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哲学隋唐三教哲学
2258000000003

第3章 绪论(3)

这个原则,到庄子发展到了极端的程度。庄子反对一切改变事物原存状况的行为,认为那样做都是违背了事物的天性。因此,就理论基点来说,道教和长生术可说是根本抵触的。但是,在道教接纳了长生术、甚至把长生不死作为自己基本追求的时候,《老子》的思想也被神仙家们重新解说,认为其中的语言不过都是长生术的譬喻。老子推崇婴儿状态,并且认为“复归于婴儿”是得道者的良好状态。在这一点上,和长生术要求复归元气,在方向上一致起来了。《老子》一书,在这一时期也被当成讲长生术的经。注释者甚至说,复归元气,就是得道;道,就是元气。(5)复归老子金丹和服气是最主要的两种神仙方术,但神仙方术却决非这两种而已。从汉代到魏晋南北朝时期,追求长生不死的方术就如同当代的气功,是真正的五花八门。有房中术,即性交的技术,有人认为通过讲究这样的技术可以长生不死;有存神术,认为人体的每一部分都有一位神灵,经常思念他们的形象和名字,就可以使他们不离开人体,他们不离开人体,人就可以不死;有步罡术,在地上画上北斗星的形象,用一种特殊的、巫术步伐(禹步),按一定程序履经这些星象图形,据说这样就可以吸取到北斗的精华,使人不死;有餐霞术,早上对着太阳呼吸,说是可以吸取太阳的精华,长生不死;有存思术,其中一种是想着自己身入云天,或入太阳、月亮之内,并且遨游四海,在天地之间自由往来,这是一种真正的想入非非,然而主张者说,这样想得久了,就可以长生不死。如此等等,不胜枚举。方术的泛滥和大量涌入道教,在一个相当长的历史时期里,改变了道教教义之中不同成分的配比。这种情况,首先引起了道教自身的忧虑,从北朝寇谦之开始,要求“清整道教”,除去那些实在荒唐的方术,比如房中术;同时恢复老子在道教中的教主地位。其次,是佛教为争得自己的地位,也大力抨击当时的道教,说其中那些方术都是低级的巫术,而只有《老子》书中的道理,还值得受到尊崇。论敌的抨击也帮助道教认清了形势,端正了方向。到隋朝末年,不少道士就开始越过其他道经,又把《老子》作为最重要的经典。唐代道教对《老子》的尊崇,不仅是由于唐代皇帝姓李,也是道教自身一系列事件发展的、水到渠成的结果。在和佛教的论争中,道教看到了佛教经典的丰富和理论体系的庞大。为了自己的生存和发展,道教仿照佛教,也创造了许多经典。其中相当大的一部分,就是从改造佛经而来。佛教方面不断揭露道教把佛经改成道经的行为,如今的《道藏》中,也还保留着一些经典,显然是略经改造的佛经。然而在改造佛经的过程中,道教也在提高着自己。他们从佛教中学来了“不着两边”的说教方式,也像佛教那样从事有关心性问题的讨论。如果说道教这么做,在南北朝时期还比较勉强和生硬,那么,到了唐代,他们对佛教说教方法的运用,对心性问题的讨论,都达到了比较熟练和深入的程度。

4隋唐以前的佛教哲学

(1)佛教报应观与中国社会佛教的传入大约在两汉之际,但由于儒教的强大和巩固,所以佛教在长时期里不能引起世人更多的关注。东汉后期,随着政治的日益腐败,儒教的弱点也日益暴露出来。这时候,道、佛二教也开始活跃起来。一面是道教发动武装起义,企图用他们的道作为治理国家的指导思想;一面就是佛教经典的大量传入,要用这新的宗教教义在中国思想界占一席之地。佛教传入中国时期,大乘佛教已经出现,所以传入中国的经典也是大小乘均有,各宗各派兼容。传经者可能是由于自己的立场或爱好,或者是并没有什么立场和爱好,只是由于因缘遇合,碰到什么就传什么。但中国社会却依据自己的需要,对这些传入的经典和教义进行着选择和弃取。在这里,最鲜明地表现出社会生活的需要对思想、学说的选择作用。由于魏晋时代玄学思潮的流行,所以佛教空宗的般若学也最先得到了发展。其高峰就是十六国时期鸠摩罗什及其僧团的译经活动,而罗什弟子僧肇的《肇论》,则代表着此一时期中国僧人对空宗教义理解的最高水平。然而中国社会需要佛教,决不仅是需要它那不着两边的思辨技巧,而是要它解决儒、道二教都未能解决的、中国社会存在的实际问题。说中国儒教没有自己的彼岸世界是不对的,以上帝为领袖的神灵系统的存在,就是儒教的彼岸世界。依儒教教义,有功、有德者死后,也要进入这个世界。《国语·鲁语》载:“法施于民则祀之,以死勤事则祀之,以劳定国则祀之,能御大灾则祀之,能扞大患则祀之”。这样的原则,被载入《礼记·祭法》,作为儒者们尊奉的经典。儒教并非不重视死后的“生活”,至少可以说,它和其他宗教一样,对死后的生活给予了同样的关心。但是,依儒教教义,人死后能够获得何种规格的祭祀,决定于该人生前的社会地位。地位越高,死后享受的祭品就越丰盛。

因此,人要在死后有个较好的归宿,他在生前就必须有个较高的地位。人在生前得不到的,死后也同样得不到。所以,儒者们教人首先勤恳于生前,因为这同时也是为了死后。在一部分人世代显贵,一部分人世代只能处于低贱地位的时代,这样的教义一般无人提出疑义。在贵者可贱、贱者可贵的时代,假如社会公平,也无人会对这样的原则提出疑义。假如出现不公平,疑义就是不可避免的了。司马迁鉴于伯夷、颜回行善而不得善报的事实,曾对儒教的报应说提出了批评。而那生前行善,却官职低微乃至无官,甚至因子孙断绝而不能享受祭祀;或生前作恶,却高官厚禄,并且子孙众多,死后享受高规格祭祀的现象可说是代不乏书。在儒教教义范围之内,解决不了这样的问题。至于道教,当它也把治国平天下作为自己目标的时候,它和儒教面临着同样的问题。当它把追求长生不死作为最终目标的时候,也只能是少数人的事业。道教主张一种“承负说”,即好人子孙众多,并且荣华富贵。然而这样的教义在历史事实面前,也很快暴露出自己的缺陷。魏晋南北朝时代,长期动乱,社会的不公平达到了空前的程度。而儒、道二教都无法给乱世中的人们指出光明的前景。这时候,佛教进来了,它以自己的报应观,填补了儒、道二教教义的缺陷。(2)以有为空的佛教哲学佛教产生于印度,在它之前,是印度固有的婆罗门教。婆罗门教认为,世界上的生物,在饿鬼、畜生、人和天之间轮回不停。佛教完全接受了这样一种教义,并发展为自己完整的轮回学说。佛教的轮回学说认为,生物在地狱、饿鬼、畜生、人、阿修罗和天这“六道”之间不停轮回。其中地狱、饿鬼、畜生称为三恶趣;人、阿修罗和天称为三善趣。假如生为三善趣之一,固然是一种幸运,但倘若下一生堕入三恶趣之一,则不免使人害怕。在这个基础上,佛教发展了自己的教义。佛教教义,如果归结为一句话,那么就是如何避免轮回。这就是他们追求的“涅槃寂静”。避免的办法,首先是要认识到世界的不值得留恋。世界为什么不值得留恋?佛教的解释是:诸法无我,诸行无常,一切皆苦。所谓诸法无我,也叫做无自性,即没有“自己”。比如说,一间房子,是由椽、瓦、门窗等等组成的,除去椽、瓦、门窗等等,房子在哪里呢?因而房子是无我,是不存在的,是“空”。

人也是如此,比如张三,是由胳膊、腿、脑袋等等组成的,除去这些,张三又是谁呢?所以张三无我,也就是没有张三,张三是不存在的。推而广之,则一切事物都是由某种因素组合、因某种条件而产生的。这些条件之中,最重要的就是“因缘”。即有此才有彼,无此就无彼。比如有了分别事物的能力,才懂得了好坏;懂得了好坏,才产生了爱憎;有了爱憎,就有了贪欲;最严重的贪欲是性爱,有了性爱就有了生命,有了生命就有了死。而人就这样因为分别、欲望等等在六道之中轮回不停。这些因素中,只是因为有了此,才有了彼;假如没有此,也就没有彼。推而广之,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是某种因缘所产生的。所以都是无我,无自性,即没有自己,没有可以称其为“自己”的那个东西。既然自己都没有了,你对这个世界还留恋什么呀!这就是佛祖在菩提树下悟得的最重要的结论,也是佛教十二因缘说的基本内容。与此相伴,是诸行无常,即一切事物都是不长住的,因而也是虚幻不实的。又比如张三,你今年见他是如此,明年见他就可能如彼。而这样的变化是时时刻刻都在发生的,下一刻的我就不是此一刻的我,那么,我又在何处呢?所以,我,自己,也是不存在的。这不过是从时间上论说的诸法无我。既然无我,那么,一生辛苦,又为的是什么呢?这样一个与我无关的世界,又有什么值得留恋的呢!于是,人生的意义也就只剩下一种:听从佛祖教导,追求涅槃寂静。而既然轮回是由于生死,生死是由于欲望,欲望是由于爱憎,爱憎是由于分别,那么,要避免轮回,根本上就是要泯灭分别。佛教把人对事物的分别称为无明,即愚蠢;而把不去分别看作最高的智慧:佛的智慧。佛教谆谆教导人们,一定要去掉无明,获得佛智。世界是如此实在,却要把它说成是空;人生是这样美好,却要说它不值得留恋。如此违背常识的结论要使人相信,那是非有过于常人的聪明、能使天花乱坠的口才不可。那能在菩提树下悟得这样道理、并且能够把它头头是道地说出来的佛祖,也就因此而十分伟大。佛教的一切哲学,可说都是围绕世界是“空”还是“有”进行讨论的。从具体原则上说,佛教对世界的观察,不能说不算深刻。比如说,事物确实是不断变化的,并且也是确实可以分析为各个组成部分的,从这一方面说,佛教的哲学揭示了客观存在的实际。但是,它在揭示客观实际的时候,同时又故意抹杀了客观实际的另外一面:变化是一个过程,这个过程需要时间,因而在某个时间段内,事物又保持着自我,保持着自身的稳定,并且可以认为是不变的。这个时间段,因事物的差异,可以是几十亿年或更长,也可以是一秒钟或更短,但在某个时间段内保持着自身的稳定,这一点则没有异议。事物可以分析为各个组成元素,同时各个元素亦可依一定方式组成为新的事物。这新物的自我,就是这一定方式的组合本身。房子是椽、瓦、门窗依一定方式的组合,车子是轮子、车身等以不同方式进行的组合。至于人,根本还不是组合,而是从一个起点分化出头颅、躯干、四肢等等。不承认这一方面而片面地强调另一方面,把不是组合的说成组合,其最终结果就是陷入诡辩,在普遍结论上陷入荒唐。佛教的哲学,就是这普遍荒唐和具体深刻的混合物,是过人的智慧和偏执的愚昧的二重奏。(3)小、大乘和空、有宗最早出现的佛教学说被称为“小乘教”,后来出现的佛教学说自称为“大乘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