望寻求魏军主力决战。
公元234年2月,蜀军开始自汉中沿斜谷向关中地区进兵。由于秦岭谷道崎岖难行,直到4月蜀军才到达关中的郿县一带。
此时,司马懿率军渡过渭河,在渭河南背水筑垒坚守。
司马懿认为,如果蜀军依山东出武功,魏军的形势将比较困难;若蜀军西上五丈原,则魏军就没有什么危险了。
诸葛亮率军出谷后,看到魏军已经沿河筑垒坚守,于是西上五丈原。
魏将军郭淮认为蜀军下一步将自五丈原北进,占领北原,以切断陇道,威胁魏国的陇右与关中之联系,迫使魏军与其决战。因此建议抢先占领该地。司马懿于是派郭淮率部进占北原。
当郭淮占领北原后正在修筑堡垒时,蜀军前军已经开始向北原进攻了。在郭淮发起反击后,蜀军的这一计划没有成功。
接着,诸葛亮率大军假装向西前进,许多魏将均认为蜀军将进攻西面的防区。郭淮判断蜀军如此明显地西进,必定是声东击西,希望魏军主力西援,好趁机向东进攻阳遂。果然后来蜀军趁夜猛攻阳遂,由于魏军已有准备而没能成功。
这时的形势是:蜀军在五丈原一带的渭河南岸地区占据了一块阵地,其东面是司马懿的主力沿渭河一线筑垒坚守,其北面是郭淮军依托北原的地势筑垒防御,其西面是坚固的陈仓要塞。只有南面是通往汉中的斜谷。
从5月到8月,诸葛亮多次向魏军挑战,但是魏军坚守不出,这样度过了一百多天。其间诸葛亮考虑到魏军希望等蜀军粮尽自动撤兵,于是在当地进行屯田。
8月诸葛亮病逝于五丈原军营中,蜀军开始撤退。司马懿得到消息,开始准备发起追击,结果被蜀军打出的诸葛亮旗号所欺骗,担心这是蜀军的诱敌之计,又放弃了追击。等到得知确实情报后,蜀军已经安全撤走了。
整个战役到此全部结束。自公元234年2月到8月共历时7个月。
四、全盘分析
实际上,本次战役基本没有发生什么重大的交战。由于魏军采取了坚守战术,使蜀军求战不能。从战役企图的实现来看,应当说魏军完全达到了战役企图,而蜀军完全没有达到战役企图。所以说本次战役蜀军的行动是不成功的。虽然在最后的撤退阶段有一些表现,也只能是保证蜀军不受大的损失而已。
那么,为什么蜀军的作战没有取得预期的结果呢?
在总体方面,有许多文章已经作了详尽的分析,大致上是在政治战略、经济和整体军事力量方面蜀国已经明显处于下风,使其每次作战都必须全力以赴,投入绝大部分的主力,因此不敢冒险。
在军事方面,有以下战术上的问题:
1.由于蜀军是远隔秦岭到关中地区作战,应当采取速战速决的策略,而如果一旦形成相持的局面,最后失败的必然是蜀军。
2.如果要想速战速决则必须出奇谋,进行一些冒险的行动,这样才能调动魏军,从中寻找战机。而只采取一些平稳的作战行动,是无法打破平衡的。
3.蜀军在战区的行动均被敌人预料到,是蜀军无法取得战役主动权的关键。其中两次战术进攻均被郭淮识破了真实企图。
五、几个特别的问题
1.诸葛亮为什么不向东出武功,而要西上五丈原?
司马懿也认为蜀军向东出武功对魏军威胁较大,西上五丈原则上对魏军没有什么威胁。诸葛亮之所以未选择东出武功,主要是他一生谨慎,不敢冒险。我们知道战区的地形是,渭河与秦岭山脉之间有一条狭长的平坦河谷地区,蜀军可以沿这个狭长地区向东进兵。但是由于司马懿的大军是沿河筑垒,如果蜀军沿这个走廊向东运动,就要冒侧敌行军的危险,大军在狭长地带侧敌行军的危害是很明显的(举个现代的战例:辽沈战役中,廖耀湘兵团12万精锐大军在黑山、大虎山一带侧敌行军,向营口撤退,结果遭到解放军的拦腰攻击,结果全面崩溃,仅两天时间12万人就全部被干掉了。如果不是侧敌行军,这样的主力兵团即使被包围,至少也能打上20天以上)。
由此可以看出,司马懿的渡河背水列阵是很厉害的部署,他在无形中使蜀军最有威胁的进攻路线消失了。诸葛亮不敢拿大军冒险,只能西上五丈原了。
不过如果诸葛亮敢于冒险,那司马懿敢不敢出击也不好说。因为司马懿得到魏明帝的明确指令坚守不战。可是如果不出击,蜀军通过了这个狭长地带就可以切断司马懿军与后方长安的联系,还可威胁长安城(那里估计兵力很少)的安全。战局恐怕难以预料了。
2.诸葛亮为何没能占领北原的要地?
有两个错误,第一,没有估计到魏军先抢占了北原,所派去的部队不多,结果被郭淮的反击所击溃,使魏军赢得了时间,加固了北原的防御阵地。第二,没有马上增派主力去争夺北原。如果司马懿增援北原,就可以调动其离开堡垒在机动作战中加以攻击,如果司马懿不增援,那么消灭郭淮后还是可以切断陇道,或者沿渭河北岸东进,威胁司马懿的后方。
总之,是诸葛亮用兵比较犹豫,且计划被对手所预料到(也就是不够奇)才导致蜀军没能占领北原的要点。
3.诸葛亮给司马懿送巾帼妇人服饰了吗?
在《资治通鉴》中,记载了诸葛亮给司马懿送巾帼妇人服饰的事情。但是在《三国志》的有关传记中均没有这样的记载。可能有人以为这个事情对司马懿不利,所以《三国志》故意不记载。
此事的记载见于《魏氏春秋》:“亮既屡遣使交书,又致巾帼妇人之饰,以怒宣王。”
那么真有此事吗?我以为没有此事。分析如下:
第一,相信以诸葛亮的修养和气质,根本不屑干这样低等的事情;
第二,诸葛亮应当比较了解对手司马懿的性格,这样的激将法根本是没有作用的,换做张飞之类脾气暴躁的大将,或许会使用一下:
第三,《汉晋春秋》记载:亮自至,数挑战,宣王亦表固请战……亮日:“彼本无战情,所以固请战者,以示武于其众耳。将在军,君命有所不受,苟能制吾,岂千里而请战邪!”说明诸葛亮早已判断司马懿根本不会出战,还会用这等方法吗?
第四,大约是《魏氏春秋》想贬低诸葛亮,才有这样的内容。或许是前线的部将以诸葛亮的名义送去的也未可知。
第五,如果激将成功,写写也还可以,如果失败,并不是什么值得夸耀的事情。
我以为,《三国志》的记载是很准确的,通常不太可靠的记载它均将其舍弃。所以,诸葛亮根本没有送妇人服饰给司马懿,只是进行了许多次的挑战(诸如士兵在营垒前骂战等)。
4.诸葛亮真的在战区进行屯田吗?
此事见于《三国志·诸葛亮传》,应当是确有其事。不过,诸葛亮的真实意图,可能并不是利用屯田来增加军粮。为什么这样说呢?
第一,屯田一般是在自己的后方,或者在敌我之间的无人区,还没有千里迢迢向敌人发动进攻而在战场上进行屯田的,因为战场形势瞬息万变,敌人的骑兵很容易就可以把屯田所种的麦粮践踏毁掉。
第二,诸葛亮三面受敌,中间的地盘并不大,屯田所收的粮食对于近十万大军来说是太少了,而实际上诸葛亮近三年来在斜谷已经囤积了很多粮草,根本不用依靠这一点儿粮食。
第三,诸葛亮4月才出谷,又进兵五丈原,接着争夺北原,最后相持下来到8月有一百多天,那么屯田应在相持阶段进行,也就是5月开始。通常关中地区6月中下旬就已经开始收割了,5月才开始屯田,不知种什么作物能够在一个多月里就长成?
所以,我的结论是,诸葛亮屯田是假,以屯田引诱魏军前来进攻是真。蜀军和当地的百姓一起假装种田(自然是百姓在3月份就已经种下去的),同时部署了精锐部队在附近,等待魏军中计。不过这些计策和蜀军的挑战一样没有成功,魏军根本不理。不过史书的记载也没有错,因为它们只记载所发生的事情和现象,至于真实的动机还需要后人来分析、判断。
5.司马懿坚守不出是胆小怯战吗?
当然不是。司马懿采取了正确的战术,既达成了战役企图,又没有什么风险,还不损失什么兵力。实际上,以司马懿的兵力在关中平原(渭河两岸,基本是平原,有少量山)是完全可以和蜀军一战的。但是决战就有失败的危险,就会有重大伤亡。
所以司马懿采取的是刘备219年在汉中对付曹操的战术,只是正好掉了个——以前是曹操远隔秦岭向汉中运送粮草,现在是诸葛亮从汉中向关中运送粮草。好像没有人批评刘备如何胆小怯战吧。还都夸赞刘备战术对头呢。
司马懿也是很狡猾的,他也在等待诸葛亮出现错误。不过诸葛亮非常谨慎,根本就没有任何的冒险行动,所以司马懿也只好一直坚守下去了。
最后总结一下。诸葛亮的第五次北伐由于种种原因没有成功,但这是吴蜀两国配合最好的一次联合行动。两军相隔千里,与魏军的实际开战时间相差不到一个月,这在交通、通信很落后的古代,是很不错的了。唯一的损失是蜀军在本次战役里失去了统帅诸葛亮和最能打仗的魏延。蜀国以后也就不再有成功的希望了。
北伐为何屡战屡败
诸葛亮北伐每次都是以失败告终,有人归结为皇帝刘禅身边奸臣的干扰,但这根本就不是主要问题。北方失败,最终原因在于一些关键问题,例如北伐的时机,北伐的方向,北伐的要点所在等等。从中寻找失败原因,能够看出诸葛亮“屡败屡战”和“屡战屡败”的个中缘由了。
现在,我们可以量化地为北伐的成败定下若干标准:
首先,我们先分析一下北伐的几种结果,我们认为可以归纳为以下七种:
1.大胜,即围歼对方主力或斩杀敌军统帅,如关羽水淹七军,如击毙司马懿。得5分。
2.小胜,即击溃或歼灭敌方一部,取得物质上的收获,或者斩杀对方大将,取得士气上的收获。得1分。
3.无功,即双方战果基本一样。得0分。
4.小败,部队受到小的损失,伤亡数千人。得-1分。
5.大败,部队损失超过数万人。得-5分。
6.完胜,即攻取长安并站住脚,大大改善蜀汉的战略态势。得20分。
7.完败,即主力覆没,甚至于丢失汉中等重要据点,大大伤及蜀汉的元气,得-20分。
再来看看诸葛亮六次北伐的战果:
第一次:先胜而后败,折了马谡,失了孟达,但收了姜维,双方扯平,0分。
第二次:由于魏将郝昭筑城固守,蜀军粮尽退兵。但魏延斩了敌大将王双。还是0分。
第三次:攻下武都、阴平,胜郭淮。算小胜,+1分。
第四次:战退司马懿、曹真等。应为小胜,+1分。
第五次:射杀张邰,小胜,+1分。
第六次:小胜数场,但自己积劳成疾,死于五丈原,1-5=-4分。
这样,诸葛亮六次北伐的总战果是-1分,平均每次-0.16分,总体上是失败的。
诸葛亮在前四次北伐时,是采取西出阳平关,走平坦大道,用步步为营、稳扎稳打的战术来蚕食魏国。这样虽然易于用兵,加上诸葛亮在战术水平方面要高于对方,每次都能取得局部战役的小胜。但不能否认的是,魏与蜀的综合国力相差甚远,而战线太长,旷日持久,粮草供应不继。其结果就是次次因粮草不济而退兵,胜利成果又拱手相让。
第五次北伐诸葛亮终于想通了,直接出斜谷进入陇东,效果大为改观,但由于诸葛亮之前已多次北伐,魏国处于高度警惕状态之中,再加上诸葛亮阳寿将尽,只能留下遗憾了。
诸葛亮北伐的时机和方向到底是否正确?
先来看看诸葛亮北伐的魏国的军力部署,公元227年(北伐的前一年),魏军从国势图上,兵力分布为三个主要方向:
西部长安(关中,陇右)一线;
中部宛(南阳,襄阳,豫)一线;
东部扬州(合肥,皖)。
西部的统军为曹真,中部为司马懿(227年6月,以司马懿都督荆、豫州诸军事,率所领镇宛),东部为曹休(曹休为大司马,都督扬州如故)。
三路的防守重点不同,中路司马懿认为夏口和上庸为防守要点,东路以东关、合肥为防守要点,西路以陈仓、散关、长安为防守要点。
再来看227年到228年的几件连续的事情:
公元227年3月诸葛亮决定出师北伐;
公元227年年底孟达在上庸反叛;
公元228年初司马懿灭孟达;
公元228年,诸葛亮开始正式第一次北伐。
228年4月,诸葛亮兵退汉中;
228年4月到8月,吴国陆逊兵出皖,石亭克曹休。
228年11月,诸葛亮闻听吴国在皖的胜利,引得魏军东调,于是再出汉中北伐。
228年12月,诸葛亮对陈仓用兵未果导致第二次北伐失败。
从上述的魏国的军力分布和第一和第二次北伐所发生的事件,我们可以看出吴蜀的交替北伐,但是却交替后退。而进一步分析,还可以看出下面几点:
1.诸葛亮的北伐并没有跟吴国同步。
2.诸葛亮北伐的时机并不好,因为从第一次北伐开始到第一次北伐结束,魏国一直是一面(西部)受敌。
3.而当诸葛亮北伐失利后,吴国的北进也是单面(东部)进攻,让魏国从容从西部调兵东向。
4.而当诸葛亮第二次北伐时,吴军北进的胜果并没有被诸葛亮所利用,而仔细思考其原因,在于信息交流缓慢,当吴军胜利的消息传到诸葛亮那里的时候,吴军已经后退,而诸葛亮才仓促准备第二次北伐,结果在陈仓受阻。
所以,总结上述要点,我们可以得出诸葛亮第一次北伐的一些大胆推论。
在说这个推论前,首先还要补充一下对《隆中对》的一些看法,从《隆中对》战略观点来看,东和吴,而从荆州、汉中北上的思路并无大碍,这样可以从容调动魏军于东、中、西三路,而正因为东和吴,吴国可以从东翼佯攻以牵制魏军东翼,而中路和西路则可以选择主攻方向,这样魏军就难以判断蜀军的主攻方向,从而主动权在蜀汉手中。而且诸葛亮在《隆中对》中并没有详细指出到底哪里是主攻方向,其用兵于机动之中可见其间。
而当诸葛亮在第一次北伐的时候,根据《隆中对》所阐述的军事原理——即多点出击,一点主攻,应该调动魏军于东、中、西各点,而不应该选择在其中一点进行北伐,而从诸葛亮北伐的结果看,恰恰失败在战略态势上单点主攻,而让魏军从容对付。
好啦,基于诸葛亮的《隆中对》和第一次北伐前的形势,那可以大胆推论北伐的实际时机和方向应该选择在什么时候和什么方向呢?
我认为诸葛亮第一次北伐,如果要弥补上述的一些缺点,应该按如下的方略去进行:
1.依据诸葛亮《隆中对》所言,东和东吴,那则在北伐前应该与吴国协作,如果做到并力北进,则不会出现有吴蜀交替北伐的情况。
2.如果北伐与吴国协作,那才能达到多点出击,主攻一点的战略行为,也就是说吴国在东、中,而蜀汉在西、中可以协作进攻。而这一点到底有没有可行性,从当年的历史上可以看出来,吴国一直在令周鲂密求山中旧族名帅为北方所闻知者,准备北进事宜,如果诸葛亮利用得当,足以令吴军同期在东部牵制,甚至大胜魏军,因为如果多路进军,魏军西部大军将难以东向。所以吴国当年本来就有东进的行为,不过也是同蜀诸葛亮一样,双方并没有协作。
3.而如果要协作就牵扯到一个关键问题,就是通信联络的延迟,而这一点又是诸葛亮选择主攻方向的关键要点,如果真的选择魏国的西翼的话,那与东翼的吴国的协作必然难以同步,而选择哪里为主攻的方向为宜呢?我认为是选择中部,即从襄阳、南阳一线北进,直捣宛、洛,直捣魏国的心脏,而以斜谷先发,为疑兵,牵制魏军西翼,而中路诸葛亮出汉中,捣上庸,而后沿汉水东下,定襄阳。而吴军则在东翼配合出皖、合肥,并从夏口出疑兵配合蜀军的东下,夺取襄阳。
所以关于诸葛亮北伐总结如下:
外交上:诸葛亮东和吴国,力求通力协作。
军事上:蜀汉军队协同吴国多点并出,主攻方向是中路,这样同吴国的协同便利,而东路、西路互为策应,这样既符合诸葛亮的《隆中对》,也符合军事原理,调动魏军主力于多点间。
但其中需要解决的重大问题在于:与吴国的关系。
从诸葛亮第一次北伐失败看,吴蜀两国在同一年分别出兵北进,而毫无协作,可以看出双方都无诚意,并无并力北进之心,所以双方各自无果。而诸葛亮在吴国大胜后北伐,因为信息时间差的因素,丧失了第二次北伐,求其原因,依然是吴蜀的协作不利所导致。
后期诸葛亮几次北伐意识到与吴国的协作,但终因为主攻方向太偏,让处于内线的魏军从容调度,而丧失了北进的时机,而其关键在于北伐的方向选择不利,吴蜀双方通信的协调太差。
所以由此反观诸葛亮的北伐的方向和时机都违背了诸葛亮自己提出的《隆中对》所阐述的军事原理,而求其深层原因,在于吴蜀两国相互不信任,相互缺少协作关系,所以诸葛亮北伐了几次都以失败告终也是必然的。
其实从中路北进,仔细思考,从关羽镇守荆州的时候就开始执行了,而恰恰是吴国断送了蜀汉的北进之路,所以诸葛亮不从中路北进也有其考虑,因为如果吴军在蜀汉从中路北伐的时候再重演关羽故事,那诸葛亮将陷入不归之地。
结论
其实,诸葛亮北伐的最大失败要点在于单点进攻强大的魏国,而魏国处于内线作战,无论是补给、兵力调动、指挥协作都有巨大的优势,所以诸葛亮几次失败在其外线单点的进攻,而且缺少战略上多点对魏军的牵制。而且这样大大违背了诸葛亮自己提出的《隆中对》的思路。而吴国同样,几次北进也遭遇与诸葛亮类似的情况,所以魏国如果不是同时面对吴蜀两国的并力北伐,则安泰无忧。
所以两国合则魏国忧,两国分则魏国喜,吴国为争荆襄小利而断送两国之运,实则吴人见识短浅。
失败不是他的责任
读三国就不能不注意到一个问题,就是诸葛亮的北伐。众所周知,当时魏占据中原,无论人力、物力都远胜偏安一隅的蜀国,伐魏从表面上看来,应该是一个极不明智的举动,那么诸葛亮是不是犯了一个致命的错误呢?还是真像《出师表》说的那样要继承先帝遗志,强不能以为能?
要解决这个问题要从北伐的背景开始人手,事实上诸葛亮北伐是遭到大多数蜀人的反对的,在三国时代,君主和中央政府的权力并没有我们想象的那么大,有着很大决策权的是当地的世家大族。举个例子来说,赤壁之战时,东吴之所以在战与和之间举棋不定,就因为江南的世家大族是主张投降的,对他们来讲,江东姓曹还是姓孙并不重要,重要的是无论是谁都要依靠他们统治江东。同样的情况也出现在北伐前的蜀,此时的蜀国自刘备兵败之后,虽经诸葛亮努力振作,但实力与中原差距是在逐步增大。西川的大地主们并不愿得罪中原的魏政权。可想而知,此时提出北伐,将要面对多么大的阻力。更何况,当初在《隆中对》时,诸葛亮提出的战略“钳式攻略,东西策应”,在大军出兵关中的同时,“使一上将以攻宛、洛”。显然,此时荆州已经易手,此时的北伐是不是已经失去意义了呢?
答案当然是否定的。此北伐非彼北伐,虽然旗号一致但其实质已经截然不同,今日北伐之目的,主要在于震烁中原,打破魏政权固有战略部署,希望使魏的发展受到限制,同时相机夺取关中、凉州地区,延长蜀汉的生命线。而当时北伐无疑是最佳时机。从外部因素来说,魏国承平已久,对蜀汉已经疏于防范,这点从诸葛亮第一次北伐就可以看出来,当时关中震动,天水、南安、西平三郡太守闻风而降,魏国大军屡遭败绩,国君曹睿不得不亲临长安以安军心民心,同时紧急起用司马懿。可见,此时北伐有很大的突然性。第二,与吴国的关系良好,完全修复了刘备东征以前的友好关系。第三,也是最重要的,魏国虽然已经开始恢复但远没达到最高峰,若不乘时北伐,魏国就会坐大,后果不堪设想。
从蜀国内部因素来看,已经具备了北伐的条件。
首先,虽然刘备兵败造成很大的损失,最直接的影响是在军队方面,蜀国方面可以说是精锐尽失,无论是在将领还是兵员,但是火种还在,赵云、马超等虎将尚在,如果再过几年,蜀国的人才尤其是军事人才就真的沦落到“廖化做先锋”的地步了。有人会问,为什么不培养出优秀将领,做到江山代有良将出呢?并将之归咎于诸葛亮的压抑人才。需要说明的是蜀中缺乏产生将才的土壤,刘备人川时蜀中也不过只有张任和严颜两个名将,一个年已七旬,一个死不投降,此时的蜀中,远不如魏国拥有世出名将的慷慨燕赵,铁血雍凉。所以要早出川,夺取西凉,用剽悍的西北人强化蜀军的骨干。
其次,诸葛亮已经平定南中,解除后顾之忧,并建立了一支用当时最先进的武器武装起来的职业化部队(十万左右),他的优良装备和纪律可以弥补其数量的不足和四川人在体质上与北方人相比的先天缺陷。以后的战役多次证明了这一点,只有五万的蜀军常常围困十几万的魏军,可见其战斗力是很强的。
再次,经济稳定,由于诸葛亮致力于南部地区的开发,蜀中的经济处于良好的发展中,各方面物资比较充足,国内形势处于刘备战败后最好的时期。
但问题不是没有,蜀中同样存在着人心思安、不愿北伐的畏难情绪和实力不如中原的客观现实,这样的问题不是可以简单克服的,所以造成一个很直接的后果——蜀军不能败。即使是一次战术上的失败或是一次运输上的延误都能关系整个北伐大业的功败垂成。所以诸葛亮采取了一个极为谨慎的战略,而不像部将魏延建议的那样“出子午谷,径取长安”,这样虽然具有突然性,但冒险的成分太大,要知道那可是人才辈出的三国呀,堂堂大魏,难道没有一个人可以看透这种战术的?这是一次赌博,或胜或死,胜则占据关中,败则蜀国迅速灭亡,三国时代早早结束,魏国君临天下。诸葛亮选择了不赌。这就有了“诸葛一生唯谨慎”的诟病。问题在对抗中,谁可以赌博?谁有资格赌博?我认为只有曹操那样的强者才可以赌博,他赤壁之战赌输了,但没关系,孙刘并不能奈他何,他还是霸主,还是可以“挟天子以令诸侯”。但诸葛亮是没有权力的,因为代价是他不能承受的。
我们最熟悉的历史莫过于三国,我们最陌生的历史也莫过于三国,熟悉与陌生的原因都缘于那一部巨著——《三国演义》,我们因为它犯了太多认识上的错误,因为纠正它的错误而犯了更多的错误。诸葛亮的北伐是其一。我们大多认为这次北伐是失败的,因为没得到一寸土地。但我们往往忽略了战争的目的不一定是土地的争夺,而是我方战略目标的实现。我们只看到司马懿用固守不出使蜀军不战自退,却忽视了魏国因为蜀的进攻在空耗国力。是的,我不相信诸葛亮“空城计”的传奇,也不相信“死诸葛吓退活仲达”的鬼话c但我知道,当后来魏国对东北的公孙政权用兵时,司马懿用兵四万,结果大臣们都以为靡费过甚,请召司马还,让地方部队去解决。看吧,中国最强大的政权居然没有四万部队的开销了,什么原因造成的,不言自明吧。诸葛亮用少量的军力和物力就造成了中原的巨大耗费,他们常常要用几十万部队来对付诸葛亮的四万部队,蜀国的北伐成为了魏国的心腹大患。以至于在诸葛亮死去之后,魏国根本没有能力对蜀用兵。否则诸葛亮死之日就是蜀汉灭亡之时。史料中颇为有趣的一个事件是,魏国皇帝曹睿本来是一个明主,但在诸葛亮死后却变得贪图享乐,原因何在?因为心腹大患终于消除了,以后魏国贵族享乐之风的形成以及司马氏的崛起,与这位皇帝的得意忘形有莫大关系。
很多人对诸葛亮的能力表示怀疑,主要原因来自于对演义中诸葛亮的怀疑,可以肯定,呼风唤雨之类的绝对没有。但能否定诸葛亮的能力吗?即使是正史,对诸葛亮也不无溢美之词,看过《三国志》的人都应该很清楚。其实,任何史料都有其缺陷和失误,不管是正史也好,演义也罢,关键要去分析。就我看来,诸葛亮绝不会像演义中所说的那样温文尔雅,鞠躬尽瘁,真实的诸葛亮一定是一个刚强有决断的人,很难想象一个在与东吴关系未定时出使东吴的人,一个敢于与先帝不共戴天的敌人迅速结盟的人,会是一个坐而论道的白面书生,我认为与其说罗贯中对诸葛亮进行了美化,不如说是对其进行了人格上的弱化。事实上,罗贯中也流露出了一些蛛丝马迹,如在诸葛亮治理西川时就说到他严刑峻法,压抑豪强,这就显示了诸葛亮不是一般人所想的那样一味地靠儒家之道来治理国家的,而是像曹操一样是利用法家申韩之术来整顿乱世的,诸葛亮和曹操一南一北,不约而同用法术治国,也说明汉末形势已经是糟得不能再糟非用战国盛行的法家之术不足以救乱世。
另一种说法认为,诸葛亮其实是名过于实,认为既然是“卧龙、凤雏,得一可安天下”,那么刘备就应该统一天下,没有统一就说明孔明和庞统能力不足,说这话的人大概忘记了,二人只是“得其人,不得其时”,不错,刘备是一代雄主,如陈寿所说:“弘毅宽厚,知人待士,盖有高祖之风,英雄之器焉。及其举国托孤于诸葛亮,而心神无贰,诚君臣之至公,古今之盛轨也。机权干略,不逮魏武,是以基宇亦狭。”绝不像演义上是一个只会一味行仁义的窝囊废,但刘备的宿命在于他遇到这二位贤人时太晚了,曹氏据中原,孙吴占江东,基业都已不可动摇,刘备只能在夹缝中求生存,更何况,刘备对二人并不是言听计从,要知道,直到刘备占据西川,诸葛亮也不过是个军师中郎将,相当于一个参谋,当时真正的谋臣是法正,“正为蜀郡太守、扬武将军,外统都畿,内为谋主”。而当时地位比诸葛亮高的不止一人,关羽等暂且不表,单文臣方面,就有糜竺、孙乾、黄权等人,这是为何呢,是诸葛亮能力不够吗?还是刘备不相信诸葛亮呢?都不是,而在于刘备是一个很重实际的人,他知道,他要想在西川立足,就要依靠黄权等刘璋旧部,所以不敢怠慢这些人,前面说过地方世家大族的势力是不可小视的,刘备很清楚地认识到这一点,这也是他所以得“民”心的关键,其实他不是得民心,是得士心,得到了士大夫的心,所以在徐州有陶谦让位,在荆州有人主张让刘备做刘表的继承人,其原因就在于此。这里就可以看到刘备这个人是很不寻常的,他在智谋方面也许不如曹操,但在这方面要远远强于曹操。当然,刘备的失败也在于此,当地的世家也许会支持他,但当外力强大时,他们绝不能帮刘备去对抗这个强大的外力,这个情况直到攻占西川才有所好转,这个不是我们所要说的重点,暂且不表。刘备用人的第二个特点是看重感情,不可否认,他是一个少见的重感情的君主,不然就不能解释为何会在关公死后做出种种非理性举动,他的手下,糜竺出身徐州有名的望族,但破家随他流浪,所以他给其在政府中的地位是仅次于他的,而魏延在他还式微时投奔他,所以说在攻下汉中时,让魏延做到汉中太守,其地位是相当高,当然魏延也算个人才,而且忠于刘备,可以说他对刘备是感恩戴德的,后来之所以要反,只是因为与杨仪有矛盾,当然诸葛亮也有责任,这个也暂且不说。
我们看到刘备的用人方针以后,就知道诸葛亮其实在早期是不太受重用的,虽然接受了他隆中对的战略构想但并不把他看成是这一构想的执行者,诸葛亮真正掌权还是在攻打汉中立下汗马功劳之后。但不受重用并不是说他没才华,也不是说不受重视,而只是说当时不能重用他,因为这不符合刘备的方针,也不利于内部团结。但在刘备人川时,把后方交给关羽和诸葛亮,而随军带上庞统,可见在他心目中,这二人的地位是相当高的,关羽自不必说,历来刘备都把自己最重要的据点交给他,最重要的行动也会交给他,并将他视为将来实现“隆中对”战略中的最核心的人物,可以说他才是名副其实的二号人物。事实上,后期蜀汉的走向也与关羽有莫大关系。
还要说明一点的是,刘备其实最初的部署是让诸葛亮辅佐关羽来实现钳式攻略的最重要一环,进军宛、洛,直袭许昌。这才是他留下诸葛亮的重要原因,试想如果让诸葛亮留在荆州的话,以小诸葛的外交能力和智慧头脑,绝不会出现后来的错误。但不幸的是庞统死了,刘备身边显然不能缺少一个谋臣,而法正尚未投诚,诸葛亮只得人川。
我们有句话,叫“诸葛一生事业,尽在荆襄九郡”,这句话成为很多人诟病诸葛亮的例证,我认为这恰恰反映了诸葛亮的高明之处,因为当时要想北伐中原,荆州实在是最为可行之路,这里离敌人心脏最近,能直接威胁到敌人的中枢,而另一条出兵路线远且不说,还面临着缺粮的危险。但刘备和诸葛亮忽视了一个问题,那就是江东对荆州的野心,或是说他们低估了这种野心,他们在占据西川之后,自以为割让了江夏等三郡之后,孙吴就会罢手,所以他们选择了收取汉中,接着让刘封、孟达取上庸,关羽取襄阳,显然诸葛亮犯了一个错误,这个错误被魏国很好地利用了。
我为什么说是被魏国很好地利用了,而不是说被吴国利用了呢,因为事实上受益者是魏政权。取得荆州对江东来说实际上是增加了一个负担,后来也是如此,江东并没有因此增加称霸的实力,反而要担心昔日的盟友随时的报复行为,蜀吴虽然后来修好,但两者都要拿出相当的兵力来进行提防。从战略角度来看,其实孙吴应该攻下淮河流域这个战略要地,要守卫江东,就一定要有淮河流域,所谓“守江必守淮”原因就在于此。拥有淮水,才有战略纵深,一旦来袭,敌人的力量就会消耗在淮水流域,这时坚壁清野,敌人就算能来到长江一线,船只和各方面的物资都会有很大不足,必然不战而溃。后来的宋齐梁陈,南宋等政权,之所以能对抗北方政权,形成南北割据的局面,皆因为占有淮水。而南明迅速灭亡就因为不能据有淮水(明的腐败也是一个重要原因)。这一点在南方强大时还不是很突出,尚可以利用长江天险和水战之利,可一旦南北力量失衡,淮水的缓冲作用就相当明显,后来的灭吴之战也证明了这一点,在蜀亡之后,吴就面临着三面受敌的危险,不但天险不可守,而且京都直接暴露在敌打击之下,吴的灭亡之迅速实为罕见。其实三国的开始在于赤壁之战,三国的结束终于吴的灭亡,而肇始于吕蒙袭取荆州。问题在于,孙权是一代雄主,但其志向只在于守业,而且缺乏必要的军事头脑,他不像他的父兄,始终以天下为己任,他的理想在于江东的治理,守住父兄基业,从一个儿子和弟弟的角度来讲,他没有错,但从一个领袖的角度来讲,他错了,但孙权始终是人杰。而他的都督也缺乏他的前任们的战略头脑,他也没有错,他只不过是完成一个将军应该完成的事业。但江东就在此时犯了一个错误,这个错误导致了盟友的迅速削弱和自身的战略方向的全盘转向。
当然有人认为荆州的失落是因为关羽的骄傲,所谓“大意失荆州”,我认为大意失荆州说法没错,不过大意的不是关羽,而是刘备,要知道当时的荆州只有不到7万兵,而后来刘备伐东吴发动70万大军,当然这是虚数,但半数肯定是有的。试想如果在关羽出兵襄阳前给他十几万部队,那么形势如何,尚未可知。事实上关羽是很能打仗的,他用不到7万的部队,既要完成守卫荆州的任务,又要攻取襄阳,震动华夏的这个“impossible mission”(不可完成的任务),而他竟然几乎做到了,他不愧是当时最出色的名将,也无愧于刘备对于他的信任,可以说是明知不可为而为之的真男儿,我们今天不应以成败论英雄来抹杀他的功勋。而当时的刘备却把他的兄弟置于十分危险的境地,我们前面说了,主要是由于对东吴夺取荆州的估计不足,当然也有人认为是诸葛亮排除异己的行为,但我认为这是把诸葛亮想俗了,想低了,要知道,此事关系到他的“隆中对战略”的成败,也就是他一生事业的成败,就算他对关羽有千般不满,他不会拿自己一生的事业做赌注,而我们说过,诸葛亮并不是一个喜欢赌博的人,他也没有足够的本钱赌博,刘备也决不会允许别人拿他的兄弟的性命和自己的革命前途来赌博。那唯一解释只有是刘备在当上汉中王之后得意忘形了,事后他的极端非理性行动也证明了这一点,这个一向很有分寸的领袖愤怒了,他相信他已经具有吞并仇人的实力,更加上他陷人对于亲人死亡的深深自责和愧疚之中,这个一向胸怀大志的人眼中只有一个目标——报仇。如果不是当初犯下了错误,刘备不会如此自责,就算他会为关羽报仇,但决不会一定要除孙权而后快,已经占据荆州一部分还要强行进攻,甚至于他最重要的谋臣和最重要的将领的劝阻都全然没有用。当然,诸葛亮说“法孝直若在,必能令主公罢兵”,可这只不过是一个猜想,就像曹操说郭嘉若在,自己决不会有赤壁之败,其实当时没人劝过他吗?程昱就劝过,只不过那时的统帅是听不进任何意见的。没错,曹操和刘备都是“人杰”,但他们毕竟是人,他们也会犯错误,他们犯错误时与常人无异,只不过后果比常人更严重。
由于刘备的第一个错误,关羽走向了他人生的悲剧的顶峰,同时也是他辉煌的顶峰。未必关羽不知道他所面临的形势,从他在荆州等地设立烽火台就可以看出来,他作为一名前线将领,对各种情况是有充分估计的,他肯定也知道,他的兵力与他要完成的任务相比似乎过于单薄,但有一种人的性格是他过于骄傲,即使知道不行他也从不说不,也许我们应该称之为超人的胆略吧。总之,他奉命西征了。从战役的进程来看,关羽不愧名将的称号,我们知道汉军是从南郡出兵的,但很快就抵达襄樊地区,史书上对此竟然没有一次战斗的记载,可见,蜀汉已经控制了这个地区,可见在刘备入川之后,他的这位二弟一直在苦心经营,而且成效非凡。这里宕开一笔,说一下网上一些人对关二哥的看法,很多朋友认为刘备用关羽守荆州是个错误,认为用马超、赵云等人都是不错的选择,尤其是马超在关中杀得曹操几次大败而回,用马来攻略襄樊,比关羽要强许多。好,就说马超,有能力不假,与关羽能力孰高孰低我也不评论,只说一点,马超是什么人,累世王侯,在当时士族中的地位可比刘备要高得多,他降刘备,事实上是不得已而降,这样的人让他独当一面能放心吗?刘备再怎么“仁义”也不会犯这种白痴般的错误。其实他招降马超只不过是不想让马超为人所用,就算他不用也不让人用,这跟曹操扣押徐庶是同一个道理,观蜀汉历史发现马超投降后再无大的功劳可言,其道理就在于此,刘备不放心,马超也不敢太冒尖,三次灭门的“锦马超”终于学会韬光养晦了,可惜了一条好汉呀!再说赵云,其实他的名声是罗贯中给他的,他的格斗要远胜于他的将略,他的战斗也多是小规模的,我想刘备也不会让一个优秀的侍卫队长来做一个军区司令。当然,赵云是一个好同志,从刘备成都赐田给他,他却不要,并劝刘备首先要稳定蜀中人心,而不是大肆封赏,以及在后来劝说刘备不要伐吴来看,赵云是识大体的,他是个可以造就的人才,但在当时让他留守荆州,显然不可能。
好了,我终于论证了关羽的不可替代,但还有人对关羽的能力有所怀疑,让关羽自己来说话吧。关羽直趋襄阳地区,给曹军造成了很大的震动,在几次战斗中,曹军也接连战败,当时襄阳的指挥官是曹仁,也是一员猛将,但于此时也想弃守襄樊,以避刘军锐气,这时一个谋士满宠的坚决反对,才坚定了曹仁的决心。但襄樊的形势十分危急,所以曹操迅速组织了救援部队,由于禁率领,于禁当时是曹操“五虎将”之一,在《魏书》中有明确记载,看过的人都知道,我也不想引用了。事实上,曹操帐下,他大概是最可倚重的将军之一了,要不然不会把如此重要的任务交给他。但这时于禁遇到了一个更强的对手,关羽果断运用了秋水上涨的时机,水淹七军,攻下樊城,斩庞德,降于禁,襄阳形势更加危急,而中原也为之震动,甚至在许昌附近的陆浑地区也出现了暴动,曹操甚至有了迁都以避关羽之锋的想法。而关羽知道自己最大的问题在于兵力不足,所以,他迅速与陆浑地区的起义的农民军取得联系,封以封号,给以军器等一些方面的援助。大家不要小看这些举动,这些农民军也许作战一无是处,但只要有他们在,魏的形势就会更乱,各方面也会受到牵制,更重要的是,如果放任这些农民军壮大,其后果真是不堪设想。但曹操毕竟是曹操,他采纳了谋士们的建议,用徐晃带领第二支救援部队前去襄阳,自己随后率大队出兵,同时联合孙,以袭其后。当徐晃到达之后,与关羽交战,形成相持局面,在了解到曹操大军即将到来之后,关羽决定撤退以保全实力。战役进行到此,我们看到,关羽在此次战役中,率领大约五万部队(两万左右留守),前后与曹操约30万大军(襄阳方面有七八万,于禁大约有十万,徐晃军约有十二万,曹操尚在集结大军,暂且不算)交战,围困襄阳,占领战略要地樊城,俘敌上将一名,斩敌上将一名,吸引了敌几乎所有的精锐部队(除张辽,夏侯敦以外的所有将军都有参与),可以说这是一个辉煌的胜利。可是,就在这时,吴袭取荆州的消息传来了。
这时的关羽可以带着部队直接进入蜀中,避免腹背受敌的危险(当时上庸已经被刘备占领,人蜀的道路并未切断)。
在可以逃跑的时候,关羽选择了夺回荆州;
在可以逃跑的时候,关羽想到的是自己的职责;
在可以逃跑的时候,关羽依然记起了隆中战略;
在可以逃跑的时候,关羽依然想着的是刘备对他的期望;
在可以逃跑的时候,关羽依然想着的是大哥一生的追求与事业。
是的,我们可以指责他,也可以不喜欢他,但一个男人难道不正是要在失败时勇于承担自己的责任吗?今天,有的是逃避失败的懦夫,不正缺少这种输也输得光棍的精神吗?我们可以说他刚愎自用,但谁又能说作为一个将军的关羽的选择是错误的呢?至少他在死前想到的是一个将军的责任,一个男人的尊严,这样的人我想我们应该称之为英雄。
后来的结果大家都知道了。关羽死了,他的死亡使刘备紧接着犯了第二个错误——伐吴。显然这是一个错误的举动,曹氏还在虎视眈眈,而吴的实力已经增强,就算在自己全盛时都无法消灭的对手,其失败就可想而知了。
刘备败了,他的失败是他的宿命,正如赤壁之战是曹操的宿命一样。英雄也是凡人,也有自己逃脱不了的宿命。三国也逃脱不了自己的宿命,三国的宿命在于英雄太多,本来乱世只要一个英雄就够了,众多的英雄在三国演出了各自人生的一场大戏,这些大戏都在三国这个大舞台上演,造成了中国一百多年的分裂。
然而英雄终究是英雄,人杰终究是人杰。夷陵之败造成蜀国全面的衰退,军队精锐丧失殆尽,南方少数民族开始骚动,敌国开始进逼,国内经济开始衰退,士族也开始心生异志,蜀国面临危机。而一代枭雄昭烈帝刘备已经不能支持多久,这时他把他的事业托付给另一个人杰——诸葛亮,与世长辞。在内忧外患面前,诸葛亮以不可思议的才华,重建军队,修复外交,压抑豪强,安抚人心,平定南中,选拔人才(人多言诸葛亮压抑人才,事实上不是如此,如蒋琬、费祎、姜维等都是他一手提拔起来的,只不过蜀国位于当时的地理位置,蜀中尚未大规模开发,根本不如中原和江东人才鼎盛,又先天缺乏将才),最终北伐,造成了中原的疲弊,蜀国的安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