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哲学隋唐三教哲学
2258000000004

第4章 绪论(4)

依时间先后推断,则所谓小乘,可能距离佛祖说法的本义更加接近。而大乘,则是后人在佛说基础上的发挥。不过,这只能是局外人的推断,当事者不会承认这种说法,甚至认为他们所信奉的才是真正的佛说。小乘教反复论证诸法无我,但认为佛说的道理是实在的;他们认为作为人的我,是没有的,但佛是真实存在的。依上述分析的方法分析到最后,总要到达这样一个境地,在这个境地上,就不能再继续分析下去。比如房子、人等等分析到最后,都可以归结为“四大”,即地、火、水、风的组合。小乘认为,这四大也是真实存在的,不空的。或者可以继续分析下去,地火水风可以分解为微小的粒子,印度哲学称为“极微”,这极微被认为是真实存在的。然而,这些真实存在的东西,就可能引发出其他事物的真实。因此,理论上更为彻底的人们认为,佛说的法也是空的,四大、极微也是空的,最后,佛本身也是空的,是并不存在的东西。这就是大乘空宗。大乘认为自己所说的道理才是最正确的道理,把懂得这种道理叫做“般若”,即智慧。这不是普通的智慧,而是佛教特有的智慧。然而,把佛也说成是空固然在理论上非常彻底,但这样也就打击了人们追求成佛的积极性。人生空幻,不值得留恋;佛既然也是空幻,又何须追求!依空宗理论,将把佛教也引向空幻、不存在的境地。于是又有一些佛教理论家出来,他们说,一切都是空的,但佛本身是实有的。不仅实有,而且是常住不灭的。山河大地都有一天会毁坏,但佛不会毁坏,更不会堕入轮回。而且成佛之后,就具有种种神通,一切美好的东西,是想有就有,因而是值得倾毕生、甚至二生、三生、无数生(假如果然有二生三生以至无数生的话)精力加以追求的。这样一种理论,被称为大乘有宗。有宗兼取了大乘空宗和小乘的优点,在理论上更加成熟了。因而在有宗产生之后,佛教理论就没有什么重大发展了。就大体而言,有宗把佛教理论发展到了顶点。(4)从讨论报应到讨论灵魂佛教传入中国,它那深刻的智慧固然给中国思想界注入了新的血液,但是对于一般民众来说,首先和主要关心的,还是由它所带来的轮回报应说。不论初传的佛教如何回避灵魂问题,但是对于当时的中国人来说,轮回就是人死以后的灵魂归宿。这一点,在《牟子理惑论》中表现得十分明确。《牟子理惑论》还向我们表明,相信死后灵魂存在,乃是一般人、包括儒者在内的基本信仰。《牟子理惑论》之后的一段时间,中国佛教讨论灵魂问题的文献几乎不见了,讨论般若智慧的文献多了起来。但是可以相信,在此一时期,佛教中轮回报应的思想并没有停止流传,甚至可以说,轮回报应思想也在扩大着自己的影响,并在中国学者讨论报应问题时,显示了自己的优越地位。魏晋时代,社会的动乱使人们对传统的报应观念产生了严重的怀疑。以三国时代李康的《运命论》为开端,士人们对报应问题、也是个人的命运问题,展开了深入而持久的讨论。讨论者从现实和历史中得出结论,好人未必有好报,人生的寿夭祸福完全是命,是出生之前就已经注定的。这种讨论的结果,是慧远发表了中国佛教史上著名的《三报论》。三报论可以归结为一句话,那就是善无善报或恶无恶报的情况,只是时候未到。此生的遭遇,或许是前生或多少生以前所造的业;而今生所造的业,今生不报来生会报,来生不报会在以后不知多少生中会报。这样的报应论,弥补了儒、道二教报应说的缺陷,并且从此以后成为中国报应论的基本理论。依这样的报应观,人们不必为好人不得好报而怨天尤人,因为那不过是时候未到而已。于是不平之气顿消,安心做个好人。

儒道二教都无法说明的问题,在佛教中得到了圆满解决;而无论是弱者还是强者,佛教都给了他们希望。中国社会,特别是那统治着中国社会的人们,怎么能不欢迎这样的学说呢!假如司马迁能够活到这样的时代,他就不会再去激愤地发问:“天之报施善人,其何如哉!”(《史记·伯夷列传》)而佛教传入之后,这样的质问也果然是逐渐得到了消解。命定论者得自现实和历史的材料都无法反驳这样的报应论,于是他们改换途径,找到了报应的受体,也就是轮回的主体。他们依据中国传统的一气聚散说,认为人死气散,灵魂也是一种气,也要消散,不会原封不动地聚在一起,因而轮回是不可能的。或者援引中国传统的人为万物之灵说,认为人与畜生不同类,不会变成畜生,因而轮回是不可能的。最后,问题集中到了一点,即轮回的主体到底是什么样的存在物。在主张轮回说的一方看来,轮回的主体就是神,即人的精神或灵魂;并且认为,人死之后,灵魂不灭(当时叫“神不灭”)。当一个新的生命将要诞生的时候,某个不灭的灵魂就会和某个肉体结合起来,形成新的生命。这就是后来中国社会广为流行的、甚至至今还有人相信的转生说。为了回答精神是气(尽管是精气)、死后消散、不能原封不动地聚合在一起转生的批评,轮回说的主张者认真探讨了精神的本质问题。首先是慧远开始,认为“神”、即灵魂,是一种“精极而为灵”(《形尽神不灭》)的东西。虽然“精极”可以仍然解释为精气,但它是使神脱离气的第一步。后来,郑鲜之又提出,“理精于形,神妙于理”,“形与气息俱运,神与妙觉同流”(《神不灭论》),彻底把神与气分离开来。最后,是范缜提出“形质神用”的命题,代表了当时对精神现象认识的最高水平。然而,虽然范缜主张“神灭”,认为人死不能为鬼,但他毕竟是个儒者,不能否认鬼的存在,因为儒经中明白地说,鬼是存在的。至于其他儒者,当时大多都站在范缜的对立方面,主张着灵魂不死。范缜“形质神用”的主张,也就没有被继承下来,而只是作为反面教材,被僧人载入他们弘教的《弘明集》。

佛教的基本信条是“诸法无我”,认为神不灭的“神”,就是“我”。因此,神不灭说是和佛教基本信条相抵触的。佛教在中国发生的这种蜕变,只能归因于中国传统的影响,而首先就是儒教传统的影响。然而由于神不灭说满足了人们所渴望得到的东西,它不仅没有被宣布为异端,反而和当时佛性或心性问题的讨论结合起来,促进了中国佛教教义的发展。(5)从讨论灵魂到讨论心性神不灭论的意向,是要解决轮回的主体问题。然而佛教追求的不仅仅是要在轮回中取得好的地位。特别是大乘佛教产生以后,佛教要追求的是成佛,自然,成佛也必须有个主体:是谁成佛?假如一切皆空,成佛的并不是我,我又如何愿意艰难追求呢?因此,神不灭说对于大乘,也是必要的前提。所以大乘空宗理论在中国流行一段时期之后,大乘有宗就开始在中国兴起了。大乘有宗的基本主张,是以不同方式认为诸法虽空,但心体实有;诸法之空,不仅是因为它们是由因缘和合而成,更是由于它们不过是心的变现。所谓“心生种种法生,心灭种种法灭”,可以代表大乘有宗关于心与法的基本主张。与心同样实有的是佛。但佛不就是释迦牟尼和基督教把GOD说成是属灵的存在相似,大乘佛教也把佛说成是一种抽象的存在,它有一个不变的、永恒存在的法身,这个法身是无形无象的,它不仅是佛的本体,也是一切法的“自身”。而释迦牟尼,还有许许多多难以数计的佛和佛的国度,不过都是这个法身的具体表现,即法身的化身或者说是应身。那么,在诸法皆空之旁,存在着实有的心和佛的法身,从心这一面说,心生种种法生,佛的法身也是一种法,那么,佛也就是心之所生;而佛的法身既是法的自身,心也是一种法,法身也就是心的自身。法身也叫做佛性,因为它是佛的“自我”。而法身既然是一切法的自身,那么,应该顺理成章地推出,人人都是这个法身的具体表现,或者从另一面说,就是人人都有这个法身,或者说都有佛性。都有佛性,也就是说,都有成佛的可能。但是理论的推论仅仅是一种逻辑的程序,它可以不受人世各种因素、而归根到底是利益关系的干扰。但在现实中,就必须克服种种障碍,才能使逻辑推出的结论付诸实践。无论是印度传统的种姓制度还是中国传统的等级制度,都不会顺利地承认人人都可以成佛。所以当道生孤明先发,提出人人皆有佛性,一阐提人也可成佛的时候,得到的首先不是嘉奖,而是迫害。直到《大涅槃经》译出,道生才得以恢复名誉。道生的先发和人们对这个问题的关注,说明中国佛教已经明确把成佛的问题作为自己的基本问题。要成佛,首先要讨论有没有成佛的可能,于是佛性问题成为这一时期佛教关心的基本问题。而要把成佛的可能变成现实,需要有所行动。而既然心生种种法生,那么,能否把成佛的可能变成现实,也就主要是心的作用,所以讨论如何发挥或控制心的作用,以使成佛的可能变为成佛的现实,就是和佛性问题相伴随的、同等重要的问题。对于这些问题的讨论,佛教史一般称为心性问题。随着人们对这些问题的关注,一批大乘有宗的经典陆续被翻译出来,其中较为重要者除《大涅槃经》外,还有《法华经》、《华严经》等佛教经典。这些经典对于以后中国佛教的发展,都起了重要的推动作用。而在这些经典之旁,还出现了一部《大乘起信论》。直到如今,学者们也说不清它是外来的经典还是中国本土僧人的创作。这部佛经可说是综合了此一时期关于心性问题的讨论成果,承认人人有一颗本来清净的心,这就是人的本性或真如佛性。由于无明,也就是缺乏佛教智慧,心发生了运动,由此造成了各种善业恶业。要成佛,就要恢复心的清净本性。这样的主张,对中国佛教今后的发展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汉代可说是佛教的初传时期,魏晋南北朝时代可说是中国人对佛教的吸收和消化时期,我们将要论述的隋唐时代,则是中国佛教的成熟时期,是中国人发展和丰富了佛教理论的时期。

5隋唐哲学发展大势

儒佛道三教在此一时期的发展,大体可分为两个阶段。安史之乱以前,儒教忙于整理自己以前的经学成果,致力于礼仪制度的建设;佛教则极大地发展了自己的教义和哲学,并且形成了四个大的宗派;道教则一面排斥佛教,一面努力学习佛教的哲学和思维方法,发展了自己,并且争取到了参与治国的权力。安史之乱,首先是儒教在实践上的失败,因为它的那些经学教条和礼仪制度没有能够实现天下的长治久安。所以安史之乱以后,儒教在进行深刻的理论反思。反思的结果,就是不仅要进行礼仪制度的建设,而更重要的是重视内心的修养。表现于哲学,就是开始重视对心性问题的讨论。这是儒教思想的重要转变,这个转变,为宋代的儒学发展开辟了新的方向。安史之乱也使佛教受到了严重打击,此后佛教各宗派的理论虽然仍在发展,但已是强弩之末。而在宗教实践上,呈现出不得不向儒教靠拢的趋势。至于道教,这一时期在理论上也没有新的建树,并且由于外丹术的屡次失败,则酝酿着向内丹术的转变。而相对于佛、道二教在理论上的衰势,则是儒教将要出现的理论复兴。

上部安史叛乱之前的隋唐哲学

儒教是中国古代居统治地位的宗教,从汉代独尊儒术开始,儒教的这种地位就没有变过。皇帝的崇佛或崇道,不过都是个人的行为,不是国家的大政。把这种行为视作国家抛弃了儒教,乃是一种错误的观察。隋唐在建国之初,都把振兴儒教作为自己治理国家的基本事业。隋唐前期国家振兴儒教的成就,主要是收集了图书,培养了人才,编定了《五经正义》,制订了以《开元礼》为代表的儒教礼仪、法令。儒者们也兢兢业业,为唐代的兴盛尽了自己的责任。佛教从传入到隋唐时代,已经有数百年的历史。中国僧人不断吸收和消化这种外来的宗教,到此一时期,终于可以独立地创造性地谈论佛教的教义和理论。此一时期形成的四大佛教宗派,其中三个就主要是中国僧人的创造。从对如何成就佛道的讨论中,佛教僧人发展出了哲学内容丰富的理论体系。道教在内外压力下,日益要求摆脱方术化的趋势,唐代李姓皇帝的成功,加速了道教向治国、修身方向发展的进程。道教在唐代前期,也是名家辈出,理论活动十分活跃。他们从佛教中学到了自己所需要的东西,有时甚至达到可与佛教相媲美的程度。隋唐前期,是中国历史上国家兴盛的时期,也是儒佛道三教发展的兴盛时期。在这一部分,我们将分教介绍各自的哲学面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