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哲学易经是个什么玩意儿
2254500000005

第5章 易经怎么解:用心理学破译六十四卦(1)

#引言

《易经》的卦爻辞是附于六十四卦符号下的爻辞,分别表明每一卦每一爻的寓意。卦辞是每卦一列,总括全卦的大意,爻辞是每爻一列,揭示该爻旨意。卦爻辞的最大特点即是假象喻意,通过借用人们生活中习以为常的物象来表达一定的哲理,以此来指导我们的人生。

我们从各类经典中寻找到六十四卦的故事,结合当时的历史情景,用心理学进行分析,使《易经》之谜,迎刃而解。

#1.乾卦:元亨利贞。君子以自强不息

乾,元,亨,利,贞。

《彖》曰:大哉乾元,万物资始,乃统天。云行雨施,品物流形,大明终始。六位时成,时乘六龙以御天。乾道变化,各正性命,保合太和,乃利贞。首出庶物,万国咸宁。

【解译】乾坤为六十四卦之首,统领其他诸卦的总纲,集中体现了《易经》的阴阳思想,需要反复体会其中的微言大义,才可以领悟。

乾为健。健就是天体有规律地运转,永不停息,任何力量都不能改变其进程。从自然现象看,乾健就是春夏秋冬的交迭变更,生命经历了春生、夏长、秋收、冬藏的过程;从人的德行看,乾健就是仁义礼智四德的紧密结合。其中,元为大为仁,代表春天,因为春天万物开始生长,春有生生之德;亨为通为礼,代表夏天,因为夏天万物都生长茂盛,可能彼此生长空间有所妨碍,所以需要礼让,相互协调沟通;利为宜为义,代表秋天,因为秋天万物收获果实,在分配果实时要考虑到其他方的利益;贞为正为固为智,代表冬天,因为冬天花叶凋零,只剩根和枝干保留精华、能量,坚贞地忍耐冬天的寒冷,静待春天的到来。

“大哉乾元,万物资始,乃统天。”这是对“元”的解释,意思是,伟大的乾元万物由你肇始,由你来统领周天。阳爻称大,阴爻称小。大者,无所不包。元者,万物他卦之所自来,同时也含有大之义。

“云行雨施,品物流形,大明终始。”这是对“亨”的解释,意思是,云动雨流,滋生万物,赋予造型,光明照耀始终。云行雨施,是万物之气质亨通;品物流形,是万物之形器亨通。

“六位时成,时乘六龙以御天。”这是对“利”的解释,意思是,乾卦之六爻全是因时而成,随时而顺。君子明白了乾道,就要驾驭乾道,将之推行于人事。

“乾道变化,各正性命,保合太和,乃利贞。”这是对“贞”的解释,意思是,乾道变化到利贞的阶段,万物即将走向成熟时,每一物在变化中都获得了自己之所以异于他物的特有的性命、存在价值和应有位置,也就是说万物各得其正;而当万物成熟之后,尚需保存凝聚太和之气,使阴阳处于高度统一和合之状态。保者,存而不失。合者,聚而不散。太,指太虚。和,和合。太和,指太虚处于阴阳高度统一之和合状态,乃古人心目中之最完美状态。

“首出庶物,万国咸宁。”是指冬去春来,贞下起元,万物又被乾元重新创造,开始新一轮的循环。君天下者效法天道之健,当知勤政爱民,则万方百姓皆和顺安宁。

《象》曰: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解译】天道运行周而复始,永无止息,谁也不能阻挡。君子应效法天道,自立自强,奋斗不息。

初九,潜龙勿用。

《象》曰:潜龙勿用,阳在下也。

【解译】龙,指阳气。初九龙还潜伏在地下,正须诲养以待时,此时不会也不可能有什么作为。

九二,见龙在田,利见大人。

《象》曰:见龙在田,德施普也。

【解译】见,同现。

九二阳刚居中,禀赋刚中之德,品格修养已成熟,具备了成功的素质,故被称为 “大人 ”。同时,九二居第二爻,位在地之上,纯阳之气已从地下升出地面,说明九二崭露头角,其才干和品德已为大众所发现,正是施展才华,施恩德于百姓的大好时候。

九三,君子终日乾乾,夕惕若,厉无咎。

《象》曰:终日乾乾,反复道也。

【解译】乾乾,勤奋、不懈怠。惕,警惕。若,语助辞。厉,危险。九三处在上下卦交汇处,反反复复乃此时事物发展之特性,故君子须时时刚健谨慎,自强不息,即使在夜晚时分,亦当警惕慎行,如此则虽然危险但能免除咎害。

九四,或跃在渊,无咎。

《象》曰:或跃在渊,进无咎也。

【解译】九四疑而未定,或许能上跃而到九五,或许会下退入于初九渊地,此时只要把握时机,积极进取就会无咎。

九五,飞龙在天,利见大人。

《象》曰:飞龙在天,大人造也。

【解译】见,同现。造,有所作为。九五龙腾于天,大德大才之人就要出现,该到他大有作为的时候了。九五与九二都称为 “大人 ”,但九二之大人虽有高德而无高位,九五之大人则德高位亦高,其品德、才智、地位兼备,客观条件都已尽善尽美。

上九,亢龙有悔。

《象》曰:亢龙有悔,盈不可久也。

【解译】任何事物发展到盈满鼎盛阶段,必然会向反面转化,不可能长久保持。上九居乾卦之终,高而无位,阳气过盛,知进而不知退,犹如刚亢之巨龙,腾空高飞,穷极而忘返,必将遭遇挫折,而有所悔恨。

用九,见群龙无首,吉。

《象》曰:用九,天德不可为首也。

【解译】用九时须戒其盛满,越是强大有地位,越要谦逊谨慎,不为物先。处于首领地位,却不以首领自居,乃吉祥之兆。

对自己所做的事情满怀希望

《易经》六十四卦把自然界的六十四种现象,以及相应的人生六十四种境遇展现给我们,并告诉我们遇到这些现象、这些境遇时,要如何对待。乾卦作为六十四卦的第一卦,又把事物的发展具体分成了六个阶段:潜、现、惕、跃、飞、亢。每一个人、每一个团体、每一种思想的发展,都脱离不了这个过程。一个人,如果能清醒地知道自己处于其中的哪一个阶段,并根据其卦义、爻义,洞悉自己在这个阶段该采取什么样的处事态度,那他(她)就可以很自豪地说自己“活得有数”、“活得明白”了。

中国古代,上至帝王将相,下至黎民百姓,有了什么为难的事情,都喜欢算卦。《世说新语》中就讲了一个晋武帝卜得乾卦的故事。

泰始元年(公元265年)八月,司马炎的父亲司马昭中风猝死,司马炎继任晋王,是为晋武帝。同年十二月,司马炎逼迫魏元帝曹奂禅让,即位为帝,国号晋。想到4 5年前曹丕也曾以汉帝禅位的手段称帝,晋武帝见了,心里难免忐忑不安。于是,他找来掌管立法、推算的太史,为自己卜卦,推算吉凶。卜卦是一件很严肃的事情,群臣都肃立在两侧。太史按照《易经》规定的程序做了认真的推演,最后得到乾卦初九,爻辞是“潜龙勿用”,意即还须养精蓄锐,不可盲目行动。晋武帝自然很不高兴,因为他已经由 “潜 ”而 “现 ”,无法回头了,只得又问王位能传多少代。史书上没有记载太史是如何推算王位能传多少代的,只说得到的答案是 “一 ”,群臣看见了,大惊失色,不敢说话,只有侍中裴楷说: “我听到过这样的说法,天得一以清,地得一以宁,侯王得一以为天下贞。”司马炎听了这话,顿时转忧为喜。

乾象征天。乾卦展示了阳刚之气的萌生、进长、盛壮以及穷衰消亡的发展规律,勉励人们效法 “天 ”的刚健之德,遵循事物发展的进、退、存、亡、得、失等规律,里面隐含了非常深的学问。宋太祖赵匡胤就曾向王昭素请教乾卦。

据《宋史》记载,有一天,宋太祖让国子博士王昭素给他讲《易经》。当王昭素讲到乾·九五“飞龙在天”时,宋太祖问,“飞龙在天”是帝王之象,为什么平常人也会占得这个卦象?王昭素回答说,皇上您占得这一卦,意为 “飞龙在天 ”,而我们平常人占得这一卦,意为 “利见大人 ”。然后,王昭素借着把九五爻辞 “飞龙在天,利见大人 ”二句拆开来讲的机会,引用了许多古代的例子,给宋太祖讲做君王的道理。宋太祖听明白了他的意思,很高兴,又接着问养生之道。王昭素说: “治世莫若爱民,养身莫若寡欲。 ”意思说,治理天下要从爱护、体恤百姓做起,养生之道要从抑制自己的奢欲开始。因为百姓是国家的根本,根本牢固,则国家自然安定;奢欲是腐蚀身体的毒药,奢欲少了,则身体自然安康。宋太祖听了十分高兴,把王昭素的这句话写在屏风上,时时警醒自己。

一说起心理学,人们马上就会想起柏拉图、亚里士多德等大名鼎鼎的外国哲人,觉得中国的心理学是舶来品。有这样的误解,是因为我们没有把祖先的文化吃透,就去学习人家的文化。其实,《易经》中蕴含的心理学是博大精深的。在其影响下,不仅诸子百家的思想巨著,就连今天仍为世人熟悉的诸多古代经典文学作品中,也包含着心理学。

中国古代的皇帝,都以为与龙相关的一切,全部属于他的特权范围,宋太祖位居至尊,也理所当然地以为只有自己才可以称龙,尤其是九五 “飞龙在天”,更是他自己的“专利”。我们知道,乾卦的“用九”是:“见群龙无首,吉。 ”显然,既有群龙存在,龙就不可能指独一无二的皇帝。王昭素的解释之所以高明,在于他从宋太祖的这一问领会到了他的言下之意,也就是我们今天所说的 “潜意识 ”,于是,他便借题发挥,把 “爱民 ”“寡欲 ”是最好的“安邦”与“养生”之术等道理婉转地灌输给了宋太祖。

在司马炎卜得乾卦的故事里,乾卦初九“潜龙勿用”,是说此时的龙应该潜藏于深渊,不要有所行动,而司马炎当时已经到了九二 “现 ”的位置,逼迫魏帝禅让当上了皇帝。不过,他之所以忐忑不安,并不是因为自己登上了不适当的位置,而是因为当年魏帝也曾用同样的手段逼迫汉帝禅让。很显然,“做贼心虚”、“关心则乱”,司马炎当时的情绪被魏帝影响了。

自古至今,人的情绪无时无刻不在受他人的影响,也很容易受到周围信息的暗示,并把他人的言行作为自己行动的参照,这就是心理学上著名的 “巴纳姆效应 ”。要避免巴纳姆效应,有很多方式,但无论哪种方式,都必须对自己所做的事情满怀希望。所以,侍中裴楷将 “一 ”解释为 “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 ”的 “一 ”,从而让司马炎走出了思维的死胡同,仿佛闭塞的空间突然被打开了一个口子,光线照射进来,看到了前途,心里豁然透亮。

#2.坤卦:元亨,利牝马之贞。君子以厚德载物

坤,元,亨,利牝马之贞。君子有攸往,先迷后得主,利。西南得朋,东北丧朋。安贞吉。

《彖》曰:至哉坤元,万物资生,乃顺承天。坤厚载物,德合无疆,含弘光大,品物咸亨。牝马地类,行地无疆。柔顺利贞,君子攸行。先迷失道,后顺得常。西南得朋,乃与类行。东北丧朋,乃终有庆。安贞之吉,应地无疆。

【解译】一阴一阳之谓道,坤卦与乾卦性质相对,乾卦“统天”,坤卦“顺承 ”天,所以坤卦四德和乾卦四德内涵不同,都必须在乾卦领导下才能谈得上吉祥,否则很容易迷失方向。为何独提“牝(音pìn)马之贞”?因为在元亨利(春夏秋)之时,乾元力量强,坤元只需按照乾元的领导去做就可以了,但到贞(冬)时,乾元力量弱,这时失去领导的坤元就很难保持贞正。但雌马则容易贞正,因为雌马虽为阴性,但因为是马,所以阴中的乾元阳气尚足,所以不迷惑。安顺贞正获得吉祥。

至,极也,无所不尽,不若乾卦之“大哉”,因乾阳为大,坤阴为小。乾施坤受,乾资始者有其气,坤资生者则有其形。弘,深厚广大。品,品类。品物,言各种物类。含弘光大,品物咸亨,意思是坤承载了乾元,使大地光明,万物竞生。攸,所。因乾为主导,坤为顺从,如若先于乾而动则迷,后而动则得则利,合乎常道。坤为阴,而西方南方阴气盛,故容易得到朋友,东方北方阳气盛,故容易丧失朋友,但却因阴阳相合而终有吉庆。《彖》中“至哉坤元,万物资生,乃顺承天 ”指坤元之德; “坤厚载物,德合无疆,含弘光大,品物威亨 ”指坤亨之德; “牝马地类,行地无疆。柔顺利贞,君子攸行。先迷失道,后顺得常。西南得朋,乃与类行;东北丧朋,乃终有庆。安贞之吉,应地无疆。”指坤利牝马之贞之德。

《象》曰: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

【解译】天以气运故曰“天行”,地以行载故曰“地势”。大地广阔而厚重,能载运万物,君子宜效法大地广博敦厚容纳之德行,才能担任重大之事业。

初六,履霜,坚冰至。

《象》曰:履霜,阴始凝也。驯致其道,至坚冰也。

【解译】驯,顺从。初六脚踏微霜,说明阴气开始凝结。以此规律顺推,坚冰一定会出现。霜和冰都属阴类物质,阴始生于下,渐长可以剥阳,告诫人们要见微知著,防微杜渐。

六二,直方大,不习无不利。

《象》曰:六二之动,直以方也。不习无不利,地道光也。

【解译】六二阴居阴位,柔顺中正,得坤卦之纯,故有平直、方正、宽大之美誉,坤顺乾而动,自己不必另有作为,只须以乾之德为德,自然无所不利,坤地之道因而得以光大。

六三,含章可贞,或从王事,无成有终。

《象》曰:含章可贞,以时发也。或从王事,知光大也。

【解译】章,文采、美德。知,即智。六三阴居阳位,以柔处刚,内含美德(指阳位)而坚贞自守。六三欲做事,于是等待时机,出来辅佐君王的事业,但功成而不居,故最后获得好的结果,此足以说明六三的智慧光明远大。六四,括囊,无咎无誉。

《象》曰:括囊,无咎,慎不害也。

【解译】六四能以阴居阴,慎之又慎,谦退自守,为了免遭猜忌谗谤,像囊袋扎口封闭一样勿言勿动,因而没有过失也没有称誉。六五,黄裳,元吉。

《象》曰:黄裳,元吉,文在中也。

【解译】黄,中色、地之色。裳,下饰、坤为裳。文,文采、美德。六五以阴居尊位,仍能保持柔顺的美德,行事以中道为准则,用黄色的布做成不太显眼的下衣裙而不是上装,不过分地显露自己,保持本色,如此则至为吉祥。

上六,龙战于野,其血玄黄。

《象》曰:龙战于野,其道穷也。

【解译】玄,青色,指天的颜色。黄,黄色,指地的颜色。龙像阳,像乾。龙与之战的当然为阴,为坤,故龙之战即是阴阳之战。野,指一个国家的郊外。古人把一个行政区域划分为三部分,统治中心叫做国,国外叫做郊,郊外叫做野。上六居坤之外,故云“野”,其含义为上六失坤德之正。坤道发展到上六,已到穷极而变之地步,阴不承事于阳,反欲灭阳而代之,故乾龙出动,与坤战于郊外。其结果是天地混杂,阴阳失和,乾坤莫辨。

用六,利永贞。

《象》曰:用六永贞,以大终也。

【解译】用六利于永远柔顺贞正,以便获得最终的好的结果。

心理暗示的力量无穷大

《易经》六十四卦中,除了乾卦有“用九”之外,就只有坤卦有“用六”,其余所有卦都没有“用九”或者“用六”之说。乾卦的“用九”为“见群龙无首,吉。”意思是一群龙都不以首领自居,和衷共济就不会有凶险。坤卦的用六为“利永贞。”意思是坚持正固、目光远大,才会有利。

史书上关于重要历史人物在关键时候卜得坤卦的故事很多。据《左传·昭公十二年》记载,季平子为政时,对费邑邑宰南蒯不是很友好。南蒯愤愤不平,就与人合谋打算叛乱。费邑有人知道后,乘经过南蒯身边时,便唱着歌规劝说: “忧愁啊,狭隘啊,危险啊!思虑深而谋划浅,身卑而志远,身为家臣却图谋君事,有这样的人啊。 ”南蒯听了,有些惶恐,于是在举事前找人算了一卦。

算卦得到的结果是坤卦,六五爻动,即坤之比,爻辞为“黄裳,元吉 ”。意思是就像高贵的黄色下衣隐蔽在上衣下面,居尊位而其德谦下,所以吉祥。南蒯不明白爻辞的深意,一看见 “元吉 ”两个字,就高兴得很,还把这结果拿给惠伯看。惠伯问他为什么要卜这个卦?打算做什么?南蒯不正面回答,只是得意洋洋地说: “就算有事,又能把我怎么样?因为我占了一个吉利的卦,老天保佑我呀!”惠伯猜测到他的意图,忠告说:“我曾经学过《易经》,知道此卦外刚内顺,占筮虽有利,但没有忠、信、义三德,不能担当此爻的美意。所以,用它占卜忠义的事情很准确,反之必然不准确。 ”南蒯这个时候完全被 “元吉 ”两个字冲昏了头脑,根本听不进惠伯的劝说,最后果然叛乱失败,只身逃往齐国。