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哲学易经一日一解
2255200000029

第29章 第二十八卦 大过·独立不惧

【原文】

《大过》①:栋桡②,利有攸往,亨。

《彖》曰:“大过”,大者过也。“栋桡”,本末弱也。刚过而中,巽而说行,利有攸往,乃亨。“大过”之时大矣哉!

《象》曰:泽灭木③,大过。君子以独立不惧,遁世无闷。

【注释】

①大过:太过分。本卦卦象是巽下兑上,巽为木,兑为泽,是汪洋大水压在一块木头上,把木头压弯了,很是过分,所以叫“大过”。②栋桡:屋梁被压弯。③泽灭木:湖水淹灭木头。

【译文】

大过卦:屋梁被压弯,过度引起的危险被发现是好事,发展下去有好处,事业会顺利达成。

《彖》说,“大过”,是称为“大”的东西太多了。本卦的初爻和上爻为阴,中间四爻为阳,所以说“栋桡”的根和梢都弱。阳爻太多而居中,下巽顺而上兑悦,动起来,发展下去会有好处,事业会顺利。“大过”的意义是重大的。

《象》说,大湖泊淹没了木头,构成了大过卦。君子看到这个卦象,就要独立于人世间而不惧怕,甚至遁逃于世俗之外也没有苦闷。

【心解】

在异乎寻常的黑暗时期,人们往往要承受巨大的压力。但是,只要独立不惧,自强不息,还是能够渡过难关,求得事业的发展的。外在过度的压力固然会造成相当大的困难,但是由此引起的后果受到了人们的重视就是好事,因为可以采取挽救的措施,使自己免受风险。

较可靠的办法是采取谨慎的态度,因为鲁莽前进,会遭受凶险;同时,经过了充分的准备,又敢于承担责任,在危急的时刻,凭着内心的自强与诚信,独立开创新的局面。

【爻辞解析】

初六,藉用白茅,无咎。《象》曰:“藉用白茅”,柔在下也。

此句的意思为,祭祀时下面铺了白茅草,这样没有坏处。《象》说,“祭祀时下面铺了白茅草”,是说柔软的东西铺在下面。在非常时期,创业是第二位的,安全是第一位的。为了在危险时期不受伤害,应当谦虚谨慎,小心翼翼,甘居他人之下。总之是以柔顺的态度应对。

九二,枯杨生稊,老夫得其女妻,无不利。《象》曰:“老夫女妻”,过以相与也。

此句的意思为,枯槁的杨树长出了嫩嫩的叶子,年老的男人得到年轻的女人为妻子,这样没有不好的。《象》说,老夫少妻,是错误地相结合。“枯树长出了嫩叶”,“老男人得到年轻女人为妻子”,都是在非常时期的不平衡的表现。在这个时候,阴与阳是极端不平衡的,但是也算得刚柔相济吧,非常时期,没有办法。这就是说,在非常时期,只能采用非常的手段,只要基本符合原则,就可以。

九三,栋桡,凶。《象》曰:“栋桡”之“凶”,不可以有辅也。

此句的意思为,屋梁被压弯,这是凶险的。《象》说,“屋梁被压弯的凶险”,是因为没有一根辅助的木头支撑着。在世道昏暗的情况下,只能采用柔顺之道行事,过于刚强,必遭凶险。就像是屋顶中央的栋桡一样,太过刚强,结果被压弯了,有倒掉的危险。在自己的能力有限,黑暗势力太强的情况下,只能采用以柔克刚的办法。

九四,栋隆,吉。有它,吝。《象》曰:“栋隆”之吉,不桡乎下也。

此句的意思为,屋梁高高隆起就吉利,别的样子都不好。《象》说,“屋梁高高隆起就吉利”,是因为它不弯曲向下。为什么吉利呢?这是因为所处的情势不一样:“君子有为,与时偕行”。就是说,当隆则隆。在关键时刻,不屈服于外在的压力,保持高昂的精神状态,是重要的。本爻之所以吉利,还是因为阳爻居于阴位,就是内里刚强而行事柔顺。

九五,枯杨生华,老妇得其士夫,无咎无誉。《象》曰:“枯杨生华”,何可久也?“老妇士夫”,亦可丑也。

此句的意思为,枯槁的杨树生出了花朵,年老的女人得到了年轻的丈夫,这样没有坏处,也没有称誉。《象》说,“枯槁的杨树生出了花朵”,如何可以长久?“年老的女人得到了年轻的丈夫”,这也可以说是一件丑事。“枯槁的杨树生出了花朵”,“年老的女人得到了年轻的丈夫”依然是不和谐的搭配,这样的不和谐的搭配是不会长久的。本爻意在提醒我们,不平衡的刚柔相济,是非常时期的无奈的选择,这样缺少合理的基础的方式不会长久。所以我们要重视基础。

上六,过涉灭顶,凶,无咎。《象》曰:“过涉”之凶,不可咎也。

此句的意思为,过河被淹,凶险,但是没办法,不能责备。《象》说,过河遇到凶险,是不可以责备的。刚柔相济本来是非常有效的手段,但是在非常时期的临时拼凑,其威力是有限的。当决定了要渡河,或者说要去完成一项危险性较大的任务时,一定要认真分析形势,对于存在的危险作出符合实际的估计。如果确信河水不会淹过头顶,才可以去尝试冒险。

【大过卦例析】

战国时,各国之间争战不断。一些人审时度势,提出弱国应当联合起来,共同抵抗强大的秦国,这种策略叫“合纵”;还有人提出,弱国应当随秦国进攻其他弱国,这种策略叫“连横”。各国都派出了好多说客,来宣扬自己的主张。公孙衍和张仪就是当时专门游说各国服从秦国的说客。

有一天,一个崇尚纵横之术的人,名叫景春,他问孟子:“公孙衍和张仪应当算得上是真正的大丈夫吧,他们一说话,不少弱国都点头称是;他们一发怒,各个国家都很害怕;他们一安静,则天下太平无事。”

孟子想了想,回答说:“这如何算得上大丈夫呢?作为大丈夫,男子应当懂得礼仪法度,以仁义为做事的根本,这是最大的原则。当得志的时候,能不脱离百姓,和百姓一起循着大道前进,使百姓愿意跟从他;不得志的时候,也能独自坚持自己的原则,不随波逐流,阿谀奉承。做到了这些,才是真正的大丈夫。”

越是动荡不安,就越要坚定自己的意志,不管遇到什么考验,都要“独立不惧”,才能称得上孟子所谓的“大丈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